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红楼之追玉逐天 正文 第六章 生日风波

正文 第六章 生日风波

目录:红楼之追玉逐天| 作者:语絮絮| 类别:玄幻奇幻

    且说,自从林如海亲自教养黛玉后,便经常将黛玉扮作男孩子。父女俩俨然父子一般,走在大街上,都称黛玉为“林家女公子”。每每听到此,林如海就颇为自得。那神情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听到别人夸赞自己的羽毛漂亮似的。看到此,黛玉每次都忍俊不禁,想不到父亲还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又想到父亲的开明和对自己的疼爱,忽然感到特别的幸福,想着别人家的女孩子现在也许正关在家中百无聊奈时,黛玉就很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位特别的父亲,又为自己的父亲感到十分的骄傲。

    开始扮作男孩子跟父亲出府时,黛玉还有点不自在,慢慢的也就习以为常了,如果父亲有一阵子不带自己出去了,黛玉就穿上男装,暗示父亲该带自己出门了。雪雁和春纤自然也是帮凶,虽老是笑话黛玉调皮,可是每次出门却总少不了她们两个。林如海又给黛玉请了两位老师,一位教琴,一位教黛玉识字念书。每次上课时,黛玉便扮作男孩模样,而雪雁和春纤就是小书童。记得第一次看到黛玉的样子,雪雁和春纤都忍不住揶揄地笑了,意味深长地唤了一声“小少爷”,还闹了黛玉一个大红脸。

    这段日子是黛玉过得最快活的时光,留下了许多与父亲,与雪雁和春纤在一起的美好回忆。在那段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里,一想到这些珍贵的记忆,便让黛玉有了好好活下去的无限勇气。

    自贾敏将黛玉交由林如海亲自教养以来,便只好好的调养身体。虽每天晚省时,仍免不了对黛玉谆谆教导一番,不外乎是什么要注意自己大家闺秀的身份,多看看列女传,女四书之类的。黛玉不过都只是听听而已,随后便一笑而过,心中虽对母亲十分尊敬孝顺,不过心里的价值观人生观仍是受林如海影响最多。

    流光易逝,最是繁华难留住,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的快,转眼间黛玉便六岁了。今天又是二月十二花朝节--黛玉的生日了。

    一大早,黛玉的小院便热闹开来了。王嬷嬷今天特意亲自为黛玉挽了个公主髻,髻上簪着一支梅花簪子,簪子是用上等的和田青玉所制,上面还垂着好看的流苏,衬得黛玉越发的高贵无比。因是初春,天气还颇为寒冷,且黛玉历来畏寒,就给黛玉穿了一件鹅黄底,上面绣着玉兰花的秋衣,又在外面罩了件玫红锦缎小袄,边角缝制了金丝线的梅花,腰间围着一条橙色的腰带,显得盈盈细腰不堪一握,腰间还挂这一块上等的琉璃玉佩。(在古代,琉璃是极难得的饰品)。

    雪雁呆呆的望着黛玉,不禁赞叹道:“哇,小姐今天好漂亮呀!”

    “难道我只今天漂亮,平日里就是无盐女了?”黛玉笑道。

    “小姐自然是一直都很好看。只是素日里常扮作少爷,或者只穿了家常的素色衣服,又只是将头发梳好垂下。今日里小姐盛装打扮下,就越发显得高贵了,连瑶池里的仙子怕是也不及的。”雪雁一本正经的道,春纤也点点头,表示同意雪雁的话,在她心中,黛玉自来都是极美好的。

    王嬷嬷将黛玉上下打量了下,唯恐有什么不妥之处,让黛玉叫人笑话。这才满意的笑道:“雪雁这话说得极是,小姐平时就是太素净了些。”

    说着,三人忙给黛玉道了声生日快乐,又将礼物送上。王嬷嬷的是件自己亲自缝制的衣服,雪雁的是一个精致的荷包,而春纤不知道该送什么给黛玉,便自己亲自下厨做了碗长寿面。

    看着眼前的人,个个都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关爱,黛玉的眼睛不禁有些盈盈的热气。

