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侠客远离 四章 侠盗 3

四章 侠盗 3

目录:侠客远离| 作者:梁祎| 类别:玄幻奇幻

    当年努尔哈赤领八旗营兵、由山海关南下、入主中原,经后代皇太极、多尔衮南征北战,改换朝纲,终于至顺治一代、做了皇帝。但天下甫定,并不太平,为稳定统治,对满汉的区分限定极为严格。可满人较汉人毕竟为少,掌鼎者只得对汉人用防兼之,还让汉人之间互为掣肘,相互监管。

    一时汉人间相互告发之风大盛,为了自己的眼前富贵背信弃义之徒如过江之鲫,丧心病狂者也不乏其人。各种监管中,对汉人学识之士的思想言论钳制尤为苛刻,历代下来,文字狱盛行。其中的冤狱、惨案更是多如牛毛,祸连极广。

    嘉庆年间,在两广一带有一鸿儒,四处讲学,不取分文。真的是有教无类,弟子众多,且受惠者大都是原未开蒙之人。此人满腹经纶却不肯为官,看他的教化民众行为即知其志向不在荣华。他曾有段论述:“清为清、浊为浊,河分泾渭,人亦无错。宁涂地肝脑,勿似清实浊。”本是他讲给弟子听的话,教人向善,为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却被人冠上反清的罪名,呈报至了朝廷。

    他身处两广,远离朝堂,又不曾做官,与人没有恩怨过往。偏有一个不成器的读书人,知自己才智平庸,眼见已到不惑之年却未有建树,为了光耀门楣,不惜捏造这位两广鸿儒的反清行为,曲解他的言谈,编制他的大罪,告知于朝廷风闻官。

    这位鸿儒影响颇广,算得上一条“大鱼”,确实给这个不成器的举报者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让他有了官位,有了厚俸。可这举报也致鸿儒一家无端获罪,且重为死刑,只待秋后处决。受他教化的众多弟子也受到株连,难免责罚,稍有申诉者,酷刑加身,投入大牢,获释无期。

    在广西岑溪附近的一座小镇上,有一个铁匠铺,门脸不大,前店打铁,后院住人。铁匠生的高大端正,脸部轮廓棱角分明,加上长期在炉火边熏烤、劳作,一身肤色呈暗红,肌肉健硕。这本没什么,充其量算是一个长得帅的健壮铁匠。

    但他的手艺可就不一般了,日常用的门拴,马掌,刀具等铁器若由他铸制,莫不精良、耐用。可他有一个怪脾气,一次只打一件铁器,也不接受预定,更没排队一说。一件制品完成后,谁正好来约活儿,就给谁做,赶上谁是谁。若找来的时候他正好有东西在打制,那对不起,这活儿他不接。要命的是一般找来时,他都有活儿在打。

    本来一座镇子有一家铁匠铺就足够了,凭他的本事,任何活计都完全可以揽下来。在别人看来,那样会使日子过得富裕、舒坦。可因为他的怪脾气,生意接的并不多,才使得镇上又开设了另一家铁匠铺,比他的可红火多了。镇上人想不通他的怪脾气,更想不通他怎么能娶到那么一个温柔、漂亮,贤惠、淑贞……的老婆,实在令人眼红。

    镇上人想不到的也有一件事,凭怪铁匠的手艺,打铁完全是浪费,顶多算是在闲暇之余的一项消遣而已,更不指着这个养家。因为当时的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不在少数,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财产会和这个怪铁匠共有,不论他们是否愿意,是否知道这个秘密。这个怪铁匠就是妙手一派的嫡系传人——黄巍。

    两年前的一日,大雨倾盆,小镇街上空荡荡的,只见密集雨线不见行人。黄巍与夫人在铁匠铺里煮了一壶水,泡上两杯茶,任凭熔炉中炭火顾自燃烧,坐在凳子上品茶,闲话,观雨落。

    只听见一匹马儿,蹄声嘚嘚,由镇外而来。马走得倒也不快,甚至能数清每下马蹄的落地声。

    “踏、踏、踏、空—— 踏、踏、踏、空——”

    黄巍心念:“应是匹走失的空马,听其蹄声,其中一下与另外三蹄落地不同,或许是一条腿受伤了。”刚想到这里,马蹄声走近铁匠铺,并在外面停了下来。黄巍心中好奇,正想出门查看究竟,却见一个偏瘦的身影,穿了油布衣,头带斗笠,混着一身雨水、闯进门来。

    黄巍暗自奇怪:“原来马上有人,那这位马上乘客的体重可真让人意外。有什么事情让他冒着如此大雨赶路,还骑了匹伤马?”起身问来人:“请问你这是?”

    进来的偏瘦身影摘下斗笠,落出一张中年的清峻面孔:“你好,师傅,我这匹马的马蹄铁跑丢了,劳驾给钉个马掌成吗?”

