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1906新英雄时代 第一三章 从东京到洛杉矶

第一三章 从东京到洛杉矶

目录:1906新英雄时代|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在随行的环球百货公司雇员们的眼里,陈?就成了美国商界、政界的老朋友,这次出来采购不过是顺便的,主要就是来走亲访友的。

    ――――――――――――――――――――――――――

    杨度没有就立宪制可以使德、日兴盛则必可使中华兴盛这个论点继续和陈?辩论,因为他找不到论据驳倒陈?“立宪制在中国没有实现的条件”这一论点,所以他再怎么找立宪制的优点也无济于事。

    他很光棍地承认失败之后就先离开了。

    之后在黄兴的提议下两桌合为一桌,陈其美兴奋地提议要为陈?的胜利干杯,得到了在座诸人的赞同。于是接下来陈?轮着被各人敬酒,饶是他的这具身体颇有酒量也支持不住,却又却不过众人的热情,被灌得酩酊大醉,最后由喝酒较少的于右任、邵力子把他抬回了旅社。

    但是通过这一次激辩杨度,陈?在留日的学生中的名声已经传扬开去了。之后的几天,络绎不绝的有留日学生来拜访陈?他们四个人。而陈?也乐得打开自己的知名度,他常常借着拜会老乡、考察学校的名义到东京乃至其他地方与留日学生联络感情,借机宣传自己的一些主张。

    同盟会的会议在陈?他们到东京的第三天就召开了。这次会议主要是孙中山向会内同志通报去年至今在海外募款以及同盟会各地支部的创建和发展的情况,还有就是号召各地同志要以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发动对清廷的进攻。

    这是陈?第一见到孙中山先生,虽然他的相貌在书上已经看过无数遍,当面见到时还是很有些激动,更别提作为蔡元培代表一起参加会议的邵力子了。

    会后在黄兴的引荐下陈?和邵力子受到了孙中山的单独接见,自是少不了一番勉励,孙中山还对陈?能够不惧逆流、力辩杨度的事大为激赏,认为大涨了同盟会的士气,激励了革命阵营的斗志。

    陈?对孙中山的接见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也没有刚才与会时的激动心情,也许是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了吧!但是他倒主动请孙中山给自己题了副字。

    这几天让陈?比较有印象、着重交往的是陶成章、蒋百里、唐继尧等人以及激辩杨度时遇到的阎锡山、李烈钧,只要有时间基本上就会去找这些人畅谈、宣扬自己的主张;当然也有这些人对他的主张有些赞同的缘故。

    还有一些对自己的革命前途有些迷茫的青年来找陈?,希望陈?能够给他们指正方向的。碰到这样的青年,陈?往往都很热心,尤其是有些不喜欢学习军事的留学生,陈?往往就是给他们指一条路:学机械,做飞机。

    这也是陈?自己找到的一条富国强军的路。这时候飞机在各国都只是刚起步,而且各国在飞机没有显示出其强大的军事价值之前都并不如何重视飞机的研发――这时候大多数的飞机设计师都是自费的、纯粹的航空爱好者。所以选择飞机做为中国崛起的突破口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这些天来,陈?发现的可以作为突破口的并非只有飞机,这时候坦克也还没有,汽车非常简陋…

    陈其美在陈?的要求下进入了东京警察学校学习,于右任和邵力子在东京创办了《共和报》,发刊词是由于右任执笔、陈?立意的,主要是两个观点:联省自治是革命的方向;青年应该利用清廷兴建新式陆军的机会到基层去,掌握军队,为革命做准备。

    在日本待了六天,陈?不得不乘船回国,因为陈云冉拍电报来催了。

    陈云冉之所以拍电报来催,是因为英国人的设计图已经交稿了,必须要陈?自己审核;还有按照陈?的要求招聘了一些懂外语的采购人才,可以启动国外采购计划了。

    陈?回到上海,首先把英国人的百货大楼设计图拿来看了,确实是忠实地执行了他的意图:整个大楼仿佛一头昂首而卧的雄狮,大楼主建筑为四层,在面向十字路口和黄浦江的方向上加了一层,是为狮子头;各层全部采用落地窗,摈弃了这时代上海流行的小窗模式;各层采用旋转式步梯相连;另有两部垂直电梯直达五层…除了几处小地方,基本不需要修改。

    改好设计图后,又对已经开始的各种人才的培训计划和教材进行了一些修改。

    公历4月11日,陈?带着十二个人的采购队伍坐上了去檀香山的轮船,然后再由檀香山转到旧金山,其中有一位则是美华洋行的威斯利,还有五位是从各洋行挖来的买办。

    但是船到檀香山的时候,也就是4月19日,传来消息说旧金山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还发生了大火。于是改订了去洛杉矶的船票。

