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双阙 正文 杞姒

正文 杞姒

目录:双阙| 作者:海青拿天鹅| 类别:历史军事

    ))三年来,我只学会说父亲,母亲,水,吃等等简单的音节。记得我不满一岁时在大人引导下唤出“母亲”的时候,他们高兴极了,然后我又唤出了“父亲”,众人简直要把我捧上天,接着……两年过去了,我还在重复这几个词,周围看我的目光开始变得哀戚。

    原应很简单,我仍然听不懂这里的语言。

    虽然只有少数简单的词句听得出来,但也因竟是我这两年辛苦摸索的成果了。旁人好像知道我有障碍,总是小心的挑简单的和我说,就算这样,也还是十有**一头雾水。有时候听得我气急,对他们说起普通话,结果,他们投过来的目光更加哀戚……

    作为一名曾经在校大学生,我相信知识能让我重拾自信。

    于是在学会走路以后,我去父亲那里看书。看到案上如山的简牍,我傻了眼;父亲把我抱在膝上翻看的时候,我又傻了眼——象形文字。

    经历此次挫败后,我认命地走我的笨鸟之路。

    终于,在五岁的时候,我开始能听懂了。

    能听懂就好办,我的学习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未满七岁的时候,我已经拿着木牍认字了。

    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也是,从神童到弱智再到神童,这经历不是一般人能像想的。

    已经八岁了啊……我躺在床上,瞪着床顶的幔帐——

    无数次在梦里看到自己醒来,发现还是躺在宿舍的床上,一侧头就看到对面床小宁乱七八糟的睡姿,心里立刻踏实下来。不由舒心微笑,果然是个梦!笑着笑着,真的笑醒了,然后就看到这幔帐……

    这是周初的杞国。没错,就是“杞人忧天”的杞国。

    我的父亲姓姒,是禹的后裔,夏朝的遗民。

    商汤灭夏之后,将姒姓的夏王室遗族迁到杞,封杞国。几百年来,杞国或兴或败,风雨飘摇中,几度寒暑,又经天下大乱,诸侯兼并,到父亲时,已经灭国。三十年前,武王伐商后,定鼎九州分封天下,寻找禹的后人,在楼牟找到了父亲。将他封于杞地,再续国祚,待为上公,称东楼公。

    杞国虽小,父亲爵位却高,怪不得有九根冕旒。

    父亲叫我姮。那天给我起的名就是“姮”。

    母亲当初对我起这个名并不乐意。古来只有一个人跟我同名。

    有狐氏姮娥,有穷氏族长后羿的妻子,后世传诵的月宫仙女,她的婚姻却是一场悲剧。后羿移情别恋,姮娥怀着怨忿与寒浞联合,杀死了后羿。

    此事让人们长久以来唏嘘不已。

    母亲却对她不以为然。在她看来,整件事姮娥更像是一颗争权夺利的棋子,后来更是被寒浞烝娶,作为进一步渗透朝政的手段再加利用。说到底,姮娥什么也没得到。

    我对母亲的想法不以为然。姮娥对自己的爱人如此决绝,该是用情太深的缘故。哀莫大于心死,在她决定的时候,恐怕就已经无所牵挂了……正如前世的一句名言,女人是爱情动物。

    当然,母亲并不知道我的想法。她有她想问题的立场。

    母亲是卫人,与周天子同宗。父亲封国后没几年,正夫人就薨了。杞卫相邻,卫乃姬姓大国,父亲向卫国求取卫姬为杞夫人,于是,母亲嫁了过来。父亲这一脉人丁单薄,为广开嗣源多置内宠,本有侧夫人和妾侍九人,加上母亲随嫁的一位媵妾以及后来陆续进的几位,杞宫虽小,母亲却过得一点不轻松。在我之前她先后生了一女晏一子觪,加我共三个,其他妾侍生十一人,共八子七女。我苦笑,老头子还真的是广开嗣源,他心里必定得意非凡了。

    杞国弱小,经常要仰仗其他大国的庇护,卫国便是不可得罪的。母亲的地位十几年来不曾动摇,我觉得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个。母亲怀我的时候已经三十多了,就算在二十一世纪也是高龄产妇,上上下下都高度紧张。母亲则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没想到这个年纪还能得孕,忧的是不知道能不能顺利生下来。

    父亲特地去宗庙问卜,一看卜骨,居然是前所未有的大吉之象,不由为之大振,而为我举行的名子礼也比其他的女儿要隆重。

    我想起史书上大人物们出生时的风光,问母亲我出生的时候有没有天降异象梦什么入怀或者异香盈室之类的,她想想,说无,只觉生我特别疼,像要死掉一样。我晒笑,那个时候我的确很用力,母亲至今身体不是很好,就是我折腾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双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双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