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一十二章 和平

第一百一十二章 和平

目录:燃烧的海洋|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一百一十二章和平

    大规模地面战争结束之后,并不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

    直到六月底,人依然在印度作战,对付那些逃往偏远地区,不肯投降的印军残兵败将

    到了七月份,在前线作战的就不仅仅是队了

    当时,第一支由临时中央政府组建的印度国防军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开始在印度西北地区执行对付游击队的作战任务到了七月底,印度国防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五万,承担了大部分作战任务

    最初的时候,印度国防军主要装备前印度军队的轻型武器

    到了二零四五年底,因为库存弹药所剩无几,印度的军事工厂由被全部炸毁,所以中国为印度国防军提供了一批武器装备,以处理后勤保障问题从此开始,印度国防军才获得了愈加先进的武器装备

    也就是说,在大规模地面战争结束之后,印度内战就迸发了

    虽然这场内战打得并不激烈,但是不断持续到二零四七年底最终,印度国防军都没能消灭全部叛军,而是以政治妥协的方式,即承认叛军的政治地位,允许叛军组建的政党参加政治活动,才结束了内战

    也许,这算不上最好的处理办法,却是最快的处理办法

    内战结束之后,印度进入了战后的高发展期到二零四九年底,印度的战争创伤就基本上愈合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大规模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开始兑现许诺

    七月初,在占领军的组织下,由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派遣的代表监督,印度举行了全民大选

    根据选举监督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总共有四亿七千余万印度人参与了选举,过了选民总数的一半,具有法定效果,而统计结果是,由临时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印度国家复兴党”获得了百分之八十二的选票,获得了全国议会四百七十八席中的四百二十六席,成为印度的执政党

    七月十七日,印度民选政府正式宣誓就职

    当天,戚凯威向印度当局移交了占领区的行政管辖权

    因为印度的国防力量与治安力量还没组建,所以中国还没有从印度撤军

    按照黄瀚林做出的许诺,要在签署了和平条约之后,中国才会从印度撤军,正式把国防权移交给印度当局

    当时,和平谈判还在进行之中

    中国与印度的双边问题不是关键,印度政府许诺归还藏南地区,并且承认藏南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也答应以租借的方式,向中国提供军事基地,包括把整个南安达曼岛租借给中国九十九年,维沙卡帕特南、科钦等基地的谈判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印度当局以至提出希望与中国签署同盟条约,为中国在印度驻军提供法律依据,并且以此减轻印度在国家防务等方面的开支

    当时,最大的问题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

    虽然在谈判中,印度当局承认了当初民众投票的合法性,即克什米尔地区应该按照居民议员来确定归属权说得间接一些,就是印度当局承认克什米尔地区属于巴基斯坦,因为在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大部分信仰**教,公投结果也是并入巴基斯坦,只是当地的部族领袖信仰印度教,选择并入印度,结果导致克什米尔成为印巴结症,也因而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但是在卡奇半岛地区的归属权上,印度当局没有做出让步,坚持认为卡奇地区是印度崇高不可侵犯的领土,巴基斯坦必须从卡奇地区撤军,印度才会与巴基斯坦签署和平条约

    明显,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多少发言权

    或者说,中国有点两面为难

    早在战争初期,中国就向巴基斯坦做出了许诺,即巴基斯坦在卡奇地区的占领行为具有合法性,支持巴基斯坦的领土诉求可是在战争期间,中国又向印度部族领导人许诺,不会分裂印度如果说藏南地区与克什米尔地区存在争端,在法理上不属于印度,因而也就不存在分裂印度的嫌疑,那么把卡奇地区割让给巴基斯坦,就已经在本质上侵犯了印度的领土主权,是在分裂印度了

    重要的是,当时欧洲国家都普遍支持印度

    受此影响,黄瀚林在一个月之内对巴基斯坦与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亲身出面撮合印巴双方

    按照黄瀚林的提议,在巴基斯坦占领区内进行全民表决,决定卡奇地区的归属权

    问题是,这明显对巴基斯坦不利,因为卡奇地区的主要居民是印度人,而且主要信奉印度教,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居民信奉**教在全民表决中,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肯定不会如巴基斯坦所愿

