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目录: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 作者:养心殿| 类别:玄幻奇幻

    第二日寅时,天还黑漆漆的,东三所里的人已把自己收拾得妥当,捧好了洗漱用具等着小主子起床。这时节天亮得晚,再加上屋子里舒服的暖气烘人,永珹醒来以后有一阵子是迷迷糊糊,等嬷嬷用布巾沾了温水给他擦过脸,才把睡意压了回去。清醒了后想到这清朝皇子可是有名的九年义务教育,从6岁一直到15岁。每年只有端午、中秋、万寿、皇子本人的生日这五日可免入书房读书。从此以后,他这只管吃饭养膘的日子可是一去不复返啦。

    永珹漱了口,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雪慧一边给他系外衣的排扣一边回道:“回禀主子,寅时一刻了,您要不要在去之前吃点东西,厨房的粳米粥都熬好了,正温着呢。”

    永珹眉头轻皱,这三年他的作息已经形成了生物钟,忽然间半夜被叫起床,哪里能吃得下东西,“不用了,上书房会备早膳,我……”“不行!”话没说完就被掀了帘子进来的永璋打断。忙着侍候永珹的一干人忙给三阿哥请安。永璋将人挥退,顺手给小孩把剩下的扣子扣好。

    永珹惊讶:“三哥?你这么早过来?”这孩子得起多早啊?永璋见没有外人在,喏喏道:“我来接你一起去上书房,”他盼小四的六岁生日盼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梦想成真,昨夜时根本没怎么睡,反正失眠,干脆穿戴整齐就过来了。“上书房的早膳早饭要要等到巳时,现在不吃,准要挨饿的,先进点茶果点也好。”

    永珹点头,就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折腾他这个养尊处忧的小三哥跑一趟。就算本来没胃口现在也吃得下了。“那你等等,我收拾好后,咱们一起吃吧。”永璋笑眯眯地答应了,果然他为了早起来堵弟弟,自己也没吃饭。

    两个小阿哥被包上厚厚的披风,送上了前往上书房的轿子。冬日里天亮得晚,侍卫在前面打着灯笼照路,轿子摇遥摆摆地走着,其实那帘子看着厚重,还是挡不住凛冽的寒风。被寒冷的北风一吹,真是什么瞌睡虫都赶跑了,永珹抬起头还能看到璀璨的星光。怪不得清朝历代皇帝和皇族都是高素质,皇家的家法如此之严,世所罕见。在这样严格的教导和培养下,子弟们想碌碌无为都难。

    永珹以为他们够早了,没想到上书房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学生前所未有的齐全。虽然现在够年龄入学的皇阿哥只有三位,皇亲宗族里的子弟还是很多的。本来小声说话的少年们见三阿哥领着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孩进来,都停了讨论,好奇地看过来,大多数的目光是投在了新同学身上。永璋惊讶地发现,就连已经不太到场的大阿哥也端坐在那。

    清朝的皇子大都15岁分府封爵,大阿哥今年虚岁17了,虽然分了府却没领差事。所以他仍然要到上书房来读书,只不过待遇稍好,如同现在的进修一样,对他的管束也不那么严格了。

    永璜见到两个弟弟携手进来,朝他们的方向点点头,算做招乎。只不过两个小家伙对兄长却不能敷衍了事,规规矩矩地上前拜见。这个平日里冷淡的大哥还温和地叮嘱了永珹几句,说日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找他。

    永珹欣然答应了,暗想这个大哥怎么前后态度差那么多,平日在宫里遇见,对他向来是不太答理的,不只是他,连同窗几年的永璋也惊悚了。不过转念一想,今时确实不同往日,上学习皇子就算正式和周围的人交际了,不再是只在后宫那个小圈圈呆着。

    众少年们见他们兄弟拜见完,纷纷上前给两小阿哥请安。老师出现的时间刚刚好,正好够他和上书房里的少年们认识完。

    蔡新一进来就看到了四阿哥,一身雪白的披风,脸旁毛绒绒的兔毛更添了分童趣,小小的少年不骄不躁,对待众人的见礼能从容应对,他不禁暗自点头。三岁看到老,可见这个阿哥不会是个庸碌的人。这个孩子他曾有过一面之缘,那是乾隆八年的瀛台宴上,皇帝陛下大宴准噶尔使臣,只带了这一个阿哥出席。那阿哥被一群宫女侍卫环绕着,让下面的人看不真切。

    可是那一次的露面却让足够让蔡新印象深刻,皇上紧张小阿哥的那个劲头,着实让人侧目,不过是吃饭吃急了,竟然亲自抱起来又哄又是喂水的。自那以后前朝却再没了这个阿哥的消息,这让曾经在意此事的人转移的视线。

    这次四阿哥进学之前,皇上却一反常用态地亲自去鄂尔泰大人府上,还加封了太傅,总揽四阿哥入学事宜。这可真够有趣的,皇子的师傅哪会轮到大臣来选择,最后定下的人选还得皇上金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只不过是故意绕的圈子而已,不过自古以来圣意都是不好揣摩的。众人看不明白这是皇上在给鄂尔泰大人再增皇恩,还是单为抬举四阿哥,或者兼而有之。而且历来只有太子配太傅,皇上的这个封赏着实耐人寻味。

