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正文 第32章拿破仑婚礼(下)

正文 第32章拿破仑婚礼(下)

目录: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作者:天海军节度使| 类别:玄幻奇幻

    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当局基于推翻旧有的政治理念,否定了罗马教廷对于整个西方的统治权力。法国国内的教士必须宣誓效忠法国,否则就和反/动贵族一个下场,甚至人民信/仰基督宗教的权力也被当权者禁止。在土伦战役的时候,就有拿破仑手下的士兵因为私自带着孩子接受洗礼而被当局逮捕。所以虽然德西蕾还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却不能与拿破仑在教堂进行宗教仪式的婚礼。

    听说葡月英雄拿破仑将要和自己的初恋情人结婚,巴黎的权贵们纷纷给这位年轻将军送上了贺礼,从古董珠宝到塑像马车应有尽有,弄得拿破仑的居所像是小型博览会似的。

    11月15日,拿破仑和德西蕾的婚礼正式在当丹街的巴黎市政府大厅举行。有巴黎市长勒克莱尔主持婚礼仪式,督政府的巴拉斯,塔里昂等最高督政官也到场观礼。

    德西蕾在梦雪的安排之下身穿一件白色的婚纱,顿时惊艳四座。

    因为根据历史的记载,西方人穿着白色婚纱结婚并不是一个长久的习俗。近代西方婚纱的发起人就是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与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结婚典礼上,穿上了一袭由漂亮的中国锦缎制作而成的白色礼服,拖尾长达18英尺,并配上白色头纱,从头到脚的纯白色惊艳了全场。

    在维多利亚女王大婚之前,英国皇室成员的结婚礼服均是头戴宝石皇冠、配上镶满珠宝银饰的晚礼服、外披一件毛皮大衣的传统装扮。她的这一惊人之举,在令人惊艳之余,更迅速成为一大风尚广泛流传,西方婚礼上新娘身穿白色结婚礼服也逐渐成了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有趣的是根据西方的风俗,凡是初婚的女性都必须穿着白色婚纱,只有再婚的女性才被允许穿着湖蓝或者紫色等看起来颜色更漂亮得婚纱。

    不过晨星看到梦雪为德西蕾设计的婚纱还是大吃了一惊。这倒不是因为婚纱多么的漂亮和现代,而是婚纱分明就是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结婚典礼上婚纱的翻版,只有几处小小的改动。

    后来梦雪对哥哥和朋友们解释道,这并不是因为她的设计才能不行,而是德西蕾的要求是穿着保守,并且富有王室贵族气质,所以现代婚纱那些性感的设计被统统去掉,而凯特王妃的婚纱最能够满足德西蕾的要求。

    对此,晨星表示,如果将来梦雪结婚,大家一定支持她穿着自己设计的婚纱和丈夫迈入殿堂。

    婚礼当天,拿破仑的穿着自然是一身漂亮笔挺的将军阅兵礼服,并且腰间佩了一柄长剑。配合英俊的面容,显得十分帅气。

    市政府的证婚仪式之后,就在附近一幢豪华公馆内举行了盛大宴会。这座公馆原来是因为公爵的居所。大革/命之后公爵上了断头台,这座漂亮豪华的房子就被革/命当局所没收,现在督政官巴拉斯非常大方的出借给了拿破仑,作为他举办婚宴的地方。

    成为将军的拿破仑有钱了,再加上德西蕾娘家克拉里家族的热情赞助,所婚宴举办的既奢华又热闹,并且因为参加婚宴的来宾非富即贵,所以公馆外围无数衣着华丽的近卫军士兵把守站岗。

    公馆外面的花园内摆满了五彩的鲜花,都是当天早上从巴黎郊外波旁王朝的御用花圃采摘下来,用马车运到此处。

    在宴会的现场,晨星有幸喝到了传说当中的拉菲红葡萄酒,并且在心情紧张的喝完一杯之后,丢出了一句让后元大小贪/官,特别是某位中石化老总悲催的名言:“我以为这酒有多好呢,敢情还不如那五块钱的米酒!”

