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最漫长的五年 第十九章 意外之财

第十九章 意外之财

目录:最漫长的五年| 作者:渝洲上空的鹰| 类别:历史军事

    事情办得巴巴实实的。林雪儿提出干脆放松一下,在成都好生耍一耍。周家欣看到她兴致这么高,心想你在成都待了四,五年还没逛够啊。

    周家欣前世来过成都几回。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场5.12大地震后到都江堰灾区当志愿者。帮助卸了几天全国各地来的救灾物质,一直人比较亢奋,也没觉得什么,后来要回去,一歇下来可了不得,腰酸背痛腿抽筋。不要说去成都玩,自己都是几乎爬回去的。回去整整歇了一周才算恢复原样。所以说人的精神有时也挺可怕的。过上一年得个机会,四川灾区感谢各地志愿者,搞了一个熊猫金卡活动,参观成都及周边都江堰,青城山等著名景点,都免收门票。这才在暑假坐城际列车只花了两个多小时到了成都。仔仔细细好好生生耍了一遍,什么杜甫草堂,武侯寺,春熙路,盐市口---花了两,三天,也算在芙蓉国里尽朝晖了。

    如今林雪儿一提逛成都,周家欣就有点头疼。当然现在的春熙路,薛涛井,稷人居,也还有点古之幽情;武侯祠的刘备墓柏还森森,杜甫草堂的草也希希。但周大少确实在提不起这个劲。林雪儿见他犹豫的样子,心里纳闷:“晓舟没来过成都啊?怎么提不起劲。啷个还在跟成都人置气嘛!”

    周家欣闷了一会儿,见气氛被自己搞得有点尴尬。一个念头涌上来,对了,有地方去了。

    周家欣要去什么地方?也是成都市区。但现在是双流县,新津县,彭山县的范围。原来周家欣总有一个想法:总有一天找个机会,看看我们的轰炸机起飞出发把炸弹扔到小鬼子的头上,炸他个稀里哗啦!这个机会就是1944年五月开始的“火攻闪击战”。1943年初,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同盟国的首老们就计划从中国的空军基地出发,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而这个空军基地就准备建在川西,即新津,双流,彭山等县为战略轰炸机的出发基地。对,就去新津,彭山!

    于是周家欣扯起林雪儿,叫上司机老林直杀新津,彭山。林雪儿虽然有点莫名其妙,见他如此兴奋也就随他了。

    一望无际的川西坝子,全是黄灿灿的油菜花。在和煦的春日中,像起忽的金黄色的大海。周家欣和林雪儿都陶醉在这春光里,尽情地舒展青春的胸怀。

    “晓舟,你没见过这么辽阔的油菜花海吧?”林雪儿嗅着花香说。

    周家欣只是紧紧地看着车外拂过的花海。脑海中闪现出七,八年后(1944年),在川西坝子上这片油菜花盛开成海的地方,一幅空前的热闹繁忙的景象:从四川内江,温江,绵阳共三个专区的29个县征募的55万的民工推着架子车和川西坝子特有的“鸡公车”(传说中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挑着担子,萝兜,背着薄薄的简陋的行李,像一股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涌向这里--规模空前地修筑战略轰炸机的机场工程。

    成千上万的人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常常还通宵达旦。至1944年5月中旬,这项规模空前的工程仅仅靠几十万勤劳朴实的川西农民的双手,双肩不折不扣地完成了。成都附近有了四个可供B--29轰炸机使用的大型机场。

    B--29是二次大战中最先进的远程重型轰炸机。大家都熟悉的是它的别名“超级空中堡垒”。它长30多米,高7米多,翼展达到惊人的47米,外形细长。它能以500多公里的时速在12000多米的高空携带四吨炸弹飞行5000余公里,是美军二战后期战略轰炸部队的主力机型。

    供“超级空中堡垒”使用的机场当然也是超级的:主跑道全长达到2600多米,宽60米,厚度达1米。先要在地基上铺上厚厚的粘性黄土,再浇筑几层混凝土,才能经受住B--29的巨大冲击力。如果再加上辅助跑道,滑行圈,停机坪,燃料仓库,弹药库等,还要新建扩建通往机场的公路桥梁。其工程量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而我们的55万的川西人民却在半年中奇迹般的完成了。向伟大的川西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停车在新津吃午饭。在岷江的江边小店里,周家欣吃到了到成都来的最好吃的菜肴。

    从江里新鲜捕捞的黄蜡丁(一种头上有根小刺且全身细刺众多的小鱼,很难处理但味又偏偏极鲜美),被老板巧妙地把顶刺按到蒸笼盖上的木片上,再上笼一蒸,熟透的鲜美鱼肉纷纷掉入下面地汤盆中(盆中有老板用鸡,猪骨等精心熬制的老汤)。摆上桌子,那香,那味,只引得三个人口水长流,顾不得再吹牛摆调,纷纷大亏朵颐起来。

