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明风云 第十二章 燕王朱棣(4)

第十二章 燕王朱棣(4)

目录:大明风云| 作者:金牛| 类别:历史军事

    燕王毕竟不同凡响,大有王者之风,瞬间的不快转眼冰释,他豪爽地哈哈大笑起来,戏言道:“朱俊哪朱俊,你真把本王搞糊涂了,像你这种一无所求之人,世上还真少见呢!”接着语气一转,说道:“这样也好,就算本王欠你个人情。我们不说这个了,谈点别的。听说你师傅冷谦冷爱卿擅相术、精占卜,你可学过?”

    “启禀王爷,学生略知一二。”

    “能否为本王说说?”

    朱俊想了想,点点头,说道:“那一天,王爷带了几个人匆匆走过。学生看到有一长相怪异之人,此人定身负异禀,必善奇谋,王爷可倚重之;另一人必善相术,相人极准。请问王爷我说得可对?只是不知此二人姓名。”

    “你说的这二人必是姚广孝,也就是道衍和尚,还有袁珙,他们都是我的谋士。奇怪呀!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王爷别忘了,我也会看相吗。昨夜宴中我细观王府中人,只有王府长史葛诚、护卫百户倪琼二人有些特别,王爷要善加任用,方可对王爷无害!”

    朱棣听后意似不信,不以为然地说:“我府中诸将人人忠心,不会有负于我。至于葛诚虽是朝中派来辅佐本王的,但他与我甚是相合,不必担心。朱俊你对天下大势有何见解,能否为我说说?”

    “王爷,这个我不能说。原因是说假话,欺瞒王爷;说真话,冒犯朝廷!我乃布衣焉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连累王爷呢?”

    “尽管直言无妨,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绝无干系,本王不怪你就是。”

    “既然如此,学生我就斗胆直言了,不当之处尚请王爷海涵。――纵论天下大事,必看天、地、人三才之变化。首先,天时为万事之根本,本朝立国已二十多年,高祖帝日渐老迈,若天不假年,恐时日无多矣!太子朱标体弱多病已于岁前早夭,太子之位虚悬,诸王子无不觊觎皇储大位!皇太孙朱允?懦弱少才、二皇子秦王朱?、三皇子晋王朱桐仁薄德鲜,才智不足,唯四皇子您在诸藩王中称尊。据我推断,五六年之内朝中必有变故,彼时颇多枝节,变数横生,王爷届时善加运用,万不可犹疑不决。”

    这些话直指朝廷时政,虽显露骨却也中肯,朱棣陷入沉思之中。此时朱俊想,天下乃朱家之天下,诸王之中均有成为君王的可能,既然如此何不让贤能者任之,这未必不是百姓之福?

    朱棣半天没听到朱俊说话,抬起头问道:“为什么不说了?接着说下去。”

    朱俊接着说:“其二,看地利。北平背北朝南,脚踏中原,三面环山,以燕山山脉为屏障、万里长城为门户,进可攻退可守。北平就像把坐北朝南的‘龙椅’,等着它的新主人。其三,人为主宰。天下为有德者居之,俗话说,人有人貌、君有君相,王爷貌相自不必多言,只需上体天心、下恤民情,感悟天下苍生为载舟之水,王爷必能成功矣!”

    听到这里,朱棣脸上显露出一丝难以察觉到的喜悦神情,可他却假装生气,嗔怪道:“朱俊那朱俊,没想到你竟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若不是本王有言在先,非治你谋逆罪不可!我和诸位兄弟虽然都是父皇的臣子,却也不敢有夺嫡之念,此事全由圣上裁夺。不过话又说回来,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管仲、乐毅之机谋,本王甚喜爱之!觉得你不愿为官甚为可惜!可我又无法勉强你,实在有些割舍不得……!”

    说着、说着,朱棣默然不语了,眼窝潮湿显然是动了真情!想了想他伸手入怀掏出随身携带的一面金牌,说道:“我朝法度极严,有两件事首列其中为朝中王法所不容,即文人以朋结党;侠者以武犯禁。而你所要做之事多有违迕,我赠你燕王令牌一面,此令仅有两面,凭它,本王府随你进出并可调动王府兵卫,中原大地任你独行,必要时能给你带来方便。”

    看到王爷真情流露,朱俊也很感动,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接过金牌说:“多谢王爷美意,这个我收下,但我不会乱用为王爷带来不便。还有一事学生恳请王爷示下,郡主病体已痊愈,我不宜在此多做逗留,意欲请辞出宫,望王爷恩准?”

    “朱俊哪,我知你忧心忡忡急欲千里寻母,但急不在一时,今日正午本王为你设宴饯行,也顺便认识一下府中诸人,宴毕出宫你愿意吗?”

    “谨遵王爷谕旨!”

    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