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五十八章 二虎相争

第一百五十八章 二虎相争

目录:燃烧的海洋|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一百五十八章二虎相争

    美国出兵俄罗斯,绝对不是小事,几乎完全打乱了戚凯威的战略部署

    十月份的后二十天里,美国向俄罗斯发出了八支运输船队,规模最小的有十八艘,最大的有五十六艘,除了运送十个师之外,还运送了大约一千万吨作战物资,以及足够装备十个俄军师的主战装备

    只是,这仅仅是个开始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美国计划在十一月向俄罗斯发出二十四支船队,再运送十个师的地面部队、提供给俄军的二十个师的主战装备、一千二百万吨作战物资、以及大约四百万吨粮食

    如果一切顺利,到二零五三年结束,美国将向俄罗斯出动一百万地面部队,并且为俄罗斯武装一百五十万地面部队,运送的作战物资足够使用半年,连非军事物资也足以协助俄罗斯渡过寒冷的冬天

    明显,美国并不缺乏武器装备

    虽然地面战系统要到年底才能投产,但是在战争迸发后,美国不断在不断的生产陆军的主战装备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仅在二零五三年,美国就生产了一万八千辆主战坦克、三万辆装甲战车、一万二千门远程火炮、四千门火箭炮、六百套战区防空系统、一千二百套战术防空系统

    毫无疑问,如此多的主战装备,已经过了美军的需求量

    结果就是,美国能够肆无忌惮的向盟国提供武器装备比如,在二零五三年,美国就为以色列提供了三千辆主战坦克

    必须承认,美国的战争生产能力确实非常强大

    要知道,同样在二零五三年,中国也只生产了一万五千辆反装甲平台、二万四千辆多用途平台、一万六千辆火力支援平台、四百八十套战区防空系统、八百套战术防空系统,以及翻了百分之六十的封存装备

    对戚凯威来说,美军源源不断的到达俄罗斯,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到了十月底,戚凯威就坐不住了

    原因是,他把进攻时间订在了十一月底,而到时候到达俄罗斯的美军将过六十万,还有大约一百万俄军得到了武装如果把这些重生力量的战斗力算进去,队的进攻难度将提高一倍

    问题是,提前发动进攻也不大可能

    要知道,动用二十个集团军,总兵力一百五十万的战略进攻,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全部准备工作,而且所有准备工作都得像钟表一样精确,不是说总司令想加,就一定能提前完成的

    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动进攻,后果难设想

    摆在戚凯威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推迟进攻行动,花多的时间做准备,投入多的进攻兵力;二是降低战役目标,给作战部队减压

    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影响,戚凯威肯定会选择前者

    要知道,到年底个充当预备队的集团军就能准备就绪进入二零五四年,情况将变得愈加有利到时候,除了每个月能够有两到三个集团军获得武装之外,还将获得改进后的地面战平台明显,就算美国继续向俄罗斯增兵,而且在二零五四年让地面战系统装备前线部队,也不可能与队抗衡别的不说,到二零五四年四月底,至少有十个集团军能够获得采用第二代燃料电池的地面战平台在装备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后,这十个集团军的作战能力将提高一倍以上

    问题是,绝对无法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

    首先,牧浩洋策划的所罗门群岛战役肯定会在十一月初开打,而这是掩护戚凯威在大陆战场上发动战略进攻的战略佯攻如果戚凯威推迟进攻,牧浩洋肯定会把佯攻转为主攻,以至会要求陆军出兵原因很简单,推迟到二零五四年五月发动进攻的话,陆军没有理由拒绝出兵太平洋

    其次,随着赴俄美军增长,如果戚凯威不出手,美俄联军都有可能出手,而且美军肯定会在其他战场上发动进攻,迫使中国陆军分散兵力,而最有可能的,就是美以联军在中东战场上发动进攻当时,已经有足够的迹象表明,罗林森为了保住美以联军总司令的位置,会在年内发动进攻

    最后,军事情报局已经发出警告,美国出兵俄罗斯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协助俄罗斯稳住战线,二是要挟欧盟国家,瓦解法德意轴心,阻止欧洲实现统一因而从政治上讲,也绝不能推迟进攻行动只有及时发动进攻,才能牵制住规模庞大的美军,也才能拉拢已经倾向于中国的法德意

