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抗战红警之同人 正文 第九章:电波指引卢沟血,血战铸就中华魂

正文 第九章:电波指引卢沟血,血战铸就中华魂

目录:抗战红警之同人| 作者:曹翰| 类别:玄幻奇幻

    1937年7月7日,拂晓前,距离山东长山千里之外,北平西南十五公里,宛平城下,永定河上,卢沟桥旁。

    29军37师110旅219团3营11连排长申仲明正带着他的排,在这露水深重的夏日清晨,巡逻在被西方人称为“马可波罗桥”的卢沟桥上。

    申仲明抖了抖身上沾满的露水,夏夜的凉意直透过破旧的军服渗入肌肤,他望着北面苍苍茫茫的大地,仍旧沉浸在厚重的夜色中,远处的山河蒙蒙憧憧,不知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那重重夜幕中究竟隐藏了什么。

    申仲明排就在这重重夜幕下,踏着整齐的步伐,巡逻在卢沟桥上。只听得齐步声踏踏做响,为之伴奏的,只有夏虫的秋秋鸣叫,就这样一支不起眼的小队伍,一如往常地排着整齐的队列,在这沉沉夜色中,坚定地行进在卢沟桥上。

    “排长?”一个小战士忍不住压抑的气氛,悄俏问排长。

    “嗯?”

    “听说小日本已经占住了北、东、南三面,把北平城包起来了?”小战士鼓起勇气问道。

    “嗯!”

    “那北平城守的住吗?”小战士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申仲明停下了脚步:“立定!”

    全排战士立刻收住了步伐:“一二!”

    申仲明深深的看了战士们一眼,指着卢沟桥上的两侧石雕护栏问:“那是什么?”

    “石狮子。”战士们参差不齐地答道。

    “这些石狮子好看吗?”

    “好看”,“威武”,“就像真的一样”战士们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大家每日在这卢沟桥上巡逻往来,看熟了这里的每一个石狮子。

    “大家知道这些狮子站在这里有多久了吗?”

    “看这风蚀的,该有几百年了吧?”“听老人说,大清入关那会儿就有了。”“没准还更久……”战士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申仲明走到护栏边,指着一排石狮子说:“这些石狮子模样新,雕工细腻流畅,花式甚多,是清朝的,有两三百年了。”

    他又走到另一侧,摸着几个石狮子道:“这几个石狮子雕工大方稳重,不饰花俏,岁月的痕迹更重,是明朝留下的,有四五百年了。”

    申仲明仔细看了看,指着一个石狮子:“这个狮子造型古朴浑厚,雍容大气,又带有西域风格,是元代的,有六百多年了。”

    最后,他走到一个石狮子跟前,摩挲着被岁月斑驳的古迹,对战士们说:“这个狮子的岁数恐怕是这座桥上最老的了,它事金代的遗物,有七百多年了。”

    战士们发出一声声惊叹,他们大多没什么文化,识字的都很少,但能听得懂三四百年和六七百年的不同。

    申仲明举起手臂,环指桥上的狮子:“看看这些狮子,这些狮子伫立在这里几百年了,风霜雨雪,烽火战乱,它们什么没有见过,金没了,元没了,明没了,清没了,一个个王朝都覆灭了,而这些狮子还站在这里,看着你,看着我,看着所有的人!”

    战士们听着排长的话,身旁石狮子静静伫立,耳旁的风声呼啸而过。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古典苍茫的气息向自己笼罩而来,让人感到沉重,感到震撼,还有一种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激动。大家仿佛摸着了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但又说不清,道不明。

    申仲明指着北方,迎着那苍茫深邃的夜色:“兄弟们,看,那是北平!多少皇帝都没了,多少朝廷都没了,多少王侯将相都没了――而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仍旧是咱中国人的!”

    申仲明呼地转过身来,嘶哑着嗓子对着战士们吼道:“几百年了,这些石狮子守护这片土地几百年了,它们都通了人性了,有了灵气了。现在,日本鬼子,想要把我们世代生活的这片土地,把我们的父老乡亲,把这些伫立在这里已经几百年的狮子都抢去――你们答应吗?!!!”

