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铁之魂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教导凯旋 收拾残局(五)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教导凯旋 收拾残局(五)

目录:铁之魂| 作者:稽夫| 类别:都市言情

    时间退回到1939年6月

    “子明,大喜事。”陈昊手里挥舞着一份电报,急冲冲的走进作战室。朱子明正在地图前面思考着什么,一只手拿着三角尺,一只手拿着红蓝铅笔,听见陈昊的叫喊,抬头问道:“你大呼小叫的干什么,什么喜事儿?”陈昊把电报朝朱子明手里一塞,努了努嘴,“自己看吧”随即,抓起朱子明的水杯一口气灌了半杯水。

    朱子明一边看电报,一边不满的说:“你丫又拿我的杯子喝水!”陈昊吐了吐舌头,做个鬼脸,继续喝。

    “这个当口回北京?新式坦克论证,要我回去干什么!陆军部装备局是干什么吃的!”电报要求朱子明立刻回北京参加新式坦克的论证会。

    “哎,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你可是如今帝国坦克装备使用第一人,新装备论证,你不到场,你不点头,那个工厂敢把他们的新车卖给陆军!”陈昊没好气的回答。

    第二天,朱子明就赶回了北京。在李凤鸣将军的办公室,朱子明见到了几大坦克厂的厂长、总师等济济一堂,新式坦克的图纸和说明书堆的满地都是。苗玉林也在其间,他朝朱子明点了点头。

    经过三天的图纸论证和一周的实车检验,1939年6月28日,装甲兵司令部会同陆军装备局向陆军部和总参递交了新式坦克的论证报告。

    针对俄军的-34中型坦克,朱子明早在武威战役结束的时候就向陆军部提出过研发新式坦克的要求和简单的技术指标。装甲兵司令部在经过具体论证后向以三大坦克生产制造企业为首的国内十余家车辆厂发去了技术标书。如今,一共有沈阳拖拉机厂、西安重型汽车厂、哈尔滨机车制造厂、武汉汽车公司、广州造船集团车辆机械公司等六家单位递交了自己的设计。最后,装甲兵司令部和陆军部装备局选择了沈阳拖拉机厂、哈尔滨机车厂和武汉汽车公司的三款设计。朱子明这次回来,主要就是论证这三款坦克的。在装甲兵司令部和陆军装备局共同递交了论证报告后,经过陆军部和总参等单位的讨论和研究,最后,陆军部拍板,选择了沈阳拖拉机厂研发的重型坦克和武汉汽车公司的中型坦克。在新坦克定型以后,朱子明抽空和苗玉林见了一面,经过一番讨论以后,朱子明向装甲兵司令部提交了一份另类的报告,在报告中,朱子明指出,帝国原先的装备生产制造体系,走的是专利独享线路,即谁研发,谁生产。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战时装备的更新和补充,德国人已经在更改他们的生产模式,即将研发企业的专利,转让给其他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共同生产,以便解决坦克研发企业单一厂家,产能不足的问题。俄国人的模式更夸张,他们的许多坦克研发,都是交给专门的国有机构,而且他们的坦克相对工艺比较简单,全国所有能生产拖拉机的厂家,都在全力生产坦克。就算有企业研发了新装备,也是研发企业无偿转让技术,帝国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于明帝国的企业来说,无偿显然不现实,但是高额的转让费,也限制了很多中小企业参与到新装备的生产中,因此,可以采用无偿转让,按车按比例付费的方式,装备研发企业将产品专利无偿转让,企业每卖出一件装备,研发企业即可得到一定比例的费用。

    陆军部装备局对这个建议十分赞同,立刻呈报给帝国战时委员会,委员会随即批准了这个方案。于是,沈拖的重型坦克和武汽的中型坦克设计,立刻被下发到全国数十家车辆制造企业,全力生产这两种新战车。

