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言清似梦 正文 第四十五章

正文 第四十五章

目录:言清似梦| 作者:尘子| 类别:历史军事

    一日,正在陪康熙在帐中临帖,兴趣颇浓的他还拿出以前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所写的书法给我看,满脸的赞赏的道:“在我的这些儿子中,若论书法,胤禛当数第一,胤祥的字虽也不差,但仍有些许不足。”我笑回道:“四贝勒的字苍劲有力,笔锋刚毅,而十三阿哥的字随意洒脱,率性十足,这两幅字若分开看,则是各有秋千,若放在一起,则是相得益彰。”康熙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各有秋千和相得益障。”我闻言忙高兴的俯了俯身,道:“奴婢谢皇上夸奖。”康熙摇头笑叹道:“你这丫头,莫不是又要向朕讨赏?”我见康熙满脸笑意,又看看满桌他临的字,笑道:“奴婢很是倾慕皇上的字,皇上若能将这桌上的字,赏一幅给奴婢,奴婢就不向皇上讨赏了。”康熙看了看梁九功,笑道:“这丫头原来是看上了朕的字?”梁九功躬着身子笑回道:“万岁爷的字龙腾虎跃,晓枫早就惦记许久了。”

    康熙看了看我,笑道:“罢了,那朕就赏一幅给你。”我兴高采烈的俯身谢恩,康熙想了想,提笔在纸上写道:“不慕荣华,心似幽兰性似梅。”他顿了顿,又在下面写:“大清第一女官。”写罢落上爱新觉罗玄烨字样和年月日期,又随手盖上了大印。我怔怔盯着纸上的字,大清第一女官?梁九功见我只顾盯着字发呆,忍不住提醒道:“晓枫,还不快谢万岁爷御笔亲封?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恩赐。”我忙回过神来,跪下道:“皇上皇恩浩荡,可奴婢不配领此赏赐。”康熙示意我起身,淡淡笑了笑,颇有些感触的道:“你在朕身边,也久有时日,朕相信自己的眼光没有错,即是朕的亲笔题字,你自当领赏就行,又何来不配之说?”

    康熙默了会,又道:“朕虽儿女众多,可没有一个儿女陪伴我的时间有你长,你在朕身边的这几年,朕甚感欣慰。”一时我也有些感动,眼微微有些热,初进宫里对康熙满是畏惧,可在他身边这几年,让我渐渐看到了康熙的另一面,对他也渐渐有了一丝感情,想着他对我的一再容忍和宽恕,忍不住哽咽道:“奴婢本是受罚入宫,皇上对奴婢一再恩宠赏赐,奴婢----------奴婢----------”说着已然将话哽在喉头,我道:“奴婢愿永远陪在皇上身边。”康熙笑了起来,道:“起身吧!别总跪着了。”我谢过恩,起身站在一边。

    寒梅给康熙泡了茶,我道:“皇上,您都忙了大半天了,不如先歇息一会儿。”康熙点点头,走回榻边,我接过茶递给康熙,帐外似是有人,梁九功躬身出了帐,片刻又慌慌张张的进来,跪下道:“万岁爷,十八阿哥病了。”康熙一愣,将茶递给我,问:“可有宣太医?”梁九功道:“已经宣了太医了。”康熙站起身,道:“朕去看看。”我也赶紧出了帐,紧随着康熙的步子。

    十八阿哥躺在软榻上,脸颊似有些微肿,几个随行的太医正在给把脉,见康熙进了帐,帐内的人纷纷跪下行礼,十八阿哥也挣扎着要起身,康熙忙上前几步,按住十八阿哥的手臂,柔声道:“不必起身了。”十八阿哥道:“皇阿玛不必忧心,太医说儿臣只是偶有小恙,并无大碍,等过几日儿臣病愈了,还要跟随皇阿玛前去行猎。”十八阿哥今年好像也不到八岁,虽年纪幼小,但应对得体,言语间均是宽慰皇父的诚孝之言,难怪康熙会疼如心宝。太医将开的药方呈给康熙过目,我扫了一眼,都是一些清热解毒,散结清肿的中草药,康熙凝神看了半天,才让太监去煎药。

    过了好一阵子,太监才端着刚煎好的药进了帐,或许是因为康熙一直坐在一边,我见帐里的几个宫女有些惶恐,端着药碗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遂上前接过药碗,对十八阿哥笑道:“不如让奴婢来侍候十八阿哥服药。”十八阿哥圆圆的小脸,笑容满面,道:“那就有劳晓枫姑娘了。”嘴角忍不住泛起几丝笑来,侧坐于床边,一勺一勺喂他喝了药,康熙一直静静坐在一边,待十八阿哥服了药,才起身叮嘱他好好休息。

