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正文 第37章战前形势(求推荐,求收藏)

正文 第37章战前形势(求推荐,求收藏)

目录: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作者:天海军节度使| 类别:玄幻奇幻

    晨星一直呆在土伦没有回来,说是在研究海上封锁的英国舰队。赵应龙和马宁联名向拿破仑建议成立一支完全由线膛枪手组成的具有实验性质的临时部队。

    线膛枪部队也就是精确射击部队,赵应龙和马宁已经提前发明了可以快速射击的米尼弹。18世纪末年,大批量生产线膛步枪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关,仅仅是成本比普通滑膛步枪要高一些而已。土伦战役的时候赵应龙和马宁率领的线膛枪部队虽然没有参与大规模的战事,但是这种精确射击步枪已经表现出滑膛步枪无可比拟的优势。

    拿破仑在收到两名东方助手的建议之后,沉吟了一下随即签发了两道命令。一、军团所有线膛枪手带好自己的武器前往司令部集中报道,接受赵应龙和马宁两名上校的指挥调配。二、军械工厂根据图纸立即大批量的生产米尼子弹,但是要注意保密,不能让敌方间谍侦察到这一至关重要的步枪革新技术。

    有了拿破仑的命令,赵应龙和马宁立即在军团内招募线膛枪手,一共征召了400多名线膛枪手。

    考虑到使用了米尼子弹的线膛步枪射速快,精确度高,根本无须排成方阵队形就可以有效投入作战,所以这个时代根据滑膛枪手的方阵队形而设计的营连编制就并不适合更接近现代步兵的线膛枪手。

    参考了现代陆军部队步兵的“三三制”编成,线膛枪手的总体人数,以及两位穿越者的方便管理。赵应龙和马宁决定,所有线膛枪手统一编成2个中队和1个独立小队。1个中队下辖4个小队,1个小队下辖4个分队,1个分队编有10个人.分别对照为连、排、班。赵应龙和马宁分别兼任2个中队的中队长,副中队长、小队长、分队长仍旧参考大革/命时期的习惯做法,由士兵民/主选/举产生。

    当赵应龙把编制计划报告给拿破仑的时候,拿破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给了这两个中队和独立小队一个临时番号:暂编独立第1轻步兵大队。仍由赵应龙和马宁共同指挥,并且在平时承担军团司令部的警卫任务。

    经过拿破仑近两个月的辛苦努力,原本颓废衰败的意大利军团终于在士气、后勤和装备上面焕然一新,大规模部队整编的时机成熟了。

    首先是充实各个连队的编制人员,拿破仑根据军团的实际情况,首先取消了步兵连队120人满编的大编制,大革/命期间,军队体系遭到严重破坏的法国陆军几乎没有几个步兵连队完全120人满编过。

    拿破仑下达训令,将军团步兵连的人员编制调整为100人。随后又规定6个常规步兵连和1个重步兵连,1个掷弹兵连共同编成1个步兵营,作为步兵战术的基干单位,步兵营的总人数在850人左右。

    步兵团下辖2个步兵营,以及2个轻步兵连,总人数在2000人左右。

    步兵旅下辖2个步兵团,总人数在4300人左右。

    步兵师下辖2个步兵旅,并且配属2个炮兵连(具体火炮类型视情况而定,各步兵师都不太一样),1个骑兵大队(1个中队80人,1个骑兵大队下辖3个骑兵中队),1个工兵连,1个宪兵中队,1个医疗救护连,1个军械分厂,1个警卫连,1个小型军乐队,1个兽医队。总人数在10000人左右

    意大利军团一共编成5个步兵师和1个独立步兵旅,以及军团后勤总指挥部及其下属的25个辎重连,8个移动式后勤仓库。直属的骑兵团(下辖3个骑兵大队),炮兵团(下辖3个炮兵营,9个炮兵连,炮兵团司令部兼任军团炮兵总监部,独立步兵旅配属1个炮兵连),1个独立轻步兵大队,1个宪兵大队,1个工兵营,1个军团总医院,1个军械总厂,1个警卫营,1个完整军乐队,1个兽医队及附属病马厂,总人数60000人。

    意大利军团总参谋长贝蒂埃尔兼任第1步兵师师长,第2步兵师师长奥热罗,第3步兵师师长塞吕里耶,第4步兵师师长布律纳,第5步兵师师长马塞纳,独立步兵旅旅长拉纳。

    军团后勤总指挥部总指挥赵应龙,直属骑兵团团长缪拉,直属炮兵团团长由军团总司令拿破仑兼任。宪兵大队大队长马尔蒙,警卫营营长贝西埃。

    晨星呆在土伦仍然没有回来,只是每天通过信使报告法国海军的侦查小艇收集到的英国舰队活动情况,提醒拿破仑如果从滨海通道前往阿尔卑斯山,那么军团的行军纵列必然会遭到英国舰队的袭击,现在他正在和土伦的海军军官们商量如何牵制住英国舰队的行动。

