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言清似梦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正文 第四十八章

目录:言清似梦| 作者:尘子| 类别:历史军事

    回到乾清宫,听赵昌说三阿哥有事呈奏康熙,正在内殿和康熙密谈,我坐在茶房,寒梅泡了茶递过来,接过茶,默默无言的喝了一口,便捧着杯子发呆,寒梅坐在我身侧,静静陪了我一会儿,忽小心翼翼的问:“姐姐,你怎么了?”抬头看了她一眼,满脸的担忧,微微笑了下,道:“没事,我只是想起了冷香,一时有些难过。”寒梅闻言面色也是一变,自从冷香事发后,我虽与她朝夕相处,可大家都装做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样子,一如往常的谈笑风生,从未提起过冷香,也不敢提起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今日我的随口一说,引的两人都愣了起来。

    许久,寒梅才微微一叹,神色有些哀伤,低声道:“本来冷香姐姐明年就可以出宫了,听说她还有一个定了亲的夫婿在等着她。”我有些诧异,问:“你怎么知道的?”寒梅道:“本来以冷香姐姐的出身和容貌,是可以入选秀女的,只是后来不知冷香姐姐用了什么法子,居然当了宫女,有一次我看见她捧着一本书时而微微一笑,时而满脸忧愁,一时好奇,所以就问了她,她说那本书是她定了亲的夫婿在她进宫之前送给她的。”我想了想,问:“那本书是不是《诗经》?”寒梅点头道:“原来姐姐也知道,就是那本书。”

    在塞外的时候,我也见过她捧着《诗经》一脸幸福的模样,只是没想到,那书竟是她定了亲的夫婿送给她的,难怪她会放弃选秀,而甘愿成为一名宫女,陷入爱情的女子都像那些扑火的飞蛾,粉身碎骨只是为了片刻的温暖,脑子突然一闪,忍不住直起身子,问寒梅:“冷香是什么出身?”寒梅道:“冷香姐姐是镶蓝旗的,她的阿玛是镶蓝旗下的正五品武官。”正五品武官,根本不可能左右紫禁城里的事,也不可能让一个本可以入选的秀女成为宫女,除非是有贵人相助,而且这个贵人在宫中还要有点势力,越往下前思路越是清晰,冷香的贵人必定就是以前的太子现在的二阿哥,至于冷香会到乾清宫当职想必也是二阿哥一手安排的,如果不出废太子的事,冷香一定可以顺利出宫,与她的夫婿长相厮守,只是没想到最终会落个自尽的下场?紫禁城果真是个噬人的黑洞!

    不仅抬眼看着寒梅,她虽然年纪比我略小,但进宫时间比我长,我到乾清宫的时候,她已经进宫四年了,在这个美女如云的紫禁城,她长的实在是很平凡,可是她一直很爱笑,平日也总是嘻嘻哈哈,给人的感觉就是没心没肺的,梁九功之所以选择她在乾清宫侍候,就是看中她的聪慧和率直,而且没有利益之心,一心只想当好差。寒梅见我紧盯着她,下意识摸了摸脸,问:“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我摇头笑了一会儿,问她:“你也快出宫了吧?”寒梅脸上一暗,静默了半晌后,轻轻道:“早在我六岁那年,我的阿玛和额娘就过世了,在这个世上,我已经没有亲人了。”我心一紧,寒梅淡淡一笑,又道:“调入乾清宫时,我就跟梁公公说了,这一辈子都要呆在宫里,不再出宫了。”我无比震惊的看着她,道:“你要永远呆在紫禁城?”她笑着点头,神色平静淡然。

    我不禁双手握住她的手,道:“寒梅,你怎么这么傻?呆在宫里有什么好,没有自由,没有人权,处处都是规距,处处都是争斗,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你还这么年轻,又久在皇上跟前侍候,梁公公肯定会妥善安置你的,你怎么会选择永远呆在宫里?”寒梅嘴角泛起丝苦笑,幽幽道:“姐姐有所不知,我虽是旗籍,可出身地位低下,我阿玛本是镶红旗的马夫,三十七年皇上亲征的时候,阿玛也随着出征,结果就一去未回,阿玛走后,额娘终日以泪洗面,病痛缠身,在床上躺了半年,终是随着阿玛而去。”她垂下睫,被我握着的手微微有些颤抖,我紧了紧手,问:“那你是怎么进宫的?”她道:“伯父见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又无依无靠,便问我愿不愿意进宫,虽然辛苦,可至少不用为吃穿发愁,那时我才八岁,什么都不懂,听说进宫就会有饭吃有衣穿,也就欢欢喜喜的答应了。”她顿了一下,将目光投向乾清宫的最北面,我知道那里浣衣局,是专门为太监宫女洗衣服的地方。

