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下一个传奇 正文 留津

正文 留津

目录:下一个传奇| 作者:沈尹白| 类别:玄幻奇幻

    在京城里的胤禩,自然一夜安睡,第二天神清气爽的起来。

    所以,当然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念着他。

    即使他觉着会有一个人念他,那也不应该是胤禛,而是收到了快马加鞭送过去的书信的和珅。

    和珅昨天整整一天连着晚上都陪着皇帝在蕙芳园中,到了快晌午之时,才得了皇帝的恩赐,回到了休息的地方。刚刚洗漱完毕准备垫垫东西,好好休整一下。

    外面已经有人来说:“你家来人了,好像急着找你。”

    和珅惊了一跳,待看到来人,是他和莫日根约好的刘大,更是不安。

    却不想刘大见没人以后,掏出一份信来给和珅,只说是莫日根叫他连夜赶路送来的,其余一概不知。

    和珅按住心中的不安,取出信来一看,却是越看越吃惊。一时之间竟顾不得坐下,就这样站着把信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看了完了以后,才惊觉刘大还在一旁站在,外面想必也有不少人好奇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因此,忙低声对刘大说:“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人知道?”

    刘大也低声的说道:“奴才只向夫人告了假,其余等人都为告知。”

    和珅听了,舒了一口气,才大声的说:“你赶紧回去,这样的事情,合该告诉祖父大人一声,如今怎么就舍近求远,反而八八的跑到这里来求我了呢。夫人遇事不清了,难道你们几个也糊涂了不成。”

    刘大历来是和珅得用之人,一听立即明白,也配合道:“主子,奴才这确实急得糊涂了。奴才这就回去,这就回去。”

    和珅反而又大声的道:“你来回奔波也辛苦了,且用一顿饭再回去。说不得,夫人在家里已经想明白了呢。”

    刘大待在和珅房间里用饭不提。

    待刘大用了饭,和珅暗暗嘱咐了几句,又亲自将刘大送走,才放心的回了房,拿起那封信来细看。

    看了第二遍以后,和珅已经确定这绝<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75.html" target="_blank">不是</a>莫日根的手笔了。自己的<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38.html" target="_blank">这个</a>义兄,和珅还是相当了解的,虽然说他的心思也细腻周全,但是他的政治敏感绝不会这样强。那么这一封信是谁写的呢?

    答案呼之欲出。

    可是和珅又不敢确信。

    虽然和珅以前就认识到这位福晋聪慧过人,但是实际上还是很难相信有一个女人能够有这样的政治思路。可是不是她又能是谁呢?

    信中,对当前时局的分析,对皇帝当前态度的分析,对皇帝当前需求的分析,都超出了和珅个人的理解,和珅又细读一遍,越来越承认信中所言句句真理。接着往下读下去,反复推敲信中所说的种种方法,更是觉得这简直是自己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和珅刚刚认定的写信人选又<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41.html" target="_blank">开始</a>动摇了,或者这信是景郡王写的?

    可是景郡王和他身在咫尺,虽然说他们两个不太方便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过分亲密,可是找个时间说一说的机会还是有的。因此,如果是景郡王的话,需要这样大费周章只为了遮人耳目吗?

    和珅又想着景郡王那张几乎看不出情绪,永远恰到好处的脸,想着景郡王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态度,更加觉得这位<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66.html" target="_blank">王爷</a>不会有这样的心情给自己写一封这样的信来。

    和珅思来想去,最终确定这写信的人是郡王府里的那一位女主子。

    这一点被再次的有理有据的确定下来以后,和珅的心里犹如狂风过境,狂躁跳动起来。

    和珅觉得自己能够看透她为什么帮自己,若说只是看在他和员外郎家的情分上,和珅是不会相信的,而且和珅也不敢这样简单浅显的去理解能够写出这样一封信的人。她是想多一份助力。可是人家也非常明白,现在的自己还是人微言轻,能做的只是向上次那样传递一些消息这样的事情,所以她才这样不遗余力的为自己出谋划策,期望他能够更上一层楼。这样看来,她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和珅又<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76.html" target="_blank">一次</a>想起上次冯氏复述给他听的那些话,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话,这一次却清晰的回响在他的脑子里,她说的关于富察氏的那些话,虽然劝着自己要做皇帝的纯臣,可是又说富察氏一代又一代为何宠辱不断。世人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能在下一任天子面前立足的老臣,又怎会是上一代天子的完完全全纯纯粹粹的纯臣呢?

