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秘界(秘界寻奇) 正文 第三卷 他们来了 第102章 荣耀

正文 第三卷 他们来了 第102章 荣耀

目录:秘界(秘界寻奇)| 作者:赤虎| 类别:历史军事

    周围的人群没人注意到这里,他们都被王庭的招待吸引。身穿印度纱丽的女子,带着叮当作响的银脚环,婀娜多姿地围着客人舞蹈着,丰富的食物,大红大黄浓重的色彩,妖媚的肚皮舞,让客人一登舟便被吸引。

    印度式欢宴最大的特色就是喧闹,极度的喧闹,在这种喧闹中,偶然一人落水没人关注,罗亦安打定主意,慢慢凑近对方,亲切地问:“你好,很荣幸见到你,我……”

    那印度苦行僧本来冷冷地看着罗亦安逼近,但就在罗亦安逼近他身体死角前一刻,他闪电般向后一跳,脱出了罗亦安的掌控。

    “你也精通瑜伽?”,印度苦行僧没摆出防御姿态,他随意地站在舟舷上,反问。

    罗亦安不是精通瑜伽,当初他为了向阿尼尔寻仇,曾特地研究过瑜伽格斗术,需求破解之术,刚才进入的那个攻击死角,刚好是计算机推算出的、所有瑜伽派别都很难使出全力的点位。瑜伽高手或可以对这点位进行攻击,但也要配合身法,先前进小半步,才能让自己的拳脚在达到这点位时,产生最大爆发力。

    罗亦安刚才接近印度苦行僧时,走的不是直线,他每步都根据对方的身体反映,踩在对方最难以发力的位置,这是科学研究的结果。这位印度人被罗亦安杀气所吸引。不由自主研究着如何攻击防御,胸中臆想着攻击地角度,结果换来阵阵胸闷气短,总感到有力无处使,这才跳出圈外,摆出没有恶意的姿态询问对方。

    “嗯哼”罗亦安含糊答应着,继续逼近对方。现在,对方除了跳水别无办法。罗亦安嘴角已浮出微笑。

    “别这样”。印度人马上制止罗亦安:“马立克让我问候你。”

    罗亦安侧转身体,印度人忽地窜出,在几步外才停住身影,停身喘息。

    “天哪,马立克说你是个怪物,能在高山上奔跑,你果然是个怪物”。对方这句话让罗亦安彻底打消了追击念头。

    “那么,马立克有什么交待?”罗亦安边问边准备靠近对方。

    “别过来”,对方扬手制止:“你还是离我远点,这样我感觉到安全。”

    罗亦安使个眼色,让妮莎望风,自己装作悠闲地欣赏歌舞,嘴里问:“马立克走了吗?”

    “安全离开”,对方回答:“他走的时候送给我们克什米尔一份的大礼。并要求我们为你免除麻烦,你是马立克的接应人员吗?”

    罗亦安目光凌厉,对方马上回答:“好,我不问……是这样的,我们在宫廷内找了个朋友,把你的名字添加到了最近地宴请名单里。今天来的客人,有几位你必须认识,这样,今后他们可以作证:最近几天你都在参加宫廷夜宴。

    至于周围窥伺城堡地人,我们查了,确有几名游客一直在监控那座城堡,但几日前他们突然失踪,我们没有发现他们离开的迹象,正打算继续查找……你能告诉我,这些人现在在哪里?或者说。他们的尸体在哪里?”

    罗亦安神色一动。窥伺的人几天前才不见了,那时马立克还在山上。能有这样雷霆手段的只有秘族。这说明原本秘族是打算借刀杀人,所以才安排罗亦安一行在城堡住下,然而,后续局势的发展让某些人急切想拉拢罗亦安,于是他们动手清除了窥伺人员。

    那印度人错把罗亦安的沉默当作默认,他脸上掠过一丝不满,忍了又忍,又将这口怨气咽下了。“好吧”,他说:“我们别在细节上纠缠了,看在马立克地情份上,我说最主要的:等会儿介绍给你的人有三名,他们都是极度虚荣的人,以能够参加土王的宴会为荣。土王宴请的客人一般分为两类,进入内殿的才是最高尚的客人,但这些人只属于外围人员,比如现在,他们只能站在舟边欣赏歌舞。我们只需告诉他们,你参加土王宴请时都在内殿,然后,你轻描淡写地说‘在宴会上曾见过他们’等等,今后他们就会争相证明,这几天你却在土王宴会上……”

    罗亦安恼怒万分,原来,马立克所谓地帮忙就是证明自己曾参加过土王宴请。早知道如此何必求对方帮助。秘族既然动手清除了窥伺的人,一定会做得很干净,完全牵涉不上自己。如此,只要掩饰好自己登山的行踪,避免今后极端组织的报复,就已经足够。何必搞得如此兴师动众。