    不懂品味红酒好坏的拿破仑也做出了类似的消极评价。

    历史上的拿破仑的确并不懂得品味红葡萄酒。有一次拿破仑和奥热罗元帅在布伦军营共进午餐。拿破仑颇有炫耀意味的询问奥热罗元帅御酒的滋味怎么样。

    结果奥热罗元帅毫不客气的回答:“还有比这更好的酒呢!”

    众所周知法国有一款以拿破仑画像为标志的著名红酒,既拿破仑红葡萄酒,业界地位几乎不亚于拉菲,也是后元官商饭局当中的常客。

    之所以叫做拿破仑酒,还有一个传说。拿破仑还是炮兵少尉的时候,曾经和博纳小城的杜福尔酒庄主人的曾孙女发生一段邂逅,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后来拿破仑有事去了巴黎,临行前给姑娘留了一枚戒指,表示自己过几年退役就会回来迎娶她。但是年复一年,都没有等来拿破仑的回应。后来听说拿破仑当了皇帝,并且早与约瑟芬结婚。

    杜福尔酒庄的主人听说曾孙女和皇帝还有一段童话爱情故事,便让曾孙女写一封信请求能够以皇帝的名字给自己出产的红酒命名。拿破仑收到信件之后当即表示同意,并且送了一副自画像给杜福尔酒庄的主人,于是就成了拿破仑葡萄酒的独特商标。

    传说很恶俗,基本是乾隆下江南外加陈世美的结合版,传说对照真实的历史几乎荒诞不经漏洞百出。

    首先拿破仑根本就没有在博纳服过役。其次拿破仑的正式传记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再则拿破仑志向远大,以军人为终身职业,绝对不会说自己退役。最后拿破仑是青年成名,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法国的最高统治者执政府第一执政,不可能直到当了皇帝才被下层老百姓知晓。

    至于因为“我为祖国喝茅台”事件而海内闻名妇孺皆知,堪称中国式营销典范的拉菲红酒倒是和法国统治阶级渊源很深。

    拉菲红酒的得名是因为这种酒出产于法国红酒圣地波尔多的拉菲酒庄。拉菲酒庄是由一名姓拉菲(Lafite)的贵族创园于1354年,在十四世纪已相当有名气。到了1675年她由当时世界的酒业一号人物希刚公爵(J.D.Segur)购得。

    在西方,经营酒类生意被称为最高贵的商业活动,其经营者非富即贵,甚至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名人。比如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卸任公职之后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蒸馏威士忌的制造商。

    这个接手拉菲红酒事业的希刚公爵家族就被法国最强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称为法国最富有的家族。

    路易十五时期,法国上层盛行饮用勃艮第地区出产的红酒。唯独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和首席政治顾问蓬帕杜夫人对拉菲红酒情有独钟,令拉菲成为凡尔赛宫贵族们的杯中佳物。

    直至1868年,拉菲产权更是被大名鼎鼎的金融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天价四百四十万法郎中标购得,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质量和世界顶级葡萄酒的声誉维持至今。

    拿破仑的婚宴上面除了可以品味顶级美酒,当然还有美食相伴。西方首屈一指,公认最高品级的法国大菜得核心就是波旁王朝的宫廷菜肴。如今波旁王朝已经灭亡,宫廷御厨或者流落民间,或者就是直接为新的当权者服务。

    法国菜肴滥觞于意大利菜,在路易十四时期得到彻底振兴。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类似于中国的乾隆皇帝,虽然在政治上富有极高的建树,但是在个人生活上面穷奢极欲,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君王。

    当时路易十四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烹饪大赛,给予优胜者极高的物质和荣誉奖赏,各大小贵族也是跟风推进,在整个法国餐饮界掀起了一阵巨大的旋风。在政治挂帅的鼓动之下,法国烹饪技艺和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在整个欧洲一枝独秀,宫廷内的佳肴更是美馔迭出。当欧洲其他地区的烹饪水平仅仅还处在把菜煮熟加点味道的阶段,法国大餐已经成了餐饮艺术的代名词,并且受到整个上流社会的追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