    和珅又一次的盯着那份信,想着信中的一字一句,虽然她的意思还是让自己做皇帝的纯臣,可是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却进<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91.html" target="_blank">一步</a>的清晰了。

    和珅知道自己不会拒绝这样一个人的帮助,也不会拒绝帮助这样一个人。

    想到这里和珅眼神一暗,那位福晋这样看重自己,说到底却还是因为他和员外郎家的亲厚的份上。和珅自到了皇帝身边当差以后,所见所闻皆是这个世上的杰出人才,因此很能体会到自己的缺陷所在,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突出。他能够入那位福晋的眼,还真是沾了莫日根的光。

    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位子上,又得王爷宠爱,现在还身怀六甲马上就要生产,巴结她的人想来不在少数,就算现在她看重自己,可是几年以后,自己这边毫无起色,说不定她马上弃用也也不一定。

    到时候,皇帝年事已高,新皇将立,自己又如何立足呢?

    和珅暗下决心,现在既然秘诀在手,他一定要好好努力,早日晋升,免得老大徒伤悲。

    和珅下定决心的时候,胤禛正在紧锣密鼓叫凌富调查李世杰。

    一觉醒来以后,胤禛突然发觉,虽然自己现在拿弘历毫无办法,可是对着那些贪官污吏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只是这几天,胤禛敏感的感觉到每次和珅遇到他的时候,脸上露出来的表情却总是有那么点的耐人寻味的意思。胤禛想着和珅是弘历的近臣,莫非他听到了什么消息不成?

    只是胤禛到底还是经过“寝殿夜袭”事件的沉稳人,明白偷窥帝踪的厉害之处,因此把自己心中的那点好奇加一点不安压住了,只是行事上,不仅是他自己就是他带来的这些人得了他的训话却更加的谨慎起来。

    终于在皇帝达到天津以后,快要起驾回銮之前,凌富将李世杰的事迹一一罗列好,呈了上来。

    胤禛虽然说已经有了心里准备。

    可是看着这一项一项的令人发指的恶行,胤禛也忍不住将文书掷在案头。

    然后,胤禛带着凌富和双庆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来到了达尔吉善面前,把达尔吉善惊得差点衣冠不整的就来见胤禛了。

    达尔吉善陪着笑,等着眼前最炙手可热的皇子发话。

    胤禛只是两只手背在后面只是打量这按察使府正厅的布置。

    达尔吉善左等右等<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44.html" target="_blank">不见</a>胤禛发话,心中不安加剧,里衣已经被汗浸透。

    他诚惶诚恐的看着前面气定神闲的胤禛,终于开口道:“王爷拨冗召见奴才,奴才实在惶恐。不知王爷前来,是不是?”

    胤禛听见达尔吉善开口就知道他耐不住了。

    只是胤禛却还是说:“你这里这幅米芾的画倒也难得。”

    达尔吉善一听,连忙道:“原来王爷也喜爱米芾的画。我这里倒还有另一幅米芾的画,王爷可有兴致一看?”

    胤禛这时候才笑道:“不忙,不忙。以后会有机会的。”

    达尔吉善听了这话,心肝乱颤,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这听着像是在暗示他有机会常常会见到王爷一样。难道说他要回京畿了?

    心思虽乱,达尔吉善仍强自镇定的道:“王爷愿意赏光,奴才自然求之不得。”

    胤禛又笑着说:“我来了天津这些日子,众人都说你达尔吉善很有几分脾气,如今一见,倒并不见得。我看着你,倒有几分温吞样。莫非众人都是诓我的不成。”

    这话一出,达尔吉善面上露出几分尴尬,勉强笑着说:“不瞒王爷,奴才确实有几分臭脾气,看不得那些龌龊之事。只是如今面对着王爷,王爷为人行事我向来是十分敬重的,况且王爷又没有沾上那些个臭事,我又何必横眉冷对呢。”

    胤禛听了哈哈大笑:“好你个达尔吉善。倒真有几分脾气。”

    达尔吉善可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番直白白的话,还有这样的效果,一时愣住了。

    胤禛笑毕,才又开始说:“你这份脾气做按察使倒也相得益彰。”

    接着才语气一转:“只是我在蓟县听到一些事情,却让我<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32.html" target="_blank">奇怪</a>。不知道你听过不?”