    4月28日,终于抵达洛杉矶港。

    到了洛杉矶之后,陈?首先找到了当地的唐人街,在唐人街找了间旅社住下。

    此时的美国对于陈?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所以威斯利和美华洋行就成了他暂时必须借用的力量。

    29日,已经调整好了生物钟的陈?带着威斯利和另外三个聘来的买办一起去了美华洋行在洛杉矶的办事处――本来是由旧金山美华贸易公司本部来接待的,但是因为地震及大火才转到洛杉矶办事处。

    今天主要是确定将要采购的商品清单,和接下来的采购计划。对于美华公司来说,这是个大单――这家公司只是摩根财团下属的一家小贸易公司,因为J?P摩根和他的儿子小摩根这个时候对中国的兴趣都不大,他们的主要产业都是在钢铁、铁路行业。

    但是通过美华,总有一天可以和这位资本大鳄套上关系,这就是陈?选择美华作为合作伙伴的原因。

    五万美元的中介费和2%总值的回扣让美华公司的总经理杰克逊乐不可支,如果环球百货真的具有亲爱的陈说的那么大的销售能力的话,自己肯定可以在JP摩根商行有更大的进步;尤其是去年发生在全中国的排美风潮,让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和威廉?塔夫脱副总统都无可奈何,至今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仍然没有回到风波之前的水平,说不定自己可以凭借这一次的大订单与大老板建立联系呢。

    但是陈?也并不希望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摩根这一个篮子里。第三天,他就在洛杉矶设立了一个环球百货公司驻美办事处,并且在《洛杉矶时报》等各家大报上刊登了整版大幅贸易广告。

    这当然会引起杰克逊的不满,但是当陈?承诺之前的条件不变之后也只有无奈地接受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陈?就是在对全美各地的工厂和公司的考察、签订购销合约的旅行中度过了。

    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完全具有了世界工厂的气派了。在自华盛顿时代起就施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支持下,生产各种产品的工厂遍布全美:从大型的钢铁厂、造船厂到生产日用百货的食品厂、服装厂…从铁轨到牙刷,除了高档奢侈品,几乎没有美国不能够生产的产品――这也是陈?选择美国作为主要供货地的原因之一。

    两个月的考察旅行,也让陈?对这个时代美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从陈?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时候的美国与一百年后的中国是多么相似啊!一样是世界工厂,无论重工业、轻工业,还是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都在蓬勃发展中;一样是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获得价低物美的商品竞争力;一样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入国;铁路、金融、运输…都是少数大公司居于主导地位。

    ……

    在考察中,还有许多让陈?意外的事发生。比如他根据上海的情况推断这时候还没有电动扶梯,却没想到在奥蒂斯公司却看到了成品的电动扶梯――虽然比后世的简单,但是的确是可以稳定运行的扶梯,而奥蒂斯公司的信誉也得到了同行的一位买办的证实,该公司在上海安置的电梯运行非常良好。

    更让陈?欣喜的是该公司的最新空调技术,基本上和后世已经差别不大了。于是陈?一边签订购装合约,一边拍电报要求英国人修改设计,将电动扶梯和中央空调系统的因素添加进去。

    陈?的大采购也让美国的政治家们对他关注起来。在这些人看来,这位中国富豪的到来代表了中国商人们对美国和美国货的态度的转变,暗示了美国货可以在中国大展拳脚的可能。

    这让这些因为“排华法案”导致中国反对美货运动、从而被商人和工厂主轮番谴责的政客们仿佛看到了希望。于是陈?又成为了各地议员、地方官员们的座上客,不得不接受他们对自己的热情招待,并且发表各种唱红中美关系的论调,当然忘不了附和美国历来主张的“门户开放”政策,把这项政策说成是世界发展的方向和主流。

    而陈?的熟练的外交辞令、高调的友好表态也让美国各界对陈?的好感大增;原来只不过是希望找到打破坚冰的可能,现在发现这样的机会就在眼前,于是许多希望开拓清国市场的工厂主、资本家,以及嗅觉灵敏的媒体,都纷至沓来。对此,陈?也是来者不拒,以至于有许多商品,同时有好几家企业要来竞争订单。

    而陈?也就顺势将原来设定的卖方市场改为买方市场,宣称愿意为所有质优价廉的美国商品提供卖场,只要对方质量合格、愿意付出一定的场地租金,有多少签多少,反正现在美国已经开始流行“货到付款”的交易方式。

    除了工厂主,也有不少的资本家希望开拓清国的金融市场。对此,陈?也是热情接待,表示自己很愿意与正直、诚信的美国银行家合作,但是自己并没有得到大额贷款的授权,所以只是象征性地签署了一些中等额度的贷款以作为双方未来继续合作的良好开端。

    总之,在随行的环球百货公司雇员们的眼里,陈?就成了美国商界、政界的老朋友,这次出来采购不过是顺便的,主要就是来走亲访友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06新英雄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06新英雄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