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下一个传奇 花开两枝

花开两枝

目录:下一个传奇| 作者:沈尹白| 类别:玄幻奇幻

    ()    赵嬷嬷抱着大格格,后面跟着贺嬷嬷,恭恭敬敬的给胤禩请安。    胤禩逗了大格格一会儿,让绿珠带着去了后面,留下赵嬷嬷说话。    看着赵嬷嬷脸上露着讨好的笑,胤禩开始说话了:“皇太后的八十圣寿眼看着要到了,偏不巧十二阿哥又去了甘肃,寿礼这担子事情就落到我身上了。前面魏全泰递了礼单子给我,我看了总觉得不够好。想着你是内务府的老人,平素也见多了好东西,叫你也来过过眼,有什么不足的,也好给我提个醒。”    赵嬷嬷的心随着胤禩的话那是一颤一颤的,听到最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哎呦喂,这可怎么办,自家里就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不过主子既然开了口,想法设法也要搞一两件东西来孝敬,不然这差事还怎么当啊?    随着胤禩的话音落地,绿玉的手就直直将礼单子送到了赵嬷嬷面前。    赵嬷嬷回神尬尴的说着:“福晋,奴才哪有那个福分认的字呢。福晋既然不嫌弃奴才,让奴才看着礼单子,还有劳绿玉姑娘给我念念。”    胤禩对绿玉微点点头,绿玉就清清脆脆的念了起来。    赵嬷嬷一遍听下来,已经汗透后背,这一次只怕要大大的出血了。舍不了孩子套不了狼,钱去了以后还会来。    赵嬷嬷正要开口,胤禩就先开口说了:“我看着单子上瓷器、玉器、书画也尽够了。只是这些东西好不出众,献给了皇太后,只怕有人说我们怠慢了。我想着我们使人去广州那边走走,看看有没有好的西洋物品,淘弄几件回来,皇太后看着或者高兴。”    赵嬷嬷心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脸上也放松下来,看得胤禩心里暗暗发笑。其实胤禩坐在上面,早就将赵嬷嬷的心思看清了,这奴才真真好笑,难道做主子的还能强抢奴才的钱财不成?    胤禩这一停顿,赵嬷嬷也整理好了自己的说辞,因此她讨好的说:“福晋说的再对也没有了。我虽然说只在内务府当一个末流的差事,但是我当家的确却是管了一小片库房,所以还知道那么一点子东西,如今广州那里进上来的东西,好几年前就得了皇上和皇太后的欢心了。珐琅啊,银器啊,虽然说名字一样,但是样子实在是和我们自己造的两样,很有些新奇的意思。福晋若是在礼单中添上一些,皇太后必定喜欢。”    胤禩笑了:“才说你有见识呢,果然是真的。广州进上来的东西只怕是通过粤海关来的,我们如何有本事从哪里拿东西呢?”    赵嬷嬷卖好的说:“粤海关的东西如今都是从十三行来的,这是都知道的事情了。”    胤禩听了才说:“原来是这样。那么我们就让人去十三行做个买卖就可以了。”    赵嬷嬷一听,心里说哪有怎么简单的事情?十三行都是把粤海关以及广州那一片的人喂饱了,别人很难和他们做买卖的。    胤禩又说:“我听着你家的大小子,如今还没有个正式的差事,不如让他去趟广州?”    赵嬷嬷一听,冷汗和热血一起来了,一方面为了自己儿子的运气来了,一方面却也认识到这个事情的难处。    赵嬷嬷惴惴的开口:“奴才谢主子恩典。”    胤禩知道赵嬷嬷还有话要说,就等着,赵嬷嬷果然说:“按说这是福晋给奴才的大恩典了,因此奴才也不敢昧着心。奴才的意思是我家的大小子实在不能办这个差事,一来他年纪小,压不住场面,二来,他没有经过什么事情,认识的人也少,只怕吃不开。”    赵嬷嬷就胤禩不开口,就接着说:“福晋若是信得过奴才,奴才倒想荐个人。”    胤禩轻轻的一声“哦”。    赵嬷嬷接着说了:“奴才想荐的这个人真是奴才的妹夫。奴才的妹夫叫何福成,原是广储司的书吏,前一年因为得罪的人,没了差事,现在还闲赋在家。他办差也好多年了,见得东西多,见得人也多,会说话,会办事,一定能把福晋的差事办好了。”    胤禩轻轻一笑:“怎么一个能干的人,怎么就把差事丢了?”    赵嬷嬷立即痛哭流涕的陈述:“福晋,这不能怨奴才的妹夫。