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快意恩仇录 正文 六、愕闻

正文 六、愕闻

目录:快意恩仇录| 作者:后街金庸| 类别:武侠仙侠

    三人正要寻路而去,忽然听见一阵脚步声传来。

    三人悄无声息纵到旁边林中躲起。须臾见四五名身着侍卫服装的汉子,提灯笼从左边青石路上大步而来。

    那几人边走边四处张望,其中一人道:“阿毕博,哪里有什么动静了?你耳朵被风吹出毛病了吧?”

    众人嘻嘻哈哈笑起来。

    一人恼道:“明明听见了嘛,就是扑通、扑通,响了两下。”想必这人就是阿毕博。

    另一人道:“咱们土豹卫,眼看黄鼠狼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一样地伺候皇上,凭什么我们就只有厅堂外听扑通、扑通的份,他们龙翔卫却能在厅堂里陪着皇上听小曲儿?当真人比人,气死人!”唉声叹气。

    众侍卫“那是,那是”地应着,一同摇头。

    牢骚的侍卫又道:“和相爷家的湖儿,可比皇宫里头的北海、中海、南海,哪怕加起来,还要阔十分。今天热得我一身汗,衣衫臭烘烘。依我说,外头有骁骑营把守,里头有龙翔卫这帮孙子伺候皇上,咱们不如忙里偷闲,脱了衣衫,在湖里游把泳,消消暑,乐呵乐呵再说。”说着就要服。

    一个老成持重的侍卫马上阻止:“麦肯喜,别出馊主意!就依你说,咱们土豹卫已被人瞧不起,那也是自己先不争气了,别人才瞧你不起!咱们还是回去,老实站班,别出漏子,可连听扑通、扑通的份儿也没有了。”

    众人纷纷道:“那是,那是。”四下照照灯笼,又转回去了。

    班浩心想:“皇上,皇上,十格格她爹在这里边。”

    想到十格格,眼前浮现了她似嗔似怒的神情,心底有些不是滋味。

    忽然脚步声又响,有两人提着灯笼,蹑手蹑脚回来了。到了近处,看清正是阿毕博和麦肯喜。

    两人把灯笼放在湖边。麦肯喜脸带窃笑:“水里头才做凉快。”边说边服。

    阿毕博有些犹豫:“不会出事吧?”

    麦肯喜道:“出事?你胆小,将来能有出息?”连连摇头。

    阿毕博嘀咕道:“我胆子小?我敢杀人!”跟着服。

    两人脱了衣服,才要下水,忽然背心一麻,已被点了“大椎穴”。接着脖子一麻,又被点了“哑穴”。

    班浩一手提一人,飞快回到林中,往地上一扔。见这两人眼睛滴溜溜转不停,一脸惊恐。

    班浩又将他们脱下的衣服拿来,比比大小,递一套给庄北斗,自己穿一套,也还凑合。低身对阿毕博道:“你敢出声,我就把你扔到湖里。你不是淹死,就是被龙翔卫拿狗屎抹脸。”

    阿毕博眼睛眨了又眨,好象在说“不敢,不敢”。

    班浩这才伸手解开他的哑穴,低低道:“丰绅殷德在那里?”

    阿毕博一听这年轻人来找丰绅殷德,心里登时轻松:“原来不是来找皇帝。”连忙点头。

    班浩笑道:“光点头做什么,快说,他在哪里?”

    阿毕博缓过劲来:“正……陪皇上听曲儿……”

    话刚说完,突然想到:“糟糕,他去找丰绅殷德晦气。可丰绅殷德正跟皇上一块。城门失火,皇上不要做池鱼吗?”脸皮抽搐,后悔得连肠子也变青,两眼一翻,一口气上不来,晕了过去。

    班浩看这侍卫如此脓包,摇头一笑,对麦肯喜道:“你说,他们在哪里听曲?”解开他的哑穴。麦肯喜脸色发白,紧咬嘴唇,一声不吭。

    曾静安怒道:“说不说?”白光一闪,一刀贴着麦肯喜的眼睛横劈过去,再反手一刀,又劈回来,离他睫毛不过一寸,带起一阵风,力道方位掌握得极好。班浩暗暗佩服。

    麦肯喜双眼一闭,虽然浑身有些发抖,却是硬挺着,一声不吭。

    班浩不想这人也还硬气,不愿再逼他,点了他哑穴:“咱们只好去找了。”扯扯衣服,戴好顶子,看看有无破绽。

    庄北斗也穿衣戴帽,三人都成官兵打扮,提着阿毕博和麦肯喜带来的灯笼,沿着湖边石径,往丝竹之声走去。

    走得不远,眼前一座城墙高的假山,怪石嶙峋,森严横卧。一条碎石小径,从假山间一处洞口穿进。

    三人凝神,一阵碎步声响,三人赶紧躲在假山中。

    七八位年轻女子,穿绸着缎,甚是光鲜,端着茶盘果碟,扭着细腰,笔语晏晏地走过。

    三人等她们过去,赶紧跨出来,不远不近地跟着。

    不久两位家丁打扮的男子提着灯笼迎面走来,几位姑娘站住,做一堆说话,低声嘻嘻哈哈。三人来不及躲,只好继续走去。

    两名男子抬眼看见班浩三位,赶紧示意众女子在路旁站住,弓着身子,不敢抬头。

    三人明白,定是身上的侍卫服饰起了作用。这些人无非是和府的家奴丫鬟,见了侍卫大人,当然恭恭敬敬。

    三人糊里糊涂地,继续走。可是和府阔大,院中套院,院外有院,游廊画栋,小桥流水,其中的路径四通八达。丝竹之声一时在左,一时在右,一时在前,一时在后,三人茫然,不知如何走才能找到皇帝听曲的地方。

