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最漫长的五年 251章 一腔热血洒广德

251章 一腔热血洒广德

目录:最漫长的五年| 作者:渝洲上空的鹰| 类别:历史军事

    12月2日,就在重庆市工商界慰问团的林汤圆等人经过一夜的拉风(其实是漏风,虽然之前周大少团长喊技术人员用些木楔子把那些弹洞塞上了,但还没把坦克开出去多久,就遭全部震掉了,于是成了全空调装甲战车,可是把众位老板子吹冻得够呛、震得散了架、吵得失了聪……各位老板子竟然还坚持到了芜湖港,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林大小姐见到被众人一一搀扶下来的老板们,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扶着老汉林汤圆的时候,林汤圆苦笑着摇头叹息周晓舟这个小鬼头太坏了)的战车长途跋涉,顺利地在芜湖港登上了民生轮船公司的客货混装船,逆流西航重庆的时候。在跑得空荡荡的南京城等得皮搭嘴歪(川渝方言有些气急败坏的意思)的最高领袖终于是把日思夜想的德国大使陶德曼等来了。

    这个“和平”使者给最高领袖带来了日本人的和平橄榄枝,但却是一根满带刺的橄榄枝。

    陶德曼一番开场白,倒颇为打动最高领袖,

    “中日两国友好源远流长,又是同文同种(陶德曼到知道一些野史哈),理应是兄弟手足,不该干戈相向。

    现在发生的这种流血冲突(?睁着眼睛说瞎话,都是举国之战了),受害的是中国和日本,而高兴的是英美和苏俄。

    英美是希望中日两国最好打得两败俱伤,那就都好好地做他们的殖民地了。苏俄更是希望如此,不但可以继续在远东蚕食中国,乘机还可以推行赤化政策。他们都在一旁坐山观虎斗。我想贵国和最高领袖是很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和平共处,解决彼此间的冲突是中日双方共同的要求……”

    “是的”陶德曼的一席话说到了老蒋的心坎上。

    “所以,对于中日两国来说,真正的利国利民之道,莫过于及早停止流血冲突。长期的战乱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对中国而言,对于军国主义的小日本则不然,自从九一八以后,小日本不但摆脱了三十年代的席卷世界的大萧条,相反还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在即将结束的全面侵华战争的1937年度,更是创下了20以上的令人乍舌的发展速度,随后几年亦如是。战争使远东的一个弹丸小国赫然发展成了首屈一指的军事经济大国,在全球也排到了前几名。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小日本以一国挑战美苏中的疯狂之举)。”

    “对、对我们一直希望停战言和。”老蒋听陶德曼这个口气,日本人也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来这下求和有门了原来颇为精明的日本人也不愿意举国陷入与中国的战争,跟中国拼个你死我活的啥。

    陶德曼扯完闲篇,打开文件包,拿出了文件,

    “这些就是东京方面的和平意见。我们伟大的元首认为还是可行的,请委员长考虑。

    第一,中华民国承认满洲国和内蒙古的独立;

    第二,扩大《何梅协定》,整个华北都要成为中**队不驻兵的区域,允许华北自治运动;

    第三,扩大《淞沪协定》的非武装区,至苏州--嘉兴一线;(自然日本驻军不算)……

    娘希匹小日本开出的停战条件还没有等陶德曼念完,老蒋的脸色就僵了:日本人的胃口太大了

    最高领袖总算是耐着性子听完了这六条,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简直跟当年的“21条”差不了多少了。老蒋也怕了,还是先找些人商量商量再说吧。

    找来还留在南京的张群、陈立夫(cc系),宋子文、孔祥熙(夫人派),白崇禧、徐永昌、唐生智等人,甚至给远在山西吕梁山打游击的阎锡山也发电询问。

    张群和陈立夫等同意日本人的这个条件。宋子文和孔祥熙则说要好生商议以后再说。阎锡山山里打来电报说“夹着尾巴做人也还是人啥,总比死了的好”,这意思是表示同意接受这个屈辱的停战条件了。

    徐永昌等一些老江湖油条擅于看老蒋眼色行事,看透了最高领袖不惜背负卖国骂名答应屈辱条件乞和的急迫心情,也纷纷同意。

    军事人员方面,顾祝同本身就是一个全国尽人皆知的亲日派(小日本45年无条件投降时,作为中**队受降的总司令,顾祝同竟然在接过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递交的投降书的时候,向中**民的死敌鞠躬致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一副活脱脱的日本人的走狗嘴脸,啊呸),马上连说条件可以完全答应下来,毕竟和平对中国更有利。

    问到白崇禧,广西人毫不含糊,

    “这个条件,我们之前为什么打仗,要大动干戈?”

