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陆 人生犹似西山月(1)

陆 人生犹似西山月(1)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李叔同有高超的颖悟力,早年便体现。在他15岁,练习七绝时,就曾吟“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很有深意。

    什么是西山月?

    月,东升西降,落到西山,也就是快隐没了。这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点类似。人生犹似西山月,便是说,人一生太短暂了啊!就像,富贵终如草上染的霜,也会很快没了!没有什么是长存的,来的快,去的也快,生命倏忽即至终老!

    大凡有宗教感慨的人,都会感叹生命易逝,时不可追,什么都留存不住。尤其,学佛者相信:一生如浮云,一身不值钱。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一样!

    该醒啦!

    这“醒悟”的事情对于李叔同,发生在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他正值38岁,春秋鼎盛,耳聪目明,并没有至鬓衰老朽之时,却想到了,在这个时候出家吧。这,震惊了当时他的学生和同事。学生最敬爱的老师,竟放弃了在世俗的“人生”,要去到寺庙里做和尚。

    曾有学生记载,他出家那日的情形,很令人感慨,恍惚一场梦般:“他叫自己的一个老当差,于晨光熹微之中,挑了两件简单的行李,一直从学校(杭州贡院)出涌金门,经净慈寺,到近虎跑仅仅半里路的地方,他叫老当差停住了步,开起箱子,披上袈裟,穿上草鞋,老当差呆呆地望着他说:‘李先生,你做什么!’他却回答道:‘不是李先生,你看错了。’于是自己肩上行李,如飞地跑进了虎跑寺(他剃度的地方),一任老当差在后面哭喊!”

    这种记述,就好像某个人做的梦,亦真亦幻,尤其是当李叔同说,“不是李先生,你看错了!”所有他过往的富贵繁华,才艺情调,荣誉声名,都被这话给埋了!

    一个人选择某种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实际上,从他生命最开始,就“决定”了。这不是决定论,也不是宿命论,而是心之灵犀,会贯穿他的生命始终。

    在他出家前,还创作了不少学堂歌、爱国歌曲,在那个时代广为传唱,鼓舞人心,生活也很安稳,不愁薪水,为什么要出家呢?有人说他是因为体弱多病,所以出家;有人说他是因为情事苦闷,才出家。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投身于佛教怀抱,除了对宗教有兴趣,根本原因,恐怕是因为家庭的影响!

    他父母都是善男信女,父亲在世时乐善好施,收养贫民,去世后,“李善人”的盛名仍远播,在天津传扬,而他随其母王氏,长在念佛的世家,每逢宗教节日,都会向佛菩萨像叩首,念念有词,谨守礼仪,仿佛,佛离自己很近,从来就没和他疏远过,这些都会令他从小就受熏化,埋下菩提种子。

    父母俱亡之后,他在俗世的内心的快乐满足感,也因他的一句“最幸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烟消云散!心气颇高的李叔同,人生悲喜和父母如此紧密相关,这多是因当时乱世的背景下,人情亲情淡薄,爱情友情都不过是烟云,无法满足漂泊的人的心灵需求,一旦父死母亡,他生命中最根本的安全感和稳定感没了,有形的家之“根”就这样断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