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清风谣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淮安(三)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淮安(三)

目录:清风谣| 作者:就爱嗑瓜子| 类别:都市言情

    眼见他们三人商量正事,罗微道了个乏避了出来,接下来肯定是一场腥风血雨,这官场上的事情,还是有他们人这些官场上的人自己处理。罗微可不想趟这个浑水,老板给的任务晦涩不明,她还是少管闲事为妙,天知道老板是不是另外派了什么人暗中盯梢。

    第二天,罗微和胤祥继续逛街,有了第一天的经验,胤祥学乖了,跟在罗微边上,一声不响,罗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某微有了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两人的钱袋在她身上,逛街不愁没钱花,还有个“跟班”陪同。这种日子哪里找。

    下午,胤禩就派人通知说宅子已然安排好了,两人就回到客栈收拾东西搬家。收拾妥当已经是夜幕低垂。罗微不禁佩服胤禩,这宅子不仅家居摆设一应俱全,连被褥铺盖都是崭新的,侍卫和仆役都是家里带出来的,这次出来,他们没有带内侍,原因么,自然是太监破绽多,反正有罗微这个御用丫鬟不是。

    接下来的几天,罗微就负责在家洗衣做饭,外头的事情就交给三个男人,当然,满汉全席某微是做不来的,但炒个青菜煎个荷包蛋煮碗面之类的,也还难不倒她,加上三人经常是早上出去深夜才回,所以也就是早饭和宵夜的事情。

    倒是有一件事情让大家都犯了愁,就是搬来没两天,天又下雨了,一下就是好几天,某微是十分怀念洗衣机,另外三个则是担心堤坝的问题了。几次商讨之后,胤禛决定速战速决,于是,没几天,淮安府台自杀于家中。两周后新府台拿着圣旨宣布就任,开仓放粮的同时城里城外的每户灾民都拿到了一两银子,一小袋白矾和一本小册子,册子上记录的是使用方法和常用药方,新府台还派专人上门演示。一时间,整个淮安欢欣鼓舞。那些逃亡再外的,沿街乞讨的人们得到消息纷纷回转家中。

    这天晚上,照例是开会时间,胤禩一边吃着面条一边问:“丫头,你为什么肯定老爷子会那么爽快的下这道圣旨?”罗微正在研究手里的《两江三省堤坝分布图》头也不抬:“二少爷,老爷子最要面子,这次大少爷选择让府台自杀,全了他的面子,再者,三位手里的证据那么厚实,老爷子心里是明白的。这个台阶,老爷子自然是乐意给的。”“亏你想得出来,派发什么《居民守则》,我们都以为你出来前准备的这些劳什子是给我们用的呢。”胤祥笑眯眯地说。

    罗微也笑了:“三少爷,奴婢只是想,老百姓眼下最缺的就是钱和药了,城里郎中一共就那么几个,怎么忙得过来,倒不如把常用的药方公布出去,太医院的药方,那是百试百灵的,就当是各位钦差为百姓们做点好事吧。”

    “可是,这里的百姓根本不知道钦差来过。”四目光灼灼地盯着罗微的脸。“大少爷您明白的,何必问奴婢呢?”如果你想大张旗鼓,就不会选择暗杀了嘛。想到这里,罗微想起了现世时PSP经典游戏《天诛》系列。嘴角一弯:“既不想堕了官府的威信,又要达成惩奸除恶的目的,大少爷的选择自然是最正确的。”“少给我戴高帽子,我们这么做,已经引起两江总督的注意了,这儿不能再呆了,还有什么没做完的事情么?”四四表面上不耐烦,心里却是很高兴的,这丫头跟自己总是那么合拍。

    罗微晃晃手里的工程图,四四却眉头打结了:“堤坝的事情我也有想过,但官府没那么多银子,这两江的堤坝时时修时时漏,十几年来耗了银钱无数,却还是收效甚微。虽然我们抄了淮安府的家,可那也不够买石料的。”胤祥也凑上来:“虽然这次咱们在淮安没花一分银子还得了好些,但赈灾剩下的是要上缴国库的。”

    “奴婢没说用皇家的钱来修堤呀,这皇家的工程,层层转包,层层盘剥,真正用在刀刃上的,没几个钱。这修出来的堤坝能好到哪儿去?再说了,要真弄出个百年大计来,那新上任的官儿们不是少了一个进项了么?“三人一听面面相觑,罗微的话虽然直接,但是却是一针见血。胤禛的脸又寒了下来。

    “那你说该怎么办?”胤禛闷着声音问。罗微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说:“大少爷,您是信佛的人,来到江南这些天了,也该抽空找个庙拜拜菩萨。”“嗯?这和修堤有什么关系?”四四疑惑。“不如明天吧,明天的雨可能会小一些。”罗微端着盘子往外走。留下一屋子男人大眼对小眼。

    第二天一早,一行四人带着暗卫去了庙里,拈香礼佛添了香油钱之后,罗微就向小沙弥提出要去千佛堂,小沙弥上下打量了四人一番,才客客气气地在前面带路。胤禛却低声问:“你去千佛堂干什么?”千佛堂是供奉往生排位和认捐的佛像的地方,一般有钱人家会为自己的家人在庙里认捐一尊菩萨或者摆一个灵位,寺院就专门为这些佛像和灵位安排了千佛堂这样的一个地方。刚才小沙弥上下打量的原因就是他们四人不像是当地人的关系。

    听到四四的问话,罗微也用极低的声音回答:“来看看这里谁最有钱。”边上胤禩和胤祥忍俊不禁,连胤禛听了都想笑。看着罗微的眼神越发温柔。事实证明,某微的想法是对的,一圈逛下来,十三手上已经有了十几个名单。

    回到住处,罗微把名单交给胤禩,让他找人查实名单上人的家底。没办法,谁让某微觉得八八就是一条地头蛇呢。又让四四叫从家里带出来的水利专家们连夜赶制新的堤坝分布图。放大无数倍贴在府衙门口的墙上,让衙役们敲着锣大街小巷地吆喝了一番。不消一天功夫,茶馆、酒肆,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在热议新的堤坝整修方案。

    人们都在说,府台大人这回是铁了心要在淮安造出一条最牢固的堤坝,还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示庄重。一时间土豪乡绅纷纷站出来,淮安府门庭若市,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堤坝上,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于是,府台在“无奈”之下提出了捐堤的方案,公开认领。至于罗微名单上的那些人则是重点宣传照顾对象,效果不言而喻。而罗微一行四人则一身轻松地离开淮安,往扬州进发。

    ———————————————————————————

    作者的话:这一章是端午节的粽子,点心也。晚上还有一更^_^

    鞠躬下台,继续码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风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风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