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业代这点事 正文 第三节 五年前的往事(二)

正文 第三节 五年前的往事(二)

目录:业代这点事| 作者:想念小林| 类别:玄幻奇幻

    说到底,关于上访的事,徐晃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高估了自己的位置;第二,他低估了孙策的能力。这从孙策曾经任职省区经理和曹操为他架构一个营业所可以看得出来。

    上访未果的徐晃欲哭无泪,但怀恨在心(不恨是不可能的)的他自然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刘焉从他手里拿走十万块―在徐晃看来就是这样。于是徐晃开始了自己的串货生涯。

    之前我赵云曾遇到过因为被公司干掉的经销商串货的例子,毕竟是被人抢了饭碗,发泄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一般串个一年半载的,意思意思也就行了,毕竟串货有一个共性―不挣钱,因为串货本身就是为了砸价来的。自己还有其他的生意要做呢,但从来没有一个经销商能够做到徐晃的地步。

    串货的来源早就查得清楚,城区经销商颜良给的,在颜良看来,公司的业绩目标很高,而且越来越高,有人帮忙分担一下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而且,徐晃跟他一起做经销商也有了好几年的交情,估计参加经销商联谊会的时候还一起吃过饭喝过酒。

    加个一块八毛甩给徐晃是不现实的,人家之前也是经销商,对公司的发货价门清,所以颜良给徐晃的价格一般是净价,也就是公司多少钱来多少钱给徐晃,就当没发过这批货。而徐晃则更简单,颜良给多少钱他就卖多少钱。甚至有的时候价格低于公司来货价。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会低于公司的来货价?因为一个东西,具体不讲了,因为后面还要单独讲到。

    刘焉倒了大霉了,按他的话说,见过彪的,没见过这么彪的,徐晃会串货他是想到了的,但没想到徐晃会这么拼命,依他的思维,事情应该是徐晃从外面串货,把市场价格砸得很低,自己赔本赚吆喝,勉强能维持个收支平衡,待徐晃没劲了,自己再把价格抬起来。

    很多经销商都是这样的,刘焉也是,但徐晃不是。

    零利润(有时是负利润)谁受得了啊,刘焉做经销商也是为了挣钱的,如果这样下去,别说挣钱,不把裤子当掉就不错了,毕竟雇人、租仓库、车辆等等,每一样都是要花钱的,刘焉之前也不过是个公司的业代,指望他跟在市场上打拼了十几年的徐晃拼消耗铁定是拼不起的。

    徐晃的铁血反击顿时让刘焉无所是从,短短半年,苦苦支撑(确实很苦)的刘焉便支撑不下去了,只好向孙策求助,孙策竟然没辙。

    有人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孙策不收拾颜良?涉及到一些行业内幕,我无法说,反正一句话,孙策没辙。

    前有阻挡后无援助的刘焉绝望了,本想挣点钱过好日子,结果差点把裤子当掉,前期投入的钱基本上打了水漂,走投无路之下,坚持了半年的刘焉选择了放弃,工作也丢了。至此,刘焉谢幕。

    徐晃笑了,在他看来,这是给不讲规矩的孙策一个警告,这个地方的经销商只能由我来做,谁做我砸谁。但他还是低估了孙策的决断,从那时开始,彭城的经销商开始了频繁地更替,最短的经销商只做了三个月,毕竟赔本的生意没人做。但孙策咬紧牙关,就是不给徐晃做。

    僵局,彻底的僵局,局面只剩下一种两败俱伤。彭城逐渐陷入了没有经销商的境地。

    直到另外一个经销商的接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业代这点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业代这点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