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谁为峰 正文 第三十章 鏖战疆场 第四节

正文 第三十章 鏖战疆场 第四节

目录:谁为峰| 作者:不争而胜| 类别:历史军事

    俞世奇慌忙央求道:“大当家万万不可。夫人用心良苦,可全都是为了您啊!似这等忠良贤惠的妻子上哪里去找?大当家切勿因一时之愤,而毁了终生幸福啊!”李之等也跟着求起情来。

    乐隐娘见王怀志要赶自己走,这比杀了她还痛苦,当场就哭昏了过去。江心月急道:“王大哥,你这哪里是要赶乐姐姐走,分明是要她的性命嘛!”花弄影跟着央求道:“王大哥,不管怎么说,乐姐姐也都是为了你。若她不爱你,又岂会如此在意。”

    王怀志也是出于一时激愤,这口气方出,便觉得自己太过火了。他很想伸手去扶乐隐娘,却始终不肯放下脸面,于是挥挥手道:“送她回山寨吧!”奚若临一边搀扶着乐隐娘,一边愤懑道:“你是个大丈夫,却不是个好丈夫。亏得乐姐姐还痴心一片,如此为你劳心劳力,实在是太不值得了。”奚若临一挥手,立刻上来两名女兵,扶着昏厥的乐隐娘随其离谷而去。

    经过这么一闹腾,虽然并未处罚任何人,但也着实让不少豪杰收了性子。王怀志调整了一番心情,随即登上竹楼,高声道:“众位英雄,如今皇上危难,关乎国家存亡。咱们身为大宋男儿,岂能坐视不理?想我泱泱中华,自古大国,却屡遭蛮夷欺凌,始终未得太平。王某此番兴举义旗,不仅仅是为了勤王救驾,而是抱着不破鞑虏,誓不为人的信念。还望大伙鼎力相助,共谋大业。”

    “不破鞑虏,誓不为人……”王怀志带头振臂一呼,顿时群情激扬,喊声如雷。真可谓万丈豪情冲天起,同仇敌忾保家国。

    见誓师有了效果,王怀志两手虚压,示意众人稍息,跟着意气风发道:“不久前刚刚得报,契丹大将耶律休哥袭击汴京不成后,又回兵偷袭了我军粮仓,共劫走了二十万担粮草。现如今皇上和十万禁军深陷重围,危在旦夕。大家唯有怀揣必胜之决心,方能驱除鞑虏,夺回燕云十六州。今夜大家只管喝酒吃肉,待养足了气力,明日亥时兵发沁州。来,王某先干为敬。”

    早有人分配好了酒肉,人手一份,纷纷举杯同饮。好些人饮罢,又接着各自找人喝酒吃肉去了。朱睿来到王怀志身边,感慨道:“想不到这些平日里你争我斗的江湖人,也会同心协力共赴国难。”

    王怀志淡淡道:“这大概就是咱们汉人的本性吧!只有当大难临头时,才会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平素里就算是一家人,也常常闹得不可开交。”朱睿感同身受道:“贤弟说得不错。来,咱兄弟也好久没喝个痛快了,这肚子里竟是些酒虫作祟。”两人相视一笑,当即举杯共饮。

    江心月听说王怀志刀法今非昔比,当即建议其在众英雄面前表现一番,也好借机服众。王怀志采纳了江心月的建议,于是借着酒兴大展雄风。众英雄从未见过如此霸道凌厉的刀法,纷纷赞其不愧有“霸王刀”的称号,自是人人慑服。

    酒足饭饱后,王怀志令李之负责监管粮草器械,跟着又找来朱睿、罗什、常笑天、邹言、俞世奇、蒋誉、孟飞、曾?、关山俊夫妇等一干主要人物,连夜研究行军方案,直到三更天方才分头睡去。

    次日亥时,只见王怀志身穿特制的灿银铠甲,头戴朱雀神风盔,背负铁胆弓,手提“七星斩月刀”,脚跨“踏雪”宝马,带头驰出了葫芦谷。罗什、朱睿等人紧随其后,率领着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山间。队伍中飞扬着三面大旗,一书:驱逐鞑虏;一书:保家为国;中间那面单独绣着个“义”字。

    王怀志领兵来到太岁山下,却见乐隐娘和骆霜华带着一干女眷,早在路旁相候了。乐隐娘身前放着张矮几,几上横着架古琴。她就那么红着双眼睛,默默地坐着抹泪。骆霜华身边也有张桌子,不过桌上放着的却是数只大碗,以及几坛开封的酒。王怀志不见江心月和花弄影的身影,于是问骆霜华道:“小月和影儿呢?”

