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启明之回到南宋 正文 第二章 武卫 第七十二节

正文 第二章 武卫 第七十二节

目录:启明之回到南宋| 作者:先礼后兵112| 类别:其他类型

    李达在砖窑这段时间,即使是在仇恨的心理之下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听那队冒充他的那伙人身上,周围发生的种种还是让他感到好奇:就说是各村烧砖自己用吧,那数量也太多了点,而且砖窑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显然是要长期干下去的架式。还有,这些在砖窑干活的人能分到粮食不奇怪,可居然还能分到银钱!数目还不算小!什么时候庄人农闲时给自家村子出点劳力还能挣钱啦?村里能凑出粮食,咋还能凑出这么多闲钱来呢?虽说样子有点怪,第一次拿到分给他的钱时,李达还是在第一时间准确的判断出了这种小金属片的用途,他一时竟愣在当场,过后又担心了好几天。特别是在了解到这种钱的购买力后,他生怕是别人搞错了又来找他把钱要回去。慢慢他从一些人的只言片语中听到了民主政府这个名字,好像所有的变化都和这个民主政府有关。李达的心动了,想打听更多的消息,别人对他还不知根底,到底有些提防,再详细的事却打听不到。李达也没在意,平时该干什么照样干什么,有点机会就锲而不舍的去了解更多的东西。

    这么过了一段时间,砖窑上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少了不少人,剩下的也神神秘秘的。李达很有些紧张:不会是自己的行为触犯了什么禁忌吧,可是一直也没人提醒过自己啊?这么惴惴不安的又过了些日子,砖窑上忽然传开一个让他喜出望外的消息:小岗村的钱家人被民主政府抓起来了,正在公开审判呢。好消息来的太突然李达一时不敢相信:这民主政府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就能在小岗村抓人,小岗村不是在青州治下吗?要抓人也该是大金的官府啊。他谨慎了两天,忍不住去问砖窑上相识的人。被问的人一脸红光的告诉他:大金在青州已经是老皇历了,早几天就被民主政府赶跑啦!

    李达欣喜若狂,连忙给砖窑上说了声立刻回小岗村,正赶上审判钱家的关键时刻:再有几天没人提出新的诉讼请求,法庭就要宣判啦。

    这一天一开庭,审判长要照常讯问被告,还没开口,底下的人群中忽然冲出一人大喊:“冤枉啊!”不用看,此人就是李达。

    眼看着没事了又出来个打横的,钱豪心里窝火表面上却很温顺,只是在心中暗骂:这些刁民!看我钱家落难了都来占便宜。这样想着,已经在盘算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能把这个人打发走。等李达一开口,钱豪眼皮一哆嗦,心道不好,这一回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忙打点起精神,细细琢磨脱身之计。

    李达的诉状说完,审判长问钱豪有何话讲。钱豪镇定了一下开口道:“李家的事牵扯颇多,一下讲不清楚,局外人一知半解更容易产生误会。这位小哥不知从哪里听来一些传闻,可能是出于一时义气想出头替李家主持公道。那李家小哥前些日子还来村里和大家照过面的,可不是这位小哥的样子。我劝这位小哥还是把事情弄清楚了才好。”

    李达急道:“谁说我不是李达,我就是李达!”他在小岗村也有旧识,忙开口一一叫来指认,又列举往日旧事,证明自己的身份。

    钱豪刚才故意怀疑李达的身份,本就没想着能这么轻易的脱身。等李达的身份确定了,他开口道:“那么前些日子骚扰村子的马贼和李贤侄是和关系,莫非你已经当了强盗?”

    李达一时语塞:那些人的身份他还在打听呢,不过要说自己当了强盗,倒也不算冤枉。只是这样一来,官府还会帮自己主持公道吗?毕竟哪家官府对强盗的看法都不会好。这一问,一下打中了他最担心的软肋。李达一咬牙,正待豁出命来也要把钱家扳到,忽听有人说道:“这个问题李小哥恐怕也不清楚,还是我来向法庭说明一下吧。”随着话音,杨进山走出人群。

    “前次来的马贼,是工作组假扮的,为的是在不惊动大金的情况下修建村子的防御公事和地道。至于李小哥,别的我不清楚,不过砖窑开办一来,他一直在砖窑做事,还有很多人可以证明。”

    杨进山话一说完,钱豪就知道这第一个法子不管用了。他也不慌,转脸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大金官府身上,什么上命所差,他一个小小里正虽然不想开罪乡亲,但是在大金的强压之下只能昧着良心做事。前面种种钱家不敢推脱,就算是给大金做事的报应,替大金背下来了,兹事体大,钱家可背不了。最后他还隐晦的提到,当年大金在时,大家还不是一样老老实实做顺民,又不是他钱家一个。