    谈判拖下去,搞得双方都精疲力尽

    八月底,杜小蕾在访问**堡的时候提出,如果巴基斯坦愿意接受全民公决,她将保证说服印度当局,将卡奇地区设为特别行政区,单方面向巴基斯坦开放,确保该地区**教信徒的利益

    到此,谈判才算有了转机

    九月三日,双方在德里就最后几个问题达成了一致

    按照杜小蕾的提议,将在九月底进行全民公决,由卡奇地区的居民决定自己的未来,而印度当局必须许诺,在卡奇地区留在印度的前提下,赋予该地区民族自治权,并且单方面向巴基斯坦开放,以确保该地区**教徒的基本权力,而巴基斯坦则许诺不通过任何手段谋求卡奇地区的主权

    九月十日,中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的代表齐聚德里,与印度政府代表签署了和平条约

    到此,第二次印度洋战争宣布结束

    第二天,中国就向印度派遣了大使,并且在德里与印度外长签署了一份总价值四万六千亿元的基础建设援助协议,中国政府以无偿援助、无息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方式在未来十年之内,为印度提供总额为四亿六千万元的基础建设基金,协助印度修复与完善国家基础设备

    这些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由雅鲁藏布江河谷通往印度的铁路

    此外,中国还将以三方合作的方式,修建三条经尼泊尔通往印度的铁路,以及三条同样经尼泊尔通往印度的高等级公路,在中尼边境地区修建三个贸易关口,而尼泊尔则在此设立免关税自由贸易区

    能够说,印度的战后重建工作,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

    正是如此,印度的战后重建工作,绝非中国一家的事情

    十月份,由法德两国主导的欧盟贸易谈判代表团在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率领下,对德里进行了高规格访问,并且与印度当局签署了一份极有战略价值的协议,即印度当局在承认法德享有战前的优惠政策的前提下,法国与德国将分别为印度提供四千亿与六千亿欧元的基础建设援助款项,协助印度进行战后重建

    对欧盟来说,这不是付出,而是收获,以至能够说是飞来横财

    要知道,在印度的投资,能为欧洲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保守估计,一万亿欧元的投资,至少能为欧洲创造十倍的收获

    除了经济上的好处,还有政治上的好处

    通过在印度联合投资,法德轴心在欧盟的地位得到了巩固,以至提高到了越其他欧洲国家的地步

    别的不说,其他欧盟成员国要想进军印度,就得通过法国与德国来实现利益

    凭此条件,法国与德国肯定加快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组建一个以法德为中心的欧洲国家

    现实上,仅仅几个月后,法国与德国就在欧盟理事会上提出了政治一体化方案

    对其他欧洲国家来说,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能搭上法国与德国的快班车,就将错过这次发展良机,以至有可能沦落为三流国家,永远得到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

    二零四六年初,意大利率先转向,宣布支持法德的欧洲政治一体化提案

    到此,法德意三国轴心初具规模

    以法德意为中心,欧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经济手段,逐一说服其他国家,让其他国家通过由法德提出的,组建“欧洲联邦共和国”的政治提案,最终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中央集权的欧洲政府

    能够说,这是欧洲在未来国际社会上立足的基础

    如果维持不统不独的局面,松散的欧洲国家联盟根本无力与级大国抗争,也就不可能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以至能够说,再过几年,欧洲不但不会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还会完全沦落为三流国家的联合体在中美全面对抗的时期,松散的欧洲联盟根本不可能维护欧洲的根本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算是打醒了欧洲人

    像印度这种拥有大国基础、而且得到了级大国支持的地区强国,在另外一个级大国面前都脆弱不堪,那么各行其道的欧洲国家肯定很难捍卫自身利益,只有统一的欧洲才有足够的实力与级大国抗争,也才能够捍卫每一个成员的根本利益,同时实现共同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

    第一百一十二章和平

    第一百一十二章和平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燃烧的海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