    黄巍:“本店有个规矩,不同时做两个活。镇里还有一家铁匠铺,要不你去那里看看?”

    来人:“不好意思,在下路过这里,不知道贵店有这个规矩,我去别家再看看吧。”

    黄巍本不愿、被来者打扰到自己与夫人的温馨时光,想速速赶他离去,可看他说话斯文有礼,身材弱不禁风,想不明白他为何偏在这大雨中赶路。疑问道:“先生何不找家客店,等了雨停。钉马掌有专门的师傅,可比我这打铁的高明多了。”

    瘦中年:“我要在后天之前赶到柳州,来不及再耽误了,那里有几十位在等着我呢。”

    黄巍重新打量了一下面前的中年人,觉得他不像什么拉帮结派的人物,不过还是小心问道:“想必是有大事等着先生过去主持吧?”

    瘦中年谦逊一笑:“敝姓李,四处游历讲学的书生,有什么大事啊。不过和这些人约好了日子和地点,要给他们略述一下自己的些许浅见。他们也有人是从别处赶去柳州的,我不能失信于他们。”

    黄巍看他一文弱书生,却不惧风雨,重信笃行,心中暗赞,当下启动风箱:“先生莫急,我上个活今早上刚做完,这里也恰好有块打到一半的马蹄铁,不是正好接你的活儿吗?”呼呼地火苗中为他炼制起马蹄铁来。同时让他除去外面的油布雨衣,靠近炉火取暖,还让夫人也为他冲杯热茶暖身。

    李书生垂首接过黄巍夫人端来的茶水,道:“多谢夫人。”面容恭谦,目不斜视。这让一旁的黄巍都看在眼里,心中也更添好感。他深知自己夫人容貌上佳,来他店中委托活计的人若见了都不免多瞄两眼,且神情猥琐,这也是他不愿多接生意、常与人打交道的原因之一。贼眉鼠眼地去惦记黄巍夫人的人,绝没占到什么便宜,黄巍会让他在不久后丢失一件很重要的心爱,或直接意外摔伤、挂彩了。

    黄巍没让李书生久等,迅速地完成了马蹄铁的炼制,又把马掌钉好,送他在雨中离去。李书生感谢黄巍出手救急,又见他手艺高超,从行李中拿出纸砚,写下一副谢巧匠的书法相赠。事后黄巍得知,这个李书生就是两广一带有名的那位鸿儒,为民讲学,分文不取。

    虽然事情过去了两年,二人也再未相遇,当李姓鸿儒被满门定罪的消息传来,黄巍还是关了一个多月的铁匠铺。对外称感染了重症,卧病在床,若有探望者前来,皆被夫人以疾症传染为由谢绝了。黄巍心中尊敬李先生的为人,打听清楚此案乃是受人陷害,因言获罪后,决定为他做点什么。黄巍先是快马不停赶到了凌云,掌握了一些消息后、在当地的一家茶庄附近住了下来。

    凌云本是广西境内普通一座县城,因附近山中产有一种白毫茶叶而声名鹊起,闻达于朝廷。凌云白毫中的极品,一芽一叶,生的很少;且都长在很高的茶树之上,采摘困难;即使长成,若错过了最佳的采摘时间又被浪费掉了,所以产量极少。每年从这些收获的极品中再挑选出最鲜嫩的三十两,为茶王,是要进贡给朝廷的。

    每年到了凌云白毫的采摘期,朝廷都会派大内太监来,直到极品茶王选好为止,再由其一路护送至朝廷。最近十年来,都是由本地一家名为含香的茶庄操办此事,征收太监来了也住在这里。

    眼下正是茶树的收获期,黄巍也就选了这家含香茶庄作为入手点。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救鸿儒一家性命,不遗后患,最好还是靠皇命来赦免;而此处就有皇帝家的奴才,是很好的查访信息的机会。在这里住下后,每到了晚间,黄巍都换做一身夜行装扮;翻进茶庄,仔细查探,伺机而动。这是第四日夜里——

    已经接近凌晨了,人们早都睡下,庄内静悄悄的。昨日听庄丁说正在选茶王,选出后太监就要护茶上京了,今晚若再无收获,黄巍恐怕就要用强了。一个黑影不负所望,偷偷摸摸地来到了庄主的门外,有节奏地敲了三下门后,庄主开门,却不是征收太监是谁?

