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最漫长的五年 130章 小煤窑怎能发大财?

130章 小煤窑怎能发大财?

目录:最漫长的五年| 作者:渝洲上空的鹰| 类别:历史军事

    到了綦江县城,虽然天还未黑尽,周大少团长命令车队歇息了。离渝黔边界大娄山山脉中的松藻只有四十多里路,他可不想连夜杀到松藻小镇去(其实就是大山中的一个只有一、二百户数百人的穷得掉渣、苦得要命的村子更贴切),极像东北老山大岭中的夹皮沟似的,车队是根本没法安置的。

    警卫连的刘连长带两个战士先期到松藻侦查已回。吃过晚饭,重庆工商界大佬们开始听取有关松藻情况的汇报:松藻早在清末就被发现有煤层矿脉,是为多层矿脉,埋藏在各段有深有浅,而且煤层矿脉极长。从重庆綦江、松藻一直到贵州桐梓、遵义、息烽这一沿着渝黔公路线上到现在已经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断断续续的大小煤矿,其实说起来都是这一狭长矿脉的煤层。

    松藻煤层就是沿着綦江河谷两侧的山坡分布,绵延达数十公里。有大小的煤矿矿点,其实就是小煤窑子四、五十个,数量很多,产量很少,几十个小煤窑的年出产煤炭加起来还没有贵州军阀王家烈在贵州息烽开得一个中型煤矿年产煤量的三分之一多。而且时常隔三差五出事故死人,真可谓一脚在阴间一脚在阳间。这些小煤窑子把几座含煤层的大山挖的到处是大洞套小洞,严重浪费资源不说,更增添了安全隐患。小煤窑子的采掘技术根本谈不上:就是一个矿灯,一把镐子、铲子,运输就是小矿车,有的干脆就是人背马拉。象松藻矿区号称产量最大的唐狗娃的小煤窑,雇工一百来人年产煤量一万多吨就不得了了。

    周大委员长把松藻矿区示意图一拍:收购整合重组松藻矿区小煤窑势在必行,为当前第一要务。至于坑口火电站选址等,我在计划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进口大功率火力发电机组及配套器材等事务由卢公负责吧,毕竟你在这方面已是熟务了。只有一个条件哈,这次一次性就进口如此规模的大功率火力发电机组必须要求外方转让全套五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的技术和部分材料,如果那样加些钱都在所不惜。卢公先不要跟我争论,增加这些费用我全出了!

    我们虽然现在还不能生产大功率的火力发电机组,但是不代表我们将来不能生产。这个技术储备是值得而且必须得有。(全面抗战以后,中国的大半工业几乎全都搬迁到西南重庆附近。周大少团长等重庆工商界大佬们共同投巨资兴建的松藻大型坑口火电站一期工程历经一年于39年完成,年发电五亿多度马上就不够了。这个时候才看出周大少团长当初的决策是多么远见卓识:他充分利用建设松藻大型坑口火电站一期工程锻炼出的队伍,用引进的五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全套技术和核心材料,终于完全消化了这一技术,使中国的大功率火力发电机组成套技术和设备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建设二、三期松藻坑口火电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全是在中国被日本围困的几乎就剩下个西南驼峰航线同外界联系通道下做到的。直到此时,重庆工商界的大佬们才公推周家欣是遥见未来,目光如炬的天才般的人物,由衷敬佩有加。

    众人商议着事情直到深夜才罢。第二天一早,车队吃了一顿别具贵州风味的米线后出发。

    在已经能看见那几座位于松藻小镇子的两侧山上星罗棋布的黑窟窿(矿洞)时,整个车队却被一群闹闹嚷嚷的人们拦住了前路。警卫连的战士们立刻按照预先安排全面戒备起来:装甲汽车上的37mm炮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正面拦阻的人群,轻重机枪、步枪全部上膛,战士们手搭扳机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说实在话,只要周大少团长一声令下,眼前这几百名手拿各种棍棒钉刨铲子山镐的狂呼乱叫车队滚回重庆去的人们哪怕就是不惜一死阻拦也碰不到周大少团长这个车队的半根毫毛,只有收尸的份!

    几百个由松藻四五十名小煤窑主纠集的或雇工或地痞打手,在装备精良的军队面前犹如待宰羔羊,但是为了自身的切身利益,人们也不管不顾了。如果真像昨晚传回的消息一样,被这个重庆来的小军阀把松藻这一带的矿山给占了,这一大堆的人们就没有后退的路,反正鱼不死网也破,不如死拼一下子,老子重庆爷们没有没有吓到的只有整(拼)死的!