    骆霜华朝奚若临的队伍瞥了一眼,随即道:“两个丫头贪玩,一早就没了人影,恐怕不能来送将军了。”王怀志下意识地往女兵队伍瞧去,只见有两个女兵藏头露尾,躲躲闪闪,心中顿时明白道:“寒月宫深处辽境,前辈实不易与契丹人作对。在下便将这山寨托付于前辈料理,不知前辈意下如何?”

    “既然将军如此吩咐,那老身自当照料好山寨,你就放心去吧!”常笑天见骆霜华答应留下来,心里不由踏实了许多,于是道:“华妹勿念,我不会让你久候的。”骆霜华含笑道:“我等着你们回来。”

    王怀志谢了骆霜华,转而对罗什道:“罗什大哥,这些女兵不让她们去想来是不行的了,就有劳你多多照顾吧!”罗什早已看出蹊跷,自然明白王怀志的意思,当下应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们的。”

    见诸事停当,王怀志这才一挥大手道:“出发。”他也不理会乐隐娘,便欲打马前行。乐隐娘早料到王怀志会如此做,于是端起一碗酒道:“将军且慢。”王怀志停下马步,淡淡道:“你还有何事?”

    乐隐娘眼中含泪,姗姗来到王怀志跟前道:“贱妾祝将军马到功成,还请满饮此碗。”王怀志用眼角余光一扫乐隐娘,发现妻子脸上淤青未退,不由心生愧疚,于是跳下马来,双手捧过酒碗一饮而尽,跟着摔于于地上,复又翻身上马道:“大丈夫为国捐躯,死亦无憾。你……好自为之。”

    看着丈夫打马而去,乐隐娘一阵悲痛,于是回到古琴前坐下,挥泪弹唱道:“功名富贵谁不爱?悠悠万世亘古概。烽烟起兮为何家?英雄白骨埋天涯。郎君此去血满腔,妾心惶惶泪成洋。归去来兮梦里游,唤我琴音诉衷肠……”琴音凄婉,歌声幽怨,闻者莫不动情。

    王怀志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田,于是奋力一夹马腹,迎着朝阳飞驰而去。奚若临本想安慰乐隐娘两句,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率领自己的部众随队远去。乐隐娘一面流泪,一面不停地弹唱着,直到尘烟远去。

    因为粮草不足维持十日,赵匡胤决定实施突围。但他几番率大将石守信、李处耘、崔彦进等突围,皆被辽汉联军堵了回来,还损失了不少辎重。宋军被困沁州多日,现在又断了粮草,士气顿时变得十分低落。

    望着伤兵满营,军容不整的队伍,赵匡胤无奈之下,惟有坚壁不战,等待援军的到来。可是他哪里知道,汴京至从遭到耶律休哥偷袭后,赵晋根本不敢再分兵前来救援。而各路州府的兵马忙于清剿匪患,一时之间也组织不起有效的力量,就算有小股军队前来驰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一但遭遇契丹骑兵便溃不成军。

    一筹莫展的赵匡胤站在城楼上,?望着四周黑压压的敌军,喟然一叹道:“唉!朕悔不听众卿家之言,想趁契丹人疲惫之际,一举拿下太原,再顺势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到头来却是作茧自缚,身陷困境。”

    石守信见有队契丹骑兵飞驰而来,忙抱拳道:“还请皇上回避。此处高悬无掩,而契丹人又精于骑射,皇上万乘之躯倘若有个闪失,我大宋危矣。老臣蒙皇上不弃,重新启用为将,自当代皇上监视敌军动向,盼候援军到来。”

    赵匡胤望着涌来的敌军,暗忖道:“值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朕若稍有胆怯表露,势必动摇军心,泯灭士气。而这辛苦得来的天下,朕连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将拱手让人。”一想到厉害所系,赵匡胤那还顾得了安危,不由高声道:“哼!想朕戎马一生,何时贪生怕死过?朕就立于此处,亲眼看着我大宋雄兵,是如何粉碎敌人的包围的。”

