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穿越种田之幸福生活 正文 第四十章 亲事风波

正文 第四十章 亲事风波

目录:穿越种田之幸福生活|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四十章亲事风波

    大燕国是允许男男成亲的,因着传宗接代的原因,男人和男人毕竟是少数,北方还多些,南方更少。

    宋一平和田夏已经定亲的消息一传出来,在陈家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没有更大的新闻下,他们注定要被议论一阵子。要说宋一平和田夏的婚事村里人的态度,那可就是多种多样了。有支持的,比如唐大力等人,有看笑话的,比如八卦的一群女人,也有伤心难过的,尤其一群想嫁给宋一平的小姑娘们。也有心里愤愤不平的,可笑的是她们不平的竟是宋一平不该娶田夏,应该娶个姑娘,比如自己家的姑娘。怎么说姑娘也比男人强啊!不说长相,就能生孩子这条就把田夏比下去了。

    在陈家村人眼里,宋一平娶男人比田夏嫁个男人更令人想不明白。

    田夏长得并不美,比他爹当年可差多了,不过就是长得清秀点。要说比女人还漂亮那是肯定没有的。在他们眼里,男人娶男人,必定是因为那个男人长得比姑娘还好看,比如田玉。要是一般模样,为何要娶男人不娶女人呢?想不明白。

    更何况宋一平一表人才,本事不小,又不是娶不到媳妇,村里这么多小姑娘,就没有一个看上的?太想不通了。

    田夏嫁人倒在情理之中,为何?因为田夏穷啊。说实话,就田夏的家底,他的身子骨,这辈子养活自己和田玉都勉强,还想养媳妇,养孩子?只怕就是累死了也养不活。原本要打一辈子光棍的,如今嫁给宋一平,跟着他好吃好喝,可不就是好福气嘛!

    好在田夏一直在村里都很乖巧懂事,宋一平也是个会做人的,村里人议论归议论,倒并没有人给他们难堪。比起这个,村里人更非议二人的行径。

    宋一平是个脸皮厚的,从消息传出来后,每次走在路上,都拉着田夏的手,田夏也乐滋滋的让他拉。两人十指紧扣,简直就是陈家村的大新闻。

    这下村里更沸腾了。南河镇人都保守的紧,夫妻走路从来都是丈夫走在前面,妻子离个十步远后面小心跟着。这牵手走路也太有伤风化,更何况二人还没有成亲。

    村里脾气暴躁的老人在自己家门口指手划脚起来,宋一平笑嘻嘻的完全当没有听见,气得老人更跳脚。找村长说理,村长也完全不管这事,找上田玉,田玉来句他管不了,请大家帮忙。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了。

    女人们一开始也在议论,觉得他们太不检点,怎么能够光天化日的牵手呢?不过这种申讨纯属表态,表明自己是个正经人,潜意识里却希望自己的相公也能这么牵着自己走上一回。

    这种愿望很快得到实现,男人们也想表现自己的男人气概,趁没人时偷偷牵一回媳妇的手,看着媳妇羞红的脸,心里顿时无限满足。原来光是牵手,也可以让年纪一大把的男人女人脸红心跳不已。从此,夫妻牵手更成了成了陈家村的特色,尤其那胆子大的,刚成亲的,走在路上必定牵着媳妇的手,有时还趁没人叭唧两口。这样就更没有人再拿这个说是非了——

    再说老村长那天从田家回来,真是气着了。他真是没想到宋一平会娶个男人,田夏那孩子是不错,懂事又孝顺,可再怎么样也是男人啊,又不能生孩子。

    从宋一平来到陈家村开始,老村长就欣赏宋一平,更有了让他做自己孙女婿的想法。这个想法还没有同儿子商量,他想再考察考察宋一平再说。谁想到现在事情就变成这样呢?

    如今宋一平既然已经定亲了,那和桃杏的事情肯定就泡汤了。老村长一面为桃杏可惜,另外一面也为宋一平可惜。多好的一个人啊,竟然娶个男人!

