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救赎 正文 第四十二回 知真相

正文 第四十二回 知真相

目录:重生之救赎| 作者:千山红叶| 类别:玄幻奇幻

    “容容,在京城也可以继续上学,我可以介绍你做我父亲的学生,而且,你哥哥在京城,留在京城,一家团聚不好吗?”

    霍容犹豫了一下,她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考古学,更重要的是,她的女儿,有可能回省城,邓勇总不能一直躲在深圳不露面,如果到了京城,她再想见到女儿就难了。

    周皓文笑道:“你现在才上大三,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考虑,我们只是提一个建议罢了。”

    “谢谢,蓉蓉姐,谢谢你们。”

    “客气什么,走,我们带你去琉璃厂看看。”谷蓉蓉跟周皓文使个眼色,三个人起身向外走。

    琉璃厂在元明时期是烧制琉璃瓦的官窑,故此得名,明嘉靖时期官窑迁到门头沟,到清顺治以后,逐渐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清末民初时,荣宝斋、大千画廊等琉璃厂老店纷纷争悬名家书画于窗前。引来人们驻足观赏,成为琉璃厂的一道风景。

    霍容倘徉在古玩书画间,渐渐沉迷,她不得不承认,京城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是省城不能比拟的。

    走出荣宝斋,霍容恋恋不舍的回头看了一眼,打算过两天走之前再来一次。

    谷蓉蓉的寻呼机想了,她笑道:“霍容,等一会儿,你嫂子的,我回个电话。”

    他们找到公用电话,周蕴诗给他们打电话,是想让霍容回去,谷蓉蓉本想和霍容好好谈一谈,周蕴诗这突然的一下子,让她的计划落了空。

    他们送了霍容回去,约定明天再见,谷蓉蓉想带着她去见父亲。

    霍容回家,只见一家人各个一脸严肃的等着她,不禁笑道:“妈,嫂子,你们怎么了?”

    霍老八媳妇拍拍沙发,“容容,来,坐下,我们有事跟你说。”

    霍毅咳嗽一声,沉声说道:“小容,我们有一件事,一直瞒着你,也许你会生家人的气,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埋怨我们,尤其是不能埋怨妈,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霍容笑道:“不会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会生气,更不会埋怨妈。”

    霍毅点点头,“欣欣找到了,她没有跟邓勇在一起。”

    霍容大喜过望,激动的站了起来,“真的?在哪儿,我们现在回省城。”

    周蕴诗拉着她坐下,“容容,你先坐下,听你哥把话说完。”

    霍毅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讲了一遍,还没有讲完,霍容已经脸色苍白,浑身颤栗,嘴唇哆嗦着,半晌说不出话来。

    眼泪已经模糊了她的视线,她好不容易镇定下来,捂着胸口抽泣,“妈,哥哥,为什么?你们为什么瞒着我?”

    “那是我的决定,容容,你忘了你爸临死前怎么说的了吗?当初你执意要嫁给邓勇,不跟家里人商量就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你考虑到我们的感受了吗?如果不把欣欣给邓家,你会答应考大学吗?我只是想让你彻底抛去过去,你如果怨我,那就怨吧,就算是你不认我这个妈,我也不会后悔。”面对女儿的质问,霍老太太的脸色也是十分难看,她站起来,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郑明安和霍毅同时出手,扶住了她。

    霍毅扶着霍老太太坐下,“妈,别激动,您得先注意身体……”周蕴诗倒了一杯温水,递给霍老太太,“妈,先喝一杯水。”

    霍容咬着嘴唇,几乎咬出血来,蓦地,她转身回了房间,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

    衣服塞了一半,周蕴诗进来了。

    周蕴诗锁上房门,摁住霍容,坐在床边,“小容,我们谈谈。”

    “嫂子,别说了,我现在就去把孩子接回来,大学我也不会上了,我自己有能力把她养大。”

    周蕴诗沉默着,视线一直在霍容脸上转来转去,霍容被她看得心中莫名,疑惑的问道:“嫂子,你想说什么?”

    “刘姐现在还好吗?”

    霍容楞了一下,骤然明白了周蕴诗话中的意思,从大一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周蕴诗就让她和郑明安去一趟省城郊区的一个小镇,探望一个女人。

    后来她渐渐知道,对方原来是周蕴诗的一个患者,非常贫困的一家人,这家的男人去南方打工的第二年,就和她离婚了。

    男方的房子被公公婆婆收回,不让她住,她的女儿,婆家也不管,娘家的兄弟姐妹觉得丢人,加上她带着孩子,怕她们母女成为家里的累赘,不让她回娘家。

    于是,这个女人只好租了房子住,女儿每天跟着她到一个挂面厂打工,一天,她的胳膊被挂面机卷了进去,挂面厂的老板还算是有良心,把她送到了医院,虽然命保住了,右胳膊却没了。

