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铁之魂 正文 第十三章 访欧洲

正文 第十三章 访欧洲

目录:铁之魂| 作者:稽夫| 类别:都市言情

    虽然1933年的欧洲,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一团和气,但是随着德皇威廉二世的立场越来越强势,欧洲大陆暗流涌动,英、法、俄等国,面对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咄咄逼人的态势,纷纷把1922年签订的《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又称《华盛顿条约》)和1925年签订的《限制陆军军备力量条约》(又称《上海条约》)丢在脑后,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各国都展开了新一轮的装备竞赛,各种新式武器如雨后春笋一般被发明、制造出来。

    1933年2月下旬,大明帝国工业考察团访问了英国,参观了大量的英国造船厂、车辆制造厂和其他工业企业;

    1933年3月上旬,大明帝国工业考察团访问了法国,参观了法国的标致集团、雪铁龙集团、雷诺集团等大型的车辆生产企业,还去到法国西南部,参观了闻名于世的波尔图葡萄酒产区。朱子明还在著名的奥比安酒庄,买了一瓶1900年的顶级白葡萄酒。

    1933年3月27日,大明帝国工业考察团来到了这次欧洲之行的第三站―德国

    就在这个以严谨闻名于世的国度里,朱子明认识了一位给他的一生带来深远影响的人,这个人也是朱子明一生中唯一的一位外国好友,他就是后世被称为德国“装甲兵之父”的,时任摩托化部队总监部参谋长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中校。两大帝国各自的装甲力量的实际缔造者,在这里相逢,碰撞,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在德国的半个月时间里,朱子明不仅仅参观了德国的克虏伯、亨舍尔、戴姆勒奔驰等坦克装甲车设计、生产厂家,更是好几次同担任陪同军官的古德里安中校秉烛长谈,他深深的赞同古德里安的装甲突击理论,更是被“闪电战”的魅力深深打动。这位大明帝国装甲兵之父和德国装甲兵之父的第一次见面,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45岁的德国中校和24岁的明帝国上尉,从此成了忘年之交。而他们那些有异于常人的坦克装甲部队使用理论,在经过半个月的交流、探讨,不仅丰富了各自对坦克的使用心的,更是在两个人心中隐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坦克装甲部队使用理论。对于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中校而言,从这一刻起,他的“闪电战”理论才算是正式成熟,化茧成蝶!而对于朱子明上尉来说,他的钢甲洪流战术也开始形成!

    随后,5月3日,朱子明离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到此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当时在经过同德意志帝国在卡马河谷秘密基地的密切合作,其坦克理论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当时,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二世和内阁首相斯托雷平在经过1905年的大革命后,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农奴制度已经深深的拖累了俄罗斯帝国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转变,经过长期的斗争和俄国家杜马的不懈努力,俄罗斯帝国终于完成了君主立宪,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俄罗斯帝国终于解开了腐朽落后的国家制度的枷锁,经济实力蒸蒸日上,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1932财年的GDP总量达到了299亿卢布。俄罗斯帝国的坦克工业,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发展迅速。

    1932年年底,俄帝国陆军已经拥有65个坦克营,每营有50辆-27型小型坦克,装甲力量居全欧之首。同时,在1933年,俄罗斯帝国还设计研发了著名的-26轻型步兵坦克、-37、38两栖坦克,-28中型坦克和B系列两用坦克。虽然这几款型坦克当时并不被俄罗斯帝国高层所看中,但是,俄国陆军比明帝国显然走的更远一些,俄国陆军在-26和B坦克的原型车试验以后,小批量的生产了一部分-26坦克,装备了近卫第一骑兵师一个营试用,哈尔科夫火车头工厂更是胆大,不但B-2型坦克小批量送去部队试用,他们更是在没有军方资金的情况下,自筹资金,研发了B-3,B-5等改进型号。而-37、38两栖坦克则墙内开花墙外香,被海军陆战队看中,到1933年年初,已经装备了两个独立坦克旅。而-28是俄罗斯帝国第一款中型坦克,是马卡河谷的后代,前身是德国工程师格罗特研制的-22步兵坦克,1932年,彼得格勒基洛夫工厂的总工巴里科夫带领一个科研小组,在此基础上,研发了-28坦克,这是一种多炮塔的大型战车,迎合了俄罗斯帝国高层火力至上的心态,到1933年年中,俄国陆军总共成立了10个装备该型坦克的独立重坦克营。