    达尔吉善听到蓟县二字,脸上有一瞬间的抽动,虽然变化细小,可是又怎么瞒得过刻意观察他的胤禛。

    达尔吉善想着京畿传过来的关于这位王爷为人处事的信息,想着这位王爷在天津这段时间可圈可点的表现,觉得自己隐约明白了这位王爷的来意。

    他任直隶按察使已经一年多了,蓟县有什么事情他又如何不知,只是苦与天津官场官官相护之风,他迟迟没有作为不过是因为担心落下一个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罢了。因此,他这一年多来多是选择明哲保身,自己做到不同流合污而已。

    现在突然有了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做一直以来他想做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后面还有人撑腰,达尔吉善心里立即跌宕起伏起来。

    只是他还需要想一想,万一这一位只是想借他的手一下,万一到时候他陪了夫人又折兵,可怎么办?

    所以,达尔吉善跪下来说:“奴才愚钝,蓟县的事情实在太多,奴才不知道王爷指的是哪一件?”

    胤禛的眉毛挑了一下,这一个也是奸猾的家伙。不过,这样也好,免得他还要费劲力气教他怎么做。

    胤禛冷笑着开口:“你真不知道?”

    达尔吉善立即说:“奴才惶恐。奴才虽然到了任上一年有余,可是刚刚到任时一切都不熟悉,奴才又蠢笨,用了大半年才摸清了门道。奴才<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46.html" target="_blank">又是</a>个心性耿直的,这中间又常常得罪人了而不自知,常常碰的头破血流。奴才始终不敢辜负皇恩,一直在明察暗访,监督直隶各员。就是这蓟县,奴才也隐约听了好些事情来,可到底没有拿着什么证据,奴才也不敢胡乱动手,以免扰乱一方百姓安宁。”

    胤禛听了真是又气又笑,不仅奸猾竟还是个无赖。不过,心中也明白他担忧的事情。一个人哪能不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呢?胤禛虽然希望属下官员各个都能像他那样将社稷江山、黎民百姓摆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官员。可是这到底是他的梦想,就是他自己也未尝一直贯彻到底。

    所以,胤禛看着达尔吉善,略转了转语气:“我也知你是一个有心的人。不然我怎会找你?”

    又顿了顿才说:“我若是给你两个人,你敢不敢把蓟县的事情追查到底?”

    达尔吉善跪在地上,面上又抽动了两下,才说:“人奴才这里也是有的。奴才所忧者却是奴才所思所想能不能到达上听?奴才所求者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胤禛虽然不能直接应承达尔吉善,可委婉的说:“你如今还年轻,几年之间有所起落也是常事。有时候一帆风顺未必就是大好。”

    达尔吉善听明白了。所以,他磕头:“奴才多谢王爷教诲。”

    胤禛认真的说:“你放心,朝廷不会亏待他的忠臣。”

    达尔吉善也说:“只是办这件事情,还需一些时日,请王爷海涵。”

    胤禛看着达尔吉善:“起来吧。跪着做什么呢?”

    达尔吉善谢了以后才起来,又听胤禛说:“你若是在皇上回去之时,在码头来一出负荆请罪,这件事情就办下来了,只是你自己却要吃些苦头。”

    达尔吉善听了眼睛一亮,表白:“奴才倒不怕吃苦头。这本是奴才立意要做的事情,吃些苦头又如何,奴才是担心若是这一次事情办不下来,下一次就更加难办了。”

    胤禛笑着说:“这事肯定能成。皇上虽然仁孝滔天,可是淑顺夫人毕竟已经去了好多年了。况且让不孝子这样玷污先人的清名,皇帝也是不愿意的。”

    达尔吉善听了神色之间已经阴翳尽散,自己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以后,又跪下磕头:“奴才斗胆请王爷教我。”

    胤禛却仍说:“你只管大胆去办这件事情。记着两点,一是你督查不力,因此请罪;二是你不忍如此不孝之子玷污先人名声。明白吗?”