    那个地方我曾去过,每天只能看见宫墙飞檐的四角围起的巴掌大的天空,连阳光都照不进去,地面上满是湿滑的淤泥,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手持木棍的管事太监,经常随意敲打累极躺在地上歇息的宫女,那些宫女大多都头发散乱,衣衫破烂,一双手因为常年浸泡在水中,发白的指甲让人胆战心惊,还有那些斑斑白白的皮肤,无一不显示出这里的人所受的折磨和痛苦,莫非寒梅也在那里呆过?正在疑惑,寒梅已慢声道:“进宫时,我因为年岁小,不能被分到各宫去当差,管事的公公便将我带到浣衣局,让我帮着洗衣服,到了浣衣局,我才知道原来活着,竟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每日要洗上百件衣服,洗不完就没有饭吃,因为房屋不够,所以我们初进宫的只能分到一些干草,晚上就在白天洗衣的院子抱着干草入眠,因为常年睡在湿地上,所以身上长满了虱子,咬的人痛苦不堪,白天却仍是要照常洗衣,许多人因为受不了这种折磨,或是投井,或是上吊。”

    我眼中含泪,满是怜惜的注视着神情淡淡的寒梅,这样一个开朗率直的弱小女子,又是如何熬过来的?经过了那样不堪的折磨,她怎么还能保持着这样纯真的笑脸?寒梅见我眼中蓄满了泪,冲我甜甜一笑,又接着道:“有时候熬不过去的时候,我也会想到死,有好几次我都徘徊在井边,心想只要纵身一跳,自己就可以解脱了,还可以见到阿玛和额娘。”我一惊,猛的站了起来,寒梅忙随着起身,急道:“姐姐别担心,我如今不是还好好活着吗?”我这才反应过来,寒梅如今正坐在我面前,心里一松,复又坐下来,凝神听她细讲,她道:“后来有一次,同我一起进宫的小莲先我一步投了井,待宫人把她捞起来的时候,她因为喝了水,肚子胀的鼓鼓的,脸色惨白,眼睛睁的大大的,满是惊惶,浑身都被冰冷的井水泡的发白,当时看到她的样子,把我吓坏了,一连几个月我都不敢闭上眼睛睡觉,总觉得一闭上眼睛,小莲恐怖的死状就活生生的出现在我眼前,自此,我就打消了求死之心,不想自己也像小莲死的那样可怕。”

    我这才长长呼了口气,又问:“那你是如何来到乾清宫当职的?”寒梅抿嘴笑了一会,道:“我在浣衣局洗了两年的衣服,十岁那年,我遇到了赵公公。”赵公公?我问:“是赵昌吗?”寒梅点点头,道:“就是赵昌赵公公。”我又问:“他是如何认识你的?”寒梅道:“有一次我因为生病,所以未能完成洗衣任务,三天都没有吃东西,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刚好赵公公来取衣服,见我一个人哭的伤心,就问我为什么哭,我见他面带笑容,说话又很是和气,就大着胆子问他要点吃的。”她嘴角又泛起丝笑,道:“从此,他就经常来浣衣局看我,还常常带东西给我吃,后来乾清宫换人,他便求了梁公公,将我要到了乾清宫当职。”我有些诧异,没想到赵昌和寒梅竟还有这么一段,再一想到平日做事规距,忠厚老实的赵昌,心里也泛起丝暖意来,在这**纵横阴谋迷漫的皇宫,还是有着像这样温暖人心的事情。