    1940年1月16日,第一骑兵师全员换装新式坦克。

    在第一骑兵团的操场上,朱子明站在一辆新式坦克上,正在给第一骑兵团和师属教导营的全体官兵讲解新式坦克,骑一师其余单位的连以上军官也全部到场:“这是武汉汽车厂最新研发的中型坦克,军方正式编号ZJ--801,代号狻猊,全重28吨,乘员5人。车体正面装甲厚60毫米,侧面为45毫米,尾部为30毫米,炮塔正面厚75毫米,其余三面为60毫米,武器是一门42倍径88炮和两挺机枪,坦克采用320千瓦的机械增压柴油机,最高公路速度为46公里每小时,最大越野速度20公里每小时,最大公路行程260公里,越野

    行程170公里,乘员4人。”

    随即,朱子明又跳上停在一边的另外一辆更高更大的坦克:“这是沈阳拖拉机厂最新研发的一款重型坦克,军方编号ZJ--802,代号狴犴,乘员5人。全重45吨,车体装甲正面厚80毫米,侧面为50毫米,尾部为30毫米,炮塔正面厚90毫米,其余三面为70毫米,这样厚重的装甲,可以抵挡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反坦克武器。坦克采用402千瓦的机械增压柴油机,最高公路速度可达36公里每小时,最大越野速度也有18公里每小时,最大公里行程达到了190公里,越野行程也有120公里,基本上能够跟上狻猊的速度,可以和狻猊一起遂行作战任务。这辆坦克配用的是也是42倍径88炮,和两挺机枪,两款车辆配用同样的武器,极大的减轻了我军的后勤压力。”

    随即,朱子明跳下车来:“骑一团将装备两个营的狴犴和一个营的狻猊,骑二团和骑三团各装备两个营的狻猊和一个营的狴犴,教导营全营装备狴犴,师部警卫营全营装备狻猊。在场的,大部分是参加过武威战役的老兵,我要求大家,一周内,必须熟悉新装备,一个月内形成战斗力,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无数个喉咙回答!

    随着7个新编装甲师的换装,帝国的机械化步兵师升级计划也全面启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突击生产,虽然狻猊和狴犴的产能还是略显不足,但是饕餮已经有了富裕,于是,总参一声令下,蒙古和西伯利亚前线的十二个精锐的机械化步兵师中的八个,就地转为装甲师。这其中,就包括了配属给朱子明第一骑兵师协防的首都师和258师。首都师被改变成三团制的轻装甲师,下辖一个装备狻猊的装甲团和一个装备饕餮的装甲团,还有一个机械化步兵团。258师相对战斗力更弱一些,两个装甲团全部装备了饕餮。不过,在朱子明等人的建议下,这八个一类部队乙种装甲师,各自配备了一个装备狴犴的独立重坦克营。由于猎杀者和犀牛的数量不足,这八个装甲师,都没有配备自行反坦克营和自行炮团,反坦克营是两个反坦克炮连和一个火箭筒连,反坦克连装备了老式的45毫米和76毫米牵引式反坦克炮,火箭筒连,则是装备了帝国科学院在德军铁拳火箭筒的基础上研发的神箭甲型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炮团则依旧装备原来的105毫米和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

    另外,随着新式坦克的列装,由于每车增加了一名乘员,按照明帝国陆军的编制,一个步兵战斗班是12人的编制,这样,原先装甲师一个班的三辆坦克,就要被减少,因此,朱子明又会同其他的几个装甲师长,向陆军部提出,要求将重型装甲师的步兵班编制,扩大到15人,这样,重型装甲师的每个班,就还是三辆坦克的编制。陆军部随即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不过,后续编成的轻装甲师,那些装备狻猊的装甲团,都被减少了编制,每班只有两辆坦克。裁撤下来的冗余兵员,全部补充到重装甲师。

