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荡清 第047章 西王计绝,泪别清平

第047章 西王计绝,泪别清平

目录:荡清| 作者:陋室寒山客| 类别:历史军事

    张骁在师爷将飞鸽传来这两道圣旨宣毕之后,宣号接过圣旨。刚站起身,郑根在左、郑植在右,这对兄弟俩立即迎到身前。

    又是各拉住张骁一只手,郑根先开口,一脸惋惜相说到:“唉,应龙贤弟这次受大了委屈了。朝廷里那两个家伙,只知你屠杀城中人,不知那些所谓百姓,实早都已心向北朝。也因我父王,唉……”

    “兄长所言是也非是。”牵着张骁右手,郑植却在其兄言毕时,摇头间接语:“应龙功高震的非是父王与兄长这二主,却着实惊了朝中那两佞王。现观南北各国,尚都蠢蠢欲动。他们此时罢应龙兵权,实为自毁长城、断我大黎壮腕矣。”

    言语之间,兄弟二人齐牵张骁向大堂侧面走去,郑植语锋一变,对着张骁再说话时,却是满脸诡异笑容:“不过现在鞑莫兵锋已散,应龙此时被罢兵权,却也不失是一件好事呢!”

    “好事?”郑根闻听此言,当即张大嘴巴盯向郑植。惊问一声后,他对着郑植高声问到:“七弟,这应龙战功卓著,年纪尚且还轻,正是建功立业大好年华。你怎的,却说那俩佞王此时之事,倒是好事呢?”

    眼角微翘,回瞟其兄。郑植拉着张骁径直落到西面墙下檀木圆桌前,边落座边笑语到:“兄长也知应龙年纪尚轻,那自该知磨砺多者方成大器吧!”

    身落桌边,坐定身时郑植放开张骁右手,继尔面对向张骁,依旧满面微笑接着说到:“且应龙等人,本已都为水上浮萍、无根无依。这二佞王此时在大战已毕、应龙功成时,让应龙回封地思过,不正好让应龙有了建立一方基业良机吗?”

    不等郑根接言,张骁在郑植说完这话时,马上连点两下头,笑语接言到:“七将军所言极是,竟与在下想法全然无异。”

    话稍一停,张骁侧回脸对向郑根,嘴中发问到:“大将军只知应龙受委屈,请问大将军可曾想到,这大战一了,您和咱们定北军将去何处?我那封地,说是划地三百里归吾宣抚。但请问大将军,东海将置明威镇,又与近邻而居乎?”

    听此语,面露疑色。郑根低头微微思索,再抬头时却也如张骁、郑植,大笑着说到:“东海县虽有十万之众,然那却只是战前之计。现之情形,怕亦十去六、七都是好的。其地北隔京泰望下龙、南隔涂山接太平。哈哈,那二佞这看似占先势,实则又给我父算计了呀!”

    从其言而知其智,张骁在郑根说完这话时,心中对这位大公子更多几分感慨。嫡长子又如何?西定王在朝中那两个王爷跟自己这闹腾这么一下时,倒还算有点良心没直接借刀杀人、一棒子把自己打死。

    圣旨中让自己去做东海宣抚使,还特意表明是三品大宣抚。那两个皇族王爷,怕是当时也没少闹心吧!因为这宣抚起于唐朝,从建立这体制之初,就是武在先、文协后,文武兼备之职。

    那个东海县的县令,最多也就是个七品官。就算是海阳省的布政使,也不过才比自己这正三品宣抚高出一级而已。品级加上爵位,只要自己一到东海,还不是自己全说了算?

    说是三百里荒地交给自己,这不等于就是按着老套路,给自己在变相封地吗?有了封地,西定王明白、面前这哥俩也更清楚自己必然还会做些什么。有地就有根基,有根基在乱世中大地主都养私兵的时代里,自己会落于人后?

    再说地理位置上,定北军一旦结束这场战争,必然还是会到广宁省去与那里的边军一起驻防。广宁巡抚衙门、指挥司、布政司都设在下龙府,郑根怎么也不会真把他的将军府安到广宁郡去吧?

    现在南定王公然跟西定王闹腾这么一下,西定王本就应该对黎朝那位皇帝亲叔、手上据说也有万余私兵之王不放心。

    那战争结束之后,郑植手上已经从营称扩改为神机军的十二营、四万兵马,至少就要有一半给放到太平去遏制南定王吧?