    原以为十八阿哥吃了太医开的药应该很快就可以痊愈,没想到过了几天,十八阿哥的病非但没有痊愈,反倒是越发严重,脖子以上耳垂以下的部分全都肿的发亮,噪子也因为红肿而无法说话,太医们都急了,孙太医此次并未随行,因之前我医好过十七阿哥,他们便过来向我请教,我也去看过十八阿哥,用现代的医用术语来说,他得是急性腮腺炎,在现代这种病算不上什么大病,几支青霉素之类的抗生药品即可痊愈,可在古代,除了用一些中草药消肿以外,别无他法,上次医好十七阿哥我除了靠一些简单的医术以外,绝大部分都是运气所至,可对十八阿哥的病我也是束手无策,只好让他们如实上奏康熙。得知消息的康熙伤心不已,随即传令准备起驾回京,又让随行的大阿哥代为设宴为蒙古各部的王公贝勒送行。

    三日后,康熙正式起驾返京,又命人八百里加急,传孙御医到布尔哈苏台行宫等候。帐里,康熙默默盯着桌上的奏折,康熙走前,吩咐四阿哥和八阿哥,将朝中大臣所上的奏折均送来行宫由康熙亲自批阅处理,再由四阿哥和八阿哥代为发布颁旨,所以每隔三天,都会有快马送来的奏折。近几日来,奏折上多是弹劾太子奶妈的丈夫,现任内务府总管凌普,借修建府坻敲诈勒索属下,倚仗太子权势公然向进京述职的官员索贿,在京中朝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康熙顿了半晌,猛的将奏折扫翻在地,满脸的悲痛失望,仰天长叹一声:“逆子。”帐里的人冷不防被康熙此举惊的魂飞魄散,纷纷跪倒在地。

    好不容易熬到换班,顿觉全身都被冷汗浸湿,细细叮嘱了冷香一番,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自己的营帐,简单梳洗一番,来不及细细思量近几天发生的事,只是倒床就睡,迷迷糊糊间,忽觉有人轻摇我的手臂,蓦然清醒过来,寒梅满脸惧色的坐在床前,我猛的从床上坐起,问:“出了什么事?”寒梅脸色仍有些白,道:“晚间,太医禀报十八阿哥昏迷不醒,万岁爷急忙前去探望,所有随行皇子均在帐中守候十八阿哥,独独不见太子爷,皇上很是生气,亲自到太子爷帐中,眼见太子爷正和两个歌妓调笑,万岁爷大怒,将那两个歌妓当场处死,又怒责太子爷毫无兄弟友爱之情,太子爷非但不听万岁爷的话,反而怒气冲冲的说自己不知十八阿哥病重,是有人妄图陷害于他。”

    我闻言不仅愣住了,十八阿哥病重,人人都是面带忧色,太子却在这个时候,与歌妓嘻戏调笑,纵情声色,再加上这几日来各大臣的奏报,以往太子的诸多劣行,所有的事情全部堆积在一起,犹如火山暴发,康熙定是再难以承受这种打击,所以才不惜废去太子之位。

    第二日,去御前当职时,不仅提醒自己格外小心,梁九功踮着脚尖静静吩咐着御前的事情,又嘱咐我亲自负责康熙的饮食茶水,众位阿哥也都面带忧色,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更是寸步不离的陪着康熙,劝着康熙喝了半碗小米粥,侍卫奏报太子前来请安,康熙猛的将碗摔在地上,怒道:“叫他给朕滚回去好生反省反省。”侍卫惶恐不安的领命出去了。

    我也赶紧收拾掉被康熙摔碎的碗,半躬着身子退出来,太子立在帐外,目光直直盯着康熙的太帐,眼神中满是恨意和不甘,见我出了帐,他猛的一甩袖子,转身走了,我暗想这个太子真是越来越胆大了,他刚才的表情若被有心人看在眼中,报到康熙那里,恐怕又是一桩大罪。

    提心吊胆的急赶了好几天,终于快到布尔哈苏台行宫了,康熙由赵昌和魏珠侍候着就寝,我和冷香收拾完东西,又将明日要用的茶具一应准备好,正准备回帐休息,没走几步,就看见魏珠满脸刹白的调集侍卫守在康熙帐外,营地顿时大乱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赵昌领着大阿哥又急急朝康熙帐中走去,我见这阵势,看了眼冷香,两人迅速交换一个了然的眼神,肯定是出大事了,要不然康熙不会让魏珠增加侍卫,莫非---------我顿时被自己的想法惊住了,冷香也是面无血色,眼睛只是焦急的看着不远处一片混乱的大帐。