    众将士见皇上如此英勇无畏,士气果然为止一振,于是山呼道:“皇上无畏,我军必胜。万岁,万岁……”李处耘见将士振奋,当即请命道:“皇上,蛮夷又来骂阵了,让臣带本部人马杀杀敌人的威风吧!”崔彦进跟着请命道:“皇上,臣愿随李将军一同出征,消灭胆敢来犯之敌。”

    赵匡胤略显犹豫,但又怕凉了众将士的心,只好道:“两位爱卿先下去整备本部兵马,随时候命出战。”李处耘和崔彦进得令,于是匆匆回营备战去了。

    契丹骑兵奔到城楼外百丈处方才停下。只见正中一人生得是油头粉面,臂圆腰粗,两颗蚕豆般的小眼睛闪烁着贼亮的光芒。那肥硕的下巴,简直就像是直接长在紫金镶狼袍上,几乎看不到脖子。一顶熊皮珍珠冠,几乎遮掩了他半个前额,将其肥头大耳的形象,显露得淋漓尽致。就连腰间那条百花玉带,也被浑圆的肚子撑到了极限,仿佛快要断掉般。别看此人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却正是辽汉联军主帅耶律不花。

    在耶律不花右侧有一年轻将领,生得是虎目燕额,英武不凡。虽然看上去只有二十四五岁,却一脸的老成持重,颇有大将风度。只见他身穿鬼面锁金黑甲,头戴飞豹黄铜盔,手持狼牙虎头棒,背负一口巨大的神鸾弓,就那么骑着匹黑鬃马,显得是威风凛凛,宛若天兵天将。

    赵匡胤见其神武,忙问石守信道:“此乃何人?”石守信端详了一番,揣测道:“此人大该就是近年来名噪契丹的后起之秀,耶律休哥吧!”赵匡胤颔首道:“气度果然不凡。若与此人交锋,还需格外小心。”石守信恨恨道:“若非此人劫了我军粮草,又偷袭汴京阻我援军,皇上也不至于身陷沁州了。”

    “唉!契丹有此良将,燕云十六州难复矣。”赵匡胤的这一声叹息,可谓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因为就在十数年后,耶律休哥便在高梁河大败宋军,不但逼死了名将杨业,还险些俘虏了宋太宗赵光义。

    再看耶律不花左面一将,白马银枪,剑眉凤目,不但生得俊朗,浑身还透着股逼人的英气。只见他头戴紫金飞云冠,身穿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缠玲珑狮蟒带,足登乌蚕虎头靴,就那么高坐马上,显得十分傲气。别看此人年方而立,却已是一方主帅,官拜汉军兵马大元帅,人称“小李靖”石云飞的便是。

    耶律不花扬起马鞭在空中虚抽了几下,接着一指城楼上的赵匡胤,趾高气扬地道:“宋家皇帝听着,你已深陷囹圄,若再不答应本帅的三个条件,即便是老子有耐性,可我手下的二十万雄兵却等不及了。”其身后队伍配合着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威势惊人。

    赵匡胤闻言一阵大笑,随即捋着胡须道:“契丹小儿听着。这第一,朕绝不会将黄河以北之疆土拱手相送;第二,朕更不会向蛮夷之邦俯首称臣;至于这第三嘛!要朕学石敬瑭之流,尊贵邦皇帝为父,那是在做梦。朕受命于天,乃是众望所归,岂是尔等蛮夷之邦可望其项背的。朕看你耶律不花倒是个活宝,不妨做朕的孙子如何?说不定等朕打下契丹后,让你回去做个大王。”

    石云飞对于耶律不花的第三个提议本就不满,方才听得赵匡胤谩骂,更加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咆哮道:“姓赵的,你别他娘装蒜了。待本帅擒住你后,你想当儿子都不成,还是早点俯首称臣吧!”

    要知道这石云飞不是别人,正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的侄孙。他视石敬瑭为家门奇耻,对这个祖上可谓深恶痛绝,每每想起便如芒刺在背,不吐不快。也正因为如此,石云飞才格外发奋图强,苦修各种技艺,为的就是雪洗前耻,重振家风。只是他生不逢时,又偏偏遇上了骄纵的耶律不花,还常常籍此消遣于他,更是令其恼怒不堪。若非碍于辽汉联盟,自己兵微将寡,石云飞真恨不得把耶律不花碎尸万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谁为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谁为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