    吃过春纤的长寿面后。又有底下的一些小丫头来给黛玉拜寿,送了些荷包,扇坠之类的小东西。黛玉又忙让雪雁打赏了下人一些银钱,方才作罢。

    后又来到客厅,准备给父母请安,见父亲和母亲早已坐在上堂,黛玉连忙过来拜倒:“玉儿给爹爹娘亲请安。玉儿来晚了,请爹爹娘亲莫怪。”黛玉这两年来一直由林如海教养,平时都是不拘小节,但到底黛玉是书香门第,一些规矩礼貌她都是极懂的。

    见黛玉如此知理,贾敏很是开心,忙唤黛玉道:“玉儿不必多理,今天是你的生辰,不必如此拘礼。”

    “你母亲说得极是。这个生日,不知我儿想如何庆祝?”林如海笑问道。

    “劳爹爹,娘亲费心了。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生日,很不必大费周章,闹得上下忙碌不安。”黛玉道。

    见黛玉如此坚持,林如海也没有多说,只是准备呆会单独再将准备好的礼物交与女儿。

    只听正是,管家林安进来道:“贾府着人给小姐送礼来了。”

    贾敏听到是贾府来人,一阵激动。

    “不知来的是何人?”林如还问道。

    “禀老爷,来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嬷嬷,自称姓周。”

    贾敏便知来人是王夫人的贴身嬷嬷周瑞家的,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原想是能见到亲人的,不过想着必有贾母的信送来,心中又有些期盼。

    “既然来的是女眷,那还是由妾身亲自去吧。”说着,贾敏便随林安出去了。

    见贾敏出去了,林如海对黛玉道:“玉儿,父亲有礼物送你,等到下堂后去你房里给你。”

    听到林如海说有礼物送给自己,黛玉心中顿时有些小小的期待。

    却说,贾敏见到周瑞家的后,不免又是一阵寒暄,又把贾家的情况问了一便,才着人安排周瑞家的住下。自己去回禀了林如海后,又把贾府的礼物交给黛玉,方才回房细细的看了贾母的书信。信中也无非是些思念关爱之话,另贾敏信中又提及了贾宝玉,似有联姻之意。贾敏想到自己不能尽孝母前,莫若将黛玉嫁过去,权当替自己尽孝了,况且看信中母亲所提,那贾宝玉也是个性子极好的,对女孩子又好,又有母亲关照着,想来黛玉嫁过去必然也是不会受欺负的。这样想着,便决定晚上跟林如海商量一下,将亲事定下来。

    黛玉此刻正在小院中看书,一片悠闲自得,全然不知外祖母已将算计的手伸到了自己是身边。

    晚上林如海下堂回来后,就径直来到了黛玉的小院中。见到黛玉正坐在太妃椅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就笑问道:“玉儿在想什么呢?”

    黛玉看到父亲过来,忙从太妃椅上起来。“爹爹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过来也没有人通报一声呢?”说着就瞪了瞪旁边站着的雪雁,那意思不言而喻。见到黛玉用眼睛瞪着自己,雪雁无奈的吐了吐舌头。

    “玉儿别怪雪雁了,是为父不让雪雁打扰你的,想过来看看玉儿在干什么?”说着,宠溺的挠了挠黛玉的脑袋。

    黛玉亲昵的在林如海的怀里蹭了蹭,撒娇道:“父亲就会惯着她们,来人里都骑到我头上来了。”

    林如海好笑道:“玉儿平时比我还疼她们,怎么好意思怪起为父来。”

    黛玉不好意思起来,复又抬头问道:“白日里,爹爹说要送我生日礼物,不知到底是何宝贝?”

    林如海笑笑,拿出一串凤眼菩提子佛珠的手链,佛珠十分光亮,一看就知道是带了许多年的。

    “这是我去了无大师那里求来的,据说是他们历代的住持戴的,到现在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想不到了无这么大方,舍得将这串佛珠给我,说不得这也是你的缘法。带着可以保平安。”说着便亲自给黛玉戴上。本来是很大串的佛珠,戴在黛玉的手上很是显大,不料刚刚给黛玉戴上,佛珠就立马变小了一号,刚刚好贴合着黛玉的手腕。

    见此情景,饶是黛玉见识不凡,也吃了一惊:“怎么会这么神奇呢?”

