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秘界(秘界寻奇) 正文 第六卷 隧道历险 第142章 辐射

正文 第六卷 隧道历险 第142章 辐射

目录:秘界(秘界寻奇)| 作者:赤虎| 类别:历史军事

    厄瓜多尔,在西班牙语中就是“赤道”的意思,所以厄瓜多尔也可以译作“赤道国”。赤道横贯厄瓜多尔国境北部,安第斯山脉纵贯厄瓜多尔中部,将这个国家分成三个部分: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东部。

    由于安第斯山脉地存在,厄瓜多尔国内热带雨林与火山交互出现,地震频繁。著名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米,为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

    1969年7月21日,一个名叫莫里斯的阿根廷人,将一份上面有着许多见证人、并且已获得厄瓜多尔共和国承认的合法地契公诸社会,立刻引起轰动。因为这份地契讲述了一个令世人难以置信,莫里斯在安第斯山脉中印第安人的摩洛拿圣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有记载,但不知为什么,此处现在拒绝游客访问)发现了一条地下大隧道。

    这条隧道在地图上标注为“圣地亚哥大隧道”。

    这个大隧道在厄瓜多尔和秘鲁的地底延绵几百公里,特别是从洞口经过连续下垂三个75米的平台后(总深度为225米),发现一座140米×150米的中央大厅,在这个大厅内有许多具有极大文化与历史价值的珍品,大厅中央有一把桌子,桌子的右边放着7把椅子。在7把椅子后面毫无规律地摆放着许多动物模型,有蜥蜴、象、狮子、猴子、豹、狼、蜗牛和螃蟹。

    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动物都是用纯金做成地。在桌子的左边摆放着金属牌匾和金属箔。金属箔仅几毫米厚,96厘米高、48厘米宽、这些金属箔看起来很薄很脆弱,但竖起来却不弯曲,它们像一本对开的书籍那样摆放着,一页连着一页,每块金属箔上井井有条地排满像用机械压上去的文字。考古学家法兰士估计金属箔至少有两三千块,在这些金属箔上的字体无人知晓。他认为这间金属图书室的创立者肯定想把一些重要的资料留传给遥远地未来,想让这些资料永垂不朽。

    由于这条隧道内黄金数量多得惊人。故而它又被称为“黄金隧道”。

    罗亦安一行是从秘鲁方向进入安第斯山脉的,他首先见到地是临海的悬崖石壁上那个著名的大岩画。

    “这里,就是‘安第斯大烛台’吗?”罗亦安观察半晌,问随行的薇薇安。

    “是的,这里就是‘安第斯大烛台’,它似乎是黄金隧道出口处的标示,从大烛台往东南走数公里。就是纳斯卡高原,著名的纳斯卡高原”,薇薇安解释完,又补充说:“你来得很早,我们还有时间,要不,我们往东走几里,看看纳斯卡高原地情况?”

    罗亦安叹了口气。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队伍,复摇头否决了薇薇安的建议。

    在纳斯卡高原上,那些由许多奇怪线条组成的一眼难以望尽的鸟兽及几何图形,好像是巨人之手勾画出来似的,只能从300多米的高空才能俯视全貌。例如:一只苍鹰身长达900英尺,蜂鸟身长165英尺、兀鹰长达400英尺。

    纳期卡高原上的图形一直是世界未解之谜。几乎每一幅神秘地图画都规模宏大,而且全都是使用艰难的方法制作,以一根连绵不绝的线条,小心翼翼的描绘出一个动物的轮廓。这类似的精细手法也显现在几何图形上,有些图形采用地直线超过5英里长,看起来如同古罗马的公路,穿越沙漠、伸入干涸的河床,翻越乱石,从头到尾保持笔直。

    最让人惊异的是那些动物图形,当时没有飞机。不能从空中检视创作的进度。艺术家如何完成如此庞大、如此完美的图形?站在地面上观看,这些图形只不过是镂刻在沙漠上的一条条杂乱无章的沟痕。只有从数百英尺的高空俯视,才能看到它的直正形貌,而附近并没有一座山丘可以提供这样地观景点。