    如此一来,自己看似失兵权这惩罚,实际上等于是让那位老奸巨滑的西定王给变成了易地再立之术。北联定北大军、南接神机六营。南定王这次看上去是在政治上压了西定王一把,可事实上却等于给他自己埋下一旦异动,必手这三点一线急兵联攻的大地雷……

    ※※※※※※

    圣旨接完,与郑家兄弟一翻谈论之后,张骁对那位一直未见过其庐山真面目的西定王,更加多了几分了解、也重几分提防。有那么一个老东西在上面执掌安南,自己在安南养精蓄锐、结兵北上计划,可就值得好好思量咯!

    一谈一个多时辰,同时接旨的刘墨之、沐剑声去而复返时,张骁才起身拜别二公子,走出了大将军府。

    双脚刚迈出将军府,只听“哗啦啦”铠甲声连成一片。张骁抬眼见到的景象,让张骁此生都难再忘记。

    但只见这将军府门前大空地上,此时已满是跪拜在地、身上全都换上各自新军装的将士。西面是定北军灰蓝军衣与赤藤甲、正面是红衣百帽与小铜甲在身满满一面将士。而在东面跪满正条街道,竟然全是身穿残破不堪、中原服饰的百姓。

    一见张骁站到大门口径,这些军民跪拜到地上后,在他们最前面的几个军官和三名衣着还算华丽、但也已补丁连连士绅一起,齐声高呼到:“雷神营旧部、关被八万大明子民,叩送张大将军……”

    呜咽之声、轻泣之语瞬间响满这不大却也不失开阔的空地上,也有连成一片哭泣之声,从东面那条宽宽大街道上传入张骁耳中。

    万民来送他们的救命恩人、一千六百名被留在下跟随刘墨之、沐剑声的将士们,一起来为自己送行。这人山人海、万众跪拜场面,张骁顿时不觉有些热泪盈眶。

    快步走下台阶,探手扶起跪在台阶下最前面、已任猛虎营副指挥使的韩林时,张骁口中悲音高语到:“诸位兄弟快快请起,应龙何德何能,竟能已无权印仍受诸位如此大礼。”

    将韩林一把从地上拽站起身,张一再转身去拉跪在他身边那个该是难民中身份最高贵者,声音更显悲怆:“君等皆与我辈同,均乃大明忠民、炎黄子孙。应龙已然调任东海,怎能再手诸公如此大礼。快快请起、快快都站起身来吧……”

    “无敌将军啊!您是我等八万亡国之民、无根之人的大恩人呐!给您跪下又算什么呀!您就让我等跪上一跪,拜您三拜吧……”年约四旬、一身打着补丁团枝花叶袍服这中年人,在张骁双手刚到其面前时,非但不起身,反倒突然大哭疾呼同时,倒头向地上给张一磕起头来。

    “是啊、是啊!无敌将军乃我等救命大恩人,我等怎有不拜之理……”

    一人拜,万人响应。这个身穿残破华丽服中年人话刚说完,他向张骁大行叩拜礼时,东面万余百姓中马上响起山呼海啸、此起彼伏的谢声与哭言。

    没有将这华服中年人拉起来,张骁却见到士兵依跪未再言,百姓却先哭声连片一齐到头来拜,心底里不禁再次大生感慨:多么好的一群百姓,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个军人该做的事,把他们从鞑子屠刀下救了回来而已。他们却要如此大礼、如此千恩万谢。

    真想不明白,有这么样一群好百姓,为什么大明王朝的统治者却在江山稳、社稷定之后,忘记了这些国家之本呢?有如此一群懂得感恩之民,为什么历代皇朝到了末期,却都是不施恩于民、反要往死压迫这些善良平民呢?

    感慨只在心中,眼前这景象,若不是此时真正切身感受到什么是万民景仰、万众齐拜,张骁也不会如此刻这样真明白。

    景如此,慨激齐生间,张骁眼角竟不知不觉热泪集聚。不能哭,自己是这些百姓现在唯一靠山,自己绝对不能哭。不能落泪,自己是面前这跪满一地将士们的楷模,绝对不能落泪。

    强控住欲破眶而出的泪水,张骁微微侧首略转身避开万众目光时,用衣袖急擦掉两只眼角那被强憋住的泪水。再回身时,用出全力将那华服中年人从地上硬拽起来。

    待中年人站稳时,张骁振起右臂,高声对着东面百姓喧声到:“吾与君等本同根,生为华夏同宗民。诸位,我与大家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一员,同为炎黄子孙。我等同祖同宗,姓即不同但千年之前却也本是同胞手足。”

    “且不说保护大家本就是为军人者当为天职。你我皆兄弟,怎能置罔闻。只说同胞情、同宗谊,应龙也当不可坐视诸位命丧鞑狗口。大家,都快起来、快起来吧!”喧声落时,张骁再起步,连探手。跪在最前面几个领头的人,陆续被拉着站起了身。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荡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荡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