    她失去了工作,也意味着失去了养活孩子的能力,她的公婆此时来找她,提出条件,只要她把赔偿金拿出来,孩子她们会养。

    女人答应了,把赔偿金给了公婆,公婆带走了孩子,她则去了京城打工,因为残疾,她很难找到工作。

    后来,一个饭馆老板在崇文门劳务市场招人的时候看到了她,出于可怜,让她在自己的饭馆里扫地,擦桌子,工资不多,一个月七十块,包吃住,这已经让她感激涕零了,她一直是这个饭馆里最勤快的服务员,很多吃饭的顾客看她可怜,总会多给饭钱,让老板把富余的零钱送给她。

    后来,饭馆倒闭了,她决定回家,就在她买好车票准备回家的头天晚上,她病了,不严重,急性阑尾炎而已,同住的几个小姑娘把她送到了医院,也就是周蕴诗所在的医院。

    做完手术,加上调养,她攒下的钱所剩无几,但她还是决定回家,回到家,更大的打击在等着她,公婆借口她给的钱已经花完了,不再帮她养孩子,如果不带走,他们就把孩子卖掉。

    她的兄弟姐妹见她回来,以为她有了钱,把她接回家,就在感激涕零的时候,兄弟姐妹一听她没钱,立即变了脸,没有办法,她打算再去京城。

    因为,周蕴诗曾经答应过她,如果找不到工作,她愿意帮助她。

    她鼓起勇气带着女儿回到京城,她找到了周蕴诗,周蕴诗到自己家做了保姆。

    直到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才决定辞去工作,带着女儿回老家上学。

    回到老家,她靠着做保姆攒下的钱在在县城卖菜,生活十分艰难,周蕴诗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她寄些钱,她觉得过意不去,总是把钱再寄回去。

    于是,周蕴诗就请郑明安和霍容过去给她们送钱,母女俩过得十分艰苦,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孩子的衣服,竟然还有补丁。

    霍容过意不去,每次去,都会给孩子买两身衣服,女人虽然感谢,却不愿意接受,她说,“救急救不了穷,我不能靠你们的恩惠过一辈子。”

    后来,郑明安借给她三千块钱,在小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店面,开了一家文具店。

    郑明安和霍容有时间的时候,就会从省城的批发市场批一些文具给他送过去,母女俩的生活,渐渐有了一些模样,生活得很不错了。

    “霍容,如果你没有上大学,你的境遇,不会比刘姐好到哪里去,妈一身的病,你能忍心让妈帮你带孩子,你自己去找工作?你会做什么?叔叔他们终究要去上海的,靠谁也靠不了一辈子,再说你那时候还小,让你重新上大学,错了吗?我们唯一没有想到的是,邓家会卖了孩子。”

    霍容低着头,扑簌簌的泪水滴在腿上,裤子已经湿了,周蕴诗起身给她去拿毛巾,霍老八媳妇走了进来,“霍容,还在怨你妈?你以为你妈就好受了?当初你不听话,执意要嫁给邓勇,你知道你妈私下里流了多少眼泪,担了多少心,要不是你爸开口,你以为我们会同意你嫁给邓勇吗?你只看到了邓勇那张皮,现在回头想想,再好看的皮,能过一辈子吗?能当饭吃吗?我们霍家只有你一个闺女,所以事事依着你,惯着你,你结婚四年,花了家里多少钱?你算过吗?你妈在乎过吗?你知不知道?你拿走的那些钱,都是你爸用命换来的,你真要为了孩子恨你妈一辈子?你有孩子,可你也是别人的孩子!”霍老八媳妇越说越激动,站在一旁的周蕴诗低声说道:“婶子,容容她只是一时的想不开,过后她会理解的,容容,你去看看妈,她现在很不好。”

    霍容擦了眼泪,站起来跟着嫂子进了老太太的房间,霍老太太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闭着眼睛,一脸的痛苦。

    霍容的泪水又忍不住流下来,她跪在床头哭泣道:“妈,我……我……”

    一头是妈妈,一头是邓子欣,无论她怎样选择,似乎都是一种错误。

    想起在十八里渠和涂晶晶之间的互动,那是因为血缘的牵连吗?

    如果她知道那是自己的女儿,她一定肯定会放弃学业,不顾一切的带她回来。

    刘姐的艰辛,她看的最清楚不过,有一次周日,郑明安约她一起去看刘姐,刘姐正躺在床上,孩子在门口的炉子上烧水,准备给妈妈做饭。

    一问才知,刘姐卖菜的那个摊位,因为没有及时交纳摊位费,被人掀了摊子,刘姐理论的时候,被人打了,又急又气的她,当天晚上就发了高烧。

    他们吃的菜,都是卖不出去的菜,有时候剩多了,刘姐就把菜叶腌成咸菜。

    他们把刘姐送到了医院,打了点滴,一直忙到晚上,才回了家。

    那时候,她就想,如果欣欣跟着她,也许不会有这么惨,但是,孩子的生活环境,肯定不如邓勇和曹媚所给的环境优越,想孩子的时候,她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妈,我会完成学业,不会放弃,只是……只是……我想去看看孩子,行吗?”

    霍老太太长叹了一声,“容容,你觉得那孩子现在生活的好吗?”