    达尔吉善点头如捣蒜。

    胤禛又将他特意抽出来的几张纸递给达尔吉善。

    达尔吉善看了脸上逐渐青白一片,原来人家准备如此周到。

    最后达尔吉善欲殷勤想送,被胤禛婉拒了,达尔吉善一想也明白了其中关系,也就作罢。

    胤禛走后,达尔吉善先是细细的自己琢磨了一遍,而后又急招自己的幕僚,讨论至深夜。第二天又紧锣密鼓的布置了一番。

    终于在皇帝准备登船离开之日,达尔吉善模样怪异的跪在一群衣冠楚楚前来送行的官员之间,待皇帝走近,达尔吉善脱去外袍露出背上负的醒目荆条,大声的磕头请罪。

    皇帝不得不停下来,倾听达尔吉善的声泪俱下的讲述。越到后面,皇帝的脸色越难看,胤禛暗暗观察,若不是在这么大庭广众的情况下,弘历只怕必是一脚让达尔吉善闭嘴了。

    可是现在弘历却只能忍着,忍着听完了达尔吉善的所有义正言辞、正气凌然的唱片<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16983.html" target="_blank">大话</a>。

    而随着达尔吉善的控诉,直隶总督、天津府台、直隶总督等所有有干系的人,都已经冷汗直流。

    然后刘纶等人应召来到皇帝的车轿前,紧急讨论解决方案。

    因为皇帝想制造一副父慈子孝、共享天伦的画面,胤禛连同永琰、永瑆等人一直跟在皇帝旁边。

    眼看登船的吉时将近,胤禛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在于敏中和刘纶两次争论皇帝是否应该继续按照原定时间启程回京以后,胤禛越众而出,跪在皇帝的面前,恳切的说道:“京城各种事务需要皇父去处理,更何况钦天监算出来的时辰也不好任意更改,因此,儿臣肯请皇父将这件差事交给儿臣。儿臣必定将这件事情办好了,不使皇父的名声蒙尘,好人蒙冤。”

    胤禛的一席话,对皇帝正如雪中送炭。

    皇帝开口:“你既有心办这件事情。那就留下来,办好了这件事情再回去。”

    刘纶和于敏中二人也立即同意。

    刘纶替皇帝拟旨,立即到外面宣布,赐皇十二子永璂为钦差,全权处理李世杰案。

    达尔吉善听了,终于舒了一口气,发现自己在这六月天里已经手脚冰冷。

    作者有话要说:<a href="http:///files/article/html/34/34042/7096545.html" target="_blank">最近</a>抽的,留言也不能回,我估计大家留言也很困难,

    然后,然后,在这么艰难的时候,有人扔雷,心里感动啊,但是先欠着,以后加更啦,

    接下去,还是备份:

    在京城里的胤禩,自然一夜安睡,第二天神清气爽的起来。

    所以,当然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念着他。

    即使他觉着会有一个人念他,那也不应该是胤禛,而是收到了快马加鞭送过去的书信的和珅。

    和珅昨天整整一天连着晚上都陪着皇帝在蕙芳园中,到了快晌午之时,才得了皇帝的恩赐,回到了休息的地方。刚刚洗漱完毕准备垫垫东西,好好休整一下。

    外面已经有人来说:“你家来人了,好像急着找你。”

    和珅惊了一跳,待看到来人,是他和莫日根约好的刘大,更是不安。

    却不想刘大见没人以后,掏出一份信来给和珅,只说是莫日根叫他连夜赶路送来的,其余一概不知。

    和珅按住心中的不安,取出信来一看,却是越看越吃惊。一时之间竟顾不得坐下,就这样站着把信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看了完了以后,才惊觉刘大还在一旁站在,外面想必也有不少人好奇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因此,忙低声对刘大说:“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人知道?”

    刘大也低声的说道:“奴才只向夫人告了假,其余等人都为告知。”

    和珅听了,舒了一口气,才大声的说:“你赶紧回去,这样的事情,合该告诉祖父大人一声,如今怎么就舍近求远,反而八八的跑到这里来求我了呢。夫人遇事不清了,难道你们几个也糊涂了不成。”

    刘大历来是和珅得用之人,一听立即明白,也配合道:“主子,奴才这确实急得糊涂了。奴才这就回去,这就回去。”

    和珅反而又大声的道:“你来回奔波也辛苦了,且用一顿饭再回去。说不得,夫人在家里已经想明白了呢。”

    刘大待在和珅房间里用饭不提。

    待刘大用了饭,和珅暗暗嘱咐了几句,又亲自将刘大送走,才放心的回了房,拿起那封信来细看。

    看了第二遍以后,和珅已经确定这绝不是莫日根的手笔了。自己的这个义兄,和珅还是相当了解的,虽然说他的心思也细腻周全,但是他的政治敏感绝不会这样强。那么这一封信是谁写的呢?

