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最漫长的五年 272章 文攻武斗(下)

272章 文攻武斗(下)

目录:最漫长的五年| 作者:渝洲上空的鹰| 类别:历史军事

    上回说到小鬼子河边参谋长出上联,他张口说道: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个上联一出,大家才知道要对上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是一个汉字的拆字联,而且河边把小日本好战侵略的气焰十分骄狂嚣张的心态表露无遗。我大日本皇军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马,使用的是强弓先进武器),文也不简单,无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光是大王级别的就有八个泛指不少),那是盖世无双,节外之意,大日本皇军单戈独战即可踏平中国

    周大少团长的身边哥子弟兄们一下子全盯着周大少团长,几个西方战地记者也紧张起来了,知道小日本人给周大少团长出了个很难的题目。

    听完小日本人出的上联,周大少团长一脸如有所知的表情,

    “咦,好熟老子在哪里见过这幅上联的啊?”

    脑袋里飞速转动了起来。一步,二步,三步,周大少团长一边在脑袋里飞速思考着,努力回忆着,脚下不禁踱起步子来。

    看着他的样子,李航瑞政委等十几个人不禁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别对不上来了哈。这个可不像刚才写书法时还可以玩个“李代桃僵”,这个对对子可糊弄不了人的,对的上就对的上,对不上那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就在周大少团长踱到十来步的时候,周大少团长突然拍了自己的脑袋瓜子一下子,终于是想起来了,在《清史裨记》里就有这幅拆字联嘛说的是中日甲午海战之前,为避免日本与清朝在朝鲜发生冲突,大清派出了一个使节出使日本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这个拆字上联正是当时小日本人专门精心准备的,用来奚落嘲笑汉字起源地的堂堂中国,到了满清现在竟然沦落到向日本乞求和平的境地。

    只见周大少团长停下踱步,朗声道:

    “听好了哈,我的下联是: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好好啊”

    中国人全部应声脱口叫起好来了。

    周大少团长的下联也是拆字联,不仅对仗非常工整,而且与小鬼子出得上联正好形成了针锋相对之势:

    你们小鬼子骑奇马,张长弓,其实就是一伙来偷窃咱堂堂中华龙衣的倭寇强盗;琴瑟琵琶所谓的八大王,正如魑魅魍魉四个小鬼;并肩居头上,想得美,那是屈膝跪身旁;你小鬼子敢有胆子单戈独战侵略中华,老子我就合手擒拿消灭其实,这就是现在中国人一般称小日本人为小鬼子的起源哟。明清四百多年,小日本海盗就一直祸害中国,那在中国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为其矮小丑陋,中国人当时都称呼日本人为倭寇。而从这以后,就称呼小日本人为小鬼子、小日本鬼子。特别是在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那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更是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和仇恨,从此,小日本鬼子、小鬼子的称呼传遍中华大地)

    随着中国人一片欢呼叫好,小日本人也不甘地蠢蠢欲动,场内一时间有些乱。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双方如临大敌颇有一触即发的情形。

    这个时候,朝香宫鸠彦王中将见势不对,急忙开口再不开口,双方下面互不服气的军官们忍不住火气动起手来,那双方暗地准备的虎视眈眈瞄着这片会晤地的数百支枪炮,不把在场的这几十个中日双方的军官们全部都打成筛筛啊?)再次强调了中日不应该因为一些误会就兵戈相见,还是应该亲善友好,共同谋求东亚的和平发展,造福于双方人民。并提议,我们都是军人,不比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了,我们就来比比军人的真本事。

    好啊,奉陪到底周大少团长可不怵,老子打架打枪可比拿笔强多了。

    朝香宫鸠彦王中将身边的一个大队长松岛桃太郎少佐先跳了出来,拔出佐官刀要给人们展示日本的刀术,就在场子中间舞起刀来了。

    舞就舞呗,但极没有教养,其劈啊、刺啊的动作总是指着对面坐着的周大少团长和川军独立旅的中国军官们,显得挑衅劲十足,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可是把周大少团长身边的这一帮子哥子弟兄们给气坏了,血往上涌,个个义愤填膺,气氛又有些紧张起来。

    “大爷的,小鬼子欺负老子中华无人哈?”周大少团长的结拜的十七个哥子之一:大学生军训团的刀术教官西北军29路军的参加过33年长城抗战的董远志营长立马跳进场子。

    一把拔出背上时刻不离的鬼头厚背大刀,沾过小鬼子血的鬼头厚背大刀那是雪亮渗人,一股杀气油然而生。

    董远志一个北方大汉,一舞起大刀那是呼呼作响,刀花翻飞,好一个人是龙、刀带风,舞得虎虎生威

    这一幕顿时使在座的不少小鬼子军官们勾起了33年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的那恐怖的大刀阵的可怕回忆,背脊上涌上冷汗