    改编结束以后,随着步兵部队的减少,大明帝国又紧急调动了七个二线步兵师分赴蒙古和西伯利亚前线,这样一来,明帝国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前线的部队,达到了15个装甲师、19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虽然俄军也陆续增援了一些部队,但是,随着德军对俄国欧洲疆域的攻击越来越猛烈,立陶宛已经基本落入德国人手中,费多尔???冯?博克上将的南方集团军群中,格奥尔格?冯?库希勒中将的四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和两个装甲师的部队正在向拉脱维亚攻击前进,距离里加不到两天的路程了,汉斯?冯?克卢格中将的第三集团军,包括一个装甲师,一个骑兵师,两个摩托化师和五个步兵师,正在沿拉脱维亚和白俄罗斯边境向爱沙尼亚攻击前进,目的在于分割俄军,阻截俄军对拉脱维亚的支援,隔断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和陆军的联系。中路,古德里安的两个装甲师和四个机械化步兵师的攻势很猛,在空军的两个战斗机联队的支援下,一路高歌猛进,已经逼近了明斯克。南方集团军群在格尔德?冯?龙德斯泰特上将的指挥下,第8、第10和第14集团军在2000多辆坦克的支援下,从罗马尼亚和捷克出发,纷纷突破喀尔巴阡山脉的关隘,攻入乌克兰。面对德军的凶猛攻势,俄军不但无法调动波罗的海三国的兵力,也无法从白俄罗斯、乌克兰抽调更多的部队支援东线,随着德军的攻击更加深入,俄国本部的大量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都在向西线倾斜。无奈之下,俄军只能从西亚四国抽调了大量的轻步兵,配和俄中部军区的部队,在东线又构筑了数道防线。

    就在俄军兵力捉襟见肘的时候,屋漏又逢连夜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趁西亚四国兵力空虚的当口,越过卡拉库姆沙漠,趁机出兵占领了土库曼斯坦,兵锋直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明帝国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1940年1月底,明帝国发动了代号“春雷行动”的春节攻势,明军东集团军群集中了6个装甲师,7个步兵师和两个机械化师的兵力,在陆航两个轰炸机师得配合下,对盘踞在下西伯利亚行省的俄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击,一直龟缩在堪察加半岛的镇东军余部也趁机在上西伯利亚展开了各种袭扰。半个月内,明军就收复了共青城,将战线推进到马加丹、鄂霍茨克和雅库茨克一线,镇东军在先期空降的四个空降师的协助下,光复上西伯利亚省全境。

    明军西集团军群则是集中了两个骑兵师、4个装甲师和4个步兵师的强大兵力,一举击溃阿尔泰一线的俄军,将战线推进了上百公里,并隐隐对阿尔拜赫雷、布尔干、额尔登特一线的俄军腹地构成了威胁。

    1940年1月29日,朱子明的中路集团集中了5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和5个步兵师的兵力,在东起西乌尔特,西至巴彦洪戈尔的战线上发动了全面攻击,一举收复巴彦洪戈尔、阿尔拜赫雷、曼达勒戈壁、赛音山达和西乌尔特,朱子明的第一骑兵师的前锋现在距离乌兰巴托城不到两百公里了。。

    随着明军三路齐发,势如破竹的攻击,东线俄军主力收缩到木伦、布尔干、额尔登特、乌兰巴托和赤塔的第二道防线。俄军从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紧急调动了六个装甲师和八个步兵师,随时准备增援。同时,俄军还紧急从哈萨克斯坦调集了两个轰炸机师,从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调了四个海军陆战队师增援东线。守卫乌兰巴托的俄军更是把乌兰巴托武装到了牙齿,在距离乌兰巴托60公里的宗莫德和纳来哈,俄军不但挖掘了大量的反坦克壕沟,还布设了数十个雷场,两个城市的每一栋楼房,都被改造成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俄军叫嚣着,要把乌兰巴托变成第二个索姆河,变成明军的又一个绞肉机!

    对此,以朱子明为首的明帝国中路集群将领呲之以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之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之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