    位于尼斯的意大利军团司令部,参谋们格外的忙碌。拿破仑在整顿军团之后,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意大利敌对形势上面。

    拿破仑时代的第一次意大利战役之前的意大利国家情况如下:

    撒丁国王的疆域包括皮埃蒙特、蒙费拉特、萨瓦和尼斯领地。萨瓦和尼斯领地在1792、1793、1794和1795四年战争中丧失了,法队占领了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要山岭。

    皮埃蒙特和蒙费拉特位于提契诺河、帕尔马领地、共和国和阿尔卑斯山之间,居民有二百万人。

    撒丁王国共有三百万人口,其中包括五十万撒丁人、四十万萨瓦人和尼斯领地的居民。撒丁王国有常备军队二万五千人,每年财政收入二千五百万法郎。

    1796年战争时期,由于英国的资助和特别动员的结果,军队达到六万人。这是一支久经战争锻炼的民族军队。勃鲁涅托、苏札、弗涅斯特列拉、巴尔、托尔托纳、克腊斯科,亚历山大里亚和都灵等要塞都构筑得很好,装备完善,弹药供应充足。这些要塞筑在各个山口跟前,使得那儿的边界堪称为坚不可克的边界。

    共和国在皮埃蒙特南面,由西里维埃腊(海岸线长三十法里)和东里维埃腊(海岸线长二十五法里)两部分构成,人口五十万。

    军队平时只有四千人,但在必要时全国公民都可以当兵。除此以外,从帝国领地和方塔纳―布奥盆地还可以征召八千至一万人。规模不大的加维要塞守护着博克特山口。

    卢卡共和国是一个小国,位于托斯卡纳海岸,人口十四万,每年财政收入二百万法郎。

    帕尔马公国、皮阿琴察公国和瓜斯塔拉公国共有人口五十万,军队三千人,国民收入四百万法郎。它们的国界与波河、共和国和莫德纳大公国的领地接壤。

    奥地利控制下的伦巴第以提契诺河与撒丁国王的领地分界,北以阿尔卑斯山与瑞士分界,南以波河与帕尔马公国分界,东面和威尼斯共和国的领土接壤,人口一百二十万。

    米兰是它最大的城市,城寨很完备。意大利的这一部分隶属奥地利,它没有武装力量,甚至还因免除兵役而需交纳免役税。奥地利只有一个由意大利人编成的团队――斯特腊索尔多团。

    伦巴第分为帕维亚、米兰、科摩、洛迪、克雷莫纳和曼图亚等六省。阿达河上的皮戚格当的防御工事情况不佳。曼图亚要塞虽已年久失修,但仍不失为一个好的要塞。

    威尼斯共和国西接奥属伦巴第,北接阿尔卑斯山脉的卡多尔山(这座山把蒂罗尔同卡临西亚分开),东接卡临西亚、卡尔尼奥耳、伊斯的里亚和达耳马提亚。人口三百万,可提供军队五万人。

    它的舰队控制着亚德里亚海。它有十三个团队是由斯洛文人编成的;他们都是善战的士兵。贝加摩、布里西亚、克雷莫纳、波列集诺、维罗纳、维琴察、费耳特雷、贝卢诺、帕多瓦、巴萨诺、特雷维佐和弗里乌尔是它在伊臧措河右岸的领地,伊斯的里亚和达耳马提亚是它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领地。

    莫德纳大公国由列则奥、莫德纳和米朗多拉三个公国组成。它与波河、帕尔马公国、博郎教使区及托斯卡纳境内的亚平宁山接壤。厄斯帖王朝的最后一代治理着这个大公国。继承人是他的女儿、也就是奥地利人斐迪南大公的妻子。莫德纳公爵则是地道的奥地利人。大公国的军队有六千人,它有军械库、炮弹库和充足的国库。领地的人口四十余万。

    托斯卡纳公国与地中海、亚平宁山脉、教皇领地、共和国及卢卡共和国接壤,人口一百万,国君是奥皇的兄弟斐迪南大公。它有六千军队,财政收入相当于一千五百万法郎。里窝那是它的重要商港。托斯卡纳大公于1795年承认法兰西共和国。他谨守中立,与一切国家和平共处。托斯卡纳公国和威尼斯共和国是与法国保持和平的仅有的两个意大利国家。

    教皇领地四周接壤的是波河、托斯卡纳公国、亚得里亚海、地中海和那不勒斯王国。它的人口整整二百五十万。其中属于博郎、斐拉拉和罗曼三个教使区的有九十万人,属于科马尔克和圣彼得世袭领地(其中包括罗马)的有一百六十万人。昂科纳(亚得里亚海的港口)设防的情况不好。契维塔―韦基亚(地中海的港口)设防的情况还好。教皇有四、五千军队。

    那不勒斯王国除和教皇领地接壤以外,其他各方面都濒临地中海。人口共计六百万,其中有四百五十万住在大陆上,其余一百五十万分布在西西里岛上。那不勒斯军队有六万人,骑兵很精良。海军有三艘主力舰和几艘巡洋舰。

