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公元1282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班底 五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班底 五

目录:公元1282| 作者:陈家公子| 类别:都市言情

    梁山好汉是否真的全都是那么的英雄这各有各说法,不过在林文这个自幼熟读水浒的现代青年眼中这个梁山好汉是多么奢拦的人物。可惜林文没能穿越到梁山的时代没能亲身结识那些梁山人物,眼前却是有两个鲜活的梁山后代立于前林文当然是十分的惊喜,林文向来是崇拜宋公明哥哥有那般的手段能够驱使那么多的豪杰,今日自己也有这般的机会自是开心不过的了。

    县衙由六房构成,这是基于古时的行情,林文这个来自现代的人也不是非要照着这个来,若是放到平常这肯定是不行,政府机构的变革那是朝廷的大事,不过这里却是没有朝廷稍微改动下也不是不行,别的不说这刑房让谁人来主持,刑房这个衙门中掌理刑事案件的分署,主事的人怎么的也要通这国法吧,诸罗县名义上是大宋的县府自然是沿用大宋朝的律法。以前林文学历史的时候只知道宋朝为强化中央集权,严酷镇压农民反抗制定了刑事特别法《盗贼重法》。划分重法地,规定“重法之人”,实行严厉打击,不但处死本人,还要抄没家产,牵连妻、子,移送五百里或千里以外州府编管。这么一条,其余的一概不知,杀人放火怎么判都不知晓,林文不知道也不指这些丘八们能知晓,说不准只能去请教那许弘文,若是他也不知晓,那便没什么法子了,暂时弄个简单的律法来先用着,至于以后看有没有饱学之士来弄个新律法或者找本大宋的律法来用着。

    礼房主要是负责本县重大社会节庆活动的礼俗、祭祀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宣传教化和官办学校的教育管理。这个倒好办,自己或能兼任。至于吏房的职能却是负担有对本县吏胥等用人的铨选、授任、考核等任务。这个世道自己这里暂时用不上这些也很好办,随便弄个人兼任挂个名就是,先把县衙给起来。

    花易为捕快头领,杨超为兵房主薄,时宝为工房主薄当然干的不是工房的勾当,林文安排好众人后一时畅快无比,这局面还满意。毕竟这大概还是起来了。

    陈碧君看着已然有些大老爷气派的林文笑道“林大人,不知奴家可任何职啊?奴家推荐贤能,总有几分功劳,青天大老爷可不能过河拆桥啊。”

    看着巧笑倩兮陈碧君林文心中一动,忙道“碧君你说笑了,举部来来投这是天大的功绩如何会做这小吏之事?我家大人也是不许的,大人将会有重用。”

    陈碧君幽幽的叹口气道“大人真的觉得奴家会受什么重用?奴家可不稀罕什么重用,只是平凡的度过余生便好,在大人手下做事也不矢为一件好事。”

    林文听罢一呆“什么重用那当然是骗人的鬼话,莫说陈碧君是降人,就说皇城司像陈碧君这样的武勇之士那是多的去,陈碧君又为一女子如何轮到她出头,只是以陈碧君之地位给自己做事情可能性不大,王德总要个名声,虚位还是会给个的,当然若是这样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给自己来做伴那是在好不过的了。”

    陈碧君瞧林文的模样苦笑道“知道奴家所言非虚吧。大人愿意用奴家么?”

    林文苦笑道“碧君不是戏言?”

    陈碧君坚定的点点头道“好在也是个熟悉人,总比在他处强。”

    林文道“小生找大人申请,一定要让美人儿来到这里。”在陈碧君的白眼中林文哈哈大笑的走了出去。

    王德处。

    “什么,要让那陈碧君为吏?”王德奇道。

    林文忙道“大人,陈碧君为人才,这县衙礼房之事可交由她打理那是在好不过的了。再者这是她提起的。”

    “她提起的?”王德沉思道“她好歹也是一方之雄,如今却愿甘做小吏,莫不是有什么阴谋?”

