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下一个传奇 正文 茶叶

正文 茶叶

目录:下一个传奇| 作者:沈尹白| 类别:玄幻奇幻

    要说刘墉为什么会在这里呢?

    这完全又是胤禛的一个神来之笔。

    原来胤禛未到淮安,先路过了洪泽,见洪泽虽然也是满目苍痍,但其中却又透着一股井然有序,灾民们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中,周围支着简易的粥棚,难得的是还配备了郎中一同留守。胤禛的内心才闪过一丝安慰,立即明白,这是地方官办事用心的铁证。

    正这样想着,前面已经有一行人已匆匆朝他的方向走来。

    胤禛定目看去,发现带头一人头上官帽整齐,身上从四品官服却已皱,脚上更加不得了,一双厚底草鞋牢牢套在黑靴之上。

    这行人就这样向着胤禛笔直走来,惊得成武、双庆等人以按刀上前一步立在胤禛身旁,然而人家却越过了他们。

    胤禛看着这些人,略一思索,已经叫道:“刘墉!”

    带头一人,闻言立即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的看上了。

    接着,刘墉的面上就显出了惊讶之色,然后才又走前几步,一撩官袍已跪倒在胤禛面前,低声道:“臣刘墉叩见王爷。”

    胤禛听了,心里想到果然是此人。

    胤禛一面说:“快快请起。” 一面上前几步亲自扶起了刘墉。

    刘墉麻利的站了起来,后面跟着的人也依次站了起来。

    一行人在一座简易的粥棚内坐定以后,胤禛已经从刘墉口中大致了解了洪泽的灾情程度,也明白了刘墉在此的原因。原来虽然刘墉不是淮安的道台,但是这洪泽属于刘墉管辖之内。

    然后在坐下不到一盏茶的时间,胤禛已经打定主意,要带刘墉去淮安、板闸两地了,因为胤禛实在明白,像刘墉这样心思清明又能干实事的人在救灾工作中实在太要紧了,更主要的是这样的人才太紧缺了。

    胤禛御下向来是直接的,他开口就说:“洪泽这里的事情,我看你做的很好,也有了章程了,你安排好人按照你的法子接着干也就可以了。你就随我去淮安。”

    一席话说的刘墉有点目瞪口呆外加脑子打结了。

    刘墉对于这位王爷虽然只见过一面,也只打过一次交道,但是其实不是陌生的。相反的,他可以说自己对这位王爷还是比较了解的,当然这全赖于他的父亲刘统勋的分析。但是这样的神来之笔,可真是在刘墉的意料之外。

    刘墉的脸上就出现了惊讶和犹豫的神情。

    胤禛看了,接着说:“怎么?觉得自己干不了这事?”

    刘墉这才正色说道:“王爷如此看重臣,臣本不该推辞,更何况此去还是救灾。只是臣是皇上任命的一方父母官,因此臣不敢擅离。”

    胤禛听了哈哈笑,心想这个刘墉倒也圆滑了,笑毕也正色道:“我知你担心什么。我既领了这差事,自然也有了这等权利,你且放心随我去,一切事情都有我。”

    末了胤禛又补上:“只是你这里的事情还需安排好了,万不能有人走茶凉之势。”

    刘墉听了胤禛这些话,也知道他是不去也得去,再说他心里面本来就不抗拒这个事情,他本来就是本着一份救民于难的心来到洪泽的,所以也就应了下来。

    就这样胤禛从洪泽带来了刘墉,而此时,又在刘墉面前带走了富勒,所留下的只是一片匪夷所思的目光和几声被压抑了的抽气声。

    被留下来的刘墉首先恢复了清明,毕竟这位王爷的神来之笔,对他来说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刘墉立即开始工作,心里却是大大的舒了一口气,幸好这些事情已经在路上就商定好了。

    这一想,又回过神来,难道王爷早就预料到了今天的这个情形,所以早早的在路上就定下了办事方针?

    刘墉这样一想,行事越发的严谨起来。

    虽然刘墉这样想,但是被留下的其他人却不是这样想,而且他们很快就默契的执行了沉默不合作态度来应付刘墉。

    要说刘墉那也是官场十几年历练出来的人精,只是他父亲一直以来叫他安分守己,又有多次压着他升迁,这才让他到如今仍然作者从四品的道员。

    因此,底下这些人的一举一动,刘墉心里是十分明白的。只是刘墉既不打算辜负受灾的黎民百姓,也不准备辜负胤禛的一片盛情,那么这些人等无论心思如何,刘墉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这一刻,刘墉心若石坚,气场飞扬。

    这一刻,胤禛心若明镜,不怒自威。

    这一刻,富勒心若悬丝,左右飘荡。

    富勒一路上都笑着,只是不敢轻易说话。

    直到将胤禛请进了道台官邸,富勒才亲自从下人手里接了茶,恭恭敬敬的端给胤禛,道:“主子,请用茶。”

    胤禛其实一点都不想为难富勒,古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胤禛主要是要威慑富勒一把,不让富勒从中作梗。