    被他这么一说,人群有些骚动,“嗡嗡嗡”说什么的都有。审判长见形势有点混乱,今天这个诉状又提的太突兀,便大声宣布休庭,让控辩双方下去作好准备,三天后继续庭论。

    回去后,控方律师找到李达好好交流了一番,又找到不少证人证据,作好下次开庭的准备。辩方律师也找钱豪等了解情况,钱豪避实就虚,只把自己觉得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往外说。给他辩护的律师无奈,再次强调:辩护律师并不是给被告脱罪的,而是保证被告能得到公正的判决,不受到超过自己应得的惩罚。又举了民主政府很多审判的例子,指出即使是被判了刑的,不管服不服气,他们自己对受到的刑罚也说不出有什么不公正的地方。钱豪惟惟诺诺只是答应,对他不利的证词就是不肯说。有他在这顶牛,钱家其他人更是什么也不说,只让律师找钱家家主问话。最后,辩护律师还是没得到多少直接的证据,摇摇头,唉,下次开庭的辩护只能接着听天由命吧。

    再次开庭,小岗村来了不少原大金的中下层官员,大多是控方找的证人,同时还有不少大金治理时期的公文告示之类的官方记录作为证据。一开庭,就把钱豪对付的借口驳的体无完肤:大金的赋税是比民主政府重,可也不是要把人往死里逼,把百姓都逼死了,官府靠谁养活啊?更何况,大金的一些文书从侧面证明了,当年和李家打官司时,钱家采用了收买官员的手段,让李家有冤无出申,随后又对李家赶尽杀决,逼的李家家破人亡。随着审判的深入,钱家这些年很多不大为人知的阴毒行为被一点点揭露出来。原先更多不明不白挨了钱家整的人醒悟过来:原来自己那次遭罪都是钱家捣的鬼啊!连那些来作证的原大金官员都有些气愤:合着当年下面的百姓那么不待见我们,不光是我们投靠了异族,其中也有像钱家这样的“良民”的大功劳啊!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越来越多的证人出庭,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提供,越来越多的村民站出来提出新的诉讼,钱豪的脸也越来越苍白,原先镇静的神态消失不见。他现在开始挤牙膏一样把一些事情告诉辩护律师,寄最后的希望于辩护律师的辩护身上。不过,正如辩护律师一开始所说,辩护并非帮被告脱罪,只是保证被告公正的审判。这个公正,可不是以被告自己的感觉来判定的。因此,最终被判了死刑的钱豪再怎么叫喊着不服,经过正常的审核程序后,他还是被处决了。

    钱家的其他主要成员,也根据各自以往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原有的家产也因为交纳罚金所剩无几。

    审判钱怀义时,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看到被发动起来的村民踊跃揭发控告,最近正忙着在大力宣传妇女平等与解放思想的褚叶儿突然想起:好像钱怀义以前曾经想非礼她,虽然那次是钱怀义等人被她收拾了一顿,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说他们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吧。更何况,通过对这种行为的控诉,也可以很好的教育广大群众啊。褚叶儿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兴致勃勃的跑去临时法庭递诉状去了。她的诉讼法庭倒是支持,一详细讯问起来,审判长有点苦笑不得,因为民主政府的定罪原则主要依据犯罪行为的后果,依照褚叶儿这个诉讼的双方陈述来看,钱怀义的行为还够不上刑事处罚的程度。不过被褚叶儿发动起来的广大妇女群众们可不这么认为。那次的事情详细经过当时工作组和钱家都有意含糊了过去没有让更多人知道,现在这些有了初步觉醒意识的妇女同志们一听:好啊!钱家人真是越来越长进啦!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这样的事情都能做出来啦。还真亏的上次碰到这事的是褚叶儿,民主政府也来的及时,要这么发展下去,将来还不知道谁家的大闺女小媳妇要遭殃呢。群情激愤之下,辩护律师再怎么用民主政府的法律规定来辩护效果也不大,毕竟再怎么论,这个事钱怀义确实触犯了刑律。而且就这个诉讼,围观的群众非要给钱怀义定个重罪不可,控方拟的罪名稍轻都不行。最后算钱怀义倒霉,按说受到控诉的几个钱家兄弟中,他别的罪名算最轻的,为了这事,坐牢的时间可是最长的。这个判决也算开创了民主政府司法实践中,对社会影响比较广泛的罪行,量刑时,不仅考虑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而且也要考虑对社会环境和百姓影响的判例,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被多次引为定罪和量刑的依据。

    钱家人中,只有钱怀礼以前只知道躲在家中读书,被认为是性子懦弱之流,属于安分守己的人,最后没有获罪,当庭施放。经此一事,钱家在小岗村无法呆下去。钱怀礼变卖了剩下的家产,带着自己的家小,还有几个没有受到长辈牵连的年幼侄辈,干脆搬到青州,一面是换个地方另起炉灶,一面也有就近看看把钱家整倒的民主政府的高层,看看他们到底是一群欺名盗世之徒,还是英明贤良之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启明之回到南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启明之回到南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