    科西嘉岛从十七世纪中叶隶属于法国,人口十八万。这时它在英国的控制之下。

    马耳他岛有十万人,由马耳他岛骑士团①统治着。

    总结上述各点,可见意大利各国共有十六万军队。这个数目很容易扩大到三十万人。这些军队中步兵比骑兵强。但是除皮埃蒙特军队和斯洛文军队以外,其他各地的军队都没有多大的战斗力。

    法国在意大利战区的头号敌人不是意大利本土军队,而是奥地利军队。当时的意大利诸国割据自立,没有统一,很多国家都被北方强国奥地利所控制和操纵,比如意大利半岛最为强盛的邦国撒丁王国就是奥地利的附庸,七十岁的撒丁老国王对于奥地利可谓是忠心耿耿。法军所要面对的主要敌人就是奥地利远征军和撒丁王国的军队。

    敌军总司令是一位出色的军官博利厄将军,他在北方战争中成名。他的军队的一切供应都很充足,这可能使它成为对于法军说来危险的军队。敌军由奥地利军队、撒丁军队和那不勒斯军队三部分组成,而且他们还可以从那不勒斯、莫德纳?帕尔马和教皇领地上逐步扩充兵员。

    全军分成两个大军团:奥地利军团和撒丁军团。奥地利军团分四个步兵师(拥有四十二个步兵营、四十四个骑兵中队和一百四十门大炮),兵力达四万五千人。指挥官为阿尔然托、梅拉斯、武卡索维奇、利普塔伊和谢博田多尔夫等五位将军。

    撒丁军团分三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兵力为二万五千人,有六十门大炮。指挥官为奥地利的普罗维腊、拉土尔将军和科利将军。其余的撒丁军队有些在守卫要塞,有些在阿奥斯提公爵统率下守卫着边境,以防御法国的其他部队。

    如果法队想要进入意大利腹地,那么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就是必然的陆上通道。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为著名的雪山,因为气势磅礴,景色壮丽,不仅是欧洲的地理坐标,更成为了欧洲文化的象征,就如泰山对于中国。

    阿尔卑斯山脉除了盛夏,一年绝大多数时候都被皑皑的冰雪所覆盖,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普通人难以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高峰。

    两千年前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曾经在付出大量的伤亡之后,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腹地,进攻罗马帝国。

    而拿破仑做出决定,在海上路线被英国舰队封锁的情况下,意大利军团要在陆路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半岛作战。

    对于拿破仑司令官的这个决定,军团将领和下层官兵的意见分为两派。大多数下层士兵认为阿尔卑斯山上气候条件恶劣,人类生存困难,反对这项进军计划。而中上层的军官则从战略大局出发,认为翻越阿尔卑斯山上的冰雪隘口,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战略目的,直接进入山南有利的平原地形进行大规模作战。

    拿破仑没有强行压下广大士兵的意志,而是派遣一个营的先遣队先期进入阿尔卑斯山区,考察那里的地形和气候情况,并且做好各种适应性的训练。

    一个月后,先遣队传来报告。阿尔卑斯山山区气候并不严寒,地形也没有想象当中的艰难。撒丁王国方面在山区隘口的驻军并不多,而且极度缺乏警惕性,完全可以逐个拔除。只要军团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适应,完全可以翻过整个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

    先遣队传回的报告很快就消除了广大基层士兵对于山区行军的疑虑,鼓舞了军官们战胜敌人的信心,整个军团进入了忙碌而紧张的备战状态。

    在确定进军方向之后,另一个问题就直接摆到台面上来了,那就是部队行军的安全。

    因为阿尔卑斯山脉的阻隔,尼斯通往意大利边界只有一条狭窄的滨海通道。横向通道的上方就是陡峭的阿尔卑斯山脉西段,下方就是蔚蓝色的地中海。如果和平时期作为旅游路线,沿途的山海景色的确漂亮。然而如果作为意大利军团的行军通道,必然会遭受来自地中海海区英国舰队的袭击,至少可以用猛烈的炮火摧毁行动迟缓的辎重纵列,从而拖垮没有抵达战区的意大利军团。

    法国海军战斗力下降严重,根本无法出港驱逐训练有素战力强大的英国舰队,陆军部队更不可能浮海去攻击他们。如果英国舰队这个麻烦不能够解决,意大利军团就将在行军当中付出巨大代价,这是任何一名军团官兵都不愿意看到的。

    “司令官。”赵应龙拿着一份文件走进了拿破仑的军帐,连日废寝忘食的工作和思考已经让这位年轻的将军满脸倦容,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布满了鲜红的血丝。

    “赵上校,是什么文件?”

    “晨星寄来的信件,绝对保密,要我亲自给你。”

    “真不知道我的这位战友又能够带给我什么意想不到的信息?”

    短短的十分钟之后,拿破仑阅读完晨星给他的信件,好似喝多了威士忌,靠在椅背上微笑着喃喃自语:“这个天才居然想到了袭击英国舰队的办法。”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