    因此,胤禛接过茶,慢慢的喝了一口,黄山毛峰,安徽境内喝这茶也算平常,问题是这茶的品质,在恭茶之上了吧。

    胤禛端着茶杯,慢慢的说了:“这茶,难得的很。”

    富勒听了一喜,立即讨好的说:“主子喝着好,奴才心里也高兴。奴才别的不说有,孝敬一些子茶叶倒还做得到。”

    胤禛听了也微笑着说:“我知道你的孝心。”

    放下茶杯才又说:“这茶,我不仅今日不喝了,就是以后也不喝了。你若是还念着我是你主子,就把这茶叶收起来。”

    富勒当机了。

    胤禛好心的补充:“这茶,只怕比皇上赐下的也不输了。”

    富勒听了总算醒悟过来,心里暗骂底下的奴才不会办事,将扣留下来的贡茶拿来待客了。其实底下的奴才只是按照富勒“一位尊贵并且重要的人”的要求来待客的,自然拿出最好的茶水来了。谁想这一位还能在这里驳你呢?

    接着,富勒立即脸色苍白的跪下说:“奴才立即将这茶叶子收起来,以后都不喝了。”

    说着又磕头:“奴才谢主子教诲。”

    胤禛等富勒又磕头了,才说:“起来吧。跪在地上像什么话。起来说话。”

    富勒才听话的起来了,站好了又说:“主子,奴才真是罪该万死了。幸得今日被主子遇上了,才逃脱升天。”

    胤禛听了顺势的敛了笑,说:“你啊,办事情谨慎着点。这事还需想想,这茶叶是谁送来的?安的是什么心?”

    说的富勒脸上的热汗都变成冷汗了。

    富勒勉强控制自己对胤禛说:“主子说的是,奴才真是太糊涂了。”

    胤禛知道话到这里,富勒对自己的印象肯定已经改观了,所以开始投掷烟雾弹了:“你和刘墉同省为官,只怕比我还要熟悉几分,你倒和我说说刘墉此人如何?”

    富勒心里是完全的迷茫了。

    怎么?这刘墉不是王爷请来的?这听着,怎么想是上面派了刘墉下来呢?

    胤禛为什么该这样说话。只是因为他十分确信,他带刘墉来的事情做的十分隐秘,这些人万不能想到这只是他一人之力。

    富勒心里把握不住,只好说:“主子,不瞒您说,奴才,和刘墉,还真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您看刘墉,父亲是当朝的首辅,是皇上面前的重臣,刘墉自己呢,又一向以才子自居,奴才听说他和一帮子人被称为当代书画八大家呢。奴才家里呢,都是武行的,奴才自己更是个粗人,不懂这些,所以,奴才和刘墉,说话的次数都十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

    胤禛听了这些话,笑了几声,这个富勒啊,坐在这个位子上,果然还是有些原因的。

    富勒陪笑。

    胤禛才又说:“那我问你,刘墉为官如何啊?”

    富勒听着更加摸不准了,然后灵光一现,想到了自己这位主子和过世的刘统勋那怎么也算是熟人了,只怕对刘墉的情况很是了解。这样一想,当下便说:“刘墉的官声,奴才都是略知一二。同僚里面传着都说他很有其父的风范,为官不仅清廉,而且理事也通达的很,因此他治下的百姓对他也是称赞的。”

    胤禛听了,面色露出一点沉思来,富勒看了,心里更是对刘墉的来意捉摸不定。

    过了一会儿,胤禛才说:“如此,甚好。我大清又多得一位能臣。”

    富勒心里上下左右乱飘乱荡。

    胤禛又过后才说:“皇上对此次灾情关注的很,因此你我二人必然要将这里的事情都一一办好了,才不负皇上的一片爱民之心。”

    富勒点头如捣蒜。

    胤禛又说:“看来,这刘墉也是可以一用的,我现如今已经把这里一摊子事情都交予他负责,但你毕竟是淮安的道员,很多事情还要你出面去办,才能办下来。救灾如救人,你万不可推辞。”

    富勒被胤禛又是棒子又是烟幕又是糖果的行为,弄得早已是心也慌了,意也乱了,因此,听了胤禛对他肯定的话以后,就大声的说:“奴才毕定全心全意为主子办差。”

    胤禛听了眉头又皱了,对富勒却还是和气的说:“你看看,你办差怎么是为我?那是为皇上,为大清,为百姓。”

    富勒听了连忙说:“主子,您说的对,奴才这不是顺口说了么。奴才以后就改了。”

    胤禛才又说:“你这一点,还真不如刘墉,我和刘墉这几日接触下来,刘墉可是心心念念都是皇上,都是大清的。你啊,要好好学学。”

    富勒听了胤禛这软和的话,立即大着胆子,腆着脸说:“奴才和刘墉学啥啊,有主子这样现成的先生在,奴才只管在旁偷师就行了。”

    胤禛听了才笑着说:“你倒乖觉。”

    话到这时,两人之间的气氛才算好了起来。

    然后富勒才想起一件事情来。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下一个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下一个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