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穿越种田之幸福生活 正文 第五章 所谓地主

正文 第五章 所谓地主

目录:穿越种田之幸福生活|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早上六点钟就醒了,那两父子也准备起来了。问了要干什么活,田夏要去村里的水井打水。宋一平决定去帮忙,自己还没有去村里看过了。

    两人一起挑桶下山,好在家里有两担桶,一担小的用来挑水,大的则是存水的。田夏个小力气也小,小的桶只有大的一半大。以前小的时候自己是和爹一起用背篓背水的,把桶放在背篓里背着走,好在自己大了能帮爹做很多活了。

    村里只有两口井,喝水都到这里来挑,在陈家村到是可以自己在家里打井。那里地势低,只是费事也费钱没有必要。田夏家离的倒是远,可惜的是在山坡上打井可是个大工程。

    从田夏家下山来到陈家村要走十分钟,每天田夏都要到村里担五趟水。如果要挑水浇地的话则要到稍远一点的河边担水。可想而知,这个少年和他的父亲生活是如何的艰难。

    古代劳动力低下,主要的生产力就是人力和畜力。家里如果劳动力欠缺就注定了这家人会生活的很辛苦并且贫穷。这也是古人都重男轻女的一个原因吧。如果一家人男丁多,干的活自然也多,剩余的生产资料也就更多,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而田夏家恰好就是老弱病残,田夏小时候又经常生病。这家人真是想不穷都难。

    跟着小夏担了两趟水,碰到几个人,田夏甜甜地打招呼。他们不约而同的都望着自己一副很惊吓的样子。自己虽然穿着奇怪了点,但是也没有那么惊吓吧。这些人真是大惊小怪,一点都没有夏家两父子淡定。

    回到家,田大叔已经把地都打扫好了,并且把兔舍和鸡舍都清理了一遍。洒上了草木灰,这样既可以当肥料也可以保持清爽干净。一边打扫一边的锅里又煮上了粥,这次煮的二米粥。大米和小米一起煮。

    小夏回家放下桶就要活面准备烙饼。宋一平心想,这可是必须的,要天天喝粥还不得饿死。自己的食量本来就挺大的,在部队上的时候人人都很能吃,每天还有肉供应。这里要是每天都照昨晚的吃法是真的没有力气干活啊。不过宋一平并没有表现出来,客随主便,这点道理还是懂的。而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他们家确实拿不出更好的东西来。

    宋一平见没有什么能帮忙的荆去跑跑步,顺便巡山。跑步出去,这个小山坡还不算小。树木较少,主要是草多,不是小草,是一米多的柴草,可以割来当柴烧的,也有一些灌木植物。小山坡上一半的土地都开发出来种了粮食。小夏说这里是荒山,允许人们上来开荒也没有什么地契,不用交租,相当于以前自留地的说法。所以有能力的人家都在这上边开荒种地。春夏就种小米,土豆,玉米等抗旱的植物,是陈家村的主要粮食。秋冬就种红薯,这个产量高,一家人在这上面开的地多的话一年的粮食就不用愁了。所以宋一平一路走就看见不少地里已经种上了红薯,有的则是还没有收获的土豆。蔬菜到是很少,蔬菜要浇很多水,在这上面种菜比种粮食辛苦多了,光是挑水就得花不少力气。

    陈家村的地主比佃户多,此地主非彼地主。这里的地主都是小地主,最有钱的地主所有的地也不过就是十五亩,这就是陈村长家,他家的地也是祖上好几代人的努力传下来的。田夏家就租了他家一亩地,每年交八两银子(其中三两交税),大部分的地主并没有多少地,主要也是自己家种。所以这里的地主同样要种地,也不能天天吃白米饭,就是有钱的也想把钱节约下来买更多的地留给子孙后代。

    有多余地的地主就会像陈村长家一样把地租给村里人,收租子。其实小地主们并不愿意把地租出去。年头好的时候一亩地一年早晚两季稻能收一千斤水稻,还能收六百斤小麦。(现代的粮食种子经过很多改良,杂交,加上化肥产量是以前没法比的。)如果自己家人能够种的过来的话会收入更多的钱。遗憾的是大家都不是超人,一个人能种的地毕竟是有限的。种地也是技术活,技术好的,力气大的自然能种更多,像田家这样残弱的自然只能种的更少。