    黄巍一猫身,当即悄没声儿地跃上了屋顶,掀开瓦片,露出一个二指宽的缝隙、查看房内举动。只见庄主把太监让进房门后,伸头看了看门外,关上门又伏在后面听了一会,才与太监一起步入内室。看到他们鬼鬼祟祟的模样,黄巍就知道没什么好事情,本想通过庄主查太监,再通过太监查皇上,这下把第一步给省了,心中兴奋,静待好戏开场。(就差买包瓜子,搬张凳子了。)

    只见庄主和太监到了内室后,对望一眼,露出诡笑。庄主打开了墙边上锁的一只木箱,从中掏出一个锦盒。锦盒上贴了一个封条,上盖有皇帝玉玺。看来这里装的就是选好的茶王了,那既然白天已经选好,征茶太监怎么没有即刻动身,护送茶王上京呢?原来这三十两凌云白毫,要比三十两黄金、三百两黄金都值钱,那是钱所买不到的贡品。

    每年庄主把这三十两茶王分成三份,一份自己留下,一份送于征茶太监,一份上贡朝廷。征收的量为三十两,这一分就不够数了,庄主就用二十两品质略次于茶王的极品白毫和那份上贡的茶王混在一起,凑足数量。

    因选茶王时是在大家面前共同评出,除了他一家茶庄外,还有别的行家在,不敢造次。征茶太监把选出的茶王当众装在锦盒内,贴上玉玺封印,以示无私,而这个封条只有皇帝才能拆开。太监以白天选茶、精力耗尽为由,让庄主保管茶王至第二天,太监领着监收众人休息一晚,补足精力,第二天早起护茶上京。这一切看起来都无懈可击,名正言顺。

    庄主肆无忌惮地撕掉了锦盒上的封条,取出里面的茶王,一分为三;取走两份后,又混进来二十两劣品,然后重新装入锦盒。这时征茶太监从怀内掏出了一张盖了玉玺的封条,又一次封箱。皇上给的封条决不会多,那白天的肯定就是假的了,为何这小小的征茶太监如此大胆,居然敢假造御封之物?

    当众评茶、封箱,都是掩人耳目,让大家无话可说;而说是晚上把茶王存在庄主这里,太监领人休息,好补足精力护茶上路,却是为了掉包了。太监克扣下的茶王并不是为了自己喝,他不会为了口舌之欲而冒杀身之险,私藏下的茶王会送给大太监和亲王,这些人能保他地位,也敢喝这些茶。

    至于庄主留下的十两茶王则是送给当地的父母官一部分,卖掉一部分。想和皇帝喝同一品茶的人有的是,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那点茶王之外的东西沽价惊人。正是这样操作,含香茶庄负责了凌云白毫的茶王进贡之事十年之久未改换,非但没有伤财败落,反而愈加昌盛,而征茶太监也是同一人做了十年。

    黄巍看到这里,知道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下了,才不管他怎样欺上瞒下,有谁撑腰,是个什么状况呢,一个纵跃倒扣房檐,推开窗户、翻身就进来了,根本不用跟谁客气。未等庄主和太监反应过来,重新封装好的锦盒与另两份纯粹的茶王已到了黄巍手上。庄主与太监的嘴巴同时张开,可叫声尚未发出,黄巍向他们亮了一下手中的纸张——被庄主撕掉的假封条,两人神奇地把口中的音量给关到了嗓子里,进而咽下。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三人都是暗中行事的个中高手,从黄巍进屋,到制服太监二人,过程极短,且都未弄出动静来。

    黄巍伸手一指凳子,庄主二人乖乖坐下,这就进入谈判状态了,真是高效。

    黄巍微笑着摇了摇手中的锦盒:“聪明人就是聪明人,我既然能大大方方地取到手中,站在这里,就不怕你们叫人来。恰恰相反,我倒怕你们不敢叫人来呢。”说着又动了动手中的假封条。

    太监已经汗如雨下了,庄主强作镇定,还拿起桌上茶壶、给三人分别斟了一杯茶。

    黄巍也就大咧咧地坐了下来,放下手中取得的东西,拿过一杯茶水悠然抿了一口:

    “啊,好茶。”

    虽然黄巍把刚才夺到手的东西又全都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可太监和庄主都完全没有起要抢回来的念头,反而愈加心中发凉:“对方刚才取得了全部茶王后完全可以逃走,等反应过来召集庄丁追捕,黄花菜都凉了。可他非但没走,偏偏连那张假封条都捡到了手中。再说了,自己敢召集庄丁吗?眼下摆出的这个架势,是吃定我们了,不过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

    黄巍沉下脸色,开始了正题:“庄主,你也太不小心了,撕下的封条当即就该烧了,怎么这么不小心、落到了我的手中呢?”拍了下桌上的封条。

    庄主也就赔笑应是。

    黄巍又看了太监一眼:“这位公公,皇上让你护茶来的,可不是让你换茶来的。”

    太监不断擦汗。

    黄巍接道:“可连这换的茶,你护好了吗?”拍了拍桌上手边的锦盒。

    随着拍打,刚贴上去的封条有点晃动,吓得太监张开两手去扶,但又不敢太靠近,就像老鹰捉小鸡的姿势,僵在那里,口中连连:“好汉小心,好汉小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侠客远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侠客远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