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目录: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 作者:养心殿| 类别:玄幻奇幻

    何霖突然接到陌生的俊秀少年的夸奖,本来平静的脸上,不禁浮起一丝红晕。永珹笑看着永璋:“哥,终于有人的字能和你比肩了。真是难得难得。”

    永璋顺手摸摸他的头,永珹表情一僵,偏过头避开他的手,开始低头喝茶。

    永璋则轻笑出声,小四儿自小就爱装小大人,总是一本正经地说话,他却不知道自己那样的表情多么地逗人。宫里那么多的娘娘和宫女,哪一个见到小时候的四儿不是母性泛滥?都想上前摸摸抱抱,可是被太后皇上嘉妃们他们看得严,一般人真不敢顶着压力下手。永璋算是例外中的一个,眼见着小小的孩童抽高长大,再不逗弄几回,以后这种福利就要没有了。

    永珹气呼呼地别过头,他生平恨事就是得从小孩子重新长起。可是身边的人,都爱时不时地逗弄他几下,以他的身份辈份还反抗不能,他明明已经成功地摆脱了包子脸了,为什么永璋还要捏他!

    周荣见端坐着的兄弟俩终于开口向他们说话,虽然是起因是他一向不感冒的何霖,也是一个机会不是。他是善长的事就是把握机会,当下上前一步,手中的玉骨折扇合拢。准备搭话,却被那兄弟俩旁若无人的忽视有一瞬间的尴尬。

    不过也只是一瞬间而已,他笑道:“在下周荣,不知二位如何称呼?看两位兄台对诗词有研究,不如为我等品评一下如何?”他能面不改色地利用别人,这个别人还是不久前被他主导着排挤的人,这样的周荣真是个人才,两位阿哥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在宫里自从会走路开始,永璋他们就开始了礼仪教育,行卧说话必然要有皇家风范。就算是不经意间做出来的姿态,也透着普通人学不来的怏怏大度。出门在外,自是不能摆出阿哥的谱,不过举手投足间的资态就够瞧了。永璋在应对人上可谓得心应手,随着年龄的曾增长,亲和力却不减反增。他露出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微笑与周荣攀谈起来。

    永珹则是继续坐着饮茶,杭州狮峰龙井香郁味醇,回味无穷,就是只为这茶,这一遭就没有白来。他对于这种明显的有意图的结交没兴趣,永璋自然是放纵着他,所以有时候做小孩还是有好处的。

    永珹目光投向何霖,发现何霖也在看他,永珹对他印象不错,露出一个微笑,如果让他选,他宁愿选这个有点呆的书生。至少他现在还只是一个书生而已,没有周荣身上的事故味儿。便招招手示意他过来。

    何霖被小少年那个雨后初霁般的笑容蛊惑,身体没接到支配便很径直走了过去,回过神来时已经来到少年根前。

    永珹看着他呆头呆脑的样子不禁好笑出声,要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信这么呆的人能作出那样的文章。永璋听到弟弟的笑声,停了和周荣相互试探的对话而看过来。

    周荣不只圆滑,还有些小气,这个少年竟然对何霖那个呆瓜另眼相看,比无视他更能刺激他。心里有气,挑畔的话脱口而出:“小公子好像对赋诗很感兴趣,不如也以梅为题赋一首诗,和在坐的各位兄台交流交流如何?”他从和永璋短暂的谈话中,就得知了两人出身不凡,不过他的心力都在永璋身上,对于永珹一个小孩却是没有多大顾忌的。

    他却不知这样一句话,把永珹得罪个彻底。永珹自从进了上书房,各方面都能做到让严厉的师傅们满意不已。唯独诗词一项,是他的硬伤。和风弄月的事并不符合他的性格,他也下意识抗拒去学,所以,这几年来,诗词上并没多大长进,还和小儿作诗是一个级别,偶尔冒出一两句好句子,都能让师傅欣喜不已。

    乾隆一向爱好诗词,他曾经不无遗憾地说:“四阿哥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唯诗词尚须努力。”这话说得还算含蓄,熟知乾隆性格的人都知道,让一向好面子的乾隆说出这等自谦的话,四阿哥在诗词上的天赋,怕是惨不忍睹了。

    偏偏这个周荣哪壶不开提哪壶。永璋脸一沉,刚要回了周荣的提议。永珹却安抚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中透露出的信息,为人兄长的自然能够明白,让他这事别差手,小四儿要自己解决。

    永珹淡淡一笑,只是那笑容未达眼底,“那我就现丑了。”

    何霖自从周荣开口就惊觉到自己的失态,收拾起脸上的表情后,也听完了他们在说什么。他深觉这个少年被刁难,与他脱不开关系,因为从一开始,周荣看不顺眼的只有他一个,心里泛上几分愧疚。

    他这样想也不是岂人忧天。甚至在场好多人和他一样的想法。因为在别人眼中,永珹只是个半大的少年,虽然看起来家教很好,和他们这一众马上要参加春闱的考生怎么能一个级别,众人都是几轮考试下来,真刀真枪闯过来的,永珹才念了几年书,懂几个典故?

