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零六章 地面决战

第一百零六章 地面决战

目录:燃烧的海洋|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三月份,重点就在西伯利亚

    到三月十日,俄军不但夺回了曾经五次被中国军队占领的西伯利亚,还在前线聚集了近一百二十万地面部队,其中五十万在西线,主力是布鲁希洛夫东拼西凑聚集起来的十二个师,另外七十万在东线,主力是驻守贝加尔湖以西地区的八个师,其余的大部分是战时武装起来的预备部队

    毫无疑问,俄军的兵力优势非常明显

    要知道,在西伯利亚战场上,中国军队只有两个集团军,总兵力不到十万,而且部署时间过了两个月

    问题是,兵力早就不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了

    重要的是,俄军的进攻意图太明显了,而且调动与部署部队花了太多时间,完全丧失了灵活性与突然性

    要知道,对中国军队来说,只要几天时间,就能完成所有战役准备工作

    别忘了,当时中国空军八成的空运力量用在该方向上,而且在一月与二月,空军又接收了一百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在补上“安曼会战”损失的同时还有富余,等于增强了西伯利亚方向上的空运力量

    正是如此,戚凯威看到了彻底打败俄军,至少打垮俄军士气的机会

    如果能用十万部队击败一百二十万俄军,而且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么所有俄罗斯军民都会因绝望,丧失取胜的信心

    为此,戚凯威做了充足的准备

    二月下旬,戚凯威命令第三十八集团军第四次攻占西伯利亚,并且在完成了战术反击行动之后,炸毁了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三月三日,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次攻占了西伯利亚,在消灭了两万多俄军之后,对这座已经千疮百孔的城市进行了全面的破坏,甚至爆破掉了所有三层以上的楼房随后第三十八集团军才全部撤回到尤尔加防线后方,让各作战部队获得了两天的休整时间

    在第三十八集团军重点打击西伯利亚的时候,第十五空降集团军把战术突击范围扩大到了五百公里,重点打击小型城市、以及大中城市外面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破坏俄军必须依赖的交通线

    为了增强打击效果,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还突击了几支前沿部署的俄军的指挥部,并且无规律的伏击了战区内的俄军巡逻部队,甚至偷袭了一些俄军驻地,给靠前部署的俄军制造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三月十日之前,西伯利亚战场上的俄军中,有上万名官兵患上了“战争恐惧症”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患者因恐惧而丧失活动能力

    这一系列的战术行动,严重扰乱的俄军的反击部署

    结果就是,布鲁希洛夫不得不把反击时间从二月二十日推迟到二月二十五日、再推迟到三月一日、最后定在了三月十日

    事实上,到了三月十日,俄军的准备工作依然没有到位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俄军的二十个主力师中,只有六个达到战斗状态,另外十四个师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从伊朗派来的八个师,兵员欠缺,一些连队只有不到五十人欠缺兵力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当时靠前部署的俄军严重缺乏斗志,官兵开小差的比例非常高

    在俄军迟迟无法发动进攻的时候,中国军队的备战工作却在加紧进行

    当时,不管是第三十八集团军、还是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发动的反击都很有限,对后勤保障造成的压力并不大与此同时,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的行动却没有停止,而且运送力量有增无减

    到三月九日,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囤积的作战物资已经过一百万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全数出动,第三十八集团军一天的作战消耗也就一万五千吨左右,即便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的情况差不多实际上不如第三十八集团军,仅囤积在前线的物资,就足够两个集团军使用一个多月因为在战斗期间,空运不会停止,最多只是运送量有所降低,所以两个集团军囤积的物资,至少可以使用好几个月

    显然,一场战役要不了几个月

    与囤积物资同步进行的,还有基础设施扩建工作

    到三月九日,中国军队在西伯利亚的占领区内,除了四座民用机场之外,还有十四座野战机场,二十二处倾斜旋转翼飞机起降场,三十四座兵营,十六座大型仓库,二十八处军队集结地与数百处炮兵阵地连接这些营地与阵地的,除了原先就有的数百公里公路,还有工程兵开辟出来的快通道

