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下一个传奇 正文 92 礼尚往来

正文 92 礼尚往来

目录:下一个传奇| 作者:沈尹白| 类别:玄幻奇幻

    礼尚往来

    胤禩自宫中回到王府里后,就开始了他的每日泡汤时间。<--【大~雁~文~学,更新最快,没有~弹窗的~网站>

    据说这是传下来的最最有效的生子偏方了,所以胤禩自下定决心以后就每日一泡,时间也是不多不少每日一炷香。

    可是这一天胤禛却回来早了,胤禩刚刚从小桶换到大桶呢,随着水晶帘子哗啦一声,胤禛已经站在胤禩面前了,而且很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

    绿珠带着红云、红霞几个连请安都没来得及,就被胤禛挥手赶了出去。

    胤禛笑眯眯的看着胤禩说:“福晋真是好会过日子。”

    胤禩现在对这样的情形已经不恼了,因此反而含笑说:“不知王爷可要赏光?”

    胤禛边脱衣服边道:“盛情难却,不如恭敬从命了。”

    胤禛对胤禩最近的表现很是满意,认为胤禩在他的努力调教之下,终于开窍了。

    胤禩对胤禛的黏糊劲也很满意,相信自己很快就能一举得男。

    这一番话让绿珠几个默默地捧着衣服站酸了腿。

    在绿珠站酸腿的同时,苏德业认为很有必要在竹园设了一个地方让他也能歇着。因为,不用说,自己的主子这一天进了竹园不到第二天上朝是不会离开的。

    苏德业的观察是仔细的,所以,当阿颜觉罗氏主仆说话的时候,胤禩和胤禛也终于抽出时间来讨论一些事情了。

    胤禩首先问胤禛啊,因为这个时间回来的不太对啊,早了点,而且这人情绪相当的高。

    胤禩:“您今儿个回来的这么早,莫不是有事情?”

    胤禛斜靠着大迎枕上,顺胤禩的头发:“可不是有事情吗?不然能碰到美人出浴的好事!”

    胤禩斜睨一眼:“说正经事呢!”

    胤禛才正色说道:“今日皇帝封了渥巴锡为土尔扈特亲王。这事情终于定了。”

    胤禩想只是这样?应该还有另外的事情吧。看着这个时间也到了“秋斩”的时候了,可是这事情不能让他这么高兴吧。

    胤禛接着说:“贵州巡抚上了折子,说贵州缺了一个道员,让许祖京候补了。”

    小事啊。

    胤禛接着说:“今年秋审,云南贵州两地上来的折子尤其多,审理清了积年的错假冤案,云贵两地的吏治终于有一些起色了。”

    换了那么多人,还没有起色的话,那真是玩完了。

    胤禩口中却说:“也不枉费您的一番苦心了。”过了一会儿又好奇的问:“我听说秋审中有著名的一词,叫“斩白鸭”,可是真的?”

    胤禛的手紧了紧,才说:“这事情是有的。这个词还是在圣祖晚年期间流传起来的。”

    胤禛说了以后,发了一阵子呆,当年十三弟还在刑部主理过这事情,可最终还是在老八这些人的运作下不了了之了。

    胤禩听了倒没有发呆,但仍然斟酌了一番,才说:“今年不知道有没有呢?”

    胤禛听了叹道:“只怕也难免。【大雁文学,更新最快,没有弹窗的网站只是我如今在工部衙门,倒也不好管这一摊子事情。那些奴才真真可恨,这样的事情也该干。”

    胤禩就说:“若是有人能堵了这空子就好了。错假冤案少了造福百姓不说,这官官相护的事情少了,吏治自然就清了。不然的话,这样的事情一成定局,这下级的官员可就要拿着这个把柄要挟上级的官员了,这可真是人人自危,到了后面免不了就连成一气,干出一些更出格的事情来。”

    胤禛说:“我何尝不知道。只是要堵这个空子,却是难上加难。我也想过每案随附画卷,可是就是这样作假起来也容易的很。所以,这事情只能从上到下说一旦查明确有此事一律革职丢官。”

    胤禩听了,想了一会儿才说:“画在纸上的画像自然容易作假。但如果这画像画在绢布上,且用线一张连着一张,作假起来只怕就不容易了。”

    胤禩说的这法子,自然不是他现在想出来的。这还是当年老十三在刑部主理此事时,他和九弟,十弟,十四弟议论此事,却被郭络罗氏听到了,她想出来的法子。这个法子一说,人人叫好。若是十四弟管了刑部,少不得这事就成了,但那时老十三管着,他们巴不得老十三遭殃呢,又怎么会把这法子告诉他呢!只是现在,这位爷一心一意的要做出成绩来,胤禩自然要想法子相帮一二了。

    果然,胤禛感兴趣的说:“用线连着?这倒是一个方法。可是要一整幅都替换了呢?”