    战士们好像感觉自己胸膛中有什么东西在烧一般,全体战士齐声吼道:“不答应!!!”

    申仲明红着眼睛,斩钉截铁地对战士们说:“咱们都是热血男儿。日本人想把咱们的父老乡亲全变成亡国奴。咱们不能站出来打鬼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能不能守得住,不是咱们该想的事!日本鬼子欺负到头上来了,守得住也得守,守不住,咱们就都死在阵地上吧!”

    “死!死!!死!!!死!!!!死!!!!!”申仲明排的战士们流泪高呼,声震四野,在这黎明前最后的时刻,战士们一声声怒吼,撕开了沉沉夜幕,清晨第一道阳光洒在平津原野上。――这样一支死亡都不畏惧,不,甚至是渴求死亡,盼望与敌偕亡的军队,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们的呢?

    ――――――――――――

    在历史上,申仲明排忠诚履行了他们的诺言,七七事变爆发后,申仲明排奉命驻守宛平城外铁路桥东,面对数百名日军的进攻,战士们毫无惧色,奋起杀敌,最终抡起大刀与日寇肉搏,全部战死桥头。

    ……

    就当新一天的太阳缓缓升起,第一缕曙光照进29军司令部的时候,值班的电报员忽然监听到了一条奇怪的电波,他越听越奇,越听越露出震撼的神色,立刻拿起笔,刷刷记下……

    第29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西北军新一代军阀宋哲元,又是一夜无眠。

    现在平津的局势已可以说是危如累卵,自从1936年日军以卑鄙手段强占丰台后,北平的北、东、南三面都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便是日军已强占的丰台。在此形势下,日军更加咄咄逼人,意图逼迫中队撤走,不战而得北平。从6月起,日军从丰台到卢沟桥一线,不断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空气中的火药味浓烈地几乎都可以点着了!

    但宋哲元仍在犹豫不决。

    副军长佟麟阁苦劝道:“军座!快下决心吧!是打还是撤,就等您一句话了!”

    宋哲元夹着烟,缓缓摇头:“不能撤啊,日寇当前,我29军要是撤了,必遭千夫所指,万民唾骂。这天下还有我等的容身之处吗?况且,平津之地,就是我们西北军立足之所,要是撤了,我们西北军辛辛苦苦搞起来的晋察局面就完了!我们能撤到哪里去?一撤出平津,我们西北军就是无根飘萍,只有任蒋光头宰割了!”

    “那就打吧!”副军长佟麟阁举拳重重捶在桌案上。

    宋哲元长叹一口气:“不能打啊!日军三面包围北平,日伪近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北平只有卢沟桥、长辛店一线可以通往南下,一打起来,就是瓮中捉鳖,必败无疑!更何况,现在打起来,对有利,遂了他们借抗日扩大势力的野心;对国民党也有利,可以借抗日消灭我们这些杂牌;就是对我们西北军不利啊!”

    佟麟阁气闷道:“打又不能打,走又不能走,这难道要等死吗?!!”

    宋哲元摇头道:“捷三啊(佟麟阁字捷三),你打战是有血性的,但到了我们这个位子上,要考虑的就多了,西北军几万老兄弟的前程性命,都握在我们手里啊!”

    宋哲元缓了一口气,继续道:“你说,打又不能打,走又不能走,这难道要等死吗?你说得不对,但也不完全错。我们就是要维持这个局面,最好一直持续下去。有日本人的威胁,老蒋不敢把我们怎么样;有全国的支持关注,日本人也未必敢动手,我们也要尽量隐忍,不要刺激日本人,对于争端,不屈服,也不扩大,抓紧时间,招兵买马,扩充队伍,这才是上策啊!”

    佟麟阁急道:“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日本人就要动手了,再不准备,就来不及了!日本人的刀子都抵到我们胸口了,军座还想这些……”

    宋哲元打断他的话,怫然不悦道:“捷三,你是纯正的军人,这是政治,你就不懂了,你也不要再过问了,回去休息吧。”

    佟麟阁仍然不愿离开,苦苦谏言:“军座!我知道您是想保住平津,给我们西北军的兄弟们争一块地盘――但平津不是山西,我们也不是阎老西,几个鸡蛋上跳舞是要把鸡蛋踩碎的!山西表里山河,易守难攻,河北一望千里,无险可守,如果我们不早些准备,日军大举杀来,西北军的老兄弟们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啊!”

