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燃烧的海洋 第五十八章 新班子

第五十八章 新班子

目录:燃烧的海洋|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五十八章 班子

    进入二零四三年,很多在二零三八年立项,在二零四零年或者二零四一年进入高发展期的装备项目,在二零四三年都陆续结出成果,由开发期进入制造期,并且陆续交付部队列装

    当时,最引人瞩目的还是J-31与J-33

    六月份,沈飞就向军方交付了第一批工程制造型的J-31,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小规模量产型一个月后,第一批J-33也交付给了海军在大规模装备之前,空军与海军将进行军方试飞,即弄清楚战斗机的飞行包线,进行武器系统整合测试,以及利用这些战斗机培训第一批飞行员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之后,这些战斗机都将移交给飞行教导部队,做为教练机使用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J-31与J-33量产已经不是问题了

    只是为了保险起见,厂方还是得等到军方试飞完成之后,才会安排量产,因为在军方试飞中有可能遇到问题,厂方必须在量产之前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拿到军方的订单,也才能正式量产

    紧接着,陆军的“未来地面战平台”也完成了军方验收

    在长达大半年的验收工作中,五种平台都经受住了最为严酷的考验,比如在塔里木盆地的高温行军测试中,反装甲平台的最大无故障行军里程达到了四万七千六百五十三公里,比陆军的要求高出了接近百分之六十在青藏高原无人区的极端低温高原环境下,五种平台的低温启动性能都远远过了陆军提出的要求当时,陆军还提高了极限测试,即在没有润滑液与制冷液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多久,而最佳结果是行军一千三百多公里,最差的也过了八百公里

    当然,也不是没有问题

    在火力性能测试中,北方重工研制的三十五毫米线圈电磁炮在高温环境下,没有能够达到陆军提出的射要求,主要就是电磁炮的冷却系统余量太小此外在穿甲能力测试中,也没能达到陆军的要求,主要是北方重工开发的式穿甲弹的外弹道不够稳定,降低了穿甲能力

    总体来说,五种平台均已达到陆军的要求

    年底,陆军向总参谋部提交了采购申请,即首先量产反装甲型与多用途型,在二零四四年六月份量产火力支援型与防空型,工程型则在二零四四年底量产,确保能在二零四五年之前装备两个主力集团军

    这就意味着,陆军在二零四四年的装备费用将高达三万亿元

    显然,这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要知道,在陆军之前,空军与海军已经提交了采购申请,在二零四四年的装备费用分别为一万七千亿与二万一千亿元这还没有算上陆战队的装备采购计划,就接近七万亿元,把陆战队的算上,恐怕离八万亿也不远了在二零四零年,军费总开支也就这么多如果把其他方面的开支算上,那么二零四四年的军费肯定会突破十三万亿元,比二零四零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三

    牧浩洋的工作,就是想方设法的为军方搞到这笔开支

    可问题是,现在已经不是二零四二年了

    年中的换届选举中,黄瀚林顺利当选国家元首,杜小蕾则出任国务院总理,钟盛林出任国家副元首,万宏涛出任常务副总理,黎平寇没有退休,而是以军事统帅的身份继续在中央任职

    当然,牧浩洋也顺利成为了总参谋长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几年后,牧浩洋才知道,当时为了保他出任总参谋长,黎平寇向黄瀚林妥协,没有坚持让钟盛林出任国务院总理,而是换上了较为温和的杜小蕾,而作为副元首,钟盛林基本上没有实权如果不是牧浩洋出任总参谋长的话,那么就是母祁铁以当时的情况,不管是黎平寇、还是腾耀辉,都不会支持母祁铁,因为在战争即将爆发的情况下,母祁铁没有统领全军的能耐

    作为政治交易,万宏涛出任常务副总理,也算是一个解脱

    要知道,如果他继续担任国防部长,牧浩洋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让牧浩洋稍感欣慰的是,黄瀚林并不软弱,而且与黎平寇有相似的从政经历,因此在处理军队事务的时候比较理智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比较好说话

    当然,这也与黎平寇的影响有关

    作为上任的国家元首,黄瀚林在军队里缺乏影响力,黎平寇又是军事统帅,所以在处理军队事务的时候,黄瀚林肯定会偏向于军队,而不是处处跟军队做对,以此来博取军方的好感

    赶在元旦假期前,牧浩洋带着二零四四到二零四五财年度军费预算报告去了元首府

    “需要这么多?”