    林文见王德把陈碧君的提议想到了是阴谋的方面不禁苦笑道“这纵有阴谋又成不得什么事情,属下看应该不会,想是这女子已然厌倦了争斗,不愿在当大任,所以看中了属下这里。”

    “自古可有女子为官?”王德道。

    林文不假思索的道“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上官婉儿,唐代名臣上官仪之孙女,祖父和父亲被害时始出生。因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母女才得免死,被配入皇宫内庭。上官婉儿是陕州人,其曾祖上官弘为隋江都官盐移居扬州.

    要说这上官婉儿也是个传奇人物。上官婉儿自幼才思敏捷,诗词出众,其诗词风格多与祖父上官仪相似,并将祖父绮丽浮艳的“上官体”发扬光大,一时名流多集其门。14岁就为武则天掌诏命,参与政事,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儿本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因看武则天政绩显著,深得当时中下层官吏的拥护,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唐中宗李显在位时被封为昭容,她代朝庭评品天下诗文。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命与韦皇后一并处斩,年仅46岁。后人称其为“巾帼首相”。开元初,唐玄宗李隆基又褒扬她的文章,指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著作,编录文集20卷,叫大手笔燕国公张说(悦)为其题篇作序。序中称上官婉儿“风雅之声,流于来叶”,对其文其人。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子,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这婉儿面貌美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如今果然。因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武则天死后,上官婉儿依附于韦后一党,排斥李唐宗室,引发其强烈不满。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兵,杀韦后党羽武三思父子。且斩关而入,入宫追索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事败,太子被杀。

    经历此流血政变,虽然躲过一劫,但对上官婉儿还是有很大触动。表面上虽仍然依附于韦后,但暗地里,开始结交李唐宗室。景龙四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因皇帝死得仓促,本是没诏的。因此,向天下颁布的“遗诏”内容如何,就有很大学问。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了一份遗诏。在该遗诏中。皇子李重茂即位天子,韦皇后以皇太后摄政,李旦辅政(可简称为“上官版遗诏”)。韦后不满意,他们是不会喜欢看到李旦参知政事的。于是强行更改遗诏,改李旦为太子太师。至此,韦后党与李唐宗室党的斗争已趋白热化,又一场血腥的宫廷斗争势不可免。李唐宗室率先发难,景龙四年七月庚子日,李旦之子李隆基,发羽林兵,尽诛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李隆基入宫,上官婉儿率众宫女,秉烛列队迎接,并且拿出自己当初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的那份“上官版遗诏”(以证明自己是站在李唐宗室一边的),让刘幽求为自己在李隆基那里说情。李隆基不许,“此婢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遂斩上官婉儿于旗下。

    上官婉儿虽然身后并不好不过却是甚有大名,起码王德还是知晓这么一号人物,虽然自古以来女子为官的基本找不着,但是有先例便好办了,中国人什么都讲究一传承,既然有例可寻那便无什么不可。王德心里也不知道怎么安置这么一个降人的好,安置重要的位置起码现在还不行,位置差了怕是名声不太好,手下多草莽,讲究的便是一个义字,自己要是想要有威信就不能丢了这个字。本来王德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着把陈碧君安插在林文那里,林文那边固然不是不重要,可是若是把陈碧君安排在那里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既然是她自己提出来的那就是两说,有人有异议也有话说,再说这陈碧君也不能让她一直这么没着落,虽然自己也不怕养几个闲人,可是终究说过会对她有所安排,这样也好一举两得。王德楞了会便答应了林文的请求。

    林文见王德答应自是高兴的很,林文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大人,这县衙以招揽原大人的属下张福为户房主薄,大人觉得怎的?”

    “张福?”王德已然有些忘了此人,若不是林文提及已然有些想不起来了,“此人也算的上人才,用之算是对上路了。”王德想想道。

    林文笑道“大人说的是,这勇武的人多,像张福那般的理财人还是少的很,只是大人县衙的一切用度,人手的俸禄从何处?”这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林文现代人深知钱的重要性这个问题自然是要问的清楚,皇帝不差饿兵,没有钱什么办的成?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公元1282》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公元1282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