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明风云 第二章 京师惨案(5)

第二章 京师惨案(5)

目录:大明风云| 作者:金牛|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章 京师惨案(5)

    方孝孺现任长沙府教授,是小王子的师傅,他每日负责教授小王子经史、典籍、诗词字赋等文学。由于他专擅阿谀奉承,而且不露痕迹,深得潭王的喜欢,久而久之,则成心腹之人。

    潭王朱梓为朱元璋第八子,与其父不同的是,他文采飞扬、倜傥*,孺雅得很,因十分喜爱方孝孺的文才,所以就更高看了他一眼。

    这一天,朱梓闲着无事,也想找方孝孺谈经论道,便来到府学检视,顺带着看看小王子学业如何?刚走到学堂外边,就听方孝孺正滔滔不绝地讲授《子鱼论战》一文,一时好奇,朱梓随便在窗外找了个地方坐下,静静地听起来。

    鱼论战是春秋左传里的文章,小王子听得聚精会神,方孝孺讲的也是绘声绘色、口沫横飞。话说:春秋时期,楚国为了救援郑国而攻打宋国。宋弱小、楚强大。

    宋襄公准备应战,提早在泓水边列好战阵迎击楚军。

    楚军浩浩荡荡开来,准备渡河与宋军决一死战。在楚军开始渡河时,大司马提请宋襄公立即发起进攻,可将楚军击溃,宋襄公不准。

    楚军渡河一半时,大司马又提请宋襄公趁敌军无还手之力时发起攻击,可彻底消灭敌人,宋襄公还是不准,说这不是君子之所为也。

    楚军全部过河了,列好阵势,两军开始决战。经过一场激烈的鏖战,宋军不敌楚军,大败亏输,宋襄公也伤了一条腿,狼狈而逃,遭到国人唾骂!

    讲到这,方孝孺似乎别有用心地解释说,在形势对弱小的宋国有利时,宋襄公不该抱着仁慈、不乘人之危的迂腐观念,不去进攻敌军,放弃了大好时机,反胜为败。

    接着他又说,为了胜利就应该不择手段,抓住战机,没有战机还要创造战机,先发制人,攻其不备,不留余地的彻底消灭它,必要时斩草除根,这样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他反复强调先发制人,后发反被别人所制的道理。

    窗外的潭王听得暗自点头,认为他言之有理,也暗合自己的心意。轻轻站起来,咳嗽了一声,方孝孺听到咳声忙迎出门外,躬身说:“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朱梓笑道:“我本偷窥,何罪之有,先生不必多礼,平身吧,小儿学业如何?”

    方孝孺不无得色地回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小王子天纵英才,学能入窍、书亦攻心,日有长进,若假以时日,我这先生也将技穷了!”

    “先生过谦了,若无你这高明的先生指导,小儿还不是顽石一块?多亏你了。”

    方孝孺连说:“不敢、不敢,小王子乃龙脉相传,自不是寻常人可比,他本极聪慧,下官只是略加点拨而已,何敢贪天之功。”

    朱梓心里受用极了,欣慰地笑着,用手轻抚儿子的头顶,怜爱地说:“儿呀,你也累了,快回宫找你母亲去吧。”

    小王子听到父亲的吩咐,高兴得蹦蹦跳跳跑回宫里去了。

    朱梓冲方孝孺招招手,说:“你随本王来,咱们到宫里晤谈一番。”

    闻听此言,方孝孺心里一阵狂喜,暗想我正琢磨怎样找机会向王爷进言呢,真是天遂人愿,这下可以让我不留痕迹地向王爷进言了。

    方孝孺亦步亦趋,恭谨地跟随在王爷身后来到御书房。朱梓落座后一挥手,随伺的太监、宫女全都躬身退下,书房里只剩下王爷和方孝孺了。

    朱梓说:“方教习,你应知本王之心事,何不为我筹谋一二,它日你也可随本王一荣俱荣啊!”

    方孝孺恭敬地答道:“谢王爷如此抬爱,下官感恩匪浅,既是肝脑涂地也要致死相随。王爷心事下官略知一二,先请王爷恕臣下之罪,臣才敢斗胆直言。”

    看了看周围,朱梓说:“宫中只有你我二人,但说无妨。”

    “谢王爷,若臣言语之中有不敬或冒犯天颜之词,还请王爷宽恕。”

    “你大胆说吧,本王不怪就是。”

    “首要之事就是王爷您应先取得万岁的宠信,万岁历尽艰辛开朝立国,朝中功可齐天的开国文臣、武将济济一堂,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他们都认为朱家天下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万岁爷已有岌岌可危之感,唯恐江山不保,会殃及子孙,正用雷霆手段刀削、斧劈将这些功臣清理殆尽。但是,野草斩不尽春风吹又生,谁又能保证这些功臣的子孙,就不能心怀怨恨呢?这也是肇事的祸端!据臣观察,万岁眼下似也对此事忧心忡忡,臣以为,王爷您何不为皇上分忧呢?”