    鱼肉细嫩鲜美入口即化,鱼汤清香扑鼻直入口腹。林雪儿大叹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鱼了!周家欣满足的把一大盆鱼汤喝得只剩下少许鱼渣渣。司机老林更扯把子(做事有点荒唐的意思),顾不得旁边俩人,莫得斯文地把剩下几口鱼渣渣的汤盆拉过来说:“我来打扫卫生哈!”把剩下的鱼汤渣渣也喝个精光,干净的盆都不用洗了。三个人整整吃了七斤黄蜡丁。

    到了彭山县城关镇,这里是彭祖的故里,传说中活了八百年的老寿星(应该是特老寿星)。周家欣饶有兴致地把听前世大学里的一个来至彭山的同学讲的故事说给林雪儿:“彭祖活到八百岁,他的妻子已来回转世了十几道。阎王终于感到奇怪了。问你家老头子(是够老的)是怎么回事,难道修炼了长生不老之术,与天共寿,与地齐岁了!老是看到你,怎么没见他来报道。这个彭祖之妻也是憨包。答道是阎王每次划生死圈地时候都只划自己,搞忘划老头了。阎王大奇,不会吧,自己从来就没看到彭祖之名,何来划落之说。

    彭祖之妻答道,彭祖之名夹在生死薄的两书叶间的书缝中,不认真仔细极难看见。阎王急看果真如此!于是大笔一挥,彭大爷仙逝了。否则还能活个万岁万岁万万岁。阎王那里名都没看到,啷个划生死嘛?

    周家欣拜托司机老林去镇里卖彭祖寿酒的老铺子给重庆亲朋好友买上十几瓶,回来后就在福特老爷车那等他们。就与林雪儿在紧挨着镇子的岷江边慢慢地走着。

    “雪儿姐,彭山可是个宝地哟!”

    “不就出了个彭半仙嘛!”

    “来,你凑近点,我给你悄悄说.”周家欣郑重其事的说。

    林雪儿以为他又要耍心眼说点啥甜言蜜语的,想不去搭理他,想想还是凑过去了。

    “你听过这里的渔民时常能从江里捞根小金条啊,大银锭的什么的。其实我还知道这段岷江河底有很多很多宝藏。不骗你,可能算起来,值几个亿吧!”

    “不会吧!?”

    林雪儿的眼睛本来就大。这一惊诧差点把眼珠子掉出来。老汉曾说过晓舟可通天眼,难道真是?

    “我就知道你不信。要不这样我去租条小渔船靠到岸边边撒几网试试。你把眼睛盯到起哈。”

    拿十块钱租条小渔船,把渔民放了。也不撑远,离岷江边几十米用竹竿撑住。周家欣拿起网,抡园了撒下去,还别说哦,像个打渔的,但只是把网往江底沉。

    由于春末夏初处于枯水期。水倒是不太深,也不急,江水也清。这撒到第七网,就见从江底淤泥中带出两个黑疙瘩。网拉上来,周家欣立刻收网不当渔民了。只是马上悄悄地找了一块布把两个黑疙瘩包好揣起来。

    还了船到一无人处。林雪儿急于想看个究竟,忙催周家欣快把东西给她看看是啥宝贝。擦拭干净一看:原来是因为氧化而变黑的两个手掌大的明朝库存二十两白银锭!(铭记都清晰可见)

    “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周家欣眼里都闪出火花来。

    林雪儿倒没觉得这黑黢黢的银锭有多好。但她很奇怪周家欣怎么知道这里会捞上这些明朝的库存银锭。

    于是周家欣就细细的把自己从后世知道的情况说了:原来明末,张献忠攻入四川,所向披靡,抢夺了大量明朝库银。装了几十船作为军饷随大军沿岷江攻打成都。却不料在成都吃了一个大败仗,被打了个稀里哗啦。仓皇逃命中把这几十船军饷库银和一些珍稀宝贝全沉入彭山这一段岷江河中。随后张献忠退出四川再就没有回来过。这惊人的宝藏也就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渐渐被人忘却,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中了。

    而周家欣听后世那彭山来的大学同学讲起80年代疏浚彭山岷江段时,才发现这个大秘密。还引得周围几个县的老百姓纷纷赶来下水捞宝,找宝。后来政府把这一段几十公里岷江河段保护起来,并组织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的黄金,白银,珠宝等奇珍异宝数不胜数,文物价值和实际价值不可估量。

    这,也算我们周大少开了一下金手指。当然他没想自己悄悄发横财,还是留给后世的人们吧。

    当然周家欣不可能说他从后世知道的这个惊天秘密。只是说看史书时知道了这段历史,再加上这里的彭山人也传说此段河有宝并时不时找到个金条,银锭的,才推出来的。

    “怪不得你不在成都耍,跑到这个小县城来,想发大财啊!”林雪儿有点半信半疑。

    “我们俩人一人一个哈。但是你要发誓不要把今天知道的事告诉任何人,你老汉也不例外!”周家欣很严肃的说。

    “我才不稀罕要。我绝对不会说,你放心!”林雪儿虽然不知道为啥子,但她已经有点害怕这个鬼小子。不会是彭祖托生吧?都没想如果周家欣真是彭祖托生,那她自己不就是知道他很多秘密的那个蠢婆娘!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漫长的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漫长的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