    答案呼之欲出。

    可是和珅又不敢确信。

    虽然和珅以前就认识到这位福晋聪慧过人,但是实际上还是很难相信有一个女人能够有这样的政治思路。可是不是她又能是谁呢?

    信中,对当前时局的分析,对皇帝当前态度的分析,对皇帝当前需求的分析,都超出了和珅个人的理解,和珅又细读一遍,越来越承认信中所言句句真理。接着往下读下去,反复推敲信中所说的种种方法,更是觉得这简直是自己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和珅刚刚认定的写信人选又开始动摇了,或者这信是景郡王写的?

    可是景郡王和他身在咫尺,虽然说他们两个不太方便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过分亲密,可是找个时间说一说的机会还是有的。因此,如果是景郡王的话,需要这样大费周章只为了遮人耳目吗?

    和珅又想着景郡王那张几乎看不出情绪,永远恰到好处的脸,想着景郡王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态度,更加觉得这位王爷不会有这样的心情给自己写一封这样的信来。

    和珅思来想去,最终确定这写信的人是郡王府里的那一位女主子。

    这一点被再次的有理有据的确定下来以后,和珅的心里犹如狂风过境,狂躁跳动起来。

    和珅觉得自己能够看透她为什么帮自己,若说只是看在他和员外郎家的情分上,和珅是不会相信的,而且和珅也不敢这样简单浅显的去理解能够写出这样一封信的人。她是想多一份助力。可是人家也非常明白,现在的自己还是人微言轻,能做的只是向上次那样传递一些消息这样的事情,所以她才这样不遗余力的为自己出谋划策,期望他能够更上一层楼。这样看来,她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和珅又一次想起上次冯氏复述给他听的那些话,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话,这一次却清晰的回响在他的脑子里,她说的关于富察氏的那些话,虽然劝着自己要做皇帝的纯臣,可是又说富察氏一代又一代为何宠辱不断。世人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能在下一任天子面前立足的老臣,又怎会是上一代天子的完完全全纯纯粹粹的纯臣呢?

    和珅又一次的盯着那份信,想着信中的一字一句,虽然她的意思还是让自己做皇帝的纯臣,可是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却进一步的清晰了。

    和珅知道自己不会拒绝这样一个人的帮助,也不会拒绝帮助这样一个人。

    想到这里和珅眼神一暗,那位福晋这样看重自己,说到底却还是因为他和员外郎家的亲厚的份上。和珅自到了皇帝身边当差以后,所见所闻皆是这个世上的杰出人才,因此很能体会到自己的缺陷所在,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突出。他能够入那位福晋的眼,还真是沾了莫日根的光。

    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位子上,又得王爷宠爱,现在还身怀六甲马上就要生产,巴结她的人想来不在少数,就算现在她看重自己,可是几年以后,自己这边毫无起色,说不定她马上弃用也也不一定。

    到时候,皇帝年事已高,新皇将立,自己又如何立足呢?

    和珅暗下决心,现在既然秘诀在手,他一定要好好努力,早日晋升,免得老大徒伤悲。

    和珅下定决心的时候,胤禛正在紧锣密鼓叫凌富调查李世杰。

    一觉醒来以后,胤禛突然发觉,虽然自己现在拿弘历毫无办法,可是对着那些贪官污吏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只是这几天,胤禛敏感的感觉到每次和珅遇到他的时候,脸上露出来的表情却总是有那么点的耐人寻味的意思。胤禛想着和珅是弘历的近臣,莫非他听到了什么消息不成?