    明显,戚凯威没有选择的余地

    十月三十一日,戚凯威向战争部提交了作战计划

    基本上没有修改,即以攻占伏尔加河以东地区为主要目标,只是向乌拉尔山进军的行动将由战役的进展情况决定

    牧浩洋签署了作战计划,反正他不想签也得签

    只是,在一个关键问题上,牧浩洋与戚凯威发生了争论

    当时,戚凯威坚持要去前线指挥作战,而牧浩洋则认为,戚凯威作为陆军参谋长,还是相当于总参谋长的参谋长会议主席,不应该去显现指挥战役行动,应该在大陆战场上任命一名司令官

    现实上,牧浩洋早就提出了这件事情

    要知道,当时其他战场上都任命了战区司令,只有大陆战场由戚凯威间接指挥

    重要的是,陆军不是没有合适的战区司令官人选,就算戚凯威不大信任那些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年轻将领,也应该相信他的左右手,即陆军大将魏成龙要知道,魏成龙不断是陆军的二号人物

    当时,牧浩洋就提出,任命魏成龙为大陆战区司令,再把蒋博文派去当参谋长

    明显,戚凯威不会答应这样的安排别的不说,他早就想把蒋博文发配到非洲之角,绝对不会让这个有点自以为是的家伙去大陆战场至于魏成龙,戚凯威愈加担心,因为魏成龙不是那种敢于与牧浩洋唱反调的陆军将领如果让魏成龙来指挥大陆战场,恐怕就是由牧浩洋做主了

    现实上,牧浩洋这么做,也是担心戚凯威坐大

    要知道,戚凯威不断在跟他唱反调,如果让他在大陆战场上取得胜利,恐怕今后得于牧浩洋对着干了

    再说了,一山难容二虎

    在战争时期,一支军队只能有一名统帅,如果出现了两名统帅,肯定会出问题

    虽然牧浩洋还是队的军事统帅,战争部长的位置不是谁都能坐的,但是戚凯威已经对他形成要挟即便不为私利着想,牧浩洋也要考虑得愈加长远一点,即今后的总体战略能否能够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能够说,这也是当时队存在的最大问题

    可惜的是,要想处理这个问题,恐怕比战胜美国还要困难因为真正的结症,不是牧浩洋与戚凯威的分歧与斗争,而是在高的层面上,即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黄瀚林绝对不会让军人坐大可是在战争期间,军队坐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此一来,黄瀚林就只能想办法控制住军队,让军队听从他的指挥唯一的办法,就是为军队安排两个有着足够的才能、又有不可调和矛盾的领袖说得间接一点,不管是牧浩洋、还是戚凯威,谁敢不听从政治指挥,谁就下课

    明显,黄瀚林的安排不断在发挥作用,因而队不断在为政治任务服务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是在妨碍军队作战因为不管是牧浩洋主张的海洋战略、还是戚凯威主张的大陆战略,只需坚持走下去,都能取得胜利,而在两个战略之间转换,只会付出大的代价可是这些人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不受政府控制的军队,迟早会摆脱仅有的束缚,演变成军国主义

    别忘了,战争永远是政治斗争的手段

    只有为政治服务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军队,而纯粹为了战争而进行战争,那就是疯狂的战争份子了

    最后,这件事闹到了黄瀚林那里

    这次,黄瀚林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来处理纷争:各打五十大板,再各给一根棒棒糖

    按照黄瀚林的安排,戚凯威兼任大陆战区司令,但是委任魏成龙为中亚战区司令,兼任前线总指挥

    现实上,黄瀚林把大陆战区拆分成了两个战区

    戚凯威的地位被削弱,魏成龙得到了重用,牧浩洋仍然别想插手大陆战场,因为魏成龙间接向戚凯威负责

    当时,黄瀚林还做出了一个决定:按计划在十一月上旬攻打所罗门群岛

    也就是说,整体战略计划没有变,要等到陆战队攻上所罗门群岛之后,陆军才在大陆战场上发动进攻

    对牧浩洋来说,这不是一个蹩脚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黄瀚林的部署对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而且他提出的主张,得到了部分实现

    至少,戚凯威在跟他做对的时候,得考虑下魏成龙的感受了

    说得简单一点,在戚凯威得花心思处理陆军内部的问题时,牧浩洋能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推行海洋战略

    现在,牧浩洋要做的,就是把陆战队送上所罗门群岛

    第一百五十八章二虎相争

    第一百五十八章二虎相争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燃烧的海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