    把老蒋处了一鼻子灰,好不尴尬。

    唐生智这个湖南莽子答得更加干脆,直接是把老蒋抵到墙壁上了,

    “这就是个卖国的条件。中国抗战至此,只有打出来的和平,绝没有退让卖国谈下来的和平”

    引得所有人侧目,唐生智这个北伐老将,这是当着和尚骂秃子,直接把最高领袖比成了卖国贼了,恨得老蒋直用眼神刮这个宿怨。

    就在老蒋一心希望答应这些屈辱的卖国条件以乞求一纸和平,而又不愿意独自承担卖国者的骂名总想找几个人替他分担的时候。12月2日,松井石根大将率领的日军华中方面军二十余万人马离南京城越来越近了:

    北路,锡澄线全线中国守军被击溃(胡宗南第17军团)只剩下一个的江阴要塞终于失陷,该路日军直逼镇江;

    中路的日军攻占无锡后,已经兵临常州城下,直逼金坛;

    只有南路的日军被川军第23集团军死死抵在了长兴、泗安、广德三角地区(这才让锡澄线退下来的中国守军顺利撤往了广德以西的安徽的山区,就是黄山地区),特别是南路日军的主力在长兴、宜兴一线,在12月2日之前的一周之内,付出了五六千人的死伤,竟然只前进了不到五里

    川军范哈儿师长的第181师、吴成德的第179师及协防长兴、宜兴的川军独立第13旅田兴武部,几乎弹尽粮绝,两师一旅近二万三千余人,打得只剩下不到八千人马,只有一个师的人数了。

    长兴一线2日终于被日军突破,局势空前恶化,随即该路日军直逼溧阳、溧水,接近南京城外围防线。

    泗安防御的川军杨国桢的第147师、陈鸣谦的第148师,苦守泗安至12月2日,随着左翼的长兴一线的失守,亦被日军全线突破。

    随即该方向上的第五师团的国琦支队主力从右侧向广德一线的川军第145师饶国华部防御阵地左翼压来,以协助广德一线数天来寸步难移、损失惨重的第18师团的上野勘一郎少将的29旅团突破广德防线,打通向宣城、芜湖的通道,从而彻底截断南京中国守军的江西、北上之退路,最终完成松井石根大将的战略大包围圈,形成五路会攻南京城的态势。

    12月3日,日军从泗安压过来的第五师团的国琦支队主力一万余人在十余架飞机、数十门重炮、十余辆装甲战车的猛烈火力掩护下。从早上就开始对广德左翼防守的川军饶国华的第145师发动了全面攻击。

    与此同时,上野勘一郎少将也发起策应性进攻,向广德正面的川军第144师及川军独立旅防御阵地发动了攻势。

    由于被周大少团长这几天,接连整脱了远程重炮火力和装甲战车的突击力量。郭勋祺的第144师和川军独立旅除了挨日机的狂轰滥炸以外,当面进攻的日军就只有一些旅团级的山野炮炮火了。防守压力为之一松。又加上周大少团长支援的枪支弹药补充,上野勘一郎少将的广德正面的攻势随即演化成了对峙。

    听着广德左翼川军第145师的防御阵地上,传来的密集激烈的枪炮声、爆炸声,周大少团长抖着手上的汇总的情报对大家说道:

    “日军来势汹汹哟你们猜是哪个?就是老被咱们狠揍的第五师团(众人大笑)。

    偏偏这次这个广岛旅团(第五师团的第九旅团,另一个21山口旅团,早就在平型关被周大少团长的队伍打灭了番号)的国崎登少将还没有尝过我们的打击(其实也被周大少团长从聚乐堡日军野战机场偷去的三架重型轰炸机炸惨了的,其41联队长都被飞机当场炸没了影),气焰十分嚣张啊

    在协同日军第18师团一部突破了泗安的川军防线后,又马不停蹄地直接压向了广德左翼的饶国华师长他们。以一万余乘胜之师对五千余疲惫之旅,饶国华师能否顶得住?看来我们要做好随时反击的战斗准备了”

    12月3日九时许,随着密集的远程重炮的轰鸣和天空中日机的尖利的俯冲轰炸,国琦支队发动了全面进攻。狂轰滥炸燃起的大火浓烟,遮住了第145师的整个防御阵地。密集的枪炮声,使广德左翼的防御阵地上就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

    第145师的前沿及纵深几道防御工事、堑壕等,几乎被炸毁殆尽。在如此高密度大强度的炮火之中,饶国华的第145师伤亡剧增,而一波*的小鬼子兵随后就像蝗虫似的不停地涌上来。

    饶国华师长见情况十分危急,只得命令师预备队也投入了战斗,将已经被小鬼子占领的阵地上的日军反击出去。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战况才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

    第145师的防御态势虽然暂时恢复,但饶国华师长也是拼尽了力量,部队伤亡过半不说,饶国华手中的预备队也打光了,再无力量可供机动了。

    面对周大少团长的主动询问,饶国华师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勉勉强强的说尚能支持。他这一举动,使随后的第145师和川军独立旅付出了不应该有的巨大的血的代价

    国崎登少将上午的进攻虽然失利了,但他也觉察到了中国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承受不了一次更大的进攻了。于是他调整了进攻部署,增加了兵力,休整之后,在飞机、重炮、战车的掩护下,又向川军第145师发动了更加猛烈地进攻。

