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最漫长的五年 152章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152章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目录:最漫长的五年| 作者:渝洲上空的鹰| 类别:历史军事

    “走,到码头上看看装车去。”周大少团长还是决定亲自去看一下装备装卸的情况。这毕竟也算是山鹰第一次大规模的后勤保障,“拯救大兵”行动的成功与否,这是一个必要的因素,否则几十个人来十几条枪也做不了啥子事情。

    装备装卸早按周大少团长设计的集装箱化了。每个集装箱大约有1?5立方米的样子,外形像人们常用的装米的木柜子,分军械、器材、弹药、粮秣等类别用不同的外表颜色区分。这种集装箱装载量大,保障安全,存放简便。当时周大少团长一弄出来,把山鹰众人高兴地直拍手,这太好了!现在大家除了留下杆短火(手枪)外,几乎全部火力和特种器材全稳稳当当放置于集装箱中,搬运相当方便,集装箱外都有拉抬之处。

    众人满意地看着搬运工人卸装集装箱,周大少团长忽然看到两个工人一人抱了个坛子,正要往车上装,嘛玩意儿?忙拦住询问,负责的(后勤饮食)的肖一勺跑过来解释:一坛子是郫县豆瓣,一坛子是四川泡菜。也不多,一坛子20来斤个嘛。主要是特别行动队里四川弟兄们多,这回又是数千里一个来月的,怕饮食不周,水土不服的,就寻思弄了点这些啥。

    这可差点把周大少团长的鼻子气歪:准备得够细啊?是不是像高丽棒子好不容易整个宇航员上太空还非把棵泡大白菜带上去。简直胡扯蛋嘛!

    “肖一勺,老子知道你以前是个川菜厨子,你龟儿是不是离了豆瓣、泡菜就当不成川菜厨子啦?怪求不得后来人们都把川菜厨子称为‘豆瓣’厨子,‘泡菜’厨子。格老子的,原来就是你们这些白河石给弄的啊!给老子把这些坛坛罐罐扔球了!”周大少团长吼道。

    肖一勺不敢吭声,别人评价自己的川菜手艺还能分辨几句。这周大少团长可算是川菜开宗立元的大家,不说重庆城了,就是一个猫儿石工业园的商业街上那数十家大小馆子,无一不对其顶礼膜拜,得以传授就是得摇钱树啊。赶快叫那工人把郫县豆瓣、四川泡菜拿去处理了。

    “慢!”周大少团长又想了一下,抛洒了(川渝方言浪费的意思)不如干脆弄俩好菜:豆瓣鱼和泡菜鱼。叫那两工人直接抱到正给弟兄们准备晚饭的江边的小馆子里。

    这到武汉的第一顿饭可把大家吃安逸了,特别是周大少团长亲手给几桌弟兄们做的极富四川风味的豆瓣鱼和泡菜鱼。在旁帮厨的肖一勺可是眼睛都笑眯了,得周大少团长亲授一道菜就了不得了,今天好,一火色得了三道菜,今生无虞矣!不是两个嘛,哦,周大少团长看到武汉厨子做的所谓四川风味的水煮鱼忙呼糟践了!原来这水不是真水,而是沸油:把干海椒、花椒等调料混合过油后的薄鱼片等主、辅食材,最后全部要用沸油淋过,顿时那香气扑鼻而来,全堂子的人为之一振,太香了!望文生义的用水煮鱼,麻辣鲜嫩可以做到,那浓香根本做不到。武汉的厨子,正是犯了这个忌。

    “刘老板,这江边的小馆子你也不要做了。带着这三道做鱼的菜,去闻名武汉三镇的‘周鱼头火锅’吧,你找到周鱼头火锅的陈掌柜,就说周大少说的,你凭这三道鱼菜占5%的股份,我保证你发大财啥!”周大少团长不想平白给给这开“周鱼头火锅”的武汉渔民弟兄增个竞争对手,干脆把刘老板推荐给周鱼头火锅,也增加几个做鱼的菜,一道菜也太单调了啥。刘老板早就晕了,发财了,发财了!没有想到四十几岁的老咸鱼也能翻身啊!

    这一20辆大卡车的一长溜车队在武汉可就太乍眼了,周大少团长决定连夜杀到武汉以北的70余公里处的湖北孝感再停车歇息一晚,明天一早就开始日夜不停的沿着平汉线的公路直奔北平,然后分散潜伏下来,静待时机,执行行动。

    为了尽量减少注意,20辆卡车的大队势必分散开来。周大少团长和汤立勇、沈平俩人商议了一下,按预案,由周大少团长带队6车做领头,汤立勇坐镇中间7车,沈平带7车押后。每个车队相距时间为5分钟左右,距离一般在三、五公里之间,彼此间加强联系,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汤立勇和沈平对其他无异议,却对周大少团长带头车队强烈反对,谁不知道排头兵先死,先死排头兵啊!车队也一样。总不至于,一旦发生意外,“拯救大兵”行动还未及展开就折了最高指挥官啥?!这次行动,谁都可以死,偏偏周大少团长死不得,你死了谁知道行动如何整?