    在蔡新打量他的同时,永珹也不动声色地打量回去。和众人一起行了师礼后,师生分别入座。蔡新问了他几个简单的问题,知道他已经认识了大部分的字,很满意。扔给他一本四书预习后,就转去别人那。大家不是同时入学,进度自然不同,除了蔡新这个总师傅外,各人身边还分别配着两个汉文师傅、两个满蒙文师傅,和教习骑射的谙达。汉文师傅是从翰林官员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儒,均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之辈。满文和骑射师傅也都是满族亲贵出身,是爱新觉罗家的宗室贵戚。

    永璋看他对答如流安全过关,隔着过道向他眨眨眼,永珹回以一个白眼。蔡新清咳一声,装作没看到两个皇子的调皮动作,继续解答大阿哥的问题。

    这四书他因知道是必背的内容,所以早就读过,也能理解个大概。不过他还是按照圣祖定下的程序,跟着师傅读一句句读。别说,还真到了他久远的已经埋藏在幼稚园的回忆。一屋子朗朗的读书声,清脆悦耳。刚开始还觉得摇头晃脑的小光头们忒好笑,不过想到自己是其中最小的光头,就笑不出来了。每段书都要读一百二十遍,这是圣祖康熙定下的规矩。永珹的头脑不错,只读三遍就能记熟,所以这一百二十遍中,他有一半的时间是用来让自己遗忘刚刚记住的……

    在反复折练习记忆的收放性后,蔡新终天开始讲那一段的意义,他讲课并不枯燥,引经据典,语言达练,让永珹开始佩服起这他的博学。有些意义模糊的地方,经他一讲,便霍然开朗。永珹还注意到他教导学生们所用的方法并不一样,还真是个因材施教的典范!

    都讲明白后,老师又让他背诵,并且复述讲义。最后再来考较他的背诵情况,当他一字不落地背熟后,挺威严的蔡新还朝他鼓励地笑了笑。永璋在一旁读着自己的进度,又要时刻关注他,到是比当事人还紧张。

    永珹很无奈,他这个小三哥真是个操心的命,而且一碰到有关他的事,永璋总爱紧张过头。虽然他们阿哥出错,真正受苦的是身后的哈珠子。可是我不打伯人,伯人却因我挨揍的滋味一定不好受,要不然先人也不会想出这么个磨人的方法。

    就在永珹一干人等在勤学苦读的时候,乾隆大踏步来了上书房。乾隆升坐在主位,众人请安后,他端起茶杯沾沾唇,问蔡新:“诸位皇子的书背得怎么样?”蔡新回奏:“很熟。”

    乾隆挑挑眉,便随口问了个问题让大阿哥解答,永璜已经接受过普及教育,在上书房的高强度教育下挺过10年的人,面对这种策论性的问题,并不是难事,当下组织的语言也算流畅。乾隆今天的心情很好,点点头,道:“不错”,虽然是淡淡的肯定,却很难得了,大阿哥高兴地退至一边。

    乾隆又打开书指着一段让三阿背,永璋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除了师傅的讲解还能加些自己的想法。如果让永珹打分,至少90以上,乾隆果然也很满意,叮嘱了两句要勤奋之类的。永璋的小脸从乾隆夸他开始一直是红通通的。可见平日里这种夸赞多么稀有。

    永珹在心想,孩子都是渴望父母表扬鼓励的,更何况是骄傲到骨子里的皇家人,君父的肯定,更是他们最大的动力吧。若自己是原汁原馅的皇家包子,肯定也同他们一样。

    马上轮到永珹,他打起精神来。把今天学过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背了,又复述一遍老师的讲解,到不是为了这在这点小事上与兄弟们一争长短。既然刚刚已经在老师面前背过,再出差错就说不过去了。在嗓子冒烟前终于背完了,虽然只是不太长的一段,可那是一百来遍呐,他这一天里说过的话,比过去一年都多,眼光不自觉地扫过乾隆眼前的茶碗。

    乾隆发现了他的目光,眼里有了笑意:“来人,给四阿哥送碗茶来。”掌管茶水的宫女忙应承着端茶。乾隆并没说四阿哥学得怎么样。可是常在上书房的,即使是普通的宗室子弟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晶,他们最先学的一个本事就是察颜观色,皇上什么时候这么体贴过?大阿哥三阿哥并他们这些族亲,哪个不是课间休息时才能喝水吃点心。这小阿哥才来不到两个时辰……已经被区别对待了吗?

    乾隆又问他们各自的师傅:“尔等看三位皇子读书如何?”

    众师傅答曰:“三位皇子们生而颖慧,天资聪明,实在是宗庙万年无疆之庆。”

    乾隆朗声大笑,嘱咐他们对皇子不要过分夸奖,而应严加要求。可是谁都看得出来他龙心大悦。他又亲自教永珹习了一会字,从下笔的力度到拿笔的姿势,事无巨细。又分别赏给三位皇子一端极品澄泥和两套湖笔。宗室子弟们也各有赏赐。这才转回养心殿处理政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