    寒梅垂着头,神情恬静,似乎又回到了几年前的时候,我暖暖一笑,伸手拥住她,笑道:“因为有你们,所以这个紫禁城还是温暖的。”寒梅笑了笑,道:“本来赵公公也劝着我出宫,他说会求梁公公,给我配个好人家,可我细细一想,以我的出身,就算嫁人也只能给别人作妾,仍是要受人驱使,给别人做牛做马,说不定还是换不来一个安稳的生活,即是如此,那我何必不就呆在宫里,虽说偶有凶险,但至少我活的开心,活的自在,只要平时做事小心谨慎些,未必就会有事。”我道:“就算你不想嫁人,也还有其它的活路啊?”寒梅摇头笑道:“姐姐出身高贵,身份显赫,想必从小就没有为生活发过愁,也不会了解一个女子,若想独自活着,其实不比登天容易。”我听后默默无言,我是从现代来的,无论是思想还是能力,都比她先进几百年,我在二十一世纪从小学的就是如何独立生活,如何用自己所学的去谋生,所以回到大清,我可以以浪迹天涯,四家为家为终极目标,可是身处三百年前的寒梅,她若真的流落在江湖,她又该如何活下去呢?

    我垂下头,默了半晌,喃喃道:“可是我却想出宫,想离这个地方远远的,最好永远也不再回来。”寒梅笑道:“姐姐的阿玛贵为将军,向来为万岁爷倚重,待姐姐到了出宫之时,万岁爷定会为姐姐指一门好亲事的。”我轻摇了摇头,一时间万千思绪又涌回脑中,照如今这局势来看,我真的能平安等到康熙为我指婚吗?我已经没有把握了,阿玛始终不肯辞去将军一职,伯父又誓死跟定了太子,现在太子虽然被废,可伯父却没有趁机偃旗息鼓,反而四处为太子活动,还联合几个**连上几道奏折为太子求情,如今康熙对太子仍有感情,不久就会为太子复位,所以伯父的行为康熙还不会放在心上,可过不了几年,康熙又会再度废太子,而且永不会再起用,如果到了那时,伯父的忠心追随在康熙眼里,恐怕就是肉中的刺了。

    寒梅见我面色忧虑,一时也静默下来,只是陪着我坐在一边。正在发呆,茶房的门被重重的推开,赵昌一脚踏进来,吼道:“快给万岁爷冲茶。”我立即被惊的跳了起来,这些日子虽发生了太多事情,可赵昌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失态过,赵昌这才注意到我,脸上有丝懊恼,我吩咐寒梅去泡茶,待赵昌走到身边,才低声问:“出了什么事?”赵昌身子一阵轻颤,语气也有些颤抖,哆哆嗦嗦的道:“三贝勒爷向万岁爷奏称直郡王与一个会巫术的喇嘛有来往,还利用巫术镇魇二阿哥,三贝勒爷说,二阿哥之前举止失常,皆是因受了巫术的镇魇。万岁爷听了又是大怒,已命人前去直郡王府搜查了。”我顿时被惊的瘫坐回椅子上,脑子里隐隐似还有些记得,康熙朝好像是出过镇魇一案,只是没想到竟会是大阿哥镇魇废太子,以前皇子相斗,都只是暗地里的,可现在却扯到了谋杀,康熙又怎会不大怒?

    三阿哥,他也卷进这场斗争了吗?那样一个温雅的人,会为一首曲子悲伤的奇男子,最终也要蹋进这个漩涡中吗?为什么?权力真的有那么重要?

    捧着茶进殿的时候,康熙正满面惨白的斜靠在软榻上,神色惊怒又带着丝伤痛,我默默上前,将茶递到他手边,他挥了挥手,我退到一边,将茶放在御桌上,静静站在一边,心里也是一片哀伤,康熙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他自小就登基为帝,年少时为鳌拜所制,亲政后又是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葛尔丹,一生文治武功,誓要开创一代盛世,为了培养二阿哥胤礽,他费尽苦心,倾尽全力,废太子一事已让他悲愤叠加,格外痛心,心力交瘁,接连又发生大阿哥请杀废大子一事,后又扯到他一向信任有加的八阿哥身上,现在更糟糕了,居然又出了魇镇之事,亲生儿子相互残杀,他此时的心情实在不是伤心,失望所能形容的。

    奉旨去搜查直郡王府的官员,在直郡王府搜出了大量的魇镇之物,还当场抓住了与大阿哥合谋魇镇废太子的喇嘛巴汉格隆,康熙又是勃然大怒,斥其为“乱臣贼子”,并下令夺郡王爵,在原直郡王府内筑石屋幽禁,严加看守,任何人不得接近,巴汉格隆见大阿哥被幽,也撞壁而亡,大阿哥的夺嫡之路算是彻底走向黑暗,此时,他才三十七岁。