    过了一会儿,魏珠匆匆而来,见我还没回帐,长长呼了口气,道:“谢天谢地,幸好姐姐还没回帐睡下。”我急问:“出了什么事?”魏珠身子一抖,低声道:“刚刚太子爷竟在帐外扒裂缝隙偷窥万岁爷,被万岁爷给察觉了,又惊又怒,当场就把桌子给掀了,梁公公吩咐我加派侍卫守在帐外,刚刚万岁爷又召见了直郡王爷,让直郡王爷亲自带领侍卫护驾。”这个太子真是疯了,他怎么会想到去偷窥康熙,这可是弑逆的大罪,此举恐怕就是康熙一废太子的导火线。魏珠见我面带疑色,催道:“梁公公让姐姐去给万岁爷奉茶。”我回过神来,忙随着他快步而去。

    走了几步,才发现冷香未跟上来,诧异的回头,冷香面色刹白,尤如灵魂出窍般呆立在原地,眼睛只是盯着康熙的大帐,我又回身走到她面前,见她浑身上下都在微微颤抖,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冰冷刺骨,心里暗暗吃惊,嘴里却只是轻声道:“冷香,你怎么了?”她猛然一震,好像突然间又回过了神,面带惊惧的后退了好几步,急忙摇头,道:“我没事,我没事。”我微微皱起眉头,心里更是疑点从生,但一见她惊恐万分的表情,只好故作平淡的道:“没事就好,皇上还等着茶呢。”说罢率先提步而去。

    幸好刚刚作了准备,只需烧些开水就行,冷香早已恢复常色,手脚利落的冲茶泡茶,我站在殿门口,眼睛虽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夜,心里却止不住的想着刚刚冷香的反应,为什么听到太子偷窥康熙,她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她久在乾清宫当职,平时也是一个处事周到冷静的人,太子此举会有什么后果,她或许比我更清楚,想到这里,我蓦然一惊,难道冷香是太子的人?这些年与冷香相处时的情形又慢慢浮现在脑海,自从我到乾清宫,冷香就已经是领头宫女,一直深得梁九功信任,这几年我一直很得宠,但她从未刻意的讨好我,也没有刻意的疏远我,我猜不透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总跟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在乾清宫一直是独来独往的,从不见她跟谁走的近,难道她真是太子的人?

    正在凝神细想,冷香已捧着茶走到我身侧,轻声道:“姑娘,茶泡好了。”我回过头,微微笑了笑,接过茶径直往康熙帐里去,走了两步,我又回过头,冷香也正盯着我看,见我又回了头,显然是一惊,又掩示似冲我笑笑,我道:“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我们这些御前侍候的,还是应该多注意些自己的言行举止,免得惹些不必要的麻烦。”不管她是不是太子的人,刚刚她的举止,落在谁眼里,都会引起极大的麻烦,说不定更会因此而送命,我虽与她不熟,但也不忍见她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她一愣,即而又点点头,道:“多谢姑娘提醒,我记住了。”我笑了下,自转身而去。

    行至帐门口刚好碰到领旨出来的大阿哥,满脸兴奋之色,眼中隐隐含着一种舍我其谁的得意。眼前太子被康熙所厌,又命他亲自带领侍卫护驾,恩宠可见一般,这对一向野心勃勃的他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和千载难逢的时机。我虽从现代而来,可对历史也只是略知皮毛,也不知大阿哥的命运究竟如何,不过他要是以为只要扳倒了太子,康熙就会立他为东宫之首,恐怕就大错特错了。

    终于到了布尔哈苏台,太子自偷窥被发现以来,一直交由大阿哥看管,康熙也从不问起他。孙御医早已等候在此,康熙亲自陪同他为十八阿哥诊病,孙御医细细为十八阿哥把了脉,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康熙闻言默默坐在椅子上,眼睛一直看着床上昏迷不醒的十八阿哥,几个时辰都未曾移动,梁九功几番欲出言相劝,一看康熙悲伤难忍的神情,又无奈的住了嘴,只在一边干着急。

    后来随行的阿哥也都来了,三阿哥和五阿哥都看向我,我微摇了摇头,表示无可奈何,现在谁劝也没有用,只有等康熙自己调整过来。不知过了多久,康熙才神情疲惫的站起身,由梁九功扶着踉踉跄跄的出去了,众阿哥也纷纷起身跟随,我默默站在床前,静静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十八阿哥,伸手抚上他的脸,微微有些冰冷,帮他把被子往上拉了拉,赵昌悄悄走过来,低声道:“万岁爷好几天都未曾好好用过膳了,梁公公让姑娘去给万岁爷煮些银耳雪梨羹来。”我拭了拭眼角的泪,道:“我早已备妥,只需热一下就行了。”赵昌又躬着身子出去了。

