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悠然药妃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旧史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旧史

目录:悠然药妃| 作者:绿衣公子| 类别:都市言情

    “铮儿?”

    洛瑶公主突然放下手中咬了半口的冰皮雪泥,一边擦拭着粘在嘴角上边的果屑,一边说道:“呵呵,十一哥适才要是不提,我倒还真的差点把他忘了,这头呆驴,不知现在还在不在外面。”

    “铮儿也有过来?”六皇子洛言挑眉问道。

    瑶儿琼首轻点,“那是当然,他若不来,我自何处可以找来马匹骑坐。”

    “既然来了,怎么不请铮儿一同进来?”洛言的语气之中,分明含有一丝责备。

    瑶儿撇了撇嘴,嘟囔道:“本来就是他自己要呆在外头的,又不是我硬拦着不让他进来。”

    洛息见他兄妹二人一见面便又吵嘴,心里不禁一阵好笑,放下茶盏,刚想劝说两句,到了嘴边,却是换成一番感慨:“好几年都没见上一面,不知铮儿如今长成什么模样?”

    闻言,洛寒反倒抿嘴一笑,“九弟怎么今天突发感慨,铮儿难得就在外面,若是真想知道,这还不容易,五哥替你叫去。”

    说完,洛寒便欲真的起身。

    六皇子洛言坐在一旁,见他言出即行,赶忙摆了摆手,说道:“五哥,这种小事哪里需要劳烦到你,就让瑶儿去就行了。”

    “为什么要我去!”洛瑶一闻,即刻出声抗议,可一对上洛言若有深意的眼神,语气又不觉之中降了气势,她喃喃嘀咕一声,说道:“那好吧,出就去,我就当是看在宓妃姐姐的面子上。”

    云汐垂坐轻纱之后,安静聆听着轩中几人颇具玩味的言谈,心中不时会意一笑,不觉中又对于那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洛铮多出几分兴趣。

    在此之前,她并不是没有听香儿提起过京中这位侯门世子——

    原来洛国开朝太祖雍和皇帝本是出身寒苦之家,当时乱世当道,朝廷宦官执政,严苛厉律,屡屡压榨剥削平民百姓,使得东境之内几乎民不聊生,太祖皇帝自小熟读兵书,心怀傲视凌云之志,认为国之颓败在于祸根,不周皇朝已是病入膏肓,除非改朝换代,不然人间疾苦,将永远无法得到根本改制。

    晋康二十八年,当时年仅十七岁的雍和皇帝应征参军,经兵部重重考核,最终顺利成为东境西南部‘洪武军’当中一员,雍和皇帝进入军营之后,更进一步接触了上层阶级的颓败与黑暗,同时也就更为坚定自己当初的想法,然而单单以其一人之力,要言改革,谈何容易,于是雍和皇帝攻于心计,表面上奉承营中领头,私底下熟络军队战友,为日后的起戈聚义埋下扎实基础。

    晋康三十年,驻兵北部的威武大将军俞毅树以‘替天行道’的旗号率兵起义,一路攻克边防要塞,势不可挡,当时朝廷下令命西南‘洪武军’领兵出征,讨伐北部叛军,太师李国舅亲自挂帅,雍和皇帝担任副帅,于秋季牧猎节当日,歃血出征。

    这当政太师李国舅无才无德,仗着自己两位妹妹高居两宫皇后之荣,历来趾高气扬,军中将士多有不服,雍和皇帝审时度势,以出众军事谋略,赢得李国舅信任与欢心,名为副帅,实际上已是行使正帅之权,雍和皇帝素闻俞毅俞大将军为人耿直正义,心系平民百姓,向来景仰,心中已然对此次征战打定算盘。

    晋康三十一年,南北二军会战落日平原,雍和皇帝事前飞鸽传书捎信致于俞将军,两兵对阵之前,雍和皇帝临时起兵,亲手血刃李国舅,当时雍和皇帝在军中声望极高,夺帅之后,几乎一呼百应,尽数‘洪武军’自愿追随,于是雍和皇帝率领手下亲兵归于北军营下,取名‘绿林军’,至此两军相汇,不周皇朝命数已尽。

    晋康三十二年,雍和皇帝以及俞毅将军执权共率的‘绿林军’进军中原,雍和皇帝的军事谋略从这一刻完美展露世人眼前,就连素来自负的俞毅将军也自叹不如,‘绿林军’攻克玉柯关之后,一路所向披靡,直捣黄龙,最终一举顺利推翻了当时屹立百年的不周王朝,俞毅将军拥兵相戴,力推雍和皇帝关中称王,雍和皇帝顺应天命,建树洛国,迁都天香,更替国号为泰和,封赐俞毅将军‘开国大元帅’一号,改姓国姓,位居洛国皇叔,世代享受王族礼待,时年泰和元年。

    俞毅将军一门忠烈,后代子孙殚尽心血,为国尽忠,多数英逝沙场狼烟,如今俞王府中,勤皇叔已是年过六旬,膝下二子早年不幸捐躯沙场,孙辈之中,洛宓知书达理,端庄善良,七年前便已嫁入东宫,素以温婉知礼闻名,今时今日已是尊居太子妃一位,如今府中仅剩洛铮一根独苗,也是聪慧有加,年仅十五。

    勤皇叔老当益壮,如今虽是已近古稀之年,依旧统筹京中兵政,执管京畿军卫,洛国之中,除却四皇子领兵三十万以外,便只剩勤皇叔拥兵二十万,兵法要权,形式上似乎一分为二,相互制约,实则二者尽数掌控皇室手中,根深蒂固,不容动摇。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悠然药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悠然药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