    宋哲元怒道:“你!……”

    29军两大主官,西北军的两大元老,普普通通的私下讨论,竟然几乎到了反目的地步。正在这时,门外敲门声响起:

    “报告军座!紧急电文!”

    宋哲元收拾情绪,回复了雍容肃穆的神态,他摆摆手,示意佟麟阁坐下,这才喊道:

    “进来!”

    电报员快步走进休息室,一脸地震惊和激动,双手递上一份电报译稿。

    宋哲元接过一看,立时从座椅上弹了起来。

    “什么?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目标直指平津,日本政府已经秘密同意了?谎言,一派谎言!”宋哲元神色大变,抖动着手中的电文。

    佟麟阁走近,借着宋哲元手上的电文一看,下面的内容更加令人震惊:

    ……

    “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部署。”

    “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以掩护日军的部队展开和行动。”

    “晚22时40分,日军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失踪”(此士兵名为志村菊次郎),日方立即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由此开始挑衅。”

    “晚24时左右,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两次致电冀察当局。松井称:日军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并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试图闯入宛平城,控制北平南下通道。”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已经全面部署完毕,日军发动炮击,轰击宛平城,平津抗战由此打响。”

    ……

    这份电报详尽至极,与其说是一份日军阴谋计划的抄本,不如说是一份已经结束的战斗记录。拿着这份怪异至极的电文,宋哲元的手不住颤抖。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虽然他有这样那样的政治诉求,难免干扰他的军事判断,但正是因为久历政治,才知道这份电文的威力所在。如果日军真的按照这份电文上的方案去做,以种种理由进行交涉,为其军事行动做掩护。而按照自己一贯的对29军的隐忍克制要求,恐怕真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如果日军再以停战谈判为幌子,暗中调集兵力,那……

    宋哲元不敢想下去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弱点,但又无法改正。这就是军阀派系的气量限制,他不敢让蒋军北上,这无异于前门逐狼,后门进虎;但他也不敢主动摆明了车马和日本人对干,甚至连相关的舆论都不愿发出――这种形势下这无异于刺激日本人,自取灭亡。

    宋哲元眼中寒芒大盛,煞气四溢地看着电报员:“还有谁见过这份电报?”

    “没有了,卑职值夜,刚才接到一条奇怪的电波,就立刻记下了这份电文,没别人看到,也没有人知道。”

    宋哲元松了一口气,忽然他又想到什么:“那这电文的来源?”

    “卑职也查不出来,这份电文传来时,是经过特殊加密的,在电文中给出了解码符号,卑职才能译出来。发这份电文的人很厉害,他是在太阳初升时发的电文,这时候无线电会受到很大干扰,但我听得很清晰,一个字都不漏。电文结尾,发电人还说,会在太阳下山时再发一段详细的日军战斗计划,届时加密方式和解码符号还会变更,而且太阳落山时无线电也会受到很大干扰,以防止日军监听。”

    宋哲元沉吟道:“会不会是日本人或者是老蒋的诡计?”

    佟麟阁激动万分:“无论真假,有备无患!军座,我们还是准备一下吧。”

    宋哲元点头道:“可以准备,但要隐秘,看事态发展再做定夺吧。还是要小心,万一是个陷阱,无论是日本人下的还是老蒋下的,这番代价都不小啊,所谋就更大――直接把情报送到我们司令部来了!”

    佟麟阁正想说,日本人所谋不外乎平津了,也没有必要花这么大工夫设这个圈套。但既然军座让步同意准备了,他也就不再说什么,立刻敬礼转身,神采飞扬地去布置防务了。还没走出几步,忽然又听到军座喊道:“等一下!”

    转头一看,宋哲元脸色凝重的说道:“注意保密!”

    佟麟阁点头:“我省的!”

    宋哲元又对电报员交代:“从现在起,你就跟在我身边,寸步不能离,把收发报机也搬过来,随时监听!”