    林如海也愣了愣,忽然又想起了无跟他说的话,方才有些明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够随意揣测和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方不会乱了手脚。”黛玉懵懵懂懂的,不明白父亲此话何意,多年以后再想到此刻父亲所说的话,才知道原来父亲是意有所指,不禁感叹父亲的睿智。

    “玉儿,这串佛珠很是珍贵,对玉儿也有特殊的意义,玉儿千万要好好保管,戴着后不要随意取下。”林如海吩咐到。

    看到父亲郑重其事的样子,黛玉忙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我答应爹爹,绝不会随意取下佛珠。”

    林如海这才放心下来。父女俩个又聊了好一会,不过是林如海检查黛玉功课的进展等等。林如海走后,黛玉观察了这串佛珠好一阵,发现此珠竟然只有自己可以从手腕上取下,旁人都不行。

    却说林如海回到贾敏房间后,贾敏便提到了黛玉的婚事。

    “老爷,母亲来信提到了想和我们联亲,将玉儿嫁给宝玉,我想问问老爷,不若将玉儿和宝玉的婚事定下来。有母亲的关照,玉儿嫁过去也不会受苦,况这宝玉听母亲说也是极好的。”

    听着贾敏的话,林如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想到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不禁道:“你说的那个宝玉根本配不上我们的玉儿。听说当年抓周时,只抓着那脂粉钗环不放,二老爷都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虽说抓周的事情当不得真,可看这宝玉平素的行径,最喜在内围厮混,常常吃丫鬟们嘴上的胭脂,又不喜读书上进,这样的人我如何能将玉儿嫁给他。”

    贾敏不想林如海反应这么大,本来想着跟他提提就能把黛玉的事情定下来,因自来林如海都是极尊重她的意见的。想着,低低的抽泣道:“老爷何故如此大的气?外间传言如何能信,母亲说宝玉极好,那自然是极好的,难道母亲还能害玉儿不成?自我嫁到林家以来,十几年未见母亲,不能尽孝,每每想到此,就觉得妄为人女,不过是想着将玉儿嫁过去,权当我在母亲跟前尽孝了的。”

    听到贾敏哭泣的声音,林如海本来有些心软,但见贾敏还是执意要将黛玉嫁给宝玉,想着这些年哪次不是孝敬贾母许多珍贵的礼物,还有不少银两,这些自己全都不在意,不过是一些俗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是黛玉不同,她是自己的心尖,自己的珍宝,不禁冷笑道:“好个疼爱女儿的好母亲!为了你的母女情,就要牺牲玉儿的终生幸福,那你和玉儿的母女情又该如何全呢?”复又决然道,“我是玉儿的父亲,她的婚事自然是由我作主,我是不会答应她嫁给贾宝玉的,你就死了这份心吧。”说着,甩甩了帘子,大步地走了出去,来到书房休息。留下贾敏一个人呆呆的。

    这是自结婚以来,贾敏和林如海第一次闹矛盾,贾敏的心里有些涩涩的,想着难道是自己错了吗。虽然自己爱黛玉的心没有林如海深,但平素也是很为她着想的,这次将黛玉嫁给宝玉的想法,固然有让黛玉替自己尽孝的想法在里面,但是也是听母亲说宝玉性子极好,想着有母亲的照料,黛玉嫁到贾家不会受欺负,这才答应的,不料林如海的反应这么大。说不得也只有将此事搁一搁,给贾母的回信中只说黛玉年纪还小,婚事待到大点再说。

    却说,贾母收到回信后,心里颇有些埋怨贾敏,本来以为此事是铁板钉钉的,不想有此变故,是以心情不快了很一段时间。不过又想着,黛玉年纪却也还小,过些时日再提此事,料来贾敏定是没有话再说的,这才心里好过点。将女儿和外孙女算计至此,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中,却忘了林家的当家是林如海,黛玉的婚事自然是林如海说了算。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font>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之追玉逐天》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之追玉逐天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