奴才的妹夫虽然只是一个书吏,可是秉公的很,只是有人看中了他的位置,硬是嫁祸到他头上,才让他丢了差事。我们家也想了办法,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也想着拼个鱼死网破,最后还是我那妹夫说忍一时退一步,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把这个差事让人了。”    赵嬷嬷在胤禩你继续说的眼光下,接着说:“福晋,奴才说的都是实情。而且奴才的这个妹夫,他的一个表姐是给现在的粤海关监督李质颖做如夫人的。他本来也想着去广州谋个差事,可是以前不是出了李永标的事情么,都说他是李七十三,而且奴才妹夫的表姐夫也正好姓李,所以一家子亲戚都避着这一点,才没有去广州。如今福晋正要这样的人,奴才的妹夫是最合适没有了。所以奴才才腆着脸求福晋一个恩典。”    胤禩只说:“你既这样说,就找个时间让我见见这个人。”    赵嬷嬷欣喜的磕头下去,不想胤禩又说:“把你家的大小子也叫上。”    喜的赵嬷嬷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胤禩当然不是因为赵嬷嬷这一番话就决定用何福成这个人了,而是胤禩本来就打算让赵嬷嬷引这个人出来,不然赵家还有弟弟呢,胤禩如何会让赵嬷嬷还不成气候的儿子去办事呢。不过是知道了何福成这个人,还知道了顶了这个人差事的是魏家一表三千里的一个表亲,也知道赵嬷嬷和小叔子向来不睦,所以才使了这一招,结果当然是非常如意。不过人和人之间向来讲究一个制肘,所以这赵嬷嬷的儿子也必是要去的,一趟听话,两趟听话,一年听话,两年听话,但是十年呢?有这样一个竞争者在,何福成才会努力办差,而赵家的小子也因为有这样一个前人在,才会发奋努力。这样的奴才才是主子要的。    过了两天何福成和赵良栋被带着给胤禩磕头了,当然是在门外。    胤禩还是那几句话,为了皇太后八十圣寿找寿礼呢,为了图个新鲜,找些别致的西洋东西来。自然的这件事情要保密,不然被人知道了,或是抢先了,或是抄袭了,难免就变成了坏事。    何福成已经知道自己被选中的原因了,表了一番感恩,又表了一番忠心,并信誓旦旦的说一定将这件事情办好了。    胤禩只是淡淡点头。    何福成并赵嬷嬷几个才又给胤禩磕头才走了。    过了几天何福成就带着赵良栋奔着广州去了。在这之前,杨和福偷偷的找了赵嬷嬷,暗示赵嬷嬷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和十三行打好关系,从那里捞点油水。杨和福是谁啊?胤禩身边的首领太监,而且还是得意的,赵嬷嬷马上就心领神会了。而且本来人家就有这个意思,现在更加可行了。    其实胤禩让何福成去,主要还是想告诉十三行的潘振承自己和粤海关的关系以及自己和内务府的关系,使得以后莫日根再去做生意就容易了。至于让郡王府的奴才去做这档子生意,胤禩还真是没有把握。毕竟十二阿哥的手段也摆在那里呢,而且这些奴才还没有收服呢。    这事情办完了以后,胤禩又开始心心念念十二阿哥的归期了。    有时候胤禩会胡思乱想,想着如果九月十二的吉日到了,十二阿哥还没有从甘肃回来,那可真是一个天大的下马威了。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出现那么一回子,按照胤禩对十二阿哥的理解,十二阿哥必定会在吉日之前赶回来的。哪怕是提前一天的呢。说实话,如今他们都没有必要将到手的助力往外推。就是那位阿颜觉罗氏进了门以后,十二阿哥要独宠着她,胤禩也是要赞成的啊。只不过,表面可以这样,事实也可以这样,但是十二阿哥心里要这样,胤禩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十二阿哥的心必须在他这里,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所以胤禩不仅要花更多的力气笼络十二阿哥,还要花更多的力气笼络外面的那些人。可是没有一个儿子,真的是他的硬伤啊。人家投资,也总要给人家一个希望,给人家一个未来啊。