    “是!”

    ……

    1937年7月7日晚22时40分,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团长吉星文和第3营营长金振中并肩站在宛平城头,手中捏着怀表,望着日军演习的方向。在他们身边,是席地而坐,全服武装,严阵以待的全团士兵。

    忽然日军演习方向传来一声枪声,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都是掩饰不住的震惊:“来了!”

    ……

    望着日军迅速集合点兵,接着就浩浩荡荡,打起火把朝这边涌来,全团战士都眼中冒着火,但都强抑制住杀气,等待最后的命令。

    日军开到宛平城下,一个少佐模样的日本军官走出来,大声要求宛平守军打开城门,让日军搜查,理由是日军走失了一名士兵,他们怀疑走失士兵进入了宛平城。

    219团团长吉星文站在城墙上大声问道:“你们说,有士兵走失了,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事,你们深夜入城,恐怕会引起地方不安,而且我军战士正在熟睡,枪声绝非我军发出――如有需要,我们可以代为寻找你们走失的日军士兵,只是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听了这话,全团战士都藏身在城墙垛脚下,竖起耳朵,仔细听。

    那个日军少佐用熟练的中国话回答:“我们走失的士兵是志村菊次郎!”

    听到这个名字,战士们的表情都是说不出的奇怪,甚至有人使劲捂住嘴巴在那嗤嗤强忍笑意――在半小时前,团长已经向全体士兵揭露了日本鬼子的阴谋,并着重提到这个“志村菊次郎”的名字。这会儿大家看到鬼子的阴谋败露而不自知,心里那个开心啊,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下定决心,这一战,一定要把那个什么“志村菊次郎”活捉过来,让全天下人都看看,小鬼子们的恶毒计谋是怎么破产的!

    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听到这个名字,两人的视线又撞在一起,既有震惊,更多的是惊喜:“神了!”

    ……

    37师110旅旅长何基沣带领着他麾下220团,潜伏在铁路桥和回龙庙外的青纱帐中。29军以大刀著称,人人身背大刀,刀环上红布飘飘――但这时,所有大刀的红布都被摘掉,大刀也被严密的包裹起来,不露出一点寒光。五百人的敢死队身缠手榴弹,腰佩盒子枪,背负大刀,匍匐在最前面,忍受着蚊虫的叮咬,静静的潜伏在高高的青纱帐中。年仅19岁的战士陈永德,伏在旅长何基沣的身边,饶有兴致的望着远处宛平城下,110旅的另一部219团正在和日军泡蘑菇。

    ……

    宛平城外铁路桥东,卢沟桥北,29军37师110旅219团3营11连严阵以待。申仲明带着他的排依然顶在最前面,但已经修筑了坚固的工事,人人枪上膛,手榴弹揭盖,加配的二十挺机枪牢牢封锁了路面桥面通道和永定河河面,大家都在静静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

    7月8日晨5时左右,宛平城方向传来日式九二步兵炮的炮击声,几乎同一时间,宛平城外铁路桥东也传来密集的三八大盖枪击声。

    “轰!!!~~~”

    “哒,哒,哒,~~~”

    听着这仿佛宿命中的枪声、炮声响起,所有士兵脑海中都蹦出一个词来:“到了!”

    219团团长吉星文从城墙后腾身立起,指挥着士兵们奋勇还击:“杀鬼子啊!!!~~~”

    110旅旅长何基沣从青纱帐中一跃而起,带领着兄弟们勇猛冲锋:“杀鬼子啊!!!~~~”

    11连申仲明排的战士们伏在坚固的工事后,看着一边疯狂叫嚣一边开枪冲击桥头阵地的鬼子,同声大喊:“杀鬼子啊!!!~~~”

    在这一刻,平津大地上忽然涌起无数喊杀声,29军的勇士们以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揭开了伟大抗日战争的序幕:

    “杀鬼子啊!!!~~~”

    ――――――――――――――――――――――――――――――――――――

    我靠!我还真有6K党的天赋,这一章很很加快了进度,限制了字数,还是达到近六千,不多说了,又熬夜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战红警之同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战红警之同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