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洪荒之蝠王本纪 正文 第一章 八景宫内

正文 第一章 八景宫内

目录:洪荒之蝠王本纪| 作者:塞北一叶| 类别:都市言情

    娲皇宫讲道持续了三百年,女娲未设限制,未分种族,未定尊卑,但凡有缘,尽都接纳,所以前来听道者之众有过于紫霄宫当年,不过其中大多来自于妖族。

    冉一夜则认认真真地当了三百年好学生,然后便准备向女娲辞行,前往首阳山去了。

    临行时,女娲送给了他一块玉佩,郑重地道:“冉兄的根脚事关重大,切莫被第三者得知,如若泄露,则有身陨之厄,虽然你自从化形之后,圣人之下,无人能识得你的本体,但也不能杜绝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所以我特地以造化之法炼制了这方玉佩,佩之则能掩盖自身的一切气息,因此希望你经常携带,莫要离身。”

    这话令冉一夜好生感动,暗道:“谁他丫的再说圣人无情,我就和谁急!”

    的确,女娲成圣之后,虽与从前大不相同,但身上却更多了一种母性的光辉,这使他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座落在汶山脚下的家来。

    出了蜗皇宫,冉一夜呼吸着已稀薄了不少的先天灵气,心中顿时生出紧迫感来。因为在传说中,但当先天灵气消耗一空,蓬莱岛就会现于东海,将混沌之气转化为后天灵气补之,到那时恐怕要得到此岛就会多费出许多周折来。

    所以他决定去过首阳山后,便入东海寻蓬莱,然后走四方,练五气,早日成就大罗果位,为即将到来的大劫做些准备。

    决定一下,他便借助昆仑镜直接抵达了八景宫门前,却见一人在门口跪着,蓬头垢面,腰围阔叶,全身积着一层厚厚的泥尘,显然跪在此地不知有多长时间了。

    冉一夜神识扫过,却惊奇地发现那人居然是女娲创造的第一人,也是得了自己精血的那个人,于是不禁心中生了几分亲切,开口问道:“你缘何跪在此地?”

    那人闻言张开了眼睛,当他看到来者是冉一夜时,连称圣父,然后道明了原因。

    原来,这三百多年来,人类在白矖的保护下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单只人数便增至了近亿,虽数目依旧无法与巫妖两族相较,但俨然已成一族,只是除却女娲最先造出的四十五人外,其他人尽都寿不过百,便魂魄离体,肉身随之归于泥土,即使这四十五人中,除他之外者亦渐感功能有渐衰的趋势。那人见到这情形,心生怜悯,便决意入山访道,求得长生之法。

    然而当他历尽艰辛来到首阳山,却在八景宫前吃了闭门羹。冉一夜见到他时,他已整整跪了三个月了。

    于是冉一夜又问道:“洪荒之中有道之士如过江之鲫,既然此门不开,为什么不去他处看看呢?”

    那人回答道:“人族天生道体,巫妖两族修炼之法并不适合,这些年来族人中所有修妖修巫者不知凡几,但多数收效甚微,甚至最终落了个癫狂身陨的结局,所以只能寄望于道门了。”

    言毕,那人面现悲戚,低下头来再没有说话。

    见到这情景,冉一夜心思一连数转,当他想到传说中老子只有以人族为基,建立大教方能证得混元时,心下便有了计较。于是开口叫道:“天庭自在蝠王来访,不知老子道友是否在宫中?”一连三声,直震得一山灵禽异兽顿时四下里逃窜开来。

    于是便听得一个缥缈的声音从宫中传了出来:“八景宫封宫,道友从哪里来,还请从哪里回去吧。”

    冉一夜闻言呵呵大笑道:“吾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说明一切事物到了极点,便会走向反面,老子道友闭门造车,真能证得混元乎?白蝠实未见到其中有什么高明的地方。”

    此言一出,果见八景宫宫门无声地开了,老子手持拂尘,足踏祥云从迈了出来。他看着冉一夜的眼光显然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道友所言,直指根本,贫道受教了,但道友来首阳山如若只是为了求丹,则请回去吧,贫道已数百年未曾炼制那草木之物了。”老子稽首道。

    “道友且慢。”冉一夜忙道,“此次白蝠来首阳山,求丹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最重要的是白蝠无意中捕获了一丝成圣之机,故特来为道友送这场机缘来了。”

    “是吗?”老子闻言,再也不能保持古井无波的心境了,只听得他忙不迭地道,“如是,则请入宫一叙,贫道这就为道友引路。”言毕便欲带冉一夜进八景宫去了。

    这时,跪伏在地上的那人开口说话了。

    “玄都拜见上仙,还望上仙悲悯,收玄都为徒。”