    村长知道这个消息不知是难过,还是松了一口气。原先刚有这个想法时,觉得宋一平假,怕闺女嫁过去受大委屈,现在不成了,还真是有点可惜。把事情同李大婶一说,李大婶就骂村长,责怪村长不早点为桃杏做主,早去提亲的话说不定还有转机,哪像现在这样,一点余地都没有。村长辩驳道,桃杏没有这个命,婚姻大事是命中注定的,女儿没福气自己也没有办法。气得李大婶三天没有同村长说话。

    宋一平把老村长给气着了,主动上门赔不是。他这次上门可就没有以前幸运了。村长还勉强挂着笑,总不能让宋一平看出来,我是因为做不成你老丈人而生你气吧,那样就太丢脸了。别人会觉得自己家的闺女嫁不出去,上赶着找男人。

    村长夫人就不如村长沉住气,直接不给宋一平好脸色。而宋一平也很识时务的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老村长见到宋一平上门来,心情稍微好了那么点。宋一平见到这么别扭的老爷爷,竟觉得很可爱。老小孩,老小孩,还真是跟个小孩一样,有时也是需要人哄的。

    别的本事或许不大,忽悠人的本领宋一平还是不错的。在他的巧言令色下,老村长也不得不妥协。还想怎么样呢?还能怎么样呢?人诚意到了,面子给了,台阶都铺好了,还要什么呢?难不成自己说宋一平你不准娶田夏,必须要娶桃杏。要是你不娶桃杏就怎么怎么样,那可就真是胡搅蛮缠了。老村长一辈子坦坦荡荡,从来没有做过不讲道理,不讲良心的事情,不能临老了,才坏一次规矩,做人不是这样做的。

    这次宋一平的爱情表白总体来说并没有受到大的阻碍,只有一点小波折。本来也该是这样,二人正经订婚,又没有出伤风败俗的事情,顺利成亲只是时间问题——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就算是过完年了。陈家村人过元宵节不过是在家吃汤圆,放鞭炮。镇上倒是有过节的气氛,摆摊的,杂耍的,猜灯谜的,放灯的,唱戏的,应有尽有。只是这些热闹也只是镇上人的热闹罢了,路太远,天又冷,村里很少有人去凑这个热闹。

    春天一到,地里的农活就多起来了。差不多休息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又要开始一年的忙碌。麦子早已结穗,只等成熟就要收割,收割完的麦地又要接着种水稻。红薯也长大个了,要挖出来种小米,玉米。地里的黄豆,豌豆也要准备收了。几场春雨一下,地里的草也蹭蹭的往外冒,要除草,要种菜,还要进山里采鲜嫩的竹笋,蘑菇。

    春天也是野菜到处采的季节,村里人为了节约粮食,能把野菜当饭吃。宋一平即使小时家贫,吃过的野菜也是数量有限,完全不能和田家父子比。对于田家父子用野菜当菜的做法意见不大,对于他这个肉食主义者来说,只要每顿有肉吃就可以了。家里的腊肉又多,这个要求还是很容易满足的。

    说实话,宋一平并不爱吃野菜,当然,他是根本就不爱吃素菜。唯一让他有兴趣的就是榆钱了。

    春天一来,村里的老榆树挂满榆钱。小孩子摘来当零嘴,大人摘来当粮食吃,味道好又能顶饿。

    宋一平则是一下子想起了中学课文里的《榆钱饭》。当年学习时,刘绍棠所描述的美味榆钱饭就让一班同学直流口水,以至于让他这么多年依然念念不忘。每每想起还颇感遗憾从来没有吃过榆钱饭。

    见到饭桌上的榆钱饭,宋一平还不认识,一问,居然是榆钱饭。田夏用九成榆钱和着一成面粉蒸熟的,看上去,绿白相间,一片一片,散开,非常好看。知道宋一平不爱吃粗粮,田夏又特地为他蒸了大米饭,没想到宋一平听说是榆钱饭竟然大感兴趣。

