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目录: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 作者:养心殿| 类别:玄幻奇幻

    没一会儿嘉妃处摆饭了,嘉妃顺便在饭桌上说起金简要过四十大寿的事儿,永珹对这个亲娘舅不算陌生,平日上朝都能碰得见。也算是上是同僚,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有着亲戚关系而多亲密,平日里遇到最多彼此不咸不淡地打个招呼。

    永珹也不是故意冷淡。母家的亲戚那也是亲戚,自是比旁人要强些。可是每次看到金简板着一张脸严肃的样子,就让他想起贾宝玉的爹贾政。他自己父亲性格独特,身份还特殊自是与别人不同。可是不代表他能和其他长辈也相处好。

    如今亲舅舅做寿,额娘不说他也不能失了礼数,他的那份礼品早就让人准备好了,打算提前派人送过去。避忌些还是要的,朝野上下都知道乾隆最讨厌就是结党营私,他是誓死也要抱紧皇阿玛大腿的,决对不能偏离了中心政策。

    自己宫里关起门来吃饭也不用太多规矩,小九更是粘在永珹身边问东问西。他那些稀奇古怪的小点子,终于有人倾吐有人解惑,不一次问个够本怎么行!皇阿玛常跟他抢哥哥的。来承乾隆宫陪他吃饭一个月都难得有一次。席间母子几人正和乐融融,养心殿的传旨太监带着一份口谕寻过来了。

    圣旨的内容竟是在后日金简生日那天,让永珹带着圣上的赏赐去府上拜会。这旨意一下,嘉妃难掩嘴角的笑意。叫人来打赏了传旨的太监。

    这宫里的风向变得快,奴才们最会察颜观色,传旨的人对这种封赏嘉讲的旨意当然也乐意传,他们也得了赏还能沾沾主子们的喜气儿。小太监接了雪茹递上去的一锭银子,欢欢喜喜地回养心殿复旨去了。

    他前脚一走,一屋子们喜庆开来,大家都来给嘉妃添着吉祥话,说:圣上可真疼娘娘,连娘家大人的生日不忘记,还派四阿哥去添恩赏,这是何等的福气……

    永珹在嘉妃面前如常说笑,心里却有些淡淡的。他入了朝堂,虽说没还没插手政务,也算是在朝堂这个大染缸里涮过几筷子的人了。皇室和官员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多年的施恩联姻下来,满朝都和皇家沾着亲呢。

    他舅家虽说是被抬了旗,却还不是最显贵的人家,金简年年都过生日,怎么就偏偏在今年派他去呢?还非得在他来承乾宫请安的时候,他天天腻在养心殿里,有什么旨意不能直接说,非得巴巴地派人跑过半个皇宫,弄得人尽皆知。

    今天接见科举仕子的事,本不用他在场的,乾隆却看似不经意地他问起他的意见。他不信那个人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有时永珹会想,这几年来乾隆对他也算是宠爱了,和后宫的宠妃们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这样时不时地防着算不算是忘恩负义。

    可是君心难测这个词也不只是说说而已。在乾隆身边呆得久了,自然是脾气性格都摸得清楚,他是个多情又无情的君王。永珹不想以身去试乾隆,他只想好好的,不结党不竖敌,让弟弟们和额娘过平静的日子。

    可是好多人并不想让他一帆风顺下去。不说朝堂里步步为营的老油条们等着混水摸鱼,怕是他额娘心里都存着其他念想。可是只有他和天知道,乾隆是一代长寿之君啊,恐怕乾隆朝的储君下场比理密亲王的下场都惨!他还清楚地记得,正史中平庸的嘉庆君可是登基之后,都被乾隆这个太上皇把持着朝政的。谁想觊觎储位或者皇位这条路可是相当的难。

    金简的寿辰在八月末,京城里的少爷老爷们还没在中秋节的大宴小宴中歇过劲儿来,又赶上金佳府祝寿,不用主人多劝就自觉地喝到尽兴。金简早就收到了嘉妃从宫里放出来的消息,一边和大人们周旋陪酒一边等着永珹的到来。

    眼尖的客人们也看到了贵宾席上空着一个位置,心里也暗暗猜测着这是给哪位贵人留的。

    永珹这回不是微服逛街,身边还跟着负责御赐东西的内监们以及几十名御前侍卫,坐着宫里配发的软轿一路到了金府门口。远远地就有人给宴上的金老爷报信,这回家丁的回报也不避着人,很多人都听到了四阿哥的轿子已经过了长街快到府外了。

    金简命立即开中门迎接,又整理了一遍装束亲自去迎。酒席上的官员们听到了,也纷纷拾掇好自己跟在金简后面。

    所以在内监掺扶下走出来的永珹,看到这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全体在门外相迎的场面愣了一下。众人见他出来,又依礼节参拜。永珹含笑上前亲手扶起金简,“大人不必如此,您今日做寿,晚辈不过是代替双亲添份寿礼而已。”他扫视到场的官员:“众位大人也免礼吧,今日的寿星公是金大人,众位可要主次分明,不必拘谨。”