    周大少团长在这个紧急时刻下了车,推开沈老二和万朵花的阻拦,竟一个人孤身站在这一大群气势汹汹的凶悍的煤黑子面前。

    面无惧色的周大少团长朝着吵吵嚷嚷的阻拦在车队前面的几百人做了一个稍微安静一下的手势。这样一个瘦弱少年浑身洋溢着一股子凛然之气和不惧强暴的大无畏精神,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却使正吵吵嚷嚷的几百大汉奇迹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周大少团长接下来却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转身面对戒备森严的警卫连战士命令道:

    “全体警卫连战士都有,退出子弹,放下枪械!你们要记住,我们的枪是杀小鬼子的,不是用来对着咱们挖煤的兄弟们的!”

    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几百来拦阻的人心想:别看是个瘦弱少年,端得好胆气!车队的人们心想:格老子的,团长胆子够肥!这不怕这些个混不讲理的凶神恶煞的煤黑子暴起啊。

    其实周大少团长心里怕个屁啊,你棍棍棒棒举起来,老子不晓得跑啊,棍棒快还是枪弹快,不怕这些地头蛇乱来,老子气势上就不得输给你这些龟儿子们!

    周大少团长稳定了冲突局势,缓和了紧张气氛,才面对松藻矿区的几百人,大声地说道:

    “我们不是来夺大家的饭碗子的,我们是来让大家发大财的!一个个小煤窑怎么能赚大钱?各位哥子弟兄们,这样吧,我空口无凭,既然今天大家凑得这么齐哈,专门找齐你们还不容易,我这里有一份东西给大家看看,看完大家再说后文,各位大小也是掌托把子的,不会连看的胆气都莫得吧?”

    万朵花把很大一张松藻煤矿规划图递了上来,周大少团长展开往地上一铺,几十个带头的小煤窑主交换了一下眼色,怕个鸟啊!都闹到这一步了,又有些好奇,于是纷纷围拢过来。周大少一一指点着、解说着,渐渐地外面一圈又一圈,以图为中心,竟围着上百人,最外面的几层几乎都是在仔细听这个少年的话,也看不见里面啥子规划图的哟。

    “整个十数里的松藻煤矿的煤炭都是在座各位的,我们重庆工商界考察团绝不要一分一毫。相反,我们还要提供给你们先进的煤炭采掘工艺和装备,让大家更加成规模、更加有效益、更加安全地建立起松藻大型煤矿,年产量达百万吨,甚至于数百万吨!”周大少团长开始忽悠了!

    几十个松藻小煤窑主交头接耳起来:为了我们整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松藻煤矿,还有这等奇事,这些重庆的大佬们不但不乘机插手,还白送好东西啊?!众人疑虑纷纷,根本就不相信。

    “对,你们说的对,就是白送!我们将免费给整合后的松藻煤矿提供近一百万元的先进采掘设备和培训相关技术使用人员,帮助大家结束一盘散沙各采各的混乱局面,开创松藻矿区一个崭新的大煤矿生产的局面。到时候,在座各位都是一座年产量达百万吨、甚至数百万吨在全中国都数得上的大型煤矿的业主,赚大钱就不用说了,就是这份荣耀身份显赫地位在全中国有几个人能够获得?现在,大家就有机会!只要大家联合起来,按照现在各自占有地盘和产量的大小分配股份整合成一个松藻煤矿股份公司就行了。大家的现有利益得到保障,未来的前景一片光明,联合起来,整合起来,该不该啊?”

    该,太该了!谁不想白得这上百万元的先进采掘设备;谁不想在一个年产量达上百万吨、数百万吨的大型煤矿中分得一杯羹。这几十个松藻小煤窑主完全被周大少团长还画在图纸上的大饼子给迷住了。拦阻车队的事情忘求个干干净净,心急的甚至开始计算起该在这个大饼子中占多大的份额起来。

    这哪里是乱传的来抢饭碗的重庆小军阀吗?完全是来送大财喜的财神个嘛!几十个松藻小煤窑主完全改变了态度,像迎接亲人一样,恭恭敬敬地把周大委员长为首的重庆工商界考察团一行人接到了一条狭长带子般的松藻小镇上。

    几十个松藻小煤窑主在松藻小镇上一家最好的饭馆大摆筵席招待重庆工商界考察团。席间双方气氛融洽,相谈甚欢。

    周大少团长就是画的大饼子也不是啷个好啃的!