    事情一桩接着一桩,紫禁城内乌烟瘴气,连呼吸都变成份外沉重,康熙每日寝食不宁,遂让三阿哥和四阿哥留守宫中,自己带着一行人去南苑行围休养。南苑地处永定门外,是一个河湖广布、草木葱郁的好地方,听闻早在辽金时起封建帝王就在这里筑苑渔猎,先是忽必烈在这里圈建了一个近四十顷的小型猎场,取名“下马飞放泊”,很大气的名字,后有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又在这里扩建殿堂宫室,四周修砌围墙一百二十里,取名“南囿秋风”,大气中又有些诗意文雅,自顺治皇帝入主北京后,便将这里改称为“南苑”,后来虽又陆续建起了西苑、北苑,但这里仍是时下最大的猎场。

    康熙一到南苑,就住进了行宫,而且并未举行行围,我想他选择此时离开紫禁城,最大的原因就是想远离那些是非,求个清静,毕竟他已是个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不管再坚强刚硬,也经不起这么多事的轮番打击和折磨,或许是久在他身边侍候,亲眼目睹了他的悲痛,无奈,失望和难过,有时候我觉得他不再是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天子,而是一个被儿女伤透心的父亲。

    自从废太子后,康熙一直食欲不佳,每日仅食半碗小米粥,梁九功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天天跟我商议着如何换法子让御膳房准备膳食,又变着法儿的哄着康熙多吃一点,我心想康熙这是心病,都说心病还要心药医,废太子就是康熙的心药,也不知他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给废太子复位?再这样下去,康熙不垮,我们这帮御前侍候的人也会垮了。

    一日,该我当早职,早早的我便候在康熙的寝宫外,等着康熙起床以后给他奉茶,准备早膳。立在殿门口,眼睛远远的落在外面的园子里,现在已是十一月,万物凋零,秋风瑟瑟,纵是草木葱郁的南苑,也呈萧败之气,偶尔一朵不知从何处飘来又将飘向何处的黄花从眼前飞过,容颜已逝,只余淡淡清香,突然又想起了樱花,花期虽短,但它至少经历过灿烂,死亦无悔。

    不知何时,赵昌悄悄走到我身侧,低低叫了声:“姑娘。”我忙回收万千思绪,问:“皇上起床了吗?”赵昌摇摇头,道:“昨夜万岁爷一夜未眠,天亮时才刚睡下。”我微皱起眉头,道:“皇上可是身子有碍?”赵昌道:“昨夜四更,万岁爷从梦中惊醒,说是梦见了太皇太后,后来就一直坐在软榻上不动也不说话,梁公公劝了好些时候,万岁爷才又睡下。”我点了点头,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又问:“那你怎么不去陪梁公公守着皇上?”赵昌脸上浮起一丝异色,慢声道:“魏珠正在殿内侍候着。”我微微有些诧异,但见赵昌面色淡然,只好将疑问压了下去。

    将近正午,小六子才来通知我去给康熙奉茶,进去的时候,康熙正盯着御案上的画发呆,轻轻将茶放在他手边,眼睛瞟了眼画,竟是已故太皇太后孝庄的画像,再看看康熙,眼中含泪,神色哀伤,想他八岁登基,十四岁才亲政,朝中又有手握兵权自侍位高权重,野心脖脖的鳌拜把持朝政,其中若无孝庄皇太后的悉心教导和呵护,又怎会有后来的康熙盛世,不禁微摇了摇头,正欲退下,不料康熙突然道:“朕昨晚梦见了太皇太后。”我一惊,心想退下是不可能了,又不能不回话,想了想,只好轻声道:“皇上,您最近太累了。”康熙又道:“朕梦见皇祖母坐在离朕很远的地方,静静看着朕,不动也不说话,朕叫她她不理,朕想走过去,可怎么也走不过去。”说罢顿了一下,又道:“皇祖母一定是在怪罪朕,怪朕没有治理好大清江山,没有将胤礽教养成才。”越说他神色越是悲凄,一直在眼眶内打转的泪珠终于成串落下,最后索性伏在御案上低声啜泣。