    纳斯卡高原地巨画虽然神秘,但罗亦安却不敢拖着队伍前去观看。因为,他的队伍是在太庞大了。

    说罗亦安地队伍庞大,不是在于人数,而是他的补给物资实在数量庞大。

    罗亦安的整个队伍只有15人,都有佣兵界最精干的人手组成,每个佣兵都有一个绰号,表明他的特长或者性格。

    接受上次地底探险的教训,罗亦安这次有针对性地带起了补给,光是照明用的可充电高能锂电池,就做到人手一块。此外,由于传说中“黄金隧道”长达数百公里,为此,整个队伍备足了食物。至于各种地底探险所需要的辅助设备更不能少,每个队员背得东西都压弯了腰。

    这还不够——队员们所携带的这些随身物资只够应付十余天的普通探险工作,而圣地亚哥山谷又是一个放射性污染极为严重的地带,为此,防化服等设备也必不可少。综合算起来,需要的物资远远超过了人的负载能力。为此,罗亦安不得不制定了一个滚动式前进的方式。

    他所带领的这支小队,将首先在圣地亚哥山谷建立一个前进基地,然后召唤运输机低空潜入,将他们所需要的后续物资运载到前进基地。而后,这个小队将轻装前进,等扫清前方障碍后,在采用蚂蚁搬家式的方式,把前进基地里的物资挪到前方安全地带,重建新基地。

    考虑到圣地亚哥山谷的放射性污染,薇薇安准备了三支这样的小队,以备轮换。她许诺每组队员在前方待地时间不超过十天。每十天轮换一支小队,以便防止队员遭受过多的核辐射。

    精密的行动计划、繁杂的补给方案、恶劣的探险条件,让这支队伍没有时间走弯路,罗亦安必须尽快赶到“黄金隧道”入口,以便实地观察,修改补充他的行动计划,所以他拒绝了薇薇安的建议。

    最后瞥了一眼“安第斯大烛台”。罗亦安挥手指挥队伍前进。

    纳斯卡高原,是罗亦安梦魂缠绕地地方。虽然不能目睹神秘的巨画,但罗亦安倒想起与纳斯卡高原相关地一则信息,在前往“黄金隧道”入口的旅途中,闲极无聊的他向薇薇安讲起了故事。

    与纳斯卡高原相对,越过太平洋,在中国连云港市西南九公里锦屏山马耳峰,有一个将军崖。在将军崖的岩壁上有四组岩画。中国研究者称之为天书。其中一组岩画,有破译者声称,岩画上说的是:在巨蛇座的5星团,獅子座的66星系,船底座地3372星系,这三个星体上居住着与我们相同的人类。

    破译者声称:古代图腾神话蛇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等等说的就是这三个星系的天外来客。其中,蛇身人面像如中国的天神女娲、伏羲。印第安民族的天神维拉科查,中美洲的羽毛蛇神奎札科特尔等,都是来自“巨蛇座”的外星人,埃及狮身人面像则表述地是来自狮子座的外星人。所谓狮身、蛇身,就是我们标注外星人的出生。

    当然,这都是破译者一面之词。罗亦安抱着姑且听之的想法,顺嘴说说而已。

    “美洲大陆一直存在一个传说”,出于投桃报李的心理,薇薇安给罗亦安介绍起黄金隧道的传说:“传说美洲存在一条贯穿南北美洲地神秘通道,据说历史上曾有人沿北美洲一端进入,历时三年从南美洲一个小国的一个洞口钻出。那人告诉外面的人,隧道内部还有一个出口,通往一个叫‘黄金国’的地方,那里遍地黄金。后来此人神秘失踪。所以,人们认为莫里斯发现的这条隧道就是‘黄金隧道’。但在地图上它标注为‘圣地亚哥大隧道’……当然。这也是一面之词,我也是顺嘴一说。”

