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正文 第3章赵氏兄妹(下)

正文 第3章赵氏兄妹(下)

目录: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作者:天海军节度使| 类别:玄幻奇幻

    “虽然应龙是梦雪父亲收养的侄子,但是家族传承的男性子嗣继承观念还是让梦雪的父亲决定让应龙继承自己庞大而富有的家业。然而应龙并不想这样做,叔叔对待自己如同亲生儿子,自己不能占/有属于叔叔女儿、自己妹妹的财产。因此应龙不顾梦雪父亲的反对,毅然报考了军校,希望以军人而非商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职业。”

    “看来赵氏兄妹的感情真得很好,那么庞大的家产都会让出来,何鸿/?杯具了。不过梦雪父亲的思想也太保守,计划生育政策都执行那么多年了,还看不起自己的女儿。”

    “他们一家子从来都是男性当家,两百多年的严格传统,就是那个老妖婆把持几十年都不敢跃居龙位。”

    “等等,我怎么有一些听不明白了。”

    “赵氏兄妹不是你们汉族,而是地道的满族人,祖上的姓氏就是大名鼎鼎的爱新觉罗,他们是嘉庆皇帝的后代。大清朝灭亡的时候,他们的高祖父还顶着一个奉恩辅国公的爵位。”

    “赵应龙和赵梦雪是满清皇族的后代!”晨星立时瞪大了眼睛,“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在清朝灭亡以后不都改姓金了嘛,怎么使用起了赵姓?”

    “其实这是不了解满洲民族历史者的误会,使用赵姓是他们家族回归历史真实的做法。‘觉罗’一词在过去的女真话当中就是汉语‘赵’的转音。在满族当中不仅仅只有皇家的爱新觉罗,还有很多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嘉穆瑚觉罗等等以‘觉罗’二字为姓氏后缀的家族。大清朝灭亡以后,很多留在东北地区的觉罗满族都改姓为赵,恢复自己原来的氏族身份,这是他们祖辈口耳相传的传说。”

    “满洲‘爱新觉罗’家族的本姓原来是伊尔根觉罗,到了努尔哈赤这一代为了统治东北女真民族共同对付大明王朝,才给自己改了姓。‘爱新’在女真语当中就是‘金’的意思,以国号为姓显然是出于政治的目的。”

    “而老姓‘伊尔根觉罗’当中‘伊尔根’这个前缀在女真语当中的意思就是‘贱民’和‘穷鬼’的意思。一般的人当然不会给自己取用一个侮辱性的姓氏,这是当时的女真统治者强行施加命名的,因为得到这一个姓氏的家族是女真民族的敌人――被掳掠到北方的赵宋皇族。”

    “什么,康熙乾隆这些满清皇帝竟然是宋徽宗的后代!”晨星无比震惊,在他的印象当中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论坛上没有,《正说》上没有,教科书上更没有。

    “历史文献当中有过记载,金国灭亡北宋以后,除了让徽钦二帝和随从数人迁往哈尔滨阿城区的五国城外,另外赵宋皇族和亲贵大臣2000多人没有遭到屠杀,而是被安置到松花江中游流域一带,之后就在历史记载当中消失。

    “如果没有猜想错误,这一支赵宋皇族应该就像五代时期的里奇部一样,顽强的在当地生存下来,并且逐步女真化,成为了满清皇族的祖先。”

    “根据一些满族老人的说法就是如此,你没有发觉一些很奇怪的历史现象吗?亲近的满族官员对清朝皇帝都自称奴才,而不被信任的汉族官员却无论品级高低对清朝皇帝都可以自称为臣。臣贵奴溅,这是中国人最起码的常识。”

    “过去的说法都是说在满族人的观念当中奴才是家里人的意思,表示亲近。然而有清一朝二百多年统治中国的历史,北方的满族人早就被中原汉族的风俗习惯所同化,除了一根猪尾巴辫子和几件不伦不类的衣服之外,还有什么东西是象征满洲民族的。”

    “为了防止注重伦理的汉人对满清皇室嫂子嫁叔的历史有所批评,乾隆不惜毁掉了当年孝庄下嫁多尔衮所有遗留下来的证据。既然如此为什么满清皇帝不按照汉人的语言习惯,将臣工的称呼改过来,毕竟这是重要的政治文化改革。”

    “满族人改用赵姓绝不是民国以后才开始的,顺治康熙两位皇帝都曾经明发诏书下令很多旗人和汉军旗人改姓为赵。汉族姓氏成百上千,为何偏偏使用赵姓,仅仅因为赵姓是百家姓当中的第一名,那么为什么不使用佟姓?早在关外女真人还没有建国的时候,但凡有点势力的女真人都喜欢冒用‘佟’这个东北汉族大姓,连努尔哈赤自己都冒用过‘佟’姓。乾隆时期,很多爱新觉罗的宗室子弟都喜欢以赵老几自称,乾隆帝为此还下过诏书予以制止,但并未止住。”