    霍容点点头,她必须承认一个现实,涂永东夫妻对孩子真的是没挑,如果不是别人反复说,她真的不相信,那孩子不是他们生的。

    “容容,你现在既没有钱,也没有能力,所以,不要打搅他们的生活,好吗?”

    “可是,妈,既然你们想瞒着我,为什么又选择告诉我?”

    霍老八媳妇在她后面说道:“你盛阿姨给我们打电话,说邓勇和曹媚回来了,他们回来举办婚礼,曹媚已经怀孕了,他们打算在省城做生意。”

    原来如此。

    霍老八媳妇把霍容拉了起来,“容容,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会害你,但是有一个人永远不会,不要哭了,你这样,你妈会更伤心。”

    霍容心头发冷,原来他又要有一个孩子了。

    “小容,我希望你对邓勇不要再抱任何的幻想,你们不是一路人,如果你过不了心里那道关,我们再怎么帮你都没有用。”对于女儿的心思,没有人比霍老太太更了解,到现在,霍容都没有走出邓勇的阴影,青梅竹马,十几年的感情,希冀一朝一夕走出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爱与恨,本身就是相连的,大家都在省城,难免不会碰面,她不希望女儿再受伤。

    周蕴诗煲了汤,给霍老太太端进来,“妈,喝点东西。”

    霍容接了过来,“嫂子,我来吧。”

    周蕴诗笑道:“还是我来吧,你先出去洗洗脸,小心,你哥还在生气,你把妈气坏了,他在生你的气。”周蕴诗压低了声音,在她耳边说道:“容容,你要自己站起来。”

    霍容感激的看看嫂子,无可否认,周蕴诗是一个称职的嫂子,儿媳妇,一个贤惠的妻子。

    换一个女人,看到婆婆无止境的偏心小姑子,早就急了。

    霍容走出房间,霍老八媳妇低声道:“这孩子,还是没有想开,邓勇这个天杀的,还回来干什么,我还以为他死在深圳了。”

    霍老太太喝了一口汤,皱着眉头说道:“我们谁也跟不了他一辈子,唉,怪只怪我们当初太宠着她了,蕴诗啊,以后有了孩子,千万不能宠着,过分的宠爱,就是自食其果啊。”

    周蕴诗温婉的笑道:“妈,您别这样说,我觉得容容已经很好了,她只是经历得太少,生活的单纯而已,等过两年她上了班就好了。”

    霍老太太叹了一口气,"但愿如此吧。"

    “嫂子,应该让她经些事,不摔几个跟头,她是不会真正长大的。”

    霍老太太又是一声叹息,霍老八媳妇给她加了一个枕头,让她靠在床头,帮她按揉太阳穴。

    第二天,霍家人一起离开了京城,霍老太太没有跟女儿回省城,而是跟着霍老八夫妻去了上海,他们决定在上海玩几天再回老家。

    郑明安和霍容回到省城。

    第二天下午,郑明安到学校去找霍容,“容容,跟我去信安镇吧,我们去看看刘姐。”

    霍容想了想,点点头。

    她昨天晚上给涂永东夫妻写了一封信,寒假就要到了,她希望寒假的时候去他们家看看孩子,现在征求夫妻俩的意见。

    拿着信出来的时候,她在投递箱前站了好久,直到一个同学也来投信,问她在做什么,她才慌张的把信投进了信箱。

    霍容上了汽车,郑明安开车直奔信安镇。

    到了刘姐家的文具店门口,郑明安停车后,打开了后备箱,那是周蕴诗让他们带给刘姐的礼物,还有郑明安家中一台淘汰下来的电视机,他曾经答应,在过年之前,让丫丫看上电视。

    搬着东西进去,霍容再看向丫丫的时候,已经有了不同的心态,她多想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丫丫正在择菜,看到郑明安抱着电视进来,高兴得跳了起来。

    郑明安笑道:“丫丫,你先别高兴,每天如果不做完作业,不许看电视。”

    丫丫撅撅嘴,又笑了,“我写作业很快的。”

    “刘姐,别管了,我来就行了。”霍容挡住刘姐,这个坚强的单亲妈妈,让她汗颜。

    “丫丫,今天不做饭了,叔叔请你们吃饭。”

    “你们大老远来了,哪能让你们请吃饭,我请,我请……”郑明安有时候和霍容来,有时候自己来,霍容相对来说要忙一点,刘姐需要进货的时候,总是给他打一个电话,有时间他就直接送过去,没时间,就放在长途车上带过去。

    郑明安还帮她办理了残疾证,又跑了相关单位,帮她免除了一半的工商管理费和税费。

    郑明安带着他们去吃饭,天气冷,郑明安提议吃火锅。

    镇里有两三家火锅店,郑明安常来,知道哪家店最好,也不用母女俩领路,直接带他们进了火锅店。

    火锅店有两层,服务员看了一眼郑明安的穿着打扮,马上笑着领他们上了二楼。

    生意很好,没有几个空位子,热气腾腾的火锅,令人感觉十分温暖。

    霍容本来领着丫丫有说有笑的,在他们坐下的那一刻,霍容脸色遽变,笑容凝结在了脸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救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救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