    虽然我一直很是同情康熙的处境,可从没有一刻让我如此动容,只觉得康熙的落泪和不停抖动的双肩,深深震动了我,一时脑子一昏,竟上前两步将手轻轻放在他抖动的肩上,柔声道:“太皇太后肯定不会怪罪皇上的。”片刻,康熙才微微止住了哭泣,抬起泪流满面的脸望着我,我浅浅而笑,一字一顿的道:“因为您已经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帝王,而且也没有辜负太皇太后对您的期望,大清因您而昌盛。”他怔怔的望着我,眼中透出几丝迷惘和疑惑,又有几丝释然和感激。

    我静静回视了他一会儿,自身上抽出帕子,轻轻为他拭净脸上的泪水,低声询问:“奴婢给您打些热水来?”康熙一直静静看着我,为他拭泪的时候,他也是不动不动,听见我问话,他好似才回过神来,轻点了点头,我快速躬身退了下去,眼角一瞟,梁九功面带喜色,正抬手拭着额头的汗。帮着康熙净脸,又端来午膳,康熙略吃了两口,对我道:“陪朕到园子里走走。”梁九功赶紧取来长袍为康熙披上。

    一路都是默默无言,康熙也不说话,只是漫无目的的四处走着,园子里万物枯寂,实在没什么可赏的,更何况还刮着刺骨的寒风,康熙好似灵魂出窍,梁九功连叫了两次他都未听见,只是埋头朝前走着,不知不觉竟走到了围场外,梁九功冲我使了个眼色,我略想了想,上前两步,躬身道:“皇上,天气寒冷,又刮着寒风,不如奴婢陪着皇上回去下棋?”康熙恍如未闻,只是将目光远远的投在围场里,过了会儿,忽道:“记得朕上次来南苑举行围猎时,皇子中就数胤礽和胤祥所获猎物最多,其次就是胤---胤祀,胤禛和胤祯,还有胤礼也很不错。”康熙脸上带着浅笑,淡淡说着众皇子随行南苑行围的往事,眉眼间全是对那段美好时光的缅怀,我闻言暗暗叹息一声,逝去的时光总是美好的,如今呢?当初受宠的几位皇子几乎人人被他所厌,太子被废,十三阿哥被拘,大阿哥被幽之高墙,八阿哥被夺爵,四阿哥面上虽一切如常,可十三阿哥被康熙所厌,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打击。

    康熙许是也想到了这些,神色又变的忧伤悲痛起来,我也默默站在一边,一阵冷风吹来,康熙忍不住打了寒战,这时魏珠躬身走过来,低声道:“禀万岁爷,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前来请安。”康熙微微皱了皱眉,半晌,才听康熙淡声道:“宣。”我和梁九功飞快的对视一眼,又赶紧垂下了头。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俱都笔直的跪在下首,康熙则默默坐在御案后面,眼睛直直落在八阿哥身上,八阿哥垂着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我扫了圈众人,才默默退出去为康熙奉茶。

    等我端着茶再进去的时候,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俱都站在门外,我用询问的眼神看向魏珠,魏珠低声道:“万岁爷正单独召见八爷。”我哦了一声,将茶递给冰绡,俯身给几位阿哥请安,半蹲了好一会儿,才听见十阿哥的声音:“起来吧!”俯身谢了恩,缓缓退向一边,只听见九阿哥冷冷哼了一声。过了半晌,赵昌推开门,对我道:“万岁爷吩咐姑娘给八爷奉茶。”我忙领着冰绡进殿,眼角蹩见九,十和十四阿哥都是一脸喜色。

    殿里,康熙面色温和,八阿哥躬身立在一边,眼角还残留着一丝泪痕,将盘子里的茶放在康熙手边,又转身为八阿哥奉茶,康熙转头对梁九功道:“传旨,将大阿哥胤褆所属包衣佐领以及人口,均分给皇十四子胤祯及皇八子胤禩之子弘旺。”八阿哥立即跪下谢恩,康熙语气柔和的道:“退下吧!”八阿哥又说了些肯请皇父保重龙体的话,才退了下去。不知道康熙与八阿哥都谈了些什么,但我想此时他们的父子之情犹在,更何况八阿哥并未自己出头去争嫡位,而他人的一些言语,也不可能就让康熙彻底的放弃八阿哥。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言清似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言清似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