    可以说,中国军队在西伯利亚战场上已经完成了系统性防御部署

    以俄军的战斗力,要向攻破两个主力集团军守卫的防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此期间,戚凯威确定了基本防御战术

    按照他的部署,第三十八集团军将负责守卫整片防区,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战术反击,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则负责打击俄军的预备队,即切断俄军前线与后方的联系,为第三十八集团军创造机会

    当然,这只是初期的防御战术

    只要这套战术得到正确使用,就能依靠已有的坚固防线,消耗俄军的有生力量,打击俄军的士气与斗志

    大量杀伤了俄军有生力量之后,作战行动将进入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第三十八集团军将充当主要进攻力量,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则利用出色的战场机动能力,负责分割与包围俄军,协助第三十八集团军歼灭俄军主力部队,瓦解俄军的进攻行动

    当时,戚凯威还制订了第三阶段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规划,在全歼、或者重创了俄军之后,第三十八集团军将向西运动,把战线推进到巴拉巴草原以西,攻占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鄂木斯克,从而彻底改变西伯利亚战场的总体形势

    只是,在审议的时候,该阶段作战计划遭到否决

    有趣的是,否决者不是牧浩洋,而是黄瀚林

    虽然戚凯威没有明说,但是他的目的很清楚,即完成对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包围,向哈萨克斯坦施压如果哈萨克斯坦站在中国这边,将带来极为重大的军事意义,比如彻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显然,黄瀚林不可能不知道争取哈萨克斯坦的价值有多大

    即便不考虑军事意义,也要考虑政治意义,即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成员国,是俄罗斯经济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争取到哈萨克斯坦,就能瓦解俄罗斯经济体,在政治与外交上给予俄罗斯重创

    问题是,黄瀚林不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来压服哈萨克斯坦,而是把希望放在了外交上

    当时,杜小蕾已经在跟哈萨克斯坦当局接触,向哈萨克斯坦开出了参战条件,正在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而且哈萨克斯坦当局也有所动心,只是暂时没有做出决定,或者说还没有到做出决定的时候

    如此一来,黄瀚林希望让哈萨克斯坦当局做出自由选择

    可以说,这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如果哈萨克斯坦不是自行做出决定,而是在受到压迫后被迫做出决定,政治意义将大打折扣作为政治家,黄瀚林必须考虑其他独联体成员国的感受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戚凯威在西伯利亚战场上只有两个集团军,即便得到了加强,比如为第三十八集团军增加了一个陆航联队,大幅度提高了该集团军的独立作战能力,使之成为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类似的机动部队问题是,俄军有一百二十万,即便二十个主力师的总兵力也在三十万以上

    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俄军的预备役部队,兵力也只有俄军的三分之一

    不可否认,装备性能、战术思想、官兵素质等等有利条件都在中国军队手里,可是巨大的兵力差距,依然会带来很多问题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即便能够取胜,也不见得有扩大战果的能力如果在战役初期就想着扩大占领区,那么在战役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在军队行动上有所保留,也就必然会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因为战术过于激进,而造成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可以说,只有从消除最根本的问题,才能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错误的战役目的

    当然,牧浩洋与黄瀚林都不反对在必要的时候收获大的战果

    牧浩洋还做出承诺,战役结束后,将考虑用第四十二集团军替换第三十八集团军,或者用才组建的第十六空降集团军替换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让已经在前线战斗了两个多月的官兵撤下来休整为此,牧浩洋也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即陆军在西伯利亚的作战行动,必须遵守总体战略

    不管怎么说,到了三月中旬,中俄军队都已完成了战役准备工作

    虽然俄军的准备还没有到位,按照布鲁希洛夫的计划,进攻还得推迟几天,但是随着美俄联军在伊朗战场上的前进度慢了下来,俄罗斯总统不得不再次出面干预,让布鲁希洛夫在三天内发动进攻

    中俄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决战,已经在所难免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燃烧的海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