    薇薇安用罗亦安的口气。给这段传说加上了一个尾巴,结束了她的话。

    而后队伍陷入沉默。

    这些佣兵们虽然战斗技巧高超,野外求生能力超强,但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远远不能与秘族精心培养的薇薇安相比,薇薇安刚才的解说让他们长了知识,但与此同时,传说中黄金隧道里满坑满谷地金子又激发了他们贪婪地欲念,不知不觉地,整个队伍加快了脚步。

    薇薇安还有一点没有说,据传说:黄金隧道也是外星人在地球留下的一个基地,而圣地亚哥山谷地高辐射也来源于外星飞船放射污染。不过,由于近几年秘族未监控到该地异常的能量活动,未免影响军心,薇薇安将这段传说隐匿下来。

    此后,队伍又沿着安第斯山走了数天,盖革计数器检测到的辐射值越来越高,队员们不得不将防化服穿在身上。在赤道地带身穿厚重的、密不透风的含铅防化服,即使衣内有空调设备,仍然是难以忍受的,尤其是众人还要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跋涉,这让队员们抱怨不停,行程也慢的似蜗牛。

    见到队伍出现不能稳定状态,薇薇安私下询问是否需要休息几天,或者,干脆把前进基地建在此处。

    “离隧道入口还有多远?”

    “30英里!”,一名叫“铁拳”的佣兵抢着回答,边说边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罗亦安。

    原先,佣兵们并不尊重这位看起来很瘦弱文静的华人,在他们看起来,罗亦安是依靠与薇薇安的特殊关系,才当上队伍首领的。而每日里罗亦安与薇薇安同宿一个睡袋,薇薇安高亢而畅美的呻吟更是加深了大家的印象。但这几日走下来,佣兵们都累得直吐舌头,像一只伏天里的狗。

    而罗亦安每晚照样让薇薇安发出诱人地歌唱,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领前带路。还跑前跑后地照顾队伍中体弱的“壮汉”。这份体力令众佣兵刮目相看。

    “这家伙吃的食物一定是大象”,佣兵们一致有了这个觉悟,故而对罗亦安的态度也恭敬起来。“铁拳”现在向罗亦安发出乞求,而不是向薇薇安,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30英里?那不行”,罗亦安简单地否定了众人的要求:“按我们现在的速度,30英里需要走两天。如果在此建立前进基地,光是向前搬运那些物资。就需要10天时间……再往前走走,前进基地至少要建在离洞口5英里处。”

    “再往前走,辐射会更大……”铁拳为难地说。无处不在的放射性污染已经让他恐惧到了极点:“我可不想挣上这笔该死地钱,余生都用来治病。”

    “没问题,清除核污染,最有效的东西是什么——水!”罗亦安安慰说:“等我们建了前进基地,我们会用大量地水冲刷受污染的泥土。然后再用水泥覆盖。到那时,至少在前进基地里,我们可以脱下这身防化服,等恢复体力后,在进行下一步探险。”

    “水?大量的水?靠空运么?那得飞多少架次?”铁拳满脸的疑惑,罗亦安笑而不答。

    水是什么东西?氢气与氧气燃烧形成水。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氢气与氧气,安第斯山的热带雨林中,尤其不缺这两者。制取氢气与氧气也很简单。一个中国的乡镇企业就能做到,用一个空气压缩机在不同地压强下,就能制作出液态的氢气与氧气。当然,这一切需要消耗能源。但罗亦安唯独不缺强大的能源。

    如果将分离出的氢气与氧气进一步压缩,就会制作出宇航飞船使用的火箭燃料:金属态氢与金属态氧,这两者更是强力的能源。在地底探险。正好用它们制作燃料电池,即携带方便又能量强大。