    等我端着热好的银耳雪梨羹走进大殿的时候,只见所有的阿哥和随行的文武官员黑压压跪了一地,都在不停的磕头,嘴里反反复复的说着:“请皇上三思。”康熙神情哀伤绝望的盯着跪下地上失声痛哭的太子,一行清泪从眼角缓缓而落,我顿住步子,默默听着康熙沉重而缓慢的历数太子的罪行,无忠君爱父之心,无兄弟友爱之情,专擅威权,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官员,穷奢极欲,恣取国帑,遣使邀截外藩入贡之物,纵容门人肆意敲诈勒索贪污受贿,仗势欺人,每夜窥探皇父起居,图谋弑逆,甚至连死了几年的索额图也被扯了出来,说太子今之所为是想为索额图复仇。

    康熙一面流泪,一面痛心的指责太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将来不配继承大清的江山,最后更因伤心过度,急怒攻心,不支倒地,全场顿时一片混乱,过了好一会儿,康熙才悠悠转醒,脸色刹白,嘴唇微微打颤,恨恨盯了太子半晌,吩咐将废太子交由大阿哥看管,并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及废太子的左右二格、苏尔特、哈什太、等人立行正法,将废太子奶妈的丈夫,现任内务府总管凌普革职抄家,暂时拘在宗人府等候处置。

    文武官员刚退下不久,就传来十八阿哥病殇的消息,这对康熙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废太子已让他感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如今又痛失幼子,一时间愤恨,失望,惋惜,怜悯,难过,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连几日康熙都未曾好好安寝,食不下咽,每日都是我想尽法子,他才勉强用一些银耳雪梨羹,接见大臣的时候,只要一提起废太子,他都涕泣不止,泪流满面。

    没过两天,归京的途中又发生了几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十三阿哥前去探望被大阿哥拘禁的废太子,与大阿哥发生激烈冲突,十三阿哥怒指大阿哥凌虐废太子,为兄不仁,大阿哥却向康熙进言十三阿哥早与废太子结为一党,妄图图谋大位,连带还牵扯到了四阿哥,说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自小依附于太子,多年来一直为太子奔走谋位,也应当与废太子一道受到惩处,十三阿哥不但为四阿哥据理力争,还为废太子求了情,奏请康熙收回成命。当时在殿里侍候的只有梁九功,听说后来康熙又召见了冷香,我也弄不清楚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事后康熙以十三阿哥与废太子结党,图谋大事为由,将十三阿哥拘禁,等候回京处置,与十三阿哥一同被拘禁的还有冷香,不过冷香在被拘禁的第二天,便服毒自尽。

    太子被废,一向倍受康熙宠爱的十三阿哥也被拘禁,大阿哥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近来又倍受康熙信任,或许是康熙的一连串措施给他造成了一种假相,让他认为自己谋夺嫡位的机会已经到了,竟然向康熙进言,要请杀废太子,以绝后患,康熙听了非常震怒,斥责他“凶顽愚昧”,将他逐出大帐,随后又对随行的官员道:“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短短的几句话,就彻底打破了大阿哥的夺嫡之梦,这位康熙的长子,三次随康熙亲征,为康熙立下赫赫战功,曾一度倍受康熙信任的直郡王,终于因为错估形势,加上性格急噪,夺嫡之心太显,慢慢被康熙所厌,走向黯淡。

    自从冷香死后,我总是不自禁地就想到她,那是一种很怪异的感觉,一个和我们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人,突然有一天消失在了我们的生命里,好像我们并没有什么感觉一样,继续地朝前生活着,伤心,悲痛,喜悦,激动……我们的生活好像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偶然闲下来时,我仍是会想到她,以及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以前我只是怀疑她是太子的人,但自从她与十三阿哥一同被拘以后,我就已经肯定她必是太子的人,否则也不会与十三阿哥一同被拘,更何况之前初听太子偷窥康熙时的神情,显然她是在为太子担心,至于她跟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恐怕要永远成迷了,早已料到一废太子会牵连甚广,只是没想到最早牺牲的人竟是冷香。

    大阿哥肯定也知道冷香是太子的人,所以太子一倒,他立即趁机利用冷香打击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康熙一废太子最大的原因就是怀疑太子鸠聚党羽,窥伺朕躬,意图弑逆,再加上证实冷香就是太子放在康熙身边的眼线,康熙必定会更加痛恨太子,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一直跟随太子,被人称为**,康熙因为太子而记恨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为何四阿哥未受康熙苛责呢?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看康熙对十三阿哥的严厉态度我才渐渐有些明白,四阿哥能安然无恙,而倍受宠爱的十三阿哥反倒被拘,想来必定是十三阿哥将所有的责任全都揽在自己身上,从而保住了四阿哥。想十三阿哥自小就与四阿哥关系密切,又是被德妃抚养长大的,他一向洒脱率性,对四阿哥爱戴有加,此次会奋不顾身的为四阿哥开脱罪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心微微有些疼,纵然知道结局,可亲身经历这个痛苦的过程,对我来说仍是种无法言说的折磨,不知留在京城的四阿哥和回玉,听到十三阿哥被拘的消息后,心里又是何等的难过?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言清似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言清似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