    “还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姓名解释,现在通行的说法都认为是‘野猪皮’的意思。可是认同此说的人有没有想过,努尔哈赤是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儿子。就算女真人再野蛮落后也不会给酋长的儿子起一个侮辱性的名字。”

    “事实上当时的女真人普遍使用蒙古文,而蒙古文是从回鹘文演化而来的。如果用回鹘文解释‘努尔哈赤’的意思就是‘光明的圣裔’,如果不是曾经统治中国缔造伟大文明的赵宋皇族的后代,又有什么资格能够自称‘圣裔’。皇太极改族名和国号时下的诏书里说是女真(完颜金)‘与我国无涉’。”

    “这不可能,如果满清皇帝知道自己是宋朝皇帝的后代,大汉民族的嫡系后裔,为什么还有防汉心理,大兴以及著名的那一句‘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历史的吊诡就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满清皇族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会那么脆弱,以至于任何有利于国家进步的措施都因为莫名其妙的统治思维而予以拒绝。不过从历史上来看,满清王朝与赵宋王朝在腐朽软弱猜忌愚蠢的劣根性却是如此的相似。”

    “或许就像中国的那句老话‘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匈奴人还是夏桀的后代,正宗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但是嗜血如命,杀了多少汉人和欧洲人。日本的神武天皇还是中国的养生砖家徐福,大和民族的血管里流淌了多少从中国过去的‘渡来人’血脉,十四年抗战当中对母国的伤害连禽兽都不如。朝鲜的开国君主还是咱们河南人,可到现在这帮思密达狂妄无礼到近乎小丑的地步。”晨星突然想明白了什么,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不过这都已经过去了,汉族,蒙古族,满洲族,不都是中国人嘛?有谁还会因为历史上的恩怨去仇恨自己的兄弟民族。哎,马宁,刚才为什么说是你们汉族,难道你不是汉族人吗?”

    “谁告诉你说我是汉族了?我是,马姓可是的一个大姓。”

    “那我怎么看到你在巴黎机场上吃猪肉火腿肠,难道不忌口吃猪肉吗?”

    “原来老人们是有这一说,但是现在生活在城市里年轻一代的青年绝大多数都是既不信教,也不忌口。除了身份证上填的是,其他生活方式和汉人完全一样。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吃牛羊肉,我们甘肃的牛羊肉风味不错。”

    “麦道,穿越四个中国人,只有我一个是汉族,少数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吗?”

    晨星一幅窘态,马宁表示非常欣赏。

    清晨,晨星慢慢从睡梦当中醒来。昨天和马宁聊了小半夜,听了有关赵氏兄妹的一些故事,了解到所谓传说当中的富二代过着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其实中国大多数的富二代并非都是李启/铭、胡/斌之流,除了享受玩乐,闯出祸事由父母擦屁股之外,更多的富二代的生活和工作则是积极健康向上,类似于韩寒一般。享受生活,乐于工作,思想独立,视野丰富。

    就比如赵氏兄妹,赵应龙十岁被梦雪的父亲收养,但是除了住宿在叔父的豪宅之外,从来没有养成奢侈生活的习惯。赵应龙从小锻炼身体,体格强壮有力,体育成绩非常优秀,是省里真正的二级运动员。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利用假期到外地远足,并且创下了在野外山林独自生活五天的经历。高中的时候又喜欢上了无线电通信和骑马,为了日后报考军校成为陆军通信兵军官打好了基础。

    赵梦雪倒是没有堂兄这么强悍的生活作风,生活的轨道倒是与普通人印象当中的富家千金出入不大。打从父亲发迹以后,幼小的梦雪就被送到了大连最好的寄宿制外国语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优秀,能够精通英语和法语(当然汉语更加精通),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突然的时空穿越,将来高中毕业以后就要前往美国攻读经济管理了。

    除此之外,两位富二代的感情经历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太可能会为了接异性朋友而开车撞人。赵梦雪的父亲曾经为赵应龙物色过一位商界朋友的女儿,但是那位富家千金因为不能忍受赵应龙有些严谨的军人作风,和部队服役的现实情况而只能告吹。之后赵应龙一直在基层部队和科研机构带着,认真而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赵应龙无暇顾及自己的感情生活,因此28岁没有对象。

    赵梦雪只有十七岁还没有正式成年,作为庞大家族企业可能的接班人,赵梦雪的父亲严格控制女儿有向希尔顿学习的任何倾向,所以富有的家世环境让赵梦雪养成了一派淑女风范,却也使赵梦雪没有任何的感情经历。

    总之晨星的这些穿越同伴在文化素质上是没得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