    说句老实话哈,源远流长的咱中国武术、刀术等,岂是晓得些皮毛的小鬼子所能比及的。非常可惜很多中华武术瑰宝失传了,真是令人扼腕叹息不已)气焰嚣张的松岛桃太郎少佐也被镇住了:就他那几个“嘿,哈”高声叫喊的劈、刺动作,那要是遇到眼前这个整整比他高出两个头的能够把几十斤重的鬼头厚背大刀都舞得呼呼作响、刀花密得水都泼不进去的中国军官,只有一个下场,死而且是死得很难看。

    董远志这套西北刀法,既精又猛,毫不费力,不但把在座的小鬼子军官们都看求傻了,周大少团长也是第一次看见真正的中国武术的精妙刀法,那是赞叹不已,叫好连连。

    见这招不行了,小日本人又提议到:双方各出三人,拼刺。

    这个小鬼子们总算是有点底气了,因为在之前的与中国军队的白刃战中,日本军队的拼刺与中国军队相比,占了很大的优势。中日双方的白刃战伤亡比例几乎是一比四的样子,即小鬼子伤亡一人,中国军队那得赔上三、四人了。其实照周大少团长所说,中国军队拼刺不如小鬼子,不仅是拼刺技术差一些,主要是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太他**的长了,比中国军队的几种制式步枪都要长十几厘米,可不要小瞧这长出来的十几厘米,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一寸强啊)

    周大少团长这时候突然涌起一阵感伤,

    “唉,可惜老子的原先的警卫队长沈老2了哟,被小鬼子的特务把支胳膊给废了参见前面的公众章节《血樱》),如果你这个大力士出场,你一人就挑翻这三个小鬼子,那是丁点问题没有啊”

    小日本鬼子这边出了井田少尉三个,周大少团长的这边汤立勇等三人站了出来。

    小日本人对于拼刺确实是有研究的,非常实用有效。见中国的三个军官们都是牛高马大,比小日本的三个矮人那是优势明显,于是井田少尉三人背靠背凑成了一个圈子。

    要说咱东北人也真是直啊,也竟然分成三处,分别瞄到各自面前的一个小鬼子军官,双方就兵对兵将对将拼刺起来。一时谁还没占到便宜,但井田少尉等三个小鬼子军官明显体力耗费小多了。而仗着身高马大的对着各自面前的小鬼子猛刺了一阵的汤立勇三人有些气力不济了,不但没有打破小鬼子军官围成的这个刺猬圈,小鬼子军官还不时发起反击了。

    周大少团长在一边那个气哟:

    汤立勇啊,你些个猪脑子啊是哪个规定三人对三人,就是一个找准一个嘛。你个汤猪娃不晓得三人突然全找准小鬼子刺猬圈里的一个使劲捅啊?三打一嘛,哪个防得过?

    急了,周大少团长干脆用一口四川话喊起来了,

    “汤立勇,你一缺三打麻将啊?下定决心、集中精神,众人协力、找准找准”

    汤立勇等东北人跟到起周大少团长那也是两年多了,他那一口四川腔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就算现场有小鬼子懂中国话,那也完全被这四川话整到云山雾罩之中了),一下子醒悟过来,“众人协力、找准找准”不是喊我几个协力对付一个小鬼子嘛

    大爷的,魔障了对付小鬼子还讲什么江湖侠义,吃错了药?三个东北弟兄交换了一下眼色,心领神会,立刻携起手来,同时对小鬼子刺猬圈的一个小鬼子军官的上、中、下盘一齐刺去。

    饶是这个小鬼子军官的刺杀技术再不错,这个就难防备了:

    小鬼子军官一人是单头双臂,汤立勇等三人是三头六臂哪咤啊?)。结果这个小鬼子军官是顾上就顾不到下,防左就防不了右,顿时被三把刺刀中的两把同时刺中。只得认输退出了比赛。

    这剩下的两名小鬼子军官,也就没有费汤立勇他们三人多大的劲很快也败下阵来。

    武斗,小鬼子连败两阵,甚为得意的拼刺还以0比3输得干干净净的

    下午还有一更,谢谢书友大大支持)。.。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漫长的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漫长的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