    罗亦安有这样的想法是不了解印度的等级制度,在过去印度地,有句话说:“婆罗门是不能质疑的”,讲的是婆罗门人的话出口就是誓言,对此质疑就是侮辱整个婆罗门阶层。而土王宴请的客人,这身份就是信誉的保证,决不能任人猜疑。如果有人追查到这里,明白了罗亦安的身份后,当地人就会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此后,任何线索都会被淹灭。

    因为这身份是荣耀的标志,所以那三名虚荣的商人才要处处标榜。当宫廷大管家引领着罗亦安为他们做介绍时,获知他们曾同日被邀参加宴会,不用诱导,那三人就纷纷表示曾见过罗亦安,聊了一会儿,一位商人甚至承认,当初在宴会上他曾与罗亦安打过招呼。

    这是场虚伪地谈话,双方本着互不信任地态度进行了友好亲切的交谈,会谈中双方就共同关注地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探讨、并交换意见,双方均互相表达了深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真实的情况是:罗亦安意兴阑珊,懒洋洋地敷衍了三位商人,而这种懒散被当作英国贵族作派,几人交换了名片,建议今后继续交往,不久,宫廷大管家招呼罗亦安觐见土王。在三商人嫉妒的目光下,罗亦安进入船舱。远远地与土王打了个招呼,便又被招呼到船甲板。深感无聊的罗亦安就此与三商人告别,登舟而去。

    罗亦安没有料到,马立克的帮忙最终起了非同寻常地意义。土王大会后,马立克以蓝宝石新矿脉的发现人,被推往台前,此后。他借这一身份掩护进入珠宝界,周游世界并进行着不为人知地特工活动。因为罗亦安也曾参加土王大会,他们的相识交往也就顺理成章。而打扮艳丽的妮莎由于在土王发表演说前,预先佩带了一枚克什米尔蓝宝石项链,不巧被参加大会的记者摄入镜头,当作土邦王妃子的照片匆匆发表。这张照片在印度引起轰动。随后,查清真相的报社被迫道歉,并按照罗亦安与土邦王府共同编造的谎言。为妮莎伪造了一个新身份……

    罗亦安离开王舟,并未远行。他命令舟人驾着船屋,缓缓地绕湖边而行。德尔湖地湖水蔚蓝,有着克什米尔蓝宝石的朦胧美,一户户农人用船拖着他们的园圃在各个船屋前倘佯,卖力地招呼着客人。

    德尔湖的水上园圃是世界唯一。当年,有句英国谚语说的就是德尔湖水果的新鲜——“上一秒钟它还在枝头上”,就是讲德尔湖果农贩卖水果的情景。农夫乘坐小艇料理园圃,采摘番茄、南瓜或鲜花。每个漂浮园圃都是在约2米宽的芦苇织条上铺上泥土而成地,然后系在锚杆上,可放置在湖上任何地方,在这耕地有限之地,既可增加收入,又可增添景致。

    经过百余年的水上种植生涯,德尔湖的果农们技术越发成熟。他们不仅栽种草本果实。甚至连灌木类水果也能在水上园圃中种出。德尔湖营养丰富的湖泥,令这些果实肥大甘甜。罗亦安流连不去的理由。正是想尝一尝这世界唯一的水上园圃出产地水果。

    一束束红艳艳的荔枝,被沾着晶莹水珠的绿叶衬托着,格外诱人、醒目。罗亦安取了一串荔枝,剥开红艳艳的果皮,甘甜的汁水四溅,透明如玉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轻轻地咬下去,甘甜、爽口,齿痕留香。

    石榴约有小碗般大,红彤彤的,有的咧开了嘴,露出一粒粒晶莹透亮、红玛瑙般的果粒,十分诱人。波罗蜜大如冬瓜,呈绿色,外表似布满钉子的厚皮,里面是一瓣瓣白色地果肉。芒果有地大如西瓜,有的小巧如杏,有地红艳欲滴,有的黄如美玉,有的绿莹莹的,有的黄中带红。芒果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的,长长的,椭圆的,两头尖尖的,味道更是各异,有酸甜的,甘甜的。罗亦安心满意足的品尝着各式水果。

    妮莎这时已镇定下来,只余罗亦安与她在坐。拉莫先生多年的家教立刻现露出来,她落落大方的撩起面纱,温文尔雅的将水果切成小片,用一根象牙牙签戳着送入口内,小口小口的品尝着。她的嘴角浮动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活脱脱一个印度上流社会姣女形象。

    妮莎的美丽吸引着湖上的游客,当他们的船经过时,许多闪光灯偷偷摸摸的闪烁着。妮莎却没有了惊慌,她坦然自信的承受着那些长焦短聚,轻松自在的继续品尝着那些水果。

    罗亦安不知道她为何忽然有了自信,但看到对方开心,他也觉得不虚此行。

    “过去的印度总使我压抑”,妮莎盘腿坐在舱面上,稍稍调整着身体,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继续说:“那空气沉重的令我窒息。我为我的死亡感到轻松,重生的感觉,令空气都清新起来。”说这番话时,那浓密的睫毛忽闪着,美丽的大眼睛眨动着,她的眼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盼。

