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虎山行 第一卷 山林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远征

第一卷 山林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远征

目录:虎山行| 作者:老鼠杀戮者| 类别:玄幻奇幻

    的作者留言和段落间“……”分隔符,全部没有算在收费字数内。

    第二,存稿滴……没有。不过写作时间是有滴,第一个月每天六千,能保证。以后,只要大家别让我更18w和12w拿得一样多,那就也能保证六千。

    第三,月票,下个月大家帮俺投一次吧,虽然不指望能顶上去,但对我是种极大的鼓励。

    *****

    经过朝会快半个月的讨论,出兵的各项事宜总算都定下来了。

    果然是兵分三路,分进合击的策略。

    鲜卑所占的地域约摸有虞朝疆域九分之一大(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的部分地域),两面被冰洋包围,但沿海多是光秃秃的石山。所以真正有鲜卑人逐水草而居的,都是离海岸线较远的荒原。那里有三条被鲜卑人称为母河的主要河流及其不少的分支,便象是鲜卑的大小血管一般。

    大军将从信阳出发,左、中、右路分别向西北、正北、东北出击,先扫荡各路的鲜卑散部,为后勤安全立下保障;之后便顺着鲜卑的聚居要地——也就是三条母河流域,一路攻向三河汇聚处的鲜卑城。

    诸侯军队的编列也正如前文所提的那样,按州编成。八州的诸侯,每州有二到四名主将,具体数字则是看州中的势力划分了。

    三路大军的主帅也有分派:左、右二路分别是王子孤、王子武为帅;而中路大军却是祥成帝亲自挂帅,束发公主静澜统兵。

    兵力划分就比较复杂了,各路诸侯的详细分派就不一一赘述。大致来说,左右二路各自有一军虎贲,外加半个狼师的直辖兵力,此外还各有约一万二三千人的诸侯部队。中路祥成帝实力最强,辖下两千多虎贲,加上半个豹师,诸侯各军更是多达两万。

    鲜卑人虽然对母河有诸般歌颂,但事实上那三条河流不过是最宽处连百步都没有的中小河流罢了。想要用船运粮食完全不可能,所以虞军的后勤只能依靠陆上。

    这一点受到了祥成帝的重视,他命令极富战争经验的虞朝老将冯越鹤亲自总管,辖了豹师一旅,外加万余诸侯部队押运部分辎重跟在中路军后逐步前移,给三路大军充当移动的后勤基地,此外还负责不断从后方调运储备辎重。

    最后还有豹师一旅,由冯越鹤之子旅司马上大夫冯尚统辖,驻守河北信阳的边塞重镇朝露城。那里是远征军的总后勤基地。

    ……

    蒋卫最先是从于浔、谢辟那二人处得知的消息。蒋家自然是被划在渤海军内。而渤海军的主将毫不意外的就是鲁公伍佑和邢侯雷靖二人,归属王子武的右路军。

    对此,蒋卫的评价是:“看上去也蛮象那么回事的么。”

    “哼!”于浔嗤之以鼻:“这般套路,傻子也能想得出!那鲜卑蛮子怎是好对付的?还‘沿河分进合击’呢,呸!要是能胜,我就把头拧下来送给天子!”他是河北州的四个主将之一,归属中路。

    “那三弟在朝会上怎么不说?”谢辟笑嘻嘻的。他被分到了左路,三人正好一路一个。

    于浔笑道:“我又不傻,到时见机不对跑便是了。何必现在去做那出头鸟,给那两个呆子嫉恨。”

    蒋卫明白于浔说的“呆子”是指两个王子,斜眼笑道:“不傻就好。你这头笨熊到时候跑的可得快些,可别又去替别人顶缸……”

    谢辟也奸笑道:“嘿嘿,老二说的是呀。老三这回可千万收收性子,不然到时候再也见不到你家那美人就不妙了。”

    “是呵!”于浔大笑,“想起我家那美人……不如再去望月楼快活一番?”

    “极好!大哥我这岁数,再过两年怕是弄不动了。趁还有些气力,不多多快活怎行!”

    “那就快去?”

    “快去!”

    两个龌龊男!蒋卫暗骂,但是……

    ……

    蒋卫猛然间竟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各路大小诸侯纷纷宴请他,还奉上大批礼物。

    为什么?

    因为在诸侯们的眼中虎山是个贫弱的边疆小国。

    虞朝只有渤海、河北两州与鲜卑接壤,以国而论就是虎山、信阳、富里三个诸侯国。那些领地不靠近鲜卑的诸侯们,得为自己回家的退路打算一番。而可供选择的虽然还有河北州的信阳、富里两大诸侯,甚至还可以绕道匈奴,从鄂州的魏国入境。但是,很少有谁愿意选择经过那些强力诸侯的领地——万一被扣下怎么办?所以那看似弱小的虎山国便成了香饽饽。

    蒋卫并没有拒绝,不过当然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让别人经过自己领土,他和卢裕商量后,提出了一些诸如分批入境之类的两全方案。对此,想要经过虎山回家的诸侯们也没什么意见。皆大欢喜之下,蒋卫也收了大批的财物——不收还不行,人家不放心。

    热闹的不止蒋卫这里。事实上诸侯们几乎都在互相宴请。因为就算进入了虞朝境内,大部分诸侯回家还是要经过许多别人的领地,不打好关系怎么行?