    榆钱饭用香菜,麻油,酱油,小葱拌了,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十分可口,果然跟想象中一样美味。

    宋一平这一顿饭吃了好几碗,连连赞叹好吃。田夏见自己的宋大哥这么爱吃榆钱,自然就多做给他吃。榆钱粥,榆钱煎饼,榆钱包子,榆钱炒肉,凉拌榆钱,各式榆钱让宋一平吃了个饱,圆了他多年的愿望——

    春耕忙,宋一平和老郑这两个力气大的要忙着开荒地。可怜老郑年纪一大把,力气一大把,年轻时没有种地,临老了才开始修地球。开荒麻烦着了,柴草多,石头也多,一锄头挖下去,指不定就碰到石头上。地没有挖好,倒把锄头给磕着了。不过这小小的困难怎么会难倒幸福中的两人呢?

    得到爱情滋润的老郑干劲十足,走到哪里都是他招牌式的憨笑。正如老郑所说,田玉因为害羞还没有答应他的求婚,不过心已经挂在他身上了。

    春天一到,田家父子二人就各自给自己的爱人做了新衣服,新鞋。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让这两个大男人一回到家就能有热饭吃,有热水洗脸。跟普通夫妻没有区别的几人同样感觉到家的温暖。

    有了老郑这个干活不打折扣的,宋一平这个偷奸耍滑的就经常拉着田夏开小差。他和田夏一起割草,割柴,和田夏一起去山里挖笋,采蘑菇。干活时再顺便吃点小豆腐,二人的感情越来越好,简直到了没法分开,成天起腻的地步。

    他二人的甜蜜举动刺激了村里的一批大老爷们,边干活还能边谈恋爱,效率又提高了。这么好的事情自然要偷偷地效仿,可不能让村里的老古董们知道,知道了只怕又要说三道四。就看见陈家村的男人同自己的媳妇一起下地,媳妇下地是不让干重活的,就干些除草之类的轻活,最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阶级感情,加深夫妻二人的精神交流,偶尔再来些言语调#戏。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话是有道理的,这不,陈家村地里庄稼的长势就深刻证明了这一点。

    田玉乐见宋田二人的感情发展,他自己和老郑的感情也是见天深厚。收拾好了家里,就给老郑送个水,送个饼什么的能把老郑美上了天。看见老郑勤勤恳恳地种地,挥舞着锄头,洒下汗水,田玉竟觉得那样的老郑好看极了。老郑一边干活,偶尔回头冲田玉傻笑,有田玉这个监工,老郑恨不得把全身力气使出来,让他瞧瞧,自己的男人是多么厉害——

    春天是个多么可爱的季节,万物复苏,柔风轻吹,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农民们种地忙,猫儿狗儿思春叫响,连宋一平去年才买的牛都思春而珠胎暗结。

    宋一平听到这个消息好笑不已,田家人人谈恋爱,都没有老牛的动作快,连小牛都已经怀上了。他家的牛同村长家的牛关在一起,经过一个冬天的感情培养,已经开花结果了。为了好好的照顾孕牛,田夏割草专挑嫩的,宋一平还隔三差五的喂玉米粉,保证营养。

    马上要春耕,宋一平又带着田夏特意去了趟荣城,买牛买农具。天香楼的何掌柜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可惜的是并没有见到白家二少白少景。白家得到董大人的支持在刺州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宋一平感叹,如果当初知道白老爷就是伤害田玉的恶心男人,怎么也不会把匕首卖给白少景。事已至此,也无法可想,他下定决心,安定下来怎么也要找个机会把田玉这么多年受的委屈给讨回来。有仇不报非君子,对待白千林这种无耻小人就要用小人的做法。跟不讲道义的人讲道义是白费力气的,小人也只配得到小人的待遇。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种田之幸福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种田之幸福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