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红楼春归 正文 七十七 长谈

正文 七十七 长谈

目录:红楼春归| 作者:青杉白水| 类别:都市言情

    七十七  长谈

    探春依那薛蟠信上所言,一早过去。因在王夫人院中,正有一处出入梨香院的小夹道。由此而去,倒可省得几步路的功夫。故而便往这边走。不想刚走出东角门,迎头恰遇贾环下了学,从私巷里回来,也走的这条路。当下两下里汇在一处,贾环见了她,十分欢喜,说道:“自姐姐搬到这边儿来,反不常过来看我了。”

    探春见是他,虽心中着急,也只得暂且按捺着,说道:“不是不得空么?连日来收屋子摆东西的,何曾闲了呢?”

    贾环早打发了跟班的小厮,回头瞅见四下无人,再听了这话儿,因笑道:“可巧听说今日家里没人呢,姐姐莫不是趁了这个空儿来看我?”

    探春方要托辞走开,但见他双眼牢牢盯着自己,再思及这一阵子自己因牵挂着薛家之事。但凡有空,总在思量着如何试探确认。掰指一算,当下果然已经有些日子不曾过来探看过他和赵姨娘。念及此处,心中不由有些后悔。但再想到薛蟠还在那边等着,一个“是”字涌到嘴边,却如何也说不出来。

    贾环哪里想得到她还有这些思量?见探春不说话只管站着,便当是默认了。立即往前走了几步,又回头冲他姐姐招着手笑:“姐姐快来,姨娘也时常念着你呢!”

    被他一笑,探春不觉便跟着.他走了。心中犹犹豫豫的,还想着如何出言推脱。尚未想出说辞,贾环已健步如飞的转过院角。不消片刻,赵姨娘已亲自迎了出来,隔着好几步便说道:“我的姑娘哎,难得你今天来了。”

    见状,探春只得留下,跟了赵姨娘.到里面坐下。只是心中到底着急,记挂着薛蟠相约一事,任赵姨娘指东拿西的招呼、贾环左一声右一声的问话,口里只是心不在焉的答着。

    稍顷,赵姨娘已察觉她神情有.异,便直问道:“姑娘可是遇上甚么事了?怎的这等没精打采?”

    探春忙说道:“我能有甚么事?姨娘快别多想。”

    听她这么说,赵姨娘却只是不信:“往常姑娘来了都.是有说有笑的,今日气色大不一样,怎么没事?定是有人惹得你恼了。”说着遂猜想一番,“难道因换了新屋子、新拔的丫头不服管?还是恼着老太太不要你相陪、只在身边留下她那两块玉?敢或又有人说闲话儿了?”

    见探春总是摇头,不由越发猜疑,道:“我就不信竟不.能摸到你的心思!”苦思一番,忽而灵光一现,嚷道:“我晓得了,定是新来的那门子亲戚,她家姑娘不懂事,惹了你生气,是不是?”

    她虽说得风牛马不相及,听得探春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但想到这些心思全为自己而起,心中固也感动。因说道:“姨娘莫混说了,和那些全然没有干系。”

    赵姨娘道:“既不.相干,那你且说说到底是为甚么,招引得你见了家里人仍只管想着它!”

    探春自是不会告诉她实话。但因听到家里人那句,一时口快,顺着接了一句嘴,说道:“其实也不是外人。”说完方惊觉失言,忙往回找话:“都是这府里的,若只论理不论情,按说原无外人。”

    赵姨娘正亲自拿了小红桔往火炉边上烤,闻言说道:“其实什么外人内人的,倒也没什么,只消真心为姑娘好便是。我又不得在姑娘身边亲自照拂着,能多个知心人,正是姑娘有福之处。只是这府里诚心人没几个,姑娘总该自己掂量着些,莫要将一片肺腑错许了那狼心狗肺之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些话探春先时不过随意点头应着,听至后面,神色却渐渐凝重起来。因从这话想到自己近来所为,细思一番,方觉得诸般行事实是有些急燥。再想到昨日“接头”的举动,竟暗暗有些悔意:自己原本就没摸清这薛蟠的底儿,只因当他是个“老乡”,便先高兴起来,撤了心防,赶着要去相认。却忘了先想一想,若这薛蟠心存歹意,她又该如何自处?

    一思及此,神情不免越发凝重了。贾环瞧他姐姐声色不同往常,也不敢十分的问。说了一阵话儿,便到外屋子去了。余下赵姨娘,见探春如此情形,便知那话正说中了。本是顺口一说,现不免担心起来,因追问道:“究竟是为甚么事?姑娘快说来听听,我帮你拿主意。”

    任她如何催促,探春却只是摇头不语。直至赵姨娘急得不得了,方问道:“姨娘,你说若有个同你有旧、但却极少走动来往的人,某天突然要同你亲近了,你怎么回他?”

    赵姨娘道:“自然是先瞧瞧再说。便是亲戚们,几年几年不见,你晓得她做甚么去了?岂不闻人心易变?你又没一直跟她来往,晓得她现在揣着什么心思呢?就像那小鹊儿,先头还在我这里时,打扮得倒素净,使着也还不错。后她挪了窝,听闻到如今,每日只管描眉画朵的打扮,手上却还是拈不得针,拿不动线,也不好好当差。管事的嫂子时常抱怨,若不是看她父兄面上,早撵了出去呢。我早先还气着上头白给我裁了一个使唤的,现在看来,这种人幸好早裁了呢。”

    探春听罢,虽仍有心事,却不由不奇道:“几日不见,姨娘哪里生出这许多感叹来了?”

