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任继愈作品集结:任继愈对话集 正文 第59节:实说冯友兰(2)

正文 第59节:实说冯友兰(2)

目录:任继愈作品集结:任继愈对话集| 作者:任继愈| 类别:玄幻奇幻

    许进安:在哲学上冯先生这句话是怎样落实的?

    任继愈:在哲学上,建国前他主要是接着"程朱理学"讲,创立自己的"新理学"体系;建国以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当时很多老先生如汤用彤、贺麟、金岳霖等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某种程度上,这是爱国主义在起作用。

    许进安:冯先生做学问有什么特点?

    任继愈:冯先生读书学习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熬夜。他说他从20岁时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学习是学习,工作是工作,休息是休息。抗战开始时,冯先生在衡山写《新理学》,还在写《诸子哲学讲义》,工作十分繁忙,人开玩笑说他像一架写作机器。据与他同住一室的康德研究专家郑听讲,就是在那个时候,冯先生也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按照作息时间工作:早上不上课时就写书,中午休息,下午接着写,晚饭后再写段时间就按时休息,从来没有熬夜加班。他这一良好的习惯坚持子一辈子,确实不容易。

    许进安:为什么说冯先生是吸收各家之长,能容纳多元思维的哲学家?

    任继愈:这也只是一种说法,实际情况不完全是这样的。比方说冯先生对佛教和道教就没有吸收多少。儒、道、释三教是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更不用说九流了。冯先生写的《中国哲学史》,关于佛教的那一章,他自己就不满意,道家也基本上没有提到。当然了,冯先生是哲学家,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确实继承了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尤其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要海纳百川,一方面是要百家争鸣。冯先生的哲学自成一家,是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产生的。西南联大当时就有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在同一个院系里,教授们经常争论,经常做演讲发表自己的观点。那时冯先生和汤用彤先生、维也纳学派的洪谦先生等,他们都自成一家,经常辩论,学术气氛非常浓厚、非常活跃。这种争论催促思想的形成,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冯先生的思想是在这种争论中产生出来的,是他自己闯出来的,而不是在保护下产生出来的。

    许进安:您当时在西南联大听过冯先生讲课,对他有什么印象?

    任继愈:听过冯先生讲课,给我的印象是他讲课特别有条理。他受过现代逻辑训练,思维很清晰。讲课时他慢条斯理,要是记笔记记得快,能跟上他讲的话,那就是一本完整的讲义,可以出版成书。冯先生讲课,没有废话。这很不容易。冯先生晚年写书,他自己眼睛坏了,看不见了,完全是靠口授,由助手记录下来,然后念给他听,再修改一下就好了,基本上出口成章。人们说一个人有才,往往用"出口成章"、"倚马可待"来形容。说汉代枚乘写《七发》和唐朝王勃写《滕王阁序》,是当场出口成章写成的,被传为千古佳话。但那只不过是一篇文章,冯先生晚年是出口成章地写下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这些书都是传世之作。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任继愈作品集结:任继愈对话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任继愈作品集结:任继愈对话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