起点小说网 大明残云 第一百二十章 文明碰撞(三)

第一百二十章 文明碰撞(三)

目录:大明残云| 作者:艰难蹦极| 类别:历史军事

    带着贡力头人回到铁壁关后,段鹏马上写了封信,差人送至腾冲卫镇抚司陈伯那里,并把事情的发生经过予以了叙述。

    至于那两个红番,按贡力的解释是,误入我大明国土,且都在生病之中,故而他好心收留的。而那个唤作召洛的摆夷人,性子急躁,且焦虑。三人被接之时,均被关至在磨房里,其中召洛手脚都上了木枷锁的,部位均已溃烂。三人被抬回来后,段鹏都交与韦胜照料。

    对于贡力头人的山寨,段鹏等人在走时留下了三十名长牌手在那里,谨防缅军再次侵入,赵斌,萧然等人抓获的六个俘虏,押回后交与段伟诚严加审讯。

    三日后,铁壁关后方已明显比平日多出了些摆夷人,穿梭行走在不远之处,这让关隘将士很是紧张,段兴除了加强守卫的力量外,在后方军营的周围都放置了阻拦物件。

    十日后的深夜,陈伯率卫巡捕房的一些捕快赶到,他是接到段鹏的信函连夜出发,昼夜兼程来此的,当夜就提审了贡力头人,次日清晨,陈伯没有做任何的歇息,就与段鹏和段兴进行了一次长谈,正是通过这次对话,段鹏对其所身处的局势危情做了重新的认识。

    “段鹏,有些事,可能你知道,有些事呢,也许你并不是非常的清楚,陈伯希望在我们的谈及惩处贡力头人的事前,说些别的东西。今日谈话,仅说与你二人,出门,陈伯盖不认允!”陈伯没有以前的那么客套,单刀直入的切入了话题。

    “陈伯请明言。”段鹏诚挚的说道。

    “西南之事,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此消彼长。自洪武年间起,我大明的势力在这一地带是独一无二的,该地区的大小土司都接受朝廷的封官,服从云南三司(即都挥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担任宣慰司和宣抚司等,但凡发生战乱都会请求朝廷派兵增援调解。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六月,麓川平缅宣慰司长官思任法举兵内犯,制造分裂。对此,朝廷以武力征伐,从正统六年至十三年(1441~1448年)派出大军“三征麓川”,直至十四年(1449年),胜利班师,平定了麓川。慑于朝廷的强大军事实力,孟密不得不再次臣服于我大明王朝,被定为孟养军民宣慰使司。嘉靖初年,缅甸宣慰司由莽纪岁担任宣慰使,驻阿瓦城。”

    “而孟密原本为木邦一部,后从木邦中分裂出来,这也是得到了朝廷承认了的,于是其成为北缅四雄之一。嘉靖年间,孟密老国主思真去世,孟密的两兄弟争权,内乱爆发。嘉靖三十九年,孟密王室兄弟中的弟弟向缅莽应龙求援,莽应龙于是招其为女婿,使之改名为思忠,又协助他返回孟密国,夺取兄长的王位。思忠取得王位后,便依附于东吁王朝。东吁的崛起,就是朝廷在西南势力衰落的标志。以东吁为首的各土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再祈求朝廷的封赏,而仍然保持与朝廷联系的土司也不能及时得到朝廷的保护。”

    “万历四年(1576),缅甸又大举进攻孟养。面对缅军的入侵,孟养土司思个一面积极准备抵抗,一面向云南告急。可惜,当时的巡抚王凝以“防边将喜事,遂一切以镇静待之”处之,思个独以一司之力,未能全歼缅军。对东吁势力的扩张采取这种姑息政策,又不加强边防,这就使云南边境的抗缅土司陷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处境,而缅军则得以卷土重来,乘虚而入。万历七年(1579),缅军再次进攻孟养,“思个以无援败,将走腾越,中途为其下断执,送瑞体”,“不屈遇害”。于是,缅甸“尽并孟养地”。”