    “这还是保守估计”牧浩洋说的是实话,因为他知道,在军费问题上耍客气,受伤害的是军队“陆军只计划为两个集团军换装,空军也把战斗机采购量压缩到了四百架,海军还推迟了大部分战舰的建造进度如果完全按照二零三八年制定的装备规划进行,仅装备预算就需要十万亿元”

    “这么说,军队还挺客气的”

    牧浩洋勉强笑了笑,知道黄瀚林在开玩笑

    “你跟总理商量了吗?”

    “我觉得,总理那边应该没问题,关键在全体代表大会”

    黄瀚林点了点头,说道:“全体代表大会那边,我会帮你解决上个月,李明阳提供了一份情报,美国电力公司在印度建造的第一座可控聚变核电站已经并网发电,虽然只有三千万千瓦,要到明年才能达到五千万千瓦的发电量,但是这已表明,印度正在加快国防工业建设度”

    “很明显,美国与印度都知道,我们的耐心即将耗尽”

    “作为军人,你觉得我们有必要为此打上一场吗?”

    “元首,这不是我们的选择”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我们也愿意和平相处,可是总有人不希望看到我们发展壮大,所以总会给我们制造麻烦忍让总得有个限度,如果没有限度,那就会丧失尊严,丧失一切军事情报局提供了确切情报,美国援助给印度的武器装备已经足够武装六十个师了,还提供了上千架战斗机不出所料的话,第一艘航母将在一个月内抵达印度不管我们是否愿意相信,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得面对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印度”

    黄瀚林也长出了口气,说道:“看来,确实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元首,也许你认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份子,但是我认为,在这个时候,任何与和平有关的幻想都不切实际,也没有任何好处既然我们已经做出了决定,而且局势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就没有必要感叹惋惜”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们应该做的,是去考虑该如何打赢这场战争,而且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让尽可能多的将士载誉而归”

    “你是否觉得,我没有这个决心与勇气?”

    “不,当然不是,只是……”

    “只是不如傅老?”

    “这……”

    黄瀚林笑了笑,说道:“也许,你们都认为我是一个较为软弱的领导人,没有在重大问题上做出关键决策的魄力不管你是否相信,你得知道,我们是一代人,有着相似的经历与阅历,也有着相似的价值观我只是认为,在关系到国家、民族、人民的重大决策上,我们必须慎重要知道,我们做出的任何一个重大决策,特别是战争决策,都将对成千上万的人产生影响,也将让成千上万的将士赴汤蹈火为国效忠、为国而战是军人的职责,可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军人就应该战死沙场,军人就应该抛头颅洒热血只有慎重决策,我们才能让军人的牺牲变得最有价值”

    牧浩洋的眉头跳了几下,觉得黄瀚林一下变了个样

    “当初,在做出决定的时候,老黎找我单独谈了半个小时你也应该知道,在后来的表决上,我首先支持老黎的战争决策”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瀚林的意思

    黄瀚林叹了口气,说道:“你明白就好,其他的我也不用多说了这份预算报告,你拿回去重整理一下,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必须的,二是有需求的其他的事情,我会帮你解决”

    “元首……”

    “如果战争在二零四五年爆发的话,那么这份预算报告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黄瀚林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虽然我在最初的时候不打认同老黎的决定,但是只要我们下定了决心,就不应该犹豫”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行,我整理好之后再来找你”

    “不用急,时间还很充足”

    牧浩洋没再多说什么,起身告辞离去

    对二零四四到二零四五财年度的军费预算来说,时间确实很充足,因为要到四月份才提交给全体代表大会审议可是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来说,时间一点都不充裕,即便预算报告得到通过,情况也不容乐观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燃烧的海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