    “各位老板们,你们整合成了大型煤矿准备啷个干啊?”周大少团长饶有兴趣地问道。

    “出更多的煤炭!”,“老子们要挣更多的钱!”几十个小煤窑主乱纷纷说道。感觉黑金已经变成了黄金!

    “对,这更多的煤炭准备卖给哪个?又到哪里去挣更多的钱呢?”周大少团长故作好奇地问道。

    兴致勃勃的众人一下子愣住了:是啥,老子们倒是整合成了一个大型煤矿了,那产出的很多煤炭大西南谁能消耗掉(就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也找不到几个能消耗掉这座大煤山的主)?又卖到哪里去挣大钱?多他妈的还多出问题来了!

    周大少团长及重庆工商界的大佬们见到这些小老板们这副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周大少团长等众人安静下来,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向着小镇子四周大山豪迈地一挥手说道:“我们即将建设的大型坑口火电站将吃下这座座煤山!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发大财!”

    这几十个松藻小煤窑主总算是明白了,好东西是不可能独占的!越是庞大的玩意儿越要大家相互扶持,共同发展,这才是发大财的唯一可行的道路。

    于是周大少团长又借机宣扬了一下他的十六字商业原则。在座各位才领会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彼此互惠、利益均沾,才能共同发展发大财,这实在是工商业发展经营的至理箴言。这个大型煤电(铁)联合企业是重庆工商业首次对周大少团长的工商业经营思想理论的试验品和成功的典范。松藻大型煤电铁联合企业,其实就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托拉斯。提到铁,本来是周大少团长计划中还想在綦江县城附近充分利用松藻大型煤电联合企业这个巨大的能源基地建设重庆自己的钢铁联合企业。结果在对綦江附近的煤炭矿脉探查中意外发现这一带还蕴藏着大型铁矿,这倒出乎周大少的意料之外,那是欣喜若狂,真是天佑重庆啊!最终这一大型煤电铁联合企业一直到45年周大少团长移居国外时仍然在建设着发展着,被人们称为了中国的“鲁尔区”,也成为了周大少团长一生中很是自豪的一件事情。

    于是,一份涉及到在座所有大小老板的利益的松藻大型煤电(铁)联合股份公司建立协议书正式签订。因为是在松藻小镇上的孙家旺饭馆完成的,后世人称为《孙家旺协定》。孙家老板那是极为自得,那当然想一想后来的数百亿元的庞然大物竟然最初诞生于此,真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啊。

    《孙家旺协定》其实就是各个利益团体在这个大型托拉斯中所占的份额(吵都吵了一天):松藻现有所有的小煤窑主占联合企业30%的股份(以松藻煤矿为主);重庆工商界的大佬们占了70%的股份,其中以林汤圆、周大少联合出资的万家商贸占联合企业股份超过20%,卢公约占15%,其余各位大老板占了剩下的35%股份。周大少团长公推为董事长,卢作孚、林汤圆被推举为常务理事长。周大少团长最终顺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总的说来,这是一份皆大欢喜的协议书。

    重庆工商界大佬们在松藻矿区盘桓了两日,仔细看了各处情况和坑口火电站的建设地址,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返回了二百公里远的重庆。

    各位松藻小煤窑主被周大少团长盛情邀请跟着重庆工商界考察团到重庆好生耍一下,现在都是一个大锅里舀饭吃的同仁了啥,那以松藻小煤窑主唐狗娃为代表的各位小老板们自然喜不自禁,一口答应。

    结果一到重庆,不提重庆其他大老板了。先是看到林汤圆和周大少团长的诸多联合工商业企业那就是目不暇接了,被镇住了:一个九龙坡山城啤酒厂的啤酒产量就比不少老板的煤窑的煤炭产量还高。等再看到起周大少团长那绵延数公里的庞大的猫儿石工业园,数十家各种行业的大小企业生机勃勃,又耳濡目染全是创造了这个奇迹的周大委员长的种种神奇故事。唐狗娃等人彻底折服,由衷地感觉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最后众人走的时候,那个劲头足的哟,不摆了!

    (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漫长的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漫长的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