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人的抗日Ⅱ 正文 第五十二章战后的布局(二)

正文 第五十二章战后的布局(二)

目录:一个人的抗日Ⅱ| 作者:样样稀松| 类别:玄幻奇幻

    第五十二章战后的结构

    结构,越是站得高,越是能抢占更多的要点和先机,越是能安插出最合理,最有利的阵势。..

    他人或许只能预测出几年后的年夜致形势,还不一定正确,而黄历已经看到了二年、五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后的整体路线。战后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天翻地覆,正是他年夜展身手的好时机。他要在夹缝中抓住那一丝微小的机会,将之利用到极致,获得最完美的结果。

    郭益南支队从概况上看与铁血青年军已经没有了瓜葛,并且只是黄历结构中的一方面,向中婆罗洲和东婆罗洲各派出一支游击队,则是他的第二步。不合于当初的郭支队和沈支队,这次派出的游击队更加精悍,若论特种战术和特种训练,黄历是见义勇为的专家,日本鬼子搞出的四不象“挺进杀人队”败在他的手上,一点都不奇怪。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由华人组成的军队,最多的是中队,他们的战斗力远不及日军强悍。那时,无论是中国方面还是日本方面,在作战中进行军力计算时,一般是按一个日军师团抵三至五个中国师来制订军事方案。甚至有时一个日军师团,居然追得十几个中国师处处跑。除武器装备的因素外,日本官兵各方面的素质确实要比中队高出一筹。

    可是,相对而言不克不及打的军队能跑、能躲、能机动。“七七”芦沟桥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无论是在攻占平津的华北作战中,还是在攻占太原、上海乃至南京的一系列年夜规模作战中,都没能重创中队主力,每次都让蒋介石及属下的高级将领们,成功地将主力军队撤出了日军的包抄圈。#本章节随风手打 SUDA#客观的讲,这种所谓“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使沦陷区的老苍生遭了殃、受到侵略者的蹂躏,但也确保了中队没有被气势汹汹的日军一口吞失落,中力的元气未伤,才使得八年抗战能够坚持下来。

    但黄历却不因此而认为华人士兵不如日本鬼子,他和顾问们对敌我双方作战的军力有着不合的计算,并且更加的细致,这主要是基于正规战、半正规战和游击战的区别。正规战中,中国士兵的伤亡主要来自于日军猛烈的炮火和空中轰炸,这是无法抵消的优势。对游击战,一方面日军军队的炮火优势无法阐扬,另一方面游击队也很少与日军正面交战。

    科学的、艰苦的训练,可以造就出能与鬼子匹敌,甚至跨越鬼子战斗力的精悍军队。这不可是黄历的梦想,而是正在逐步酿成事实的情况,特别是铁血青年军一直雪藏未用的“森林之狐”特别军队。

    “森林之狐”特别军队只有两百多人,但战斗力却是全军之冠,倾注了黄历的心血和希望,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他亲手加以训练。选拔队员时极为苛刻,军事技术不突出的不要,身体素质不突出的不要,心理素质不突出的不要。训练上更是严格得出奇,每天武装跑3,000公尺和做200个伏地挺身,练习擒拿格斗是基本目标;还经常要独自在森林深山中伴着风声兽鸣和毒蛇蚊虫过夜,还禁绝点灯生火壮胆。

    他们练习射击比一般战士要高出十几倍,训练中,黄历简直是咬着牙在供应他们弹药和根据地最好的伙食。经过艰苦严格的森林训练,这些人只带少量补给便能在森林里持久战斗,吃蚂蚁、吃蛇、吃蝎子,家常便饭;竹子、绳索、匕首……都是他们驾轻就熟的杀人武器。这样厉害的家伙,现在终于要在战场上露出锋利的爪牙了。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一百多人要善加使用,还要挑选合格的士兵进行弥补。”看着自己精心训练,用了两年时间才训练组建起来的特种兵要随张宗华进入英属北婆罗洲,黄历心中不舍,对着张宗华仔细地嘱咐着。

    “军长,您安心,这就跟咱们当初干特勤队时一样,我知道该如何运用好这些精兵。”张宗华宽慰着黄历。

    “勿洞,尽快在那里打开局面。”黄历轻轻拍了拍张宗华的肩膀,提醒道:“把军队向南拉一下,与总部的联系更紧密,互相支援作战也便利。”

    “明白了,军长,您就别送了,我们——”张宗华看了看天色。

    “好,嫌我絮烦了。”黄历笑了笑,轻轻摆了摆手。

    在西婆罗洲的日军退出了东部森林高地的区域后,西婆罗洲与英属北婆罗洲的联系变得便利了许多。没有出海口,一直是黄历的心病,此次张宗华率领特种军队的一部,再加上郭支队南下的一部,将在北婆罗洲的勿洞附近开辟根据地,从而拥有一条通向海洋的道路,并在北婆罗洲与西婆罗洲沿海地带相通的公路上楔入一颗钉子,需要时可以威胁两个处所的公路连接。

    望着张宗华率领着一百多人消失在茫茫森林中,黄历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坐在一棵年夜树的荫凉里,慢慢地吸着烟。

    增加郭支队的力量,让他们在日军江河日下的困境中获得更年夜的战果,占领更多的土地,以便在战后与卷土重来的英国佬分庭抗礼。哦,还有鼓动和煽惑隶属马共的游击队不向英国佬和平交权,在马来亚掀起一场民族自力的风潮,使得英国佬无法插手荷属东印度的归属问题。尽管英国佬很想在荷属东印度占据那么几块关键的处所,但他们的算盘将被打乱,陷入一场新的战争之中。

    这样,战后的荷属东印度就将是铁血青年军、荷兰人、印尼共和派武装三方博弈的战场。荷兰人实力有限,支撑一场与本土远隔万里的战争,显然力不从心。而印尼共和派武装虽然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日本战败之前获得了年夜力扩充,但显然还不是身经百战的铁血青年军的敌手。只是黄历还不想充当出头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怎么能让荷兰人与印尼人先干上一场,自己坐收渔人之利,一直是他苦思冥想的一个问题。。.。

    更多到,地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人的抗日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人的抗日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