    七转八绕,三人只往灯火明亮的地方去,终于发觉,离丝竹之声已经很近,远远地见前边一处院子,院门旁站着一溜儿侍卫,人人按剑肃立。

    三人猜知皇帝必定就在这院里听曲,停住脚步。

    班浩道:“就在外边等,不怕丰绅殷德不出来。”

    庄曾二人点头,三人把灯笼丢在路旁花木丛里,拐到近旁一处小院,寻到黑幽的墙角,贴墙站着等候。

    但才站好,忽听见靠墙的房里隐隐有人在说话,丝丝话语从后窗传出,飘进三人的耳朵。

    一人正道:“皇上今儿兴致好,大约多听一阵曲儿,咱们乘便在这安静,说说话。”

    有两人恭谨答应:“喳,十七爷。”其中一人声音清朗,一人嗓子粗哑。

    前头说话之人又道:“阿楞泰,人要好好地看着,不能再让跑了。飞熊卫那些脓包,不管用,你们虎腾卫,要勇于承担,为皇上分忧。”

    粗嗓子赶紧答应“喳。”

    三人听清了“阿愣泰”,顿时一醒。班浩记起庄北斗所说师傅被捕之事,就是一个叫阿愣泰的头领带队。转头去看庄北斗,果见他正看过来,目光炯炯,暗夜里像两盏小灯笼。

    一阵沉默后,另一人恨恨道:“我这回南下,听说了许多魁门匪贼不法之事,杀官劫府,淫缙掠绅,人人避之不及,可了不得。”声音十分熟悉,竟然就是丰绅殷德。

    班浩浑身一震。

    阿楞泰大声道:“丰绅公子说得对,他们确实太不像话。十七爷,咱们可得赶紧喀嚓几个,杀鸡骇猴,震震这帮没王法的龟孙子。”

    班浩凝神静听。

    却听那十七爷嘿嘿一笑,好久才道:“阿楞泰,你真猴脾气,太性急。魁门再怎样折腾,也不过一群草寇流氓,江湖上声名又差,喜欢的少,增恨的多,难成气候,不足为患。”

    停停又道:“这回林澹能失而复抓,总归是桩幸事。咱们那位好朋友,帮着立了大功,你将来好生谢他。”

    阿楞泰忙道:“奴才理会得。”

    班浩听得一惊,想道:“什么失而复抓?林堂主不已被救回四川,难道又被抓了来?他说好朋友立了大功,是什么好朋友?”疑团顿生。

    听阿楞泰道:“只是史乐山该如何处置,要请十七爷示下。”

    班浩浑身一震,庄曾二人眼睛精光直闪。

    那十七爷却不作声,许久才道:“先问三幅字画的下落。皇上已问过好几回,咱们不找到字画,终究没法子交代。”沉吟道:“这史乐山,听说素有雅望。如今抓了他,难免绿林震动,可要慎重。”

    阿楞泰迟疑道:“这老儿嘴硬得很,奴才现在也没问出名堂。”

    十七爷不紧不慢:“不要紧,慢慢和他磨呗。对了,他不是有个徒弟,叫什么班浩,听说和魁门有勾搭,上次飞熊卫去抓林澹,差点让他坏事。拿师傅没法子,那你要多动脑筋,找到他的徒弟,说不定徒弟的身上,就藏着那些字画。”

    阿楞泰恍然大悟:“十七爷高屋建瓴,令奴才茅塞顿开。”

    那十七爷呵呵一笑,有些得意。

    阿愣泰忽然笑嘻嘻:“十七爷,奴才动动脑筋,这倒想到现成的好主意。”

    那十七爷“哦”了一声。

    阿愣泰洋洋得意道:“我们也别好吃好喝招待史老头,只把他衣服,扔到大街上,吆喝几声。倒看他天下有名的大侠,还要不要面子?还敢继续顽抗?”

    十七爷“扑嗤”笑道:“蠢才!什么馊主意?史乐山那样身份的人,怎能拿这样下三烂方法对他?”

    阿楞泰悻悻道:“逼得奴才没法子,只好这样,谁要他给脸不要脸。”

    那十七爷道:“打人不打脸,伤人不伤心,你这么办,非砸了不可。”

    阿楞泰呵呵笑道:“十七爷,奴才可没打他的脸,伤他的心。奴才只伤了他的琵琶骨,废掉他武功而已。”

    班浩耳朵一嗡,感觉天地倒转,幸亏靠着了墙,才没倒下。恍惚中,感觉庄曾两人一左一右扶着自己。

    那十七爷十分惊愕:“什么!”

    阿楞泰不看主子的脸色,自顾洋洋得意:“这老头仗着功夫厉害,十分不听话。奴才怕他狗急跳墙,也是求一个万全之策。”

    班浩听到这时,浑身象被火烤着,立时就要燃烧了一般。

    那十七爷暴跳如雷:“蠢才,蠢才!坏我大事,看我怎么发落你!”

    班浩却已忍不住,正要寻门闯进去,突然听见远远起了鼓噪,有人大声喊道:“有刺客!拿刺客!”呼哨声此起彼伏,接着一片脚步纷纭。班浩猛然冷静,却是那皇帝听曲的院子里一片吆喝,还夹杂着兵器撞击之声。伸头见外边的侍卫们蜂拥而入。

    这边屋里说话的几人也听见了喧闹,那十七爷大声道:“这事等会再说!快去护驾!”几人如飞地出屋去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快意恩仇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快意恩仇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