    在俄罗斯帝国,明帝国工业考察团参观了大量的俄国重工业企业,朱子明在苗玉林的帮助下,也接触了不少坦克工业界优秀设计师和工程师,尤其是彼得格勒工业学院的一名叫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的学生,在同他的老师访问苗玉林的时候,显露出了出色的才华,他的新式坦克理论,给朱子明和苗玉林打开了一扇崭新的门,虽然在当时的俄国,他的理论并不被大人物们看重。而恰恰就是这个人,在日后设计出了著名的-34系列坦克,给大明帝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1933年5月17日,经历了三个月的出访,朱子明回到了北京。

    随着装甲摩托司令部升格为陆军部装甲兵司,成为陆军既陆航和空降兵之后的第八个独立兵种,许立论中将晋升为装甲兵将军(兵种将军,等同陆军上将衔),升任帝国陆军装甲兵司令兼陆军部长第八助理;李凤鸣上校晋升为陆军准将,升任装甲兵司副司长,主持日常工作;王德彪中校晋升为陆军上校,升任装甲兵司作训主任。其他原装司的各部门主官和参谋,也随同来到北京,进入装甲兵司各处室。装甲摩托司令部,终于离开了兰州这个他们奋斗了十年的地方。

    回到北京以后,许立论上将第一时间召见了朱子明。

    “怎么样,出去了这么长时间,想必收获不小吧!”将军在陆军部的新办公室仍然和兰州一样的陈设简单,不过空间大了不少,还多了一套新沙发。

    “子明啊,我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运作,为装甲兵争取到了一些新的待遇,我和凤鸣碰了下头,我们想把教导团扩编为教导旅,同时,再成立两个新的装甲旅,编成一个独立装甲师,你刚从欧洲回来,说说你的看法?”许立论和朱子明并排坐在沙发上,看着朱子明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你也看到了德国人和俄国人的工业力量,看到了他们的3号坦克,有消息说,德国人还在研制更强大的4号坦克,至于俄国人,你也看到了他们那60多个坦克营,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很大啊!可笑还有人在叫嚣,要用马刀和长矛绞碎那些铁皮战车!”

    “将军,恕我直言,”朱子明坐直了身子:“这次欧洲之行,的确收获很大,俄国人那60多个营的-27小型坦克不足为虑,这样的薄铁皮的家伙,确实,骑兵就能对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俄国人已经设计出了装甲更厚,火力更强大,速度更快的新式坦克,我们面对的,并不是60多个薄皮坦克营,而是60多个营的训练有素的坦克手,只要他们愿意,俄国人随时可以为这60多个坦克营换装新式坦克并且训练出更多的坦克手。”

    朱子明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至于德国人的三号坦克,说实话,和我们的囚牛和睚眦比较,装甲,机动性和火力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德国人有他的先进性,他的坦克,全部配备了车内通话器和无线电,虽然因此需要多配备一个乘员,但是对于集群冲锋的坦克集团而言,这个优势就太明显了!”

    “那你的意思是说,帝国目前不需要扩编装甲部队?”将军显然有些不太高兴。

    “不,将军,我的意思,教导团扩编为教导旅,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不能是现在。”

    “那你认为什么时候合适?”将军有些咄咄逼人。

    “在回国的时候,我和苗博士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最后取得了一致,苗博士承诺,最晚到明年年中的时候,能够为陆军提供一到两款新式的轻坦和中坦,并且在性能上,绝不逊色于德国人的4号坦克和俄国人的A-32系列。到时候,我们的装甲兵器,将真正的追上德国人和俄国人,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即使我们设计制造出了新式坦克,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购买和使用这些昂贵的大家伙,那么,通过这一年的积累,我们的囚牛和睚眦,将为我们训练出至少两到三个成熟的装甲师。另外,玉林兄也认为,光靠沈拖一家人的力量,我们无法生产更多的坦克,而且,别的厂家,也会有出色的设计,同时,我们的那些配套的自行反坦克炮、自行火炮和履带运兵车也需要有人设计研发,伴随防空火力的自行化、履带化,也需要哪些工厂去设计改造。。。。。。”

    “好样的,上尉,看来,你这一次欧洲,真的没有白去,今天回家你把你刚才的理论好好整理一番,明天换一身新制服,你跟我去见首相大人,我们需要你的理论来说服首相大人,大人对装甲兵的未来,还是很看好的!”许立论兴奋的说道。

    “什么?见首相大人?这,这。。。。。。”

    “行了,别害怕,我还不知道你么,皇帝陛下都觐见过的人,还会怕见首相大人么,就这么定了!哈哈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之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之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