    说到底,周荣怕永珹文不成文,受到周荣等人的嘲笑,一向少主动和人说话的他忍不住开口了:“这少爷年龄还小,周兄开玩笑也得有个限度。”

    周荣不以为意,反而面向永珹:“小兄弟这就开始?”

    永珹到是有些诧异,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有些孤僻的人会为自己说话。永珹的目光淡淡地从周荣身上扫过,那目光称不上犀利,却无端地让人觉得寒凉,就在周荣僵硬地杵在那里快出冷汗的时候,永珹才淡淡开口问何霖,“不知你愿不愿意代为笔书?”

    何霖一怔,接触到他的目光,欲言又止地说:“好。”

    楼上的举子们早在周荣这个隐性头头过去搭讪时,就停了大声谈话,小心交流着并关注着这边的发展。听到那个精致却不文弱的小少年要做诗,在桌案附近的人起身让开,方便他们取墨铺纸。

    永珹朝那人点点头,那人回以一笑。暗道:这到底是哪家的小少爷,只不过普通的一眼,却让人觉得极舒服灵秀,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养出这样的人?

    永珹慢慢踱到桌边,略看了看先前几人的作品,像是在抓住时间思索,他缓缓念道:“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这些在坐的举子当中,日后会入朝堂的不知凡几,少不了彼此相见。若是今天他不接下周荣的挑畔或都是被难倒,失的可不是他一个人的面子,而是大清皇家的面子。所以只能把记忆中曹公的咏梅词拿来一用了。

    这首诗清新又意境优美离尘,让念过看过的人口齿生香。再配上何霖的字,毫不费力地振摄住了在场众人。这些举人中不乏过了不惑之年的人,几十年的寒窗苦读自觉诗文上还赶不上一孩子,自然一个个羞愧得无地自容。

    永璋很惊讶,他一直是跟永珹在一起,自家小弟是什么水平,自是比别人更清楚些。没想到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开心地说:“小四儿,看来你真的是进益了。”

    周荣也是一愣,他本来想看着这个少年出洋相,没想到到真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不禁也正视起他来。何霖看着自己亲自执笔的字淡淡出神,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小少爷,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一直站在永珹身后的侍卫队长听到此处眉头一皱,眼看要到下钥时间了,若不能准时回去,他们这些根出来的人都得吃不了兜着走。这几个书生不仅罗罗嗦嗦,还有人敢出言挑畔,而这个书生明知是不情之请还要宣之于口,简直可气!

    永珹对何霖这型的人很有好感,口气温和地说:“有什么事旦说无防。”

    何霖又看了一眼桌上的纸,才说:“公子把这个送给在下可好?”

    永珹笑着点点头:“这是自然,本来就是劳你代笔的,既然不嫌弃拙作,请便。”何霖听了他的答复喜上眉梢,从一个人的诗能看出这个人的风骨,能得到赠诗自然是高兴。

    其他人到是表情各异,有人羡慕有人不屑,不过,就是没人敢再去何霖那里挑畔,那一排高大威猛的家丁可不是闹着玩的,而那些家丁们的主子,显然对另眼相待。

    正在这时,楼梯处传来上楼的声音,掌柜的恭敬的声音响起,“两位大人,楼上请。”

    所有举子的目光又都被吸引了去,毕竟他们在此,本来就醉翁之意不在酒,而这次也绝对没让他失望,率先走上楼来的正是这次春闱中,担任主考官的张若澄张大人,他是乾隆十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擅长水墨山水、花卉,是有名的山水大家。之所以没被选进上书房,不仅因为京中人才济济,还因为他的父亲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内阁大学士张廷玉。乾隆登机后想尽办法减弱权臣的力量,怎么可再把他的儿子放在自己儿子身边。

    全国的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历礼部份内的事,张若澄便约了笔帖式赵方正大人商议这次春闱考场安排的细节,相约在悦仪楼,也是因为听说常有举子在此聚会,想提前看看这批举人的才学品性如何。刚进门就被掌柜热情相迎,说正好三楼有一桌子举人在赋诗。这正中两位微服大人的下怀。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亲爱的们,好想你们,今晚尽量再更一章,亲们可以明天来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