    只是胤禛到底还是经过“寝殿夜袭”事件的沉稳人,明白偷窥帝踪的厉害之处,因此把自己心中的那点好奇加一点不安压住了,只是行事上,不仅是他自己就是他带来的这些人得了他的训话却更加的谨慎起来。

    终于在皇帝达到天津以后,快要起驾回銮之前,凌富将李世杰的事迹一一罗列好,呈了上来。

    胤禛虽然说已经有了心里准备。

    可是看着这一项一项的令人发指的恶行,胤禛也忍不住将文书掷在案头。

    然后,胤禛带着凌富和双庆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来到了达尔吉善面前,把达尔吉善惊得差点衣冠不整的就来见胤禛了。

    达尔吉善陪着笑,等着眼前最炙手可热的皇子发话。

    胤禛只是两只手背在后面只是打量这按察使府正厅的布置。

    达尔吉善左等右等不见胤禛发话,心中不安加剧,里衣已经被汗浸透。

    他诚惶诚恐的看着前面气定神闲的胤禛,终于开口道:“王爷拨冗召见奴才,奴才实在惶恐。不知王爷前来,是不是?”

    胤禛听见达尔吉善开口就知道他耐不住了。

    只是胤禛却还是说:“你这里这幅米芾的画倒也难得。”

    达尔吉善一听,连忙道:“原来王爷也喜爱米芾的画。我这里倒还有另一幅米芾的画,王爷可有兴致一看?”

    胤禛这时候才笑道:“不忙,不忙。以后会有机会的。”

    达尔吉善听了这话,心肝乱颤,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这听着像是在暗示他有机会常常会见到王爷一样。难道说他要回京畿了?

    心思虽乱,达尔吉善仍强自镇定的道:“王爷愿意赏光,奴才自然求之不得。”

    胤禛又笑着说:“我来了天津这些日子,众人都说你达尔吉善很有几分脾气,如今一见,倒并不见得。我看着你,倒有几分温吞样。莫非众人都是诓我的不成。”

    这话一出,达尔吉善面上露出几分尴尬,勉强笑着说:“不瞒王爷,奴才确实有几分臭脾气,看不得那些龌龊之事。只是如今面对着王爷,王爷为人行事我向来是十分敬重的,况且王爷又没有沾上那些个臭事,我又何必横眉冷对呢。”

    胤禛听了哈哈大笑:“好你个达尔吉善。倒真有几分脾气。”

    达尔吉善可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番直白白的话,还有这样的效果,一时愣住了。

    胤禛笑毕,才又开始说:“你这份脾气做按察使倒也相得益彰。”

    接着才语气一转:“只是我在蓟县听到一些事情,却让我奇怪。不知道你听过不?”

    达尔吉善听到蓟县二字,脸上有一瞬间的抽动,虽然变化细小,可是又怎么瞒得过刻意观察他的胤禛。

    达尔吉善想着京畿传过来的关于这位王爷为人处事的信息,想着这位王爷在天津这段时间可圈可点的表现,觉得自己隐约明白了这位王爷的来意。

    他任直隶按察使已经一年多了,蓟县有什么事情他又如何不知,只是苦与天津官场官官相护之风,他迟迟没有作为不过是因为担心落下一个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罢了。因此,他这一年多来多是选择明哲保身,自己做到不同流合污而已。

    现在突然有了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做一直以来他想做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后面还有人撑腰,达尔吉善心里立即跌宕起伏起来。

    只是他还需要想一想,万一这一位只是想借他的手一下,万一到时候他陪了夫人又折兵,可怎么办?

    所以,达尔吉善跪下来说:“奴才愚钝,蓟县的事情实在太多,奴才不知道王爷指的是哪一件?”

    胤禛的眉毛挑了一下,这一个也是奸猾的家伙。不过,这样也好,免得他还要费劲力气教他怎么做。

    胤禛冷笑着开口:“你真不知道?”

    达尔吉善立即说:“奴才惶恐。奴才虽然到了任上一年有余,可是刚刚到任时一切都不熟悉,奴才又蠢笨,用了大半年才摸清了门道。奴才又是个心性耿直的,这中间又常常得罪人了而不自知,常常碰的头破血流。奴才始终不敢辜负皇恩,一直在明察暗访,监督直隶各员。就是这蓟县,奴才也隐约听了好些事情来,可到底没有拿着什么证据,奴才也不敢胡乱动手,以免扰乱一方百姓安宁。”

    胤禛听了真是又气又笑,不仅奸猾竟还是个无赖。不过,心中也明白他担忧的事情。一个人哪能不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呢?胤禛虽然希望属下官员各个都能像他那样将社稷江山、黎民百姓摆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官员。可是这到底是他的梦想,就是他自己也未尝一直贯彻到底。

    所以,胤禛看着达尔吉善,略转了转语气:“我也知你是一个有心的人。不然我怎会找你?”