想到这里,胤禩又在心里抱怨了弘历一番。好好的生儿子计划,就这样被打乱了。    只希望十二阿哥能够早点回来了。    胤禩这样想着十二阿哥的时候,胤禛刚刚受到了陕西巡抚文绥率领的大大小小官员的拜见。    胤禛心里是有点懊恼的,因为胤禛本来是想从陕西直接取道进入甘肃,然后直插兰州。不想才进入延安府就被文绥逮了个正着。一面,心里想着文绥这人倒也了得!    胤禛懊恼,可是文绥等人却是惊骇了。这么年轻的一只队伍!胤禛这一次出来可以说是轻车简行,身边的人除了双庆、成武、凌富三个就是苏德业带着的两个小太监了,其他人都是皇帝安排了,基本上以担任护卫的侍卫为主,另有几个笔帖式。十二阿哥圣宠有加,大家都已经是知晓了,但是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却叫人着实惊心。这样的圣宠实在太过了!而且只看这位阿哥那冷冷的尊贵样,只怕这位阿哥是骄纵的了。文绥心里想着只盼这位阿哥到时候不要到兰州添乱,让兰州那帮人好好的把事情给办了,让这位阿哥占了名也就算了。不过有明山在,此事应该不难。    胤禛见了这些人以后,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才坐了主位,由着一帮子官员一一拜见。    文绥先上来说:“王爷一路辛苦了,我等感念朝廷恩德,已经略备薄酒,为王爷洗尘。”    胤禛想着这些人还是老一套啊,嘴上说:“不急不急。我这一路上虽然说轻车简行,唯恐误了时机。到了这里倒有一问,如今这土尔扈特部众到了什么地方呢?”    文绥为官多年,从三等侍卫做到了如今巡抚一职,见过的人、应过的场面何止万千,因此很快的压下心中的疑惑,回答胤禛的问题:“三日前伊利将军伊勒图刚刚送来官文,土尔扈特部众的大部已经进入了伊利边境。如今正和官兵们驻扎在边境内,等待后面小部分的土尔扈特部众进入。”    胤禛看到文绥回答的极为清楚,也点头道:“如此一来,时间上倒是有余了,我等也好做好从容准备迎接土尔扈特部的大汗渥巴锡,不至于辜负了皇上的恩德。”    文绥连忙点头称是,其余等人也忙称颂皇帝的恩德。    说了这些话,胤禛才在文绥的引导下进入了为他接风洗尘的例行阶段。    胤禛看着桌上的席面,大半儿陕甘特色,小半儿京城特色,想着脑子里关于文绥的信息,心里再次感叹这文绥这人果然是小心翼翼,而且精明能干。    因为胤禛此次主要是来迎接土尔扈特部的,因此倒也不想节外生枝,因此对文绥几个就放松了。饶是如此一顿饭吃下来,文绥等人也已经开始在心里重新评估这位钦差大臣——新上任的景郡王了。    但总体来说,这一顿饭吃的还是人人满意的,文绥等几个自然放了心,因为明显这位景郡王是非常上道的。只不过是不是太会办事了一点?怎么说什么他都好像知道似的,有时候略有一点疏漏,人家的眼神就那么轻轻的在你身上刮了一下,后半句准备自圆其说的话就那么咽下去了,可是人家也不抓着这个漏洞穷追猛打,就这么只是轻轻一眼放了过去。    余者坐的远一些的那些人,看着上座者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心里自然是更加的安心了。    酒席过后,胤禛也不欲询问地方政务,因此就落了一个清静,其实他已经派人体察民情去了,只是这一次弘历明显有着试探之意,他还真是不准备做大动作,至多是了解了解这一路上的民情以及各方官员的名声罢了。    所以晚间胤禛便以旅途劳顿为由,拒绝了文绥的又一次宴请,只在别院歇着。    可是苏德业过来说:“主子,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明山之子明达,特来拜见。”    此人来干什么,胤禛自然明白,不过还是先听听。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下一个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下一个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