    金简对这个外甥一向都相当喜爱,他不仅他们家最有权势的亲戚,金家的未来势必和这个皇子的前途绑在一根绳子上。还因为永珹足够上进,从小看大,再加上皇上对其的重视和栽培,这个少年绝对不会是平庸之人。像金简这样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喜欢有出息的晚辈,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外甥,又是天家的龙子龙孙,自然是越看越喜欢。

    等金家摆好香案,永珹先宣了皇上赏赐的旨,又带来了嘉妃亲选的礼物和自己孝敬的礼物。之后被金简请到贵宾席上,和几位王爷同桌。这帮人都是他宗族的叔叔哥哥们,虽然不太熟,也能搭上几句话,有些还是上书房里的同学。大家自然也护着他,金简还把他俩个儿子派到永珹左右,把下面想上来敬酒套近乎的人都挡了下来。

    永珹其实对和别人周旋应酬的事不太在行,有天性使然,也是后天没有锻炼过。以前是毕业了就直接进入军队,里面的人说话做事向来直来直往。现在是家里那几位给他惯出的毛病。虽然皇宫里经过了大宴小宴,他一直和他的小兄弟们或者太后或者乾隆一席的。他只要保持礼仪的同时埋头吃饭就可以了。

    等众人酒过三巡,有客人离开,永珹也起身告辞。时间还早,便把软轿和太监们打发回去,只留下几个武功好的侍卫跟着,骑着马在街上闲逛了起来。

    这座古老的北京城,每次看都是不同的风景,同样的绿瓦红墙,同样的青石板路,来来去去的人却不一样了。忽然一声嘶鸣打破他的晃神,闻声看去,街角处有两匹拉着车驾的马人立而起,把车辕上赶车的两个车夫摔了下去。

    永珹身后的几个侍卫以最快的速度护到了皇子身边,他们可不能让阿哥出任何差错,不仅是因为职责所在,还有每次四阿哥一出门,跟在他身边的人都要被皇上特别关注一番。

    两匹本该温顺的良驹像受了很大刺激,挣扎得很剧烈,像是要甩托缰绳的束缚。一边的街摊主人跑得够快,没人被波及,可是摊子却没那么幸运,被践踏得面目全非。惊马那家的家丁很多,一拥而上想上前制止,却在乱蹄下无法接近,还有几人受伤,只是徒劳是惊呼着:“夫人!小姐!”

    而街道虽然宽敞,那马车正好横在中间,随进可以为祸人间,行人们尽量有多远躲多远。这一会儿功夫,整个街道乱成一团。几个侍卫牢牢地将他护在中间,如临大敌地扫视着是否有可疑人物出现。

    永珹也在最短的时间内观察四周,还有惊马的那队人,得出这只是个路遇的意外这个结论。两个在外围的侍卫拱手询问他的指示:“殿下?”

    永珹点点头:“过去摆平。”别说车里的人有危险,就是这外面的行人被殃及池鱼也是一场无枉之灾。两人侍卫领命后立即利落地上前,宫里经过正规训练的侍卫自然是比府里的家丁们强了百倍不止,一人一个稳稳地骑在了扬蹄甩头的马上,两人去亲身制服,自然发现不只是惊马这么简单,便出手利落地把马拍晕。再快速回到他身边回报情况。

    马车里被一顿惊吓的贵夫人定下神儿来,放下盘算这是怎么一起‘意外’的同时,先派人去谢出手相助的恩人,车里是她和女儿,女眷自是不好出面相谢,但是不防碍她们隔着帘子把外面的人扫得通通透透。原来主人也是个不大的少年。以这夫人挑剔的眼光,也瞧不出永珹有什么不好来,且对他通身的气派暗暗点头。眼光在惊魂未定的女儿和帘外的俊秀的少年之间扫视一遍,竟然怎么看怎么顺眼。

    不用被夫人小姐出事而连累的小厮对救命恩人相当诚恳:“这位小爷,夫人派小的来说:今日多亏贵人出手相助,才免于一场祸事。在外匆忙,礼数不能周全不便答谢,请您勿必留下姓名,我家老爷改日必定登门道谢。”

    永珹一直端坐在马上,他可是一点也没出力,对这个感谢敬谢不敏。淡淡地说,“救你们夫人的不我,而是我的侍卫,要谢就谢他们吧。”马鞭一指两侍卫的方向。小厮知趣地再去谢两个侍卫。自然也是什么也问不出来。

    就在这小厮没完成任务还想再接再历的时候,一队官兵呼啸而至。为首之人正是步军统领。这让永珹不禁黑线,看来在哪个朝代警察这类人都是最后一个到的。步军统领到了永珹的马前匆匆下马,单膝跪倒:“属下管治不利,殿下受惊了!”他也是听说这街面上出事儿,而殿下恐怕还没回宫,怕给冲撞了,从金府的宴席上匆忙赶来的。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京城的治安明明还不错,却偏在这位殿下面前出瘘子,他已经有不好的预感,关系到殿下,陛下准会知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