    应该承认,日军第五师团确实算是日军中比较凶悍的队伍,悍不畏死而且训练有素,与这样子的一支小鬼子精锐队伍交手,残破的第145师能够以血肉之躯死守大半天,杀伤敌人近千名,守住了大部分防御阵地,也算是很不错的了。

    午后二时许,国琦支队再次增兵以后,强攻川军第145师的主防御阵地。在密集的远程重炮轰击后,日军十余辆装甲战车掩护着鬼子兵蜂拥突入了主阵地,双方随即展开了激烈残酷的肉搏战。川军第145师自团长到普通一兵皆死战不退,与小鬼子的坦克、步兵殊死拼杀

    小鬼子的坦克轰鸣着向川军弟兄们冲去:殷红的鲜血顺着路径流淌成了一条血路,冰冷的钢制履带沾满了弟兄们的血肉。川军弟兄们仍然前仆后继与坦克及后面的小鬼子兵拼杀。反坦克武器的匮乏和完全没有打坦克(几乎没有人认识这个钢铁巨兽,更别提知道性能啥子了)等现代战争经验和意识的川军弟兄们,满腔热血挥洒广德,英勇无畏的第145师川军弟兄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是川军,也是这个时代中**队落后的代价,是一个民族应该得到的血的教训:人类的世界跟适者生存的动物界本质上是一样的,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权,弱肉强食是进化生存的不二法则。落后就要挨打、被无情地淘汰就要付出比对手高数倍、数十倍的高昂的生命代价。

    战至下午三时许,川军第145师之第231团团长安中升、232团团长刘景、233团团长关林山、234团团长王宏伟、235团团长谢正良全部战死六个团长只剩下一个230团的陈萌山团长伤重尚存,部队营连排级以下官兵们死伤难以计数。

    曾经的一万余人的川军第145师战至此时,已经不足千人了还有不少非战斗人员,其实此刻也是战斗员了。甚至连饶国华身边的师部参谋和随身护卫都已经在前线浴血战斗牺牲。

    饶国华师长面对此惨烈景象,悲愤交加、五内俱焚:惨重的死伤还是未能守住广德左翼的防线,大批的日本兵正冲向了第145师的最后的,也就是饶国华所在的师部指挥部阵地。

    饶国华在向川军独立旅发出求援后,看了一眼自己的阵地侧后,无数的川军独立旅的弟兄们正奋勇冲锋上来。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他相信这支颇具现代战争色彩(也是他梦寐以求的中**队的本该有的样子)的还有甚多神秘的川军独立旅一定能夺回失去的防御阵地、牢牢守住它为壮烈牺牲的145师川军弟兄们报仇雪恨。

    在弟兄们守卫最后阵地的枪林弹雨中,饶国华师长安然坐下,提笔给自己的妻儿和刘湘总司令、唐式遵副总司令写下了绝笔信。然后向着广德城方向铺好了随军以来一直使用的一条卧毯,盘腿端坐卧毯中间,面对着广德方向大呼:

    “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灰飞烟灭”

    说完,向着冲击而来的小鬼子方向怒目而视,拔出手枪对准了自己高昂的头颅扣动了扳机……

    先冲到川军第145师师部的不是小鬼子,是早已经有所准备的周大少团长亲自率领的所有剩下的九个战斗营的四、五千川军独立旅的弟兄们。面对着饶国华师长悲壮地自杀殉国,川军独立旅全体官兵们群情激愤,向着突入广德左翼防线的小鬼子冲杀过去

    周大少团长见到了倒在血泊中的自杀殉国的饶国华师长,泪水夺眶而出,牙齿骇人地咬得梆梆响,他怒吼着:

    “杀光国琦支队为饶国华师长报仇为145师的川军死难弟兄们报仇”

    川军独立旅的九个营的四、五千生力军,在各级指挥官率先冲锋带领下,红了眼睛,满怀着怒火发动了全面反攻。

    每一个进攻的三角锲子,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捅进了小鬼子的队伍之中。步枪、机枪射出愤怒密集的弹雨,手榴弹完全不考虑杀伤半径了,川军独立旅的弟兄们几乎是踏着手榴弹爆炸后才冲起的硝烟杀进了敌群中。

    小鬼子的十余辆装甲战车早被揍趴下了,占领阵地的得意洋洋的鬼子兵在川军独立旅进攻的弹雨、手榴弹爆炸中纷纷惨叫着倒下,剩下的小鬼子兵也不退让拼死抵抗着。

    就在双方在两千多米的战线上数千人一团混战的时候,丧心病狂的国崎登少将为了击退中国守军的疯狂反扑,下令远程重炮轰击双方混战的战场。这个人渣连自己的尚在战场上与川军独立旅混战在一起的近三千官兵也不顾了,悍然下令炮兵以杀伤榴散弹覆盖炮击整个战场

    一时间,日军数十门远程重炮发射的榴散弹在混战的战场上爆炸,双方的士兵在爆炸声中纷纷倒下。冲到靠近战地一处凹地准备设立临时指挥部的周大少团长根本没有提防国崎登来这一手,一颗日军的榴散弹在他不远处的上空爆炸,周大少团长及几个警卫、参谋在爆炸声中倒下了……

    (感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漫长的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漫长的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