    赵姨娘掸着袖子,道:“还不是我那周家妹子,前儿我们坐一处说话时,她向我说起,有个亲戚被一个远亲骗了。说是两个人以前如何如何好,后来经年不见,再见时被骗的这个便高高兴兴邀了她家里去小住,哪承想只住了一晚,隔日那人便窥个空儿,卷了她家几大包东西!说起来真真教人寒心,十几二十年的交情,最后竟是白用了心。”

    听着赵姨娘说一回,骂一回,探春这才明白,为何她会突然说出这些道理来。讶异释然之余,也不免有些惭愧:连赵姨娘也想得到的话,自己如何就忘了?真是单想到认了“老乡”的高兴处,却忘了深思其中有可能引发的变数。实在是过于忘形了。

    探春默默思量一回,因想到昨日既然当面说了那些话,目下自是无可推脱抵赖。而后来听宝钗说起薛蟠之事,固然有些顾虑,但听她言语间,对哥哥还是颇为敬重的。再念及她托着鸡心坠子转述薛蟠之语、云道这要刻在心上方显虔诚的光景。探春暗道,能有这份周到心思的人,想来多半不是奸诈之徒。

    但听着耳边赵姨娘仍在不断数落周姨娘所说的那个骗熟不骗生的远亲,探春未免复又犹豫起来。正细细回想推敲昨日相见时的情形,忽然记起一句话来,心头蓦然一阵雪亮。

    ——我是正主七岁时过来的,如今是第九年了。

    昨日,薛蟠曾这么说。

    记起这句话,再回想起自己一生也忘不了的那件事情,探春的手蓦然抓紧了衣襟。也许……

    旁边赵姨娘数落得痛快了,方才罢休。抬手端茶时恰见探春手上紧紧拢着衣裳,便以为她是冷了,忙说道:“这屋里虽烧着炕,乍然脱了斗蓬,也是会觉着冷的。姑娘身子弱,仔细莫冻坏了。”

    说着命小吉祥儿取来衣裳为她披上,又说:“姑娘怎不戴个卧兔儿?仔细头疼。”

    探春向小吉祥儿笑了一笑,又听问起,答道:“我不喜欢兔子,不戴那个。再者,我来时罩着观音兜呢,包管暖和,不碍事的。”

    赵姨娘听见,便放心了,因又问起探春何事烦心等话来。探春搪塞几句,蒙混过去。赵姨娘便信以为真,不再追问。又同她说起薛家之事来,说道:“便是太太的亲戚,也不兴来家里白住着的。他家不是有钱么?难道还赁不起房了,怎的只管厚着面皮住下。”

    探春道:“他家自是不短了这一层的,京里也是有产业的。只管往这里住着,自是因为有事需请咱家帮衬着,借借咱们府上的名声。况且这是老爷亲自发话相请的,姨娘难道忘了不成?”

    经她一提点,赵姨娘因醒悟过来,便住口不说这话了。

    见赵姨娘递来烤好的桔子,探春便扬声叫贾环进来,一面接手剥了喂他,一面问他些近况。谈笑一番,便起身说要走。赵姨娘苦留用了午饭再过去,探春道:“我还约了人往去别处呢,且时候差不多,老太太、太太她们也该回来了。现儿已是搬来住得极近的了,何愁日后没有往来呢?”

    赵姨娘这才罢了,又命人打起帘子,自己亲身送出去。眼看着探春走远了,方才回屋来。

    这边探春转过墙角,瞅准两旁无人,便往梨香院来。走到这边,只见往日看门引客的下人果然一个也无,大门亦是虚掩的,便悄悄推门进去。正四下打量着,忽听一个声音低低说道:“这边。”探春忙循声而去,跟着薛蟠转过厢房之间的小夹道,来至后面一间小小偏房。

    薛蟠推开门,示意探春进去,小声说道:“你先等一等,我马上回来。”说着又往前头去了。探春四下打量,只见物品堆积,杂乱零碎,还有几只打着绳结的箱子,便知道这应是间摆放杂物的屋子。

    打量一番,见有个窗户正对着外头一条小长砖路,便走上去忍着浮灰飞尘,将上头插销拔出来,试过伸手即开后,再轻轻合拢。尔后将窗户旁一只双菱扣环羊皮包铜脚箱上灰渍拭去,往上面坐下等着。

    薛蟠推开门,示意探春进去,小声说道:“你先等一等,我马上回来。”说着又往前头去了。探春四下打量,只见物品堆积,杂乱零碎,还有几只打着绳结的箱子,便知道这应是间摆放杂物的屋子。

    打量一番,见有个窗户正对着外头一条小长砖路,便走上去忍着浮灰飞尘,将上头插销拔出来,试过伸手即开后,再轻轻合拢。尔后将窗户旁一只双菱扣环羊皮包铜脚箱上灰渍拭去,往上面坐下等着。。.。

    <hr />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春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春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