    老子扫视了一下那人,然后掐指一算道:“念你求道之志弥坚,贫道就收下你了。”然后大袖一挥,便将玄都的一身污垢去尽,并把一袭道袍披在了他的身上。

    却不料玄都在大喜之下,只说了一声“玄都谢过老师”,便晕了过去。

    老子见状,不禁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取出一颗金光四射的丹药,纳入了玄都口中,然后着童子将他带下去,安顿下来。

    之后他们便也一前一后进了八景宫,分主宾坐了下来。

    老子道:“道友请讲。”

    冉一夜道:“吾曾闻鸿钧之下,盘古天地内只可容纳七圣并存,不知道友对此作何理解?”

    老子道:“地有穷竭,天有尽时,天地之力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圣人之所以为圣,须得盗天地之本源归于自身,如是,方能上测天道之意,下体众生之心,得以与天地同寿,气运长存。”

    冉一夜道:“此言大善,然而道友身为道门大师兄,较女娲圣人成道之前的实力不知高出凡己,为何却落于他人之后呢?”

    老子道:“此乃天道之意,非圣人莫知其因,老子亦不敢妄作揣测。”

    冉一夜不禁大笑道:“以管窥天,可知天之广乎,以锥测地,能晓地之厚乎?我以为道友之言实坐井观天,根本未得大道之真意。”

    老子不禁怔了一下,因为在他的记忆中谁也未曾在他面前发过如此狂言,但那老头的道行毕竟并非寻常,于是很快地调整了心境,不动声色地又问道:“道友还请明言。”

    冉一夜道:“圣人者,皆身负天下大气运者,道与运相长相消,循环往复,所以天道之下,圣人亦非永恒的存在。故白蝠以为成圣之根本并不在于道行,而是在于气运。得天下大气运之助者,方能被天地本源所认同,并籍以获得圣位;而失天下气运者,即便已得圣位也必将道消身陨。故圣位之争,实则为气运之争,所谓的功德成圣、斩尸成圣、以及以力证道,不过是成圣的途径,而非成圣之根本,不知道友以为然乎?”

    老子闻言低下头来,掐指推演了一番,然后道:“道友所言大善,贫道受益匪浅,贫道今日方明白了女娲圣人先于三清证道的根本缘由,如若他日因之证得混元,贫道必偿今日之因果。”

    冉一夜笑道:“道友言重了,白蝠只须求得些许九九归元丹,或者炼丹之法就足矣,还望道友成全。”

    老子亦拈须笑道:“没想到此许外物,便能偿此因果,贫道这就与你。”言毕,便取了一个玉简,将一段信息烙入其中,然后递给了冉一夜。

    冉一夜扫视了一下,发现正是九九归元丹的丹方以及炼制之法。

    那九九归元丹正如函芝仙所言,须以赤泉为引,集九九八十一种灵药才能炼制成功。

    而那八十一种灵药则大多在他的须弥芥子界中可以寻着,毕竟这些年来,冉一夜几乎只要见着灵药,便不管是否有用,必收囊中,积蓄不可谓不厚,但有三样灵果则是他闻所未闻的,它们分别为天玄果、幽冥果以及人元果,这使他不禁轻皱了一下眉头。

    老子见状问道:“道友可有疑问?”

    冉一夜问:“这九九归元丹所需材料中有三味药白蝠从未听闻,不知道友能否赐教?”

    老子道:“可是天玄、幽冥、人元三果?”

    冉一夜道:“正是。”

    老子道:“此三类灵果确也难得,其中天玄出于天河源头,幽冥当在血海深处,而人元果则又名人参果,在镇元大仙的五庄观可得。”

    冉一夜又问:“那么此丹道友可曾炼制?若否,则如何知晓这一丹方?白蝠不通此道,还望道友解惑。”

    老子道:“贫道亦不曾炼制过此丹,一则因为此方中除了这三样灵果,那赤泉也是极难寻着之物;二则贫道以无为法则入道,任自然,贵本体,心游物外,故虽精于丹道,但并未刻意为之。而贫道之所以知此配方,则是因为由于贫道为盘古元神所化生,生来就得到了盘古三千大道中的丹道传承,其中所载奇丹妙方不知凡几,九九归元丹丹方只是其中之一。”

    也许是为了偿清冉一夜的因果,老子这片刻功夫所说的话要比之前数千年加起来还要多,而冉一夜则听得目瞪口呆,心道:“同是混沌神魔,盘古那小子怎就独得了这N多的好处呢?”他真想开始问候天道家的雌性亲戚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洪荒之蝠王本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洪荒之蝠王本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