    又经过了两天的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黄金隧道入口,但罗亦安来不及观察洞口情况,因为队员中有三人在酷热难耐下,不慎扯破了防化服,受到放射性尘埃的侵害,已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简单地救治已挽救不了他们的生命,于是,在抵达洞口的当晚。众人急匆匆找了片厚密的林地。撑起了防卫星的红外线屏蔽网,立刻呼唤接应的直升机。

    夜色最浓厚地时候。直升机抵达,它停在树梢头,卸下了十余吨补给物资,用绳索吊上了三名伤员,马上又消失在黑暗里。不一会,又飞来了一架直升机,它也卸下了十余吨货物,黑暗中,探险队最后的五名队员顺着绳索滑下,直升机立刻消失在夜空中。

    “今后的十余天里,我们再也没有补充、没有后备,如果我们在这里生存不下去,直升机也不会来接我们。”罗亦安望着远去的直升机,轻声告诉队员,这些话通过防化服内的扩音器,传到每个队员耳中,显得瓮声瓮气。

    这两架直升机是秘族特别设计的电动直升机,依靠强大的热核电池作为能源飞行,它散热小噪音低,机身涂满雷达吸收材料。为了躲过别人的注意,这两家直升机通过集装箱偷偷运入罗亦安的那个南美基地,这次冒险飞行之后,两架直升机要躲起来,让当地的雷达与监控卫星凉一凉,才能再度出动,在这期间,大家只能靠自己了。

    随机抵达地五名队员原来在看守补给物资地,为首的那柄叫钩子地佣兵递上了物资清单,眼中犹望着远去的直升机,问:“听说我们损失了三个弟兄?”

    是的,是损失。为了保密,那些中途伤重退出的佣兵,其命运早已决定。作出抢救的姿态,不过是为了稳定军心。

    罗亦安默默点点头,头也不抬地看着物资清单。

    这次,为了应付突发*况,罗亦安特意要来一名秘族机器人,在这种核污染严重的地方,只有机器人能适应,所以,当找见那名机器人时,物资的清点就变得简单。

    两天后,在不知疲倦的机器人的帮助下,前进基地建设完成。在用大量的水冲刷了放射污染严重的泥土后,机器人用重铅水泥铺设了200平米大小的一块小平地,一行人终于可以脱下防化服,自由地呼吸空气了。

    “很奇怪”,罗亦安脱下防化服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按理说,核污染严重的地方,应该寸草不生,这里怎么林木那么茂盛?还有,受到核放射污染,生物应该产生歧变,为什么这里的生物看不到歧变现象?”

    脱下日也不敢离身的防化服后,佣兵们齐齐瘫倒在地上,正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罗亦安的话没人注意,除了薇薇安。

    “前一个问题好回答——这里的放射性污染有上万年了,嗯,也许有数万年,所以生物已经适应了这种污染。后一个问题……生物的歧变,这几天来我们防化服日也不离身,红外线与体味泄漏不出去,所以没有生物骚扰。也许,马上你会看到歧变生物了。”薇薇安说。

    “警戒,马上布置警戒……我去值第一班岗,等他们休息过来后,立刻着手准备进入隧道”,罗亦安说罢,拎着那机器人走出了前进基地。

    黄金隧道的入口就在眼前。一人高的洞口林深草茂,不注意看几乎无法察觉。这几天忙于建前进基地,罗亦安未及勘查隧道口,现在正好借执勤的功夫摸摸情况。他拿着望远镜,观察起隧道入口。

    这就是什么的黄金隧道吗?洞口处,有明显的人工修缮的痕迹,但修缮者的意图实掩饰,它将洞口修得格外隐蔽,不自信的人即使站在洞口也察觉不出它的存在,顶多,人们会把它当作一个蟒蛇洞。

    这里面会有什么?

    不远处,草丛里响起了轻微的唏蔌声,罗亦安汗毛顿时竖了起来。

    那声音虽微,但罗亦安已经判断出,那不是蚂蚱的跳跃声,不是蚂蚁的爬动声,而是一个大型动物竭力掩饰的移动声。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秘界(秘界寻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秘界(秘界寻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