    与此同时,河北州乃至附近各州的粮食、草料、牲口、车辆等等相关辎重价格都在飚升,有点钱的诸侯们都在疯狂采购,没钱的也抛售家传宝物什么的凑钱购买。从此也可以看出各势力对祥成帝的此次远征有多么不看好了。

    ……

    清爽的夏风从身披战甲的蒋卫身侧掠过,在初升旭日所散射的光芒里,卷起股股黄尘。

    昨天,蒋卫让南武城的祥雀军奸细给家里最后发了封信,而正好也收到了琴歌、梁雨的最后一次来信。他把那信纸贴肉藏着,便象是藏着字里行间那深深的思念。

    周围的晨雾犹如银波滚滚奔腾。在晨曦照射下,盔甲、兵器闪闪生辉,映出一片光海。旭日渐渐抬头,银波向四面蔓延,天际逐渐变得明亮,夜空向着天穹的另一方迅速地萎缩,黎明到了。

    天上蒙着的黑纱被揭去之后,武士们的英姿渐渐显露出来,千军万马之中有前呼后拥的将领,也有手按剑柄的武士。他们远离故乡集结到这儿,视线全都集中在南武城外一处用石块筑起的楼台。

    楼台背后是南武城北门口那墨黑的玄武石雕,那龟蛇合体的神兽此时仿佛是匍匐于楼台脚下一般。不久,从南武城内传来高呼“天子万岁”的声音,这声音回响不绝,渐渐扩展到台下。

    虞朝现任皇帝的车驾缓缓从北门驶出,停在了这座为誓师而建的阅兵台下。很快,祥成帝在众人拱卫中登上了最高处。

    蓦然,高亢的喊叫声传四野:“天子驾临!”

    霎时,武士们的马枪就在空中挥舞,“万岁”的呼声此起彼落。阅兵台下人影浮动,无数双低级武十的眼睛都集中到祥成帝的身上,似乎是认为身处天子之位的人就会想得出什么绝妙之策吧……

    ……

    祥成十三年六月初四,虞朝大军七万四千余人,号称二十万,以“鲜卑久犯大虞边疆”之名,出塞远征。

    这次出征的武士人数占了北方十州的大半。祥成帝更是已经征集购买了三十万石的粮食和数倍于此的草料辎重。此外更多的补给正从蜀东、蜀西二州水运而来。这些几乎把虞朝三百余年来积攒的国力耗了大半。

    近万车辆,满山遍野的牲畜,还有没被算在出征人数中的两万丁壮,光是辎重队伍就延绵十数里,这些还只是随军的。位于朝露城的远征军总后勤基地内,囤积着更多的补给。

    “静澜,天下可曾有过这般壮观的军阵么?便是太祖也不曾统率过如此威武之师吧!”

    祥成帝站在高达两丈的移动宫殿顶层,看着面前的壮观景象,对自己身边的女儿说道。那心满意足的神态、口气,与其说是疑问,不如说是在赞叹。

    束发公主静澜——这个当今天下最著名的女将,却只是淡淡的:“父皇,请再次嘱咐两位兄长莫要贪功冒进……”

    “知道了!”

    那初夏刺眼的阳光被武士们银亮的盔甲武器反射到移动宫殿上,让祥成帝身边的妃子们发出一阵惊叹。而祥成帝也不禁用袖袍遮住眼睛。

    静澜看着父亲有些不快的侧脸,又是淡淡地叹了口气。

    ……

    右路大军拥有着渤海、梁(福建大部与浙江小部)二州的诸侯,还有王子武亲率的虎贲一军、狼师二旅。

    升帐后,太子武意气飞扬地宣布了向东北行进的右路军的第一个目标:鲜卑外围的拓跋部,沿途顺便扫荡一些小部落。各诸侯对此并没有意见,事实上无论太子武说什么——只要不是让他们去当炮灰,那就没人会有意见。

    了解了目标,诸侯们散去。

    看着远处那十分显眼的移动宫殿渐渐与右路军分道扬镳,想起和两个兄弟的辞别情景,蒋卫不由感慨。虽然只是不到一个月的相处,但于浔、谢辟是这个时代中,极少能让蒋卫看成是朋友的人。这一路凶险,他只能暗自祝福。

    回到自己军中,蒋卫也宣布了大军的去向。

    听说首先征讨拓跋部,虎山军的武士们非常高兴。因为拓跋部就是一直以来对虎山骚扰不休的那个鲜卑部落。而对于敌人的实力,与其作战多年的武士们也很清楚——绝对不会是右路军的对手!第一场仗便能得报三百年来的血仇,还有什么比这更快意的?

    蒋卫看着士气高涨的武士们,心里却在无聊地想:“要是到了自己下令脱离大军后撤的时候,这些家伙的表情会怎样?”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虎山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虎山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