    又顿了顿才说:“我若是给你两个人,你敢不敢把蓟县的事情追查到底?”

    达尔吉善跪在地上,面上又抽动了两下,才说:“人奴才这里也是有的。奴才所忧者却是奴才所思所想能不能到达上听?奴才所求者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胤禛虽然不能直接应承达尔吉善,可委婉的说:“你如今还年轻,几年之间有所起落也是常事。有时候一帆风顺未必就是大好。”

    达尔吉善听明白了。所以,他磕头:“奴才多谢王爷教诲。”

    胤禛认真的说:“你放心,朝廷不会亏待他的忠臣。”

    达尔吉善也说:“只是办这件事情,还需一些时日,请王爷海涵。”

    胤禛看着达尔吉善:“起来吧。跪着做什么呢?”

    达尔吉善谢了以后才起来,又听胤禛说:“你若是在皇上回去之时,在码头来一出负荆请罪,这件事情就办下来了,只是你自己却要吃些苦头。”

    达尔吉善听了眼睛一亮,表白:“奴才倒不怕吃苦头。这本是奴才立意要做的事情,吃些苦头又如何,奴才是担心若是这一次事情办不下来,下一次就更加难办了。”

    胤禛笑着说:“这事肯定能成。皇上虽然仁孝滔天,可是淑顺夫人毕竟已经去了好多年了。况且让不孝子这样玷污先人的清名,皇帝也是不愿意的。”

    达尔吉善听了神色之间已经阴翳尽散,自己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以后,又跪下磕头:“奴才斗胆请王爷教我。”

    胤禛却仍说:“你只管大胆去办这件事情。记着两点,一是你督查不力,因此请罪;二是你不忍如此不孝之子玷污先人名声。明白吗?”

    达尔吉善点头如捣蒜。

    胤禛又将他特意抽出来的几张纸递给达尔吉善。

    达尔吉善看了脸上逐渐青白一片,原来人家准备如此周到。

    最后达尔吉善欲殷勤想送,被胤禛婉拒了,达尔吉善一想也明白了其中关系,也就作罢。

    胤禛走后,达尔吉善先是细细的自己琢磨了一遍,而后又急招自己的幕僚,讨论至深夜。第二天又紧锣密鼓的布置了一番。

    终于在皇帝准备登船离开之日,达尔吉善模样怪异的跪在一群衣冠楚楚前来送行的官员之间,待皇帝走近,达尔吉善脱去外袍露出背上负的醒目荆条,大声的磕头请罪。

    皇帝不得不停下来,倾听达尔吉善的声泪俱下的讲述。越到后面,皇帝的脸色越难看,胤禛暗暗观察,若不是在这么大庭广众的情况下,弘历只怕必是一脚让达尔吉善闭嘴了。

    可是现在弘历却只能忍着,忍着听完了达尔吉善的所有义正言辞、正气凌然的唱片大话。

    而随着达尔吉善的控诉,直隶总督、天津府台、直隶总督等所有有干系的人,都已经冷汗直流。

    然后刘纶等人应召来到皇帝的车轿前,紧急讨论解决方案。

    因为皇帝想制造一副父慈子孝、共享天伦的画面,胤禛连同永琰、永瑆等人一直跟在皇帝旁边。

    眼看登船的吉时将近,胤禛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在于敏中和刘纶两次争论皇帝是否应该继续按照原定时间启程回京以后,胤禛越众而出,跪在皇帝的面前,恳切的说道:“京城各种事务需要皇父去处理,更何况钦天监算出来的时辰也不好任意更改,因此,儿臣肯请皇父将这件差事交给儿臣。儿臣必定将这件事情办好了,不使皇父的名声蒙尘,好人蒙冤。”

    胤禛的一席话,对皇帝正如雪中送炭。

    皇帝开口:“你既有心办这件事情。那就留下来,办好了这件事情再回去。”

    刘纶和于敏中二人也立即同意。

    刘纶替皇帝拟旨,立即到外面宣布,赐皇十二子永璂为钦差,全权处理李世杰案。

    达尔吉善听了,终于舒了一口气,发现自己在这六月天里已经手脚冰冷。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下一个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下一个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