    听了方孝孺的侃侃而谈,朱梓也深知他一语中的,讲出了要害之所在,正有触目惊心之感!当他听到能为父皇分优时,觉得心头一亮,忙问:“爱卿啊,有何妙策能为父皇分优?速速奏来!”

    “是,臣敢不尽心竭力。臣的想法是,找一个或几个已被万岁赐死的开国功臣之家,而他的子孙现在又承袭了爵位的人,逮其劣迹杀一儆百必收奇效,王爷以为然否?”

    朱梓连连拍手,哈哈大笑,说道:“爱卿真乃足智多谋,这么大的事你仅用只言片语,便可轻易解决,又能收到奇效,真是一举两得,好,你速去查明报来,待我奏明父皇以便施行。”

    “圣旨下!”一个御林军指挥使手捧圣旨,率着御林军杀气腾腾闯进永嘉侯府,进到院中,他又高喊:“朱玉接旨!”

    朱玉快步迎了出来,对此他并不感到太突然,因为早已料到迟早会有这一天。夫人和下人们也迎了出来,在院子里整整齐齐跪倒了一大片。

    指挥使展开圣旨,念道:“朱玉承袭永嘉侯后,本应上体天心、感念皇恩浩荡!然而,朱玉非但不知感恩,却对其父朱亮祖之死耿耿于怀,常怀二心,并在朝臣中散布流言蜚语,纵弟私逃反意已露,不容宽恕,着即抄家、问斩。钦此!”

    圣旨刚刚宣读完毕,府内顿时哭声震天,御林军不容分说,上前将院中之人悉数捆绑起来,连同丫鬟、仆妇、家丁共计三十余口统统绑赴法场。

    午时三刻一到,可怜一代忠良之后在奸臣的陷害下命赴黄泉!

    不知是谁贿赂了监斩官,朱玉夫妇被弃尸在聚宝门外。这里荒草丛生,到了夜晚鬼声啾啾,普通百姓无人敢到这里现身。老永嘉侯的亲朋、故旧看到这个惨景十分不忍,相约到这里收尸、掩埋,谁知刚到刑场边,突然不知从何处冒出十几个鬼魅般的蒙面人,对他们痛下杀手。

    猝不及防之下,这些人糊里糊涂送了命,以后就再也没人敢来收尸了。

    一天、两天,到了第三天夜里,朱玉和夫人的尸身离奇地失踪了!那十几个蒙面人发觉之后,在刑场周围二三里方圆内仔细搜寻,也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万般无奈之下,这些蒙面人经过简短商议后攀城墙潜回城里。当他们垂头丧气去见方大老爷禀报此事时,方克勤气得七窍生烟,暴怒的大骂道:“你们这帮草包、饭桶、笨蛋,二老爷来信是怎样嘱咐你们的,如果这次不能斩草除根,再想找他们可就难了!天下之大,无异于大海里捞针,你们说说,这可怎么办吧?”

    为首的王强,睨视着方克勤,心说,算你老龟公神气,如不是看在甄氏的面子上,我才不伺候你呢。想到此,压了压心头的火气,用不恭敬的口吻说道:“大老爷你先消消火,我们也不容易,三天来每个人何尝睡过一点觉?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哇。你可倒好在府里每天吃喝玩乐,而我们吃苦遭罪你却一点也不同情。不如这样,咱们一拍两散,你看行吗?”

    王强这软中带硬的话,让方克勤吃惊不小,心想这帮亡命可是不好惹,孝孺又不在,万一惹毛了,他们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这可不行,我得顺着他们点,来点软的。

    想到这,他扑哧笑了,说道:“老朽刚才是着急,说话急了点,你们别往心里去。这几天确实也辛苦你们了,一会儿我给你们备酒席犒劳犒劳你们。人丢了不要紧,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只要你们尽心尽力,我想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你们这些无所不能的江湖高人。”

    千穿万穿,只有“马屁”不穿,方克勤这不大不小的马屁一拍,王强等人满肚子的不痛快,早就烟消云散了。

    王强一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大老爷你请放心,朱琦那小子的事就交给我好了,就是大海捞针我也能给你捞上来,不信你等着瞧!”

    方克勤嘻嘻奸笑着说:“我信、我信,我就等着那一天哪!”

    本章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