    “万历十年(1582),缅军袭破干崖进姚关,十一年正月,焚掠施甸,进攻顺宁,且深入顺宁府境,窥视腾越,永昌,大理,蒙化,景东等地,方才引起朝廷注意,后以万历三大名将邓子龙,刘?等遣兵大败缅军,木邦罕凤,巡西思义,都杀了缅甸使者,投归朝廷,孟密思混也派他的弟弟前来投降,献出了大象和缅王发给的印章。此后多年,缅军不断进攻蛮莫,均被击溃,万历三十年(1602),出动十几万军队进攻蛮莫。蛮莫思正力不能敌,逃入腾冲卫求援,缅军追至离腾冲卫只有三十里的黄连关。在缅军兵临城下、城内守军人少无力击退敌军的情况下,云南副使漆文昌,参将孔宪卿出于无奈,只得杀了思正,并把他的一只胳膊呈送缅军。缅军进攻思正时,孟养思轰曾兴兵救援,但是他的军队赶到时,思正已被杀。缅军又复占据了蛮莫。”

    “万历三十二年(1604),缅军进攻孟密,向孟养思轰征兵。思轰拒绝了缅方的要求,并且逮捕了来使。于是缅军进攻孟养,思轰兵败身死。万历三十四年(1606),缅军30万进攻木邦,明军救兵不至,木邦失陷,云南巡抚陈用宾因此下狱被杀。”

    对于此段历史,段鹏有些知晓,有些并不是非常的明晰。

    “段鹏,世间之事无一有一蹴而就的,滇西南边境之事之所以演变成如今的格局,也是一个一步步的过程。你可明白陈伯所言?”陈伯问道。

    “是。朝廷一步步把自己的威严丧失,不能宽慰这些效忠的官员,长此以往。。。。。。”说到这里,段鹏忽然想起之前贡力头人所说的话,他继续道:“效忠朝廷,本是此些官员们的忠贞信仰,也是儒学教化的结果,但这种信仰却常常被打破,被撕裂,导致了土司们精神支柱的坍塌。今天,可以附庸与大明;明天,可以照样归顺于缅军,这种行为在其心中已毫无羞耻可言了。”

    说完,三人沉默了许久。

    陈伯再说道:“诚然,有些人可能是迫于一些其他的原因,像这位贡力头人,据他交待,缅军之前已经到了他这里,抓走了他的人,他也是被迫而为之的。段鹏,至于你打算怎样处置此人,我不想过多的干涉你,你身肩铁壁关的重任,要考虑到大局,贡力岳父那边,你也需要慎重思考下,能妥善解决为好。局面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那六个俘虏我必须带走,卫城局面并不稳定,我需要杀鸡吓猴!”

    “陈大人,俘虏我们还在审讯中。”段兴提醒道,他不想就此放人。

    “怎么?段兴,你还信不过我这个老朽?”陈伯笑着说道。

    “哪里,陈伯,你误会了,段兴的意思是,有些情况我们并未弄清楚。”段鹏赶紧解释。

    “这我清楚,陈伯虽然老了,但也是从战场里出来的,怎么个审法,也略知一二的。”

    闻听此言,段兴也立刻说道:“多谢陈大人!”

    当天上午,陈伯等人未做休息,便领人押解俘虏而去。

    而这位贡力头人,此时也成了段鹏等人的心病,照大家的猜测,铁壁关最近频繁出现的摆夷人,应该与他有关,但陈超却并不以为然,他认为此人是个人质,有他在手上,各山寨头人,土司会投鼠忌器的,不会拿铁壁怎样的。段鹏采取的办法是,拖。先等等看,人家不动,我不动。关内的军士有限,实力也有限,需要尽快的全部装备起来。所以他对待这位贡力头人,依然是以礼相待,并没有刻意去为难他,而他的女儿贡娜,也来关隘看过几次父亲贡力了,一切都相安无事,包括段鹏遗留在山寨的那三十名长牌手,也未受到任何的侵害。

    至于那两个红番,则是在昏迷了多日后,才逐渐的清醒过来。经段鹏用英语沟通后才得知,他们一位唤作托雷斯,葡萄牙,另一个是英咭利人,唤作约翰,是来缅北寻人的,误入了大明的疆域。

    但这两人给段鹏带来极其重要的东西,使他终于明白身处的年代是一六四一年,距崇祯上煤山,仅剩下三年的时间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残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残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