    昨天,秘族送来了妮莎的新身份证件。她摇身一变成为英国威尔顿爵士地养女,长年生活在英国一所教会学校。那是一座全封闭的教会学校。每年只招收三十余名女生。实际上是秘族金人系统的一个外围机构,薇薇安就是从那里毕业的。

    履历表上,妮莎的生活经历简单而清楚:毕业后,她一直在教会学校担任助教。在罗亦安抵达果阿前,她来到了威尔顿爵士的城堡与管家一起主持城堡的修缮工作,而后在城堡里结识了罗亦安。

    抛弃了过去地姓氏,对妮莎来说等于一次死亡。而具有了新的姓氏,她从此脱离了种姓地枷锁。获得了新生。登上王舟前,她尚有点怯场,现在,她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

    罗亦安满意地看着妮莎心态的转变,说:“我们明天动身,第一站先到新西兰,然后自新西兰回国。你出去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什么时候玩够了,就去果阿,帮我打理生意。”

    “你来陪我吗?”妮莎扬起脸企盼的看着罗亦安。罗亦安正准备回答,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克什米尔平均海拔一千八百米,周围都是五千米以上的高山。手机信号时断时续,而前来旅游的人也把此地当作完全放松的世外桃源,所以他们对是否有手机信号并不苛求。克什米尔通讯基站少。分布不合理,信号通道也满足不了正常通讯的要求。罗亦安地手机铃声引起了湖上一片惊讶。在众人的侧目而视中,他东摸西摸,找出了快被他遗忘的手机,接通了这个他来克什米尔的第一个外界电话。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传来的却是周静柔急慌慌的声音:“啊。罗先……安……”,一霎时,周静柔似乎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罗亦安,最后还是选了一个中性的词:“罗总,公司出事了,彩玲姐急得跳脚,找了你好几天。我现在果阿地电话总局,让他们忙了两小时,才接通这个电话……”

    周静柔的活动能量很大,这罗亦安早就知道。但现在心急如火的时刻。哪有功夫细听她的表功,他插嘴问:“说重点。”

    “公司有两拨游客。都在非洲出了事。一拨客人是国内的团,都是些小富豪,他们在津巴布韦打猎,收购了当地的象牙工艺品,出海关时被扣,据说要判刑。另一拨是欧美客人,他们到科特迪瓦。不幸地是,科特迪瓦昨天发生了政变,我们的顾客恰好在交火线附近,现在已经被叛军挟裹,他们曾发出求救信号,谭姐让你快想办法?”

    象牙,真是象牙之灾。

    科特迪瓦过去被译作象牙海岸,令人郁闷的是,到象牙海岸旅游的人不是因为象牙出事,而到津巴布韦的游客,反而因为象牙出了事。虽然行前反复交待,可那些小富豪见到当地象牙工艺品大明大放地销售着,以为正好买下带回国。没想到,这非洲小国挣的就是这份带不走的钱。购买不禁止,是因为你的购买会让当地猎人富裕;携带要禁止,是因为联合国明令禁止象牙买卖交易。而扣留的象牙工艺品,一转身又回到了当地商贩手里,二次卖给下一个傻瓜,扣留的人员则可以让当地官员大肆受贿,以此发家致富。这是非洲小国常有地经济模式。

    “津巴布韦地事好办”,罗亦安脑子一转,有了解决办法:“不就是钱的问题吗?你跑一趟……对了,带上我们地美国律师,津巴布韦人面对美国人比较怯,法律上的事情交给美国律师,钱的问题由你做主,我们双管齐下。”

    科特迪瓦的事则比较难办,在最近20年中,这个非洲小国曾发生130次政变,被称为政变之国。这个国家的部族有着丰富的政变经验,甚至有一条龙式的“政变后服务”。通常,这个国家发生的政变不全是为了权力,大部分是为了绑架外国游客。每当政变发生,全国各地的捐客们便蜂拥而至,像挑选骡马一样挑选着被绑架的外国游客,在支付相关费用后,他们带着绑票四散而去。满载而归的部族随后便寻找政府军投降,于是全国皆大欢喜。长此以往,绑票的收入成了其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欧美客人崇尚冒险与刺激,这个非洲小国已多年没人去,只是由于秘族在其边境有个废弃的训练营,罗亦安才开通科特迪瓦之旅,组织了一个11人的旅行团,前去探奇,没想到却实现在其中。

    电话那头,周静柔静静等待着罗亦安的决定。久久,罗亦安才回答:“我给你一个电话,纽约的电话,你说我的名字,通知那里的负责人,叫薇薇安,让她为我准备好十名佣兵。三天后,我们在科特迪瓦汇合。”

    光给钱不是办法,钱拿多后,部族会把罗亦安的游客当作提款机,动不动绑架几个人,让人怎受得了。罗亦安打定主意,先付钱,事后追杀到底。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秘界(秘界寻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秘界(秘界寻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