    陈家村人都是农民,也有一种骨子里带来的善良,这里的佃户交的租相对来说算少的。在陈家村的农民只要能劳动完全可以生活,一年的收成除了租子还能剩下一大半,这里的人们小富即安,生活的还算富足。

    这里的富足当然不能和现代农民比,按照现代的观点,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吃小米粥,小麦饼,荤腥少,连油都不敢多买,这绝对是穷到家了。只是这一切在那个时代而言,相对说他们生活的还算不错。燕国有些地方的农民则惨的多了,租种无良大地主土地的佃户每年大部分的收成都得拿来交租,比如红楼梦里面邬进孝的那个村子。

    燕国人普遍过着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他们要存钱买地,婚丧嫁娶,生病寻医,修房置业。这些才值得他们花钱,如果只是把钱挥霍在吃上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个时代女人很重要的美德就是勤俭持家,一个好吃懒做的女人绝对要受到鄙视,也是嫁不到好人家的。

    宋一平跑完整个小山坡回到家正好已经做好了饭。二米粥,面饼,咸菜,拌黄瓜。宋一平拿出牛奶,面包和苹果给田家父子二人吃,他二人推脱了一番在听说不吃又会坏掉的情况下也吃的津津有味。连连赞叹宋一平的家乡太好有如此美味的食物。

    可怜的宋一平只能吃那没有半点荤腥的食物。尤其是面饼,闻起来倒是浓浓的麦香。咬了一大口才发现跟方便面一样,吃起来绝对没有闻着香。这面饼不是用面粉做的而是用全麦粉。面粉是小麦脱了表皮做成的口感自然也就比全麦粉好很多。好在宋一平饿了,连喝了三碗二米粥,三个小麦饼。吃的让田家父子目瞪口呆。要知道,农村人都实诚,做吃食绝对的分量十足。那个碗可不是现代的小碗,陶的,七寸汤盆。

    吃过早饭,田大叔就去南河镇了。宋一平帮忙给鸡调吃食。把菜叶切碎放一小葫芦瓢糠加水就成。又抓了两把草喂兔子。

    今天的活已经安排下来了。收拾完家里,小夏和宋一平就去割兔草,再把前几天田爹晒在山上的柴挑回来。下午就去翻地,为种红薯做准备。田家在小山坡上开了四小块荒地,全部加起来也是只有40个平方的样子。

    宋一平和小夏一路说说笑笑。田夏觉得这个宋大哥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也会说一些别人从来不知道的故事。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和爹好,除了陈爷爷一家,对他们父子最好的人就是宋大哥了。宋大哥看上去就是一个公子样的人物还帮着自己家干活,干得又快又好。自己最崇拜的人就是宋大哥了。

    而宋一平对他们父子也是很有好感,小夏就不说了,可爱善良孝顺胆大来又很害羞。田大叔一看就和普通农民不一样,虽然打扮什么差不多。可是气质却不同,不是人人都有气质的,他看上去不像一个农民到像一个文弱的书生。

    宋一平把柴归拢,用草绳捆起来,察觉到小夏的视线。那孩子总是偷偷的看他,在发现自己看他时又赶紧转开,一副我没有看你的样子。

    “我脸上有钱?你一直在看我?”宋一平逗他。

    “哪有?我明明在割草。”小夏分辩到。见宋一平笑意吟吟地看着自己,知道不能狡辩就又小声说:“我……我只是觉得宋大哥长得真好看。我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就是想看宋大哥。”

    小夏眼睛很亮,那样望着自己,让宋一平几乎产生一种错觉。不,不可能,他还是个孩子,自己可不能对他起什么歪念头,那样简直是对他的侮辱。

    暗自摇了摇头,好笑地说:“可是你再看下去,今天的活就干不完了,怎么办呢?”

    听到这话,小夏又懊恼了,对宋一平甜甜地笑了一下又转头努力的与草奋斗了。

    田大叔很厉害,宋一平只是捆柴就捆了十大捆。如果没有自己,他们把这么多柴运回去可是很费事的。这些柴主要都是留着冬天烧的。现在农历八月份,秋天正好很多柴草都枯黄了,为晒柴草节省了很多时间。

    宋一平跑了五趟才把柴草运好,他脚程快没有花费多少时间。距离中午还早得很,就准备去翻地,反正这都是要做的事情,早做早省事,宋一点这个习惯很好,一点都不拖拉。

    在中午吃饭之前居然翻好了三块地,宋一平都佩服自己,看来自己真是当农民的料。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种田之幸福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种田之幸福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