    吵了一会儿,汤立勇和沈平这回决不让步,死犟的周大少团长最终也只好妥协,于是决定,由沈平带头车队,周大少团长镇中,汤立勇后队押车。看全体整装待发了,周大少团长一声令下,向孝感前进!

    这次特别行动队的六十七名队员包括周大少团长全部会驾驶,按事先预定的计划,周大少团长和勤务兵万朵花及贴身警卫冯峰不开车,汤立勇和沈平各带一负责通信联络的队员也不参与驾驶。其他的队员,每车三人,一人开车,一人警戒,一人休息,彼此互换,保证能够昼夜不停车的完成这一近三千里的长途路程,按时于7月五日前到达北平。

    武汉到孝感70余公里,开车也就是两、三小时,周大少团长把军情处武汉特工组组长杨晓云也带上了自己坐的卡车。准备乘着一路上的时间,面授机宜,提前把孝感的一些事情安排好。

    1938年末,小日本人发动武汉会战占领了华中重镇武汉,马上在汉口万国赛马场一带开辟前线机场,开始执行对重庆的战略大轰炸。由于飞机数量实在太多(三百多架),不得不把一部分飞机停放在武汉以北的几十公里的紧急修建的孝感小明河野战机场。周大少团长此前早就对武汉机场的事情做了安排,现在他又打起了孝感小明河机场的主意(这比偷袭武汉机场难度小多了,再说他突然冒出一个绝佳的主意)所以,周大少团长特意把杨晓云带上,一路上面授机宜,也顺便让杨晓云到孝感小明河机场的所在地实地走一趟,了解情况。

    “杨哥子,这一带就是小明河乡,地势平坦。你明天跟我实地看看了以后,花钱买下附近农村的一处不起眼的农居,然后专门布置人来完成这个任务:在38年末务必完成这个深三米长度大概在七、八百米的地道,宽度能容两人直身通过就行,通向这个地方,范围大致在这一片,”周大少团长在摇晃的车里从地图上给杨晓云指明了地方,在万朵花的手电筒光照下,杨晓云看清了这个地方:小明河乡那块上千亩的平坦的河滩地,从附近的农庄到这里,能有一里多路,挖掘工程量不小。杨晓云沉思起来,也没说话。

    “这里是二万元特别经费,此事除了你我知道不能再透露给别的人,你手下的人一样!这事你就专门负责了。事成既是大功一件,团长我到时亲手敬英雄一杯!”

    “团长放心,我定于38年末前完成这个地道的挖掘,不负团长重托!”杨晓云回答道。

    到孝感已是夜里十一点钟了,周大少团长与杨晓云又嘀咕了两个小时,于夜里一点钟才歇息下来。

    凌晨六点钟,车队即起来准备了,一片忙碌的景象。

    周大少团长望着旭日阳光中的孝感城,感叹地对身旁的武汉当地人杨晓云说道:“孝感,孝感,孝而感动天地,二十四行孝图中此处即占三个,不愧是3000多年的楚文化的发祥地,名相孙叔敖(就是孟老夫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说的那个举于海的孙叔敖,曾在此处做了27年的楚相,为民造福甚多,死后清贫连棺椁也没有)治理的好啊!”

    “哦,团长博识,可知这三孝是何指啊?”杨晓云有些惊讶。

    “哪个,东汉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动天地,这也是孝感得名的所在。另外两个好像是黄香温席(少年冬为老父暖被窝夏天打扇子的故事),孟宗哭笋(其母生病需笋做药哭冬竹而得笋的故事)吧,杨哥子我没有说错吧?”周大少团长只记得依稀了。

    “团长,真是博闻而强记啊!就是武汉人也有很多不知道这只隔了一百来里路的孝感的有关传说。佩服,佩服。哦,对了,团长,早饭就让弟兄们吃顿孝感的热干面吧!这孝感的热干面可比武汉的热干面好了许多,要加千张(一种鲜豆腐皮)和豆芽,特别是加了鲜鸡汤。孝感的热干面没有武汉的热干面干,但更是鲜美,所以当地人有句俗话:感热加汤不加面,武热加面不加汤。”杨晓云说道。