    胤禩真要接着说,胤禛突然道:“等等,你让我想想。”

    想了一会儿才说:“这事可行。如果我们在绢布织上编号,做到每一张绢布都有迹可查,他们就做不了假了。”

    胤禩听了想,这么个好主意怎么这么快就被他想到了呢?口中却说:“爷的主意真好。这样一来,那些人可不就是没有办法钻空子了么?这斩白鸭也要成为历史了。”

    胤禛听了欣然道:“多亏了你,不然我怎么会想到。”说完了眼神暗了暗,盯着胤禩轻轻的说:“你说你身上到底有多少东西是我不知道呢?嗯?我每每觉得已经都掌握的时候,你就给我一个惊喜。你说,身上还藏着什么?不如今日痛痛快快的坦白了!”

    说着翻上身来,上下其手。

    二人笑闹了一阵,胤禩才说:“我有什么藏着的。刚刚我是想着做衣服做帕子的事情才想到这些的。”

    这也是郭络罗氏的话。

    要说他们这些大男人还真想不到用线连着这样的事情。

    胤禛说:“看来还真是处处有学问啊!”

    说了这句却又沉默了,胤禩等了一会儿才问:“是不是想怎么才能将这个事情办成?”

    胤禛果然说:“这事情无缘无故的还真是不好提。而且皇太后的八十圣寿在即,皇帝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兼之母慈子孝、为人世表。”

    胤禩听了心里也不断点头,弘历对名声的看重程度,简直让胤禩怀疑弘历到底是不是老四教出来的儿子!在这一点上真是没有一点儿想象的地方!

    胤禛又说:“只怕现在就是出了那么一档子事情,皇帝也要压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不过胤禩不这样想,所以他说:“如果有人把这件事闹的下不来,然后您再这么一说,反正皇太后仁爱天下,这岂不是献给皇太后最好的寿礼了。”

    胤禛听了,觉得虽然冒进,但是也可行。不过叫谁去捅这事呢?

    胤禛向胤禩看去,两个人的目光在半空相遇,一阵噼里啪啦,都明白了。这事情除了他还能有谁比着更合适呢?这么一个血气方刚、充满梦想的孩子,那么一个急于表现、夺人眼球的额娘,除了他们还有更好的人选吗?再也没有了!

    胤禛慢慢的说道:“这事情要好好筹划。不能着急。”

    胤禩点点头。这事情确实要做的不动声色。皇贵妃只怕会草木皆兵一段日子了。

    胤禩靠在胤禛身上,胤禛的手上下的抚着胤禩的背,二人的眼神却都在远处。

    过了一会儿,胤禛才想起胤禩今天进宫的事情来,便问胤禩。

    胤禩便将今天进宫的情形说了一遍,胤禛听了,才说了一句:“只盼着她在宫中安分守己罢了。”

    胤禩顺口接道:“宫里总是不安全,不如接了她出来?”

    胤禛却说:“有皇太后在,不怕的。”

    胤禩疑心只怕这件事情还是在他心中留下了影子。因此,胤禩就说:“皇太后自然是能护着她周全。可是还有皇贵妃在呢。我最恨皇贵妃,挑拨了阿颜觉罗氏和我好好的关系。我今儿进宫,她见着我可是别扭的很。”

    胤禛听了这话倒没有说什么,要说让他相信胤禩对阿颜觉罗氏肚子里的孩子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侮辱他了。不过他更加不会相信皇太后说的那些话就是了。

    胤禩说这话也就是想拐个弯儿:“皇贵妃必然不会轻易放手,只怕她是下一盘大棋了。依我看这次九公主的额驸,皇贵妃必然是要选一个京中的勋贵子弟了。”

    胤禛点点头,皇贵妃肯定会把在七公主的婚事上的不如意一次性的在九公主身上得到满足。

    胤禛说:“京中的勋贵之家,都是老油条了,很多事情倒是不必我们去费心。”

    这倒也是。不知道皇贵妃是不是了解这一点呢?或者她也着急,毕竟皇贵妃这一脉,在朝堂上可真没什么人。

    胤禛却又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蛇有七寸,人有要害,九公主之与皇贵妃不过是一个女儿罢了。”

    胤禩明白了,对十五阿哥下手果然还是最有效的打击皇贵妃的法子。

    胤禛只说:“九公主的额驸等皇帝指婚了再看。”

    胤禩也只好按下不提。

    不想胤禛又问:“二内兄那里可有消息了?”

    胤禩一愣:“还没有呢。要说这事情也不能着急。”

    胤禛听了,心里长叹一声,怎么能不着急呢?如果他的猜想是对的话,危机就已经近在门口了。

    可是胤禩说的也对,自己是不能太着急了,毕竟现在自己不是皇帝了,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不容易,更或者让别人以为别有用心。

    如果他现在还是皇帝,只怕刚刚说到的这两件事情早就吩咐下去办了。哪里还需要像如今这样筹谋呢?

    得了,如今先把斩白鸭的事情安排了再说。

    皇贵妃对他们敬上如此手段,他们自然也应该回馈一二。礼尚往来向来是胤禛推崇的。

    胤禛忙着暗暗的察访今年的送到刑部衙门的各个案子,胤禩忙着泡汤生儿子,一时间竟把寿康宫中的阿颜觉罗氏忘了个干净。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女人跪在了由朱珪陪着的永琰面前,没有对这永琰,而是对着朱珪就是一阵痛哭,口口声声说要伸冤。

    朱珪虽然内心震惊,但是还是力持镇定,十五阿哥在呢。

    不过,这个女人被人请到茶肆的雅间,又细细的说了一边自己的冤情。这女子自称刘王氏,是山东人士,却是不忍心自己的老父因为自己兄弟的胁迫而做了别人的替死鬼,所以才上京告御状。只是告状无门,因此得了别人的指点,专门在这个茶肆前对进出的达官贵人磕头寻求帮助。

    才这么说着,又对永琰和朱珪二人磕头,泣道:“老天有眼,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奴家总算遇到好人了。”

    一边又求二人替老父伸冤、严惩那不孝的弟弟。

    永琰低低的对这朱珪说:“老师,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不孝不义之人。竟然为了自己的一点荣华富贵,让自己的老父去做了别人的替死鬼。”

    要说永琰只是感叹的话,朱珪就是气愤填膺了。不过朱珪还是力持平稳的说:“十五阿哥莫急,待查明了真相再论。”

    永琰一听,有点奇怪的看了朱珪一眼。

    朱珪又吩咐人把这女子带到隔壁,又命好好给收拾一顿饭菜于她。

    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报说打听了,这女子已经在这里哭诉半月了,只是一直无人理睬。

    朱珪听了对这信儿,就信了大半,但仍对永琰说:“十五阿哥,此事看来是真的。只是我们还必须去刑部打听一番此案的始末。”

    一面又对永琰说:“十五阿哥,此事就叫斩白鸭了。只是以前都听说替死之人都是自己自愿,像这样儿子逼迫了老子的事情真是前所未有。实在想不到朗朗乾坤之下,还有这样不顾孝悌之人!如果十五阿哥能够将此事拿下,皇上那里必然倍感欣慰。”

    永琰听了果然说:“不错,皇上最是讲孝悌,此事,若是禀明了皇上,皇上必然为民伸冤!老师,您说的太对了。”

    对于永琰来说,胤禛和胤禩给了皇贵妃多少压力,永琰就感受到了多少压力。本来皇贵妃的用意是好的,想着让永琰能够直面人生的各种压力和难题,然后能够飞速的长大成人。可惜就是有点矫正过妄了。因此当朱珪这个有大学问、作风廉洁、处事公正的人成为永琰的老师以后,永琰立即开始倚重他,借助朱珪的智慧和谋略让皇帝看到他、欣赏他。而这一切看起来相当的成功,皇帝对永琰的印象一直是美好的并带着期望的,可是这对永琰来说却远远不够,他希望能够从皇帝身上获得和胤禛同样的注意力和重视度。而现在他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这叫永琰怎能不抓牢?

    朱珪还谨慎的吩咐道:“此事我们还要从长计议,等我拿到了刑部的卷宗以后,我们再好好筹谋筹谋。不过,这件事情务必要保密,不然让刑部的人或者其他人抢了先,我们就成了东施效颦了。”

    永琰用力点头。

    而且就她这样的家世,宫里又没有年龄相仿的阿哥,人家家里都是当着正妻培养的,谁想到做了小妾呢。

    唐嬷嬷么,就是一个宅斗人物,不能指望这些女人有胤禩这样的政治觉悟吧?这样的话,我们八爷还玩啥?是不是?

    另外的,我绝对没有把阿颜觉罗氏作为八爷对手的意思,这太侮辱了八爷不是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下一个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下一个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