    “好啥!对了,孝感的孝感麻糖和米酒可闻名荆楚,我叫肖一勺给弟兄们一人整一斤孝感麻糖和几瓶子孝感米酒。这剩下一路上尽赶路了,也当个应急东西和饮水了。”周大少团长想起了这个事说道。于是喊来肖一勺去给弟兄们买孝感麻糖和米酒。这可把才开了门就有一大财神光顾生意的孝感的一个副食杂货铺的老板嘴都笑豁了。

    “杨哥子,你我还得辛苦一趟,小明河乡离这也就十余里路,我们实地去看一下,你也好早点把任务开展起来。”

    于是跟汤立勇、沈平打了招呼,两个人怕出意外,又增派了五、六名弟兄护卫周大少团长。一行人开了一辆大卡车就来到了小明河乡。

    小明河河畔,一大片的河滩荒地,面积能有上千亩,稀稀落落种着一些庄稼,附近有两个遥遥相望的小村子。周大少团长仔细察看了地形,这一片平坦地开辟出一个野战机场确实很适合,地势平坦,周边视野开阔,最近的小村子离此地也有一里多路,只要布置几个制高点,可控制很大的一片范围,强行突破不是容易的。“老子提前一年多,就悄悄从一里多里路外的小村子把地道挖到这里了,鬼才晓得哟!”周大少团长心中暗想,“到时候,从小鬼子的警戒圈里,甚至可能从野战机场里突然冒出了偷袭的队伍,那不得把毫无防备的小鬼子的飞机全给报销啦!”一想到到时,那熊熊燃烧的几十、上百架小鬼子的轰炸机映红了天空的壮观场面,真是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周大少团长不由得大笑了起来。格老子的,那可比杨成武夜袭阳明堡小鬼子前线机场,炸毁小鬼子二十四架飞机可要闹热的多吧!杨成武的偷袭也折损不少啊。

    尚不知道自己的正在狂笑的最高上司周大少团长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出大力非要在孝感这十余里外的穷村荒滩挖几米深近千米的地道干啥子用的,但杨晓云明白自己这一行的忌讳,不该问的不问,少说话多做事。他也就陪在一旁傻笑着。

    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周大少团长回到孝感,告别了杨晓云,车队即刻出发。

    下一个目标就是号称“武汉的北大门”,“河南的南大门”的河南省信阳市。说起信阳,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说起十余年“红旗不倒”的鄂豫皖苏区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和和尚将军忠孝两全的许世友就知道了,信阳正是鄂豫皖大别山苏区的首府和许将军的家乡。大概李云龙同志也是出身于此。这里的几个县城,像确山、光山、罗山等好几个县都是著名的将军县。

    信阳,左据两淮,右控江汉,承东启西,屏蔽中原,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重要的交通要道。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又称“江南北国,北国江南”,多山多水多林,地形十分复杂。后来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在这一带打转转,信阳、罗山、确山等处是硝烟战火弥漫,很是打得闹热。

    从武汉到信阳,近三百公里。周大少团长别的路段都不太担心,却对信阳境内的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的鸡公山一带忧心忡忡。鸡公山后世是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并称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此时,由于河南两年大旱,又加上地方贪腐成风鱼肉百姓,人们是民不聊生,纷纷扯杆子当了强人土匪,鸡公山最是一个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的好去处,避都避不开,正好是南北要冲。国民政府多次清剿,你来他走,你走他来,热闹是热闹,屁用莫求的。鸡公山地区盘踞的大小杆子就有十数家,这乱枪打死老师傅,不怕周大少团长的这彪子人马精干强悍,人在暗处我在明处突起发难也是难免有所死伤。周大少团长可不愿意把这些自己的宝贝疙瘩弟兄撂在这里,这可冤死了!

    周大少团长冥思苦想,竟然得个好主意,车队行至湖北大悟县,离河南、湖北两省交界的鸡公山险要地界几十公里时,命令车队暂时会和一处停下,他有命令传达。

    “前出的车队再缩小,只保留三辆车。另外在大悟县买上一些粮食散装到前出的那三辆卡车上,这三辆卡车的人员除了防身用的短火,其余卡车上的军械等集装箱全部转移到其余车上。

    另外,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杆白旗子。一遇拦劫,即刻投降,不要反抗!但务必牢记一点,把投降前观察到的情况通报后面。我布置一部电台给你们,分别用不同代码表示敌人的数量。你们记住,千万不准开火反抗,通报敌情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打白旗缴械投降,先给老子把命保住再说!”

    “啊!?”前出车队的那三组队员们气昏了,老子们山鹰还有这等事啊?队长,你这不是叫我们遇到土匪棒老二拦路抢劫就拱手打白旗投降,还是一枪都不能发的窝窝囊囊的败仗!

    “对,这就是老